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历史哲学黑格尔-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我们追问,印度宗教将印度人的道德体现到何种程度,回答必然是:他们的宗教远离他们的道德。对于西方人,宗教就是“本质”认识,就是我们的“本质”。这个“本质”必须是个人追求的神圣目的,必须能成为人类行动的内容。印度人就没有这种将上帝作为普遍基础或人类行动实体的观念,因为他们并不把“精神的”作为自身意识的目的。一方面,他们所谓的德行是从所有活动中抽象出来的,这种境界叫中性婆罗摩;另一方面,他们的举动都是由外在惯例规定的,不是自由的活动。英国人认为印度人的道德状况是肆无忌惮的。印度人的根本特性是欺骗和狡诈。对欺诈、偷盗、抢劫、杀人,他们是习以为常的。印度人仁爱、人道的特点,就是不杀禽兽,为母牛、猕猴等牲畜设立医院;但却找不到为照顾病人、老弱者而设立的机构。印度人连蚂蚁都不踩,但对饥饿将死的流浪者却漠不关心。子女根本不尊重自己的父母,儿子大多数都虐待母亲。

    我们简略叙述印度的艺术和科学。英国人入主印度后,就开始恢复印度文化的工作。威廉?琼斯首先发现了“黄金时代”的诗歌。英国人在加尔各答表演诃利陀莎的《娑昆达纳》等戏剧。印度文化在考古热潮中被推崇到了极点。印度的诗与哲学,被赞誉为是超越希腊的。《四吠陀经》是印度古代宗教典籍中最重要的,两部伟大的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后来传到了欧洲。玛奴的《礼教法典》是印度法律的基础,它的渊源十分古老,对英国人很重要,因为他们是从这里获得印度的法律知识的。

    我们也要提及印度国家政治的基本原则。在中国,皇帝的意志就是法律。这就使主观、内在的自由被压抑下去。在印度,这种想象的主观性,就是“自然的”与“精神的”统一。这里缺少原则的对立,没有“自由”,没有作为国家基础的自由原则。因此,这里没有真正的“国家”。印度的政治生活没有任何原则,没有道德与宗教规定的专制政体,因为道德与宗教是以“意志”自由为基础的。因此最专横、邪恶、堕落的专制政治,在印度横行无忌。在中国、印度等专制政体国家,暴政是激起公愤和招致憎恨的,但暴政在印度又是常见的。

    在这种状况下的民族中,我们无从发现“历史”,这也是中国与印度最显著的区别。中国有最准确的历史,印度却正好相反,完全忽略了历史。因为“历史”需要理智,而理智就是以独立、客观的眼光去观察对象,并了解它与其他对象合理联系的能力。只有那些理解自己是为自己存在、具有自我意识的民族,才有“历史”。

    印度人自出生起,就被赋予了不可改变的命运,同时他们的“精神”又提高到了“理想性”,因此他们的心里出现了矛盾、互相抵触的过程。这就使他们没有记录历史的能力。世间发生的一切,在他们心中都幻化为错乱的梦境。我们在印度人中,找不到历史的真理与正确性。这部分因为他们神经的兴奋与虚弱,无法将对象保持在心里,无法确实地去了解一个对象;部分因为他们的本性与真实性不相容,对于不会引起误解的事,他们也要有意说谎。

《历史哲学》第二部分 第二篇 印度(5)

    但历史对一个民族来说,永远是重要的。他们依靠历史,才能认识到自己的“精神”体现于“法律”、“风俗”上的发展历程。如果没有历史,那么他们在时间中的存在本身就是盲目的,只是不断地重复表现任性罢了。因为印度人没有历史纪事,也就没有事实的历史。印度典籍中所提到的时期,大多是天文方面的。

    因此,最古老又可靠的历史资料,要从亚历山大征服印度后的希腊作家的著述中去找。从这类著作中,我们得知印度当年的制度与现在并无区别。近世纪以来,印度几乎全部都隶属于欧洲人了。因此关于印度的历史,我们的知识基本来自外国。印度本土的文献只有不清晰的记录。欧洲人的经验表明,不可能从印度混乱的记录中发现历史的真相。印度本土有各个帝王的大事年表,但都很荒唐。我们常常发现一份年表比另一份上多了二十多位皇帝。即使这些年表是正确的,它们也不能算做历史。婆罗门是没有捍卫真理的良心的。威尔福特花费大量心思与金钱收集文稿,召集很多婆罗门做节录工作,以便发现“大洪水”等事件。婆罗门为了讨好雇主,造出了雇主所需要的而原稿中没有的记录。威尔福特很久后才知道自己上当。

    欧洲人刚认识印度时,发现的是很多小王国,它们的国王都是穆罕默德教徒和印度王子。这些小王国分成各县区,由穆罕默德教徒或印度武士任长官,负责征税和进行战争。只有国王受威胁时,其臣下才有权力;并且只能靠武力来获得人民的服从。局面因此并不太平,斗争不断。这种斗争是君主间的强弱较量,王子反叛父王,国王的兄弟、叔伯与侄子间的反叛和暴动。历史是统治王朝的,而非普通百姓的历史。即使印度在宗教与政治上没有外来侵略的时期,也同样有割据、战乱等不稳定情形。

    在结论中,我们再将印度与中国进行比较。中国的特点是,毫无想象的“理智”、没有诗意的生活。在印度,所有对象都被看成是不现实的和变动的,任何事物在被认识前就被想象歪曲了。在中国,伦理、道德构成法律实体,并体现在确定关系中;在百姓之上有大家长似的皇帝,照顾臣民的利益。印度就不同了,其特点是纷繁复杂的“差异”,宗教、战争、贸易以致最微小的事情,都被严格地区分开来。严格地维持那些区分,使“国家”唯一的普遍意志荡然无存,只有肆意放纵。印度人全部生活和各种观念中,充满的是一系列迷信。他们觉得自己的生存是愚蠢和不可忍受的,因此被迫去从鸦片中创造一个梦的世界与一种癫狂的幸福。
更多免费txt电子书,欢迎您到59txt下载  
声明:本电子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