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香港二十八总督(全文)-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团体方面,捐款最多的是太古洋行,捐出了四万英镑。所有捐款都于1909年12月13日缴交。
  1910年3月16日,香港大学在港岛般含道校址举行建校奠基礼,由卢押亲自主持,并自任校长。
  1912年3月11日,香港大学正式成立。最初开办医科、文科、理科和工科等四个学院。当时工学院学生有31人,医学院学生21人,文学院学生20人。全校只有72名学生。
  香港大学兴建时,各方面捐款源源而来,截至开幕日,共收到捐款147。7万元。
  香港大学创立初期,以英国曼彻斯特、列兹、利物浦、伯明翰等地的新城市大学作模式,制定法例,法例规定设置管理部门,有校董职员会成员41人,评议会成员17人,校务委员会成员则有副校长、助理副校长、教授、全职讲师及教育司。英语为教学语言。
  当时攻读的中国学生每年交学费43元,远较去英国攻读的二百英镑学费便宜。
  为了纪念卢押为香港大学的创办作出的贡献,香港建成一条环绕太平山的道路,命名为卢押道。该道环山向西的一面,全属峭壁,只好建立一条栈道,成为香港八景之一,名曰“天桥雾锁”。香港大学教学楼“卢嘉楼”、宿舍中的“卢嘉舍”都是用他的名字命名。
  华人给经济带来生机
  卢押任内,香港经济比较活跃,华人企业迅速发展。华人企业在港主要是经营商业贸易和发展工业。香港的织染业一直为华人所垄断,直到现在,华资在这个行业中仍然占主要地位。1908年利民兴国织袜厂在港创办。1911年绍兴织造厂创立。1914年又有大兴织造厂创建。在食品饮料方面,1906年设立的安乐汽水厂。1908年的林宏隆玻璃厂。这些中国人经营的工厂企业,规模虽然不大,资金也不是太多,但对于活跃香港市场,推动香港经济的发展,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一时期香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很多,但是,卢押的前几任通过战争,强逼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把新界划入香港,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因。新界的名称,是指英国人新租借的领土,包括大屿山等二百多个岛屿,面积约975。1平方公里,农田约四万五千亩,占新安县全县面积2/3,与南九龙连成一片,甚为可观。这片宽广的土地,为香港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充分的人力资源。新界原为农业区,这就有了为香港市民提供一定数量的农副产品的基地。
  第十三任总督弥敦认为,新界是香港的理想工业地带。1907年,他卸任前在立法局郑重告诉香港市民:香港的前途将系于新界工业的发展。弥敦确实很有远见,经过八十年的发展,新界已经出现了很多新的卫星城镇,香港不少工厂设在新界。
  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还由于中国内地一批资金、劳动力的流入。这时,中国内地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发展。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爆发,在全国范围内冲击着各个角落和各个领域,不久,广东陷入军阀混战与割据的混乱局面,一批前清遗老,携带家产和亲眷逃到香港,也有一些工商人士出于寻找一个安定的经营环境,携资带员流入香港,为香港的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和技术力量。这一时期还有一批从北美、澳洲、南洋一带归国的华侨,在香港停留定居。他们带来了资金、设备和管理经验,也为香港经济的繁荣发展增加了动力。
  一场种族歧视的辩论
  卢押上任的第二年,1908年9月,在香港的报纸上,围绕种族歧视的问题,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当时有两个美国人写信给英文报纸《南华早报》。信件的大意说,香港政府治理地方办法不恰当,公共场所充满不洁净的华人,西方人欲避之不可得。应当在电车及公园等公共场所,另设西方人座位,以分别中西界限,并可避免与不洁华人接近。《南华早报》发表了这封恶意的信函。
  本来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香港,种族歧视已经十分严重,香港的中国人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此信刊登后,全港中国人为之哗然,认为这是鼓吹种族歧视的谬论。一位名叫李惠霖的华商致函《南华早报》,痛斥美国人的荒谬言论。他的信函说:“贵报十九、二十两日所登美人之投函,立论荒谬已极,不得不辞而辟之。近日有一种外国人,初到中国未久,即忘其本来天良,奇想百出,自高自傲。当其未离祖国前,家中一切杂务,如刷鞋、扫地、洗涤碗碟等工作,多自料理,不以此为贱役而不肯为。来到中国后,不及数月,则气象顿更,妄自尊大。余料投函贵报之美人殆其类矣。此二君者,竟忘其在中国毫无所益。此等西人,华人皆欲速去。请问此二君,假如尽屏华人于香港之外,二君能挽回香港之地位否?盖香港繁荣多赖华人之力也。彼若憎恶华人欲避之而不能,何不另图他处以避之。本港建设进款多征之于华人。此二君倡议禁华人入公园,划分中西界限,直无异将华人自行出资购来的权益而剥夺之耳。吾忠告二君慎之,毋再为此谬言也。再者,前者毁谤华人者,华人虽鄙之而缄默不言。近日中国民智日开,有毁之者必不容已也。”
  李惠霖的信函发表以后,有一个署名苏格兰人的,写信在该报诡辩说:“阅李惠霖复函,语近闪烁。查自开辟香港以来,至有今日者,皆英人之功也。吾是指全国人而言,非指个人而言。吾请李君直接答覆,不可支吾其词。英国商人开辟香港之功何等伟大,英国海陆军对于香港,其功之高又若何;英人输纳之赋税,香港防备之费多半赖之,功又若何,李君之函,以英国因运鸦片入中国战胜而得香港,引以为耻,然而非此之战,香港何得为英属乎?因鸦片与中国决战之事,以为可耻者,只英国国内一部分之人而已。”
  苏格兰人的信件发表以后,李惠霖很快复函驳斥,信函说:“苏格兰人之信,殊欠情理。盖吾人各有意见,各可抒发自己意见。不能强人意见如是,他人未必如是,况亦与现在所研究之中西界限,问题相离太远。苏格兰人之意见虽如此,我华人之意见,未必为其所移也。伊欲分清英人之功若何?华人之功若何,此可听之,吾人应置不理。华人的金钱为英人取去者,已不知多少矣,苏格兰人其亦思之乎?不有华人的工商及华人的资财,则英国商务又何能若是其发达。”
  李惠霖信件中所阐述的观点,反映了占香港绝大多数中国居民反对种族歧视、维护民族尊严的心声。明确“太平绅士”职责
  有人称,“太平绅士”是英国侵占香港后出现的土特产。该名词由英文JusticE oF tHE pEacE翻译而来,是治安官或治安委员的意思。1843年,英国驻华全权代表兼香港总督璞鼎查组织了治安委员会,任命了第一批治安委员。当时翻译把治安委员译为“太平绅士”,这种译法就一直沿用了下来。
  香港最高的山峰叫香炉峰。一百多年前,“海盗”张保仔带领人马住在山上,在山下设立东西营盘,利用山峰作瞭望台,海上有商船经过时,就扯起旗号通知山下营寨,出动船只去截拦,所以香港人也把香炉峰叫做扯旗山。英国人占领香港后,仍然利用山峰作为扯旗指示船只进出港口,扯旗山名字继续沿用。但是,香港人多半称扯旗山为“太平山”,大概翻译受山名影响,把治安委员译做太平绅士。一百多年来,香港从未有过太平,叫作太平山,只是山下居民的一个祈望。
  早年的太平绅士,是由港府英国官员兼任,称为官守太平绅士;由英国商人担任的太平绅士,称为非官守太平绅士。在非官守太平绅士中不少竟是武装走私的鸦片商。开埠之初太平绅士的职责,表面上是管束在香港及中国其他地方的英国侨民。那时鸦片战争刚刚结束,在香港及内地,中国人民反抗英国侵略者的活动不断发生。太平绅士的职责实际上是协助英军及警察维持殖民统治秩序,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
  早年的太平绅士对香港政治有一定影响。最初立法局的非官守议员就是由太平绅士提名推荐的。到19世纪下半叶,太平绅士除了维持殖民统治秩序,还参与许多行政事务。
  第九任港督宝云于1886年颁布的《维持治安条例》中,赋予太平绅士极大的权力。条例宣称在发生扰乱治安的事件时,太平绅士有权命令在场及当地其他人协助维持秩序或拘捕扰乱者。拒绝协助者,要受一定程序审判处分,课五十元以下罚金或三个月以内监禁,而且,无论有无搜查证,太平绅士都有权自由进入民宅搜查嫌疑犯。
  到了卢押在任期间,1908年2月发生了“二辰丸案”。一名姓柯的商人购买日本军械,用日本轮船“二辰丸”运抵澳门海面,被清军舰只缉获。日本人对清军扣船事件提出抗议,两广总督张人骏惧怕日本人,竟赔偿其所谓损失,并鸣炮谢罪。上海两广同乡会、政闻社等团体致电广东表示反对,并发起抵制日货运动。香港同胞积极响应,组织了“振兴国货会”,大力抵制日货。凡出售日货的商人都受到了群众制裁。出售日货的商店,橱窗被石块击毁,囤集的日货被搜出焚烧,有的店主与店员甚至受到割耳惩治。爱国同胞还组织了“敢死会”等组织。西环海旁有两座货仓,存放着大量日货。“敢死会”将货仓包围,准备冲到里面将货仓捣毁。正在这时港府竟派出大队警察赶到现场镇压群众,开枪打伤数人。香港总督卢押甚至调动陆军进入市区协助警察镇压爱国民众。但是,爱国同胞群情激愤,“敢死会”依然四出活动。日本领事不断找港英当局交涉,要求有效地镇压。根据日本人的无理要求,总督卢押依照1886年《维持治安条例》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明确太平绅士的职责,颁布了以下限制中国人抵制日货行动的规定:
  (一)凡本港太平绅士见有扰乱之事出现,可饬令附近之人协同平乱,拘拿犯人,以保治安,倘无故而不允助力者,监禁三月。
  (二)太平绅士见有聚众扰乱之事须先晓以禁例,着其即行解散,不听则拘之于禁,监禁三月。
  (三)除日用手作器具外,凡一切军械刀剑等类均不准携带收藏,倘有违犯者,监禁六月。
  (四)滋扰治安携藏军械之人除处以别种刑罚之外,兼可判以鞭笞之刑。
  (五)太平绅士可以自己或饬令差役人等入屋拘捕嫌疑滋事之人,并搜查军械。
  (六)倘有联同罢市或禁吓铺户贸易阻碍搬运货物,或阻人购买货物,则拘控罚银五十元,或监禁三月,或监禁罚款兼行。
  (七)倘缉捕查出犯例扰乱治安之人,报由督宪会同议政局不分其曾否入英籍,将其递解出境。
  根据这些规定,太平绅士完全站到了香港居民的敌对面去了。后来,在香港大罢工期间,太平绅士曾再次站在广大中国爱国居民的对立面,承担过检查邮电、报纸新闻等事务。不过到了后来,由于警力增强,“太平绅士”这个称号与“太平”(维持治安)二字已经没有什么联系,仅仅是港英当局赐予的一种荣誉头衔罢了。
  限制辛亥革命在港影响
  经过孙中山多次武装起义和思想酝酿准备工作,1911年10月10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