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香港二十八总督(全文)-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政策,新界群众继续进行斗争。
  港英政府掠夺新界,侵犯乡民权益的问题历任总督都没能解决。虽然个别总督采取了暂时的缓和矛盾的措施,但根本政策没有改变。直到1960年柏立基当政时,尚有损害新界乡民利益的政策发布。该年7月1日,新界民政署公布了新界土地使用办法,对于农地转为屋地,收价补价,官地拍卖和地租、乡村楼宇建筑、城市发展计划蓝图等方面,都有限制,对新界人民极为不利。新界乡议局议员一致通过决议表示反对,并成立了“反对土地政策小组委员会”,集中乡民意见,于次年2月7日呈交民政署。3月24日,又推出15名代表会见民政署长,反映居民意见,均无结果。9月,各乡事委员会正副主席联席会议决定,每年10月12日定为新界“反对土地政策日”,每年这天中午,全新界27个乡事委员会同时召开村民大会,发表反对现行新界土地政策的意见。
  送回连环铁门
  1899年卜力血洗锦田吉庆围,抢走吉庆围的连环大铁门一对,作为战利品运回英国。大铁门便成为锦田人民抗英爱国传统的象征和骄傲。
  吉庆围的居民失去了这一对祖传的铁门后,一直耿耿于怀,屡次向港英统治者索要原物,始终不得答复。1924年,吉庆围居民又向港英当局旧事重提,要求送回当年被劫走的铁门。这时的总督是史塔士,他灵机一动,认为有机可乘。吉庆围的乡人坚持要索回这一对铁门,正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缓和新界乡民对他的憎恨。他暗中向伦敦请示之后,一面调查铁门的下落,一面又让锦田几个邓姓“乡绅”正式出面递了一个“呈文”,要求“发还”这一对铁门。
  这对铁门是由一个爱尔兰的军官为邀功作为战利品运到伦敦的,后来又运到爱尔兰。经过一番查寻,终于在爱尔兰乡下寻获,1925年运回香港。
  英国人爱伦?索尔倍克对此事有所记载,其中不乏歪曲之处:
  “锦田是新界最古的乡村,建立于一千多年以前。直到现在为止,他们的许多小屋都用坚固的高墙围绕保护着,居民仅凭了两道小门和外界沟通。许多年以来,这铁门成了兴趣的中心。
  “在1899年4月,这地段由清政府租借给英国,用来扩张他们的香港九龙殖民地。当英国人进到这地带时,他们遭遇到当地居民的武力抵抗。当军队包围锦田这古老的村庄时,他们发现这用高墙围绕着的部分,铁门已经关闭起来,实行阻挡他们。当他们攻入这村庄以后,便将这两扇美丽的铁门拿走,作为一种惩诫。
  “新界恢复和平已经25年,锦田的居民已经变成驯良效忠的市民,著名的邓族的现存领袖随时都准备协助官吏执行有时很复杂的职务。于是在1924年,由锦田的乡长们递了一个呈文给香港总督,请求发还他们的铁门,作为奖励承认他们这种可资榜样的行为的表示。英国政府立刻就以最诚恳的态度来进行这件事。不过,有一点小困难发生了:这铁门早已不知去向。当时的总督已经去世,而这殖民地的早期前辈们也差不多都死了。
  “广泛的搜寻铁门的工作开始了,其经过记述在一大堆文件中,读起来几乎像一部侦探小说。终于,这一对铁门在爱尔兰发现了,是由当年的一个香港官员搬回去的。
  “结果,它们被运回香港,在1925年5月26日的下午4点半钟,这一对锦田的古铁门,由香港总督庄严的又交回给欢乐感激的邓族人士。”
  这位英国人士的记述,有几点事实没敢回避,一是英国扩张“香港九龙殖民地”;二是在占领过程中“遭遇到当地居民的武力抵抗”;三是港英官员为了“惩诫”,将“铁门拿走”,历史的真实和侵略的本质,和吉庆围的大铁门一样坚硬,谁也摧毁不了。至于新界居民“已经变成驯良效忠的市民”和“因送回铁门而欢乐感激”,就属记述者的一厢情愿。新界乡民反对港府的土地政策不是正置史塔士于难堪境地吗?
  即将离任的总督史塔士主持了这项“珠还”典礼,并立了一块碑石来纪念此事。碑文的措辞是煞费苦心的,将当年吉庆围乡人勇抗英军侵略的爱国行为,作了歪曲,而对港英终于发还铁门,说成是一种“深仁大德”。碑记全文是:
  “溯我邓族符协祖,自宋崇宁间,由江西宦游到粤,卜居是乡之南北两围,后因子孙繁衍,于明成化时,分居吉庆围、泰康围两围,四周均深沟高垒,复加连环铁门,想前人之意,实欲巩固兹围,以防御萑苻耳。
  “迨前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即西历一千八百九十八年,清政府将深圳河之南隅,租与大英国。斯时清政府未将明令颁布,故当英军到时,各乡无知者受人煽惑,起而抗拒。我围人民,恐受骚扰,坚闭铁闸以避之,而英军疑有莠民藏匿其间,遂将铁闸攻破。入围时,方知皆良民妇女,故无薄待情事,故将铁门缴去。
  “现二十六传孙伯裘,代表本围人众,禀呈港政府,蒙转达英京,将铁门发还,照旧安设以固治安,所有费用,由港府支给,又蒙史督宪(即史塔士)亲临敝村行奠基礼,足见英政府深仁大德,亦为表扬吾民对于英政府之诚心悦服矣。特铭之于碑,以志不忘云尔。
  大英一千九百二十五年五月廿号
  中华民国十四年乙丑岁闰四月初五吉日立”
  碑文对于乡民抗拒英军的行动,表达得十分婉转,既推究于清朝政府租借新界,“未将明令颁布”,又指称乡民“受人煽惑”,同时又对英军炮轰吉庆围说成“疑有莠民藏匿其间”。既然开围之后事实证明“皆良民妇女”,为什么又“将铁门缴去”。
  不管怎样,这对铁门确实是新界近百年来历史的见证,也是邓氏家族树立于南邦的“锁钥”,因而成了锦田的闻名古物,受到远近游客的观瞻。
  省港大罢工
  1925年5月,上海英租界军警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具有爱国光荣传统的香港工人,为声援上海“五卅”反帝爱国运动,抗议英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暴行,于6月19日开始举行罢工。最先起来罢工的是轮船、电车、印刷等行业工人,其它行业工人也争相响应参加了罢工。半个月内,参加罢工的人数近二十万人。全港工团委员会对香港当局提出了罢工条件和要求,支持上海工商学界联合提出的要求条件。香港工人提出的六项要求包括:
  华人应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罢工之绝对自由权;香港居民,不论中籍西籍,应受同一法律之待遇,务要立时取消对华人之驱逐出境条例、笞刑、私刑之法律及行为;华工占香港人口之4/5以上,香港定例局应准华工有选举代表参与之权,其定例局之选举法,应本普通选举之精神以人数为比例;应制定劳动法,规定8小时工作制,最低限度工资,废除包工制,女工童工生活之改善,劳动保险之强制施行等;政府公布7月1日之新屋租例,应立时取消,并从7月1日起减租二成五;华人应有居住自由之权,扯旗山顶应准华人居住,以消灭民族不平等之污点。
  从上述这些条件和要求可以看出,香港工人的罢工斗争,已经远远超出了工人阶级本身的局部利益,而是从整个民族的利益出发,代表了香港所有华人的一致要求,因而它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增加工资改善待遇的经济斗争,而是为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平等、自由,反对侵略、压迫的政治斗争。香港工人的民族觉悟达到相当的高度。
  史塔士对于罢工工人的要求,根本不予考虑,宣布紧急戒严,调集英军进入市区。港英军人荷枪实弹,如临大敌;对于华籍警员,全部缴械,不得配枪,害怕他们支持工人造反。同时,禁止粮食对内地出口,封锁广东革命政府等办法对付罢工工人。
  史塔士召开港府官员紧急会议,借口“广东省内的‘赤化’分子煽动诱惑香港的市民打倒帝国主义,危害治安”,通过非常时期的紧急法令,规定凡由中国各地寄给香港的一切信件,一律检查,倘若检查中发现信内有宣传“赤化”或打倒帝国主义的内容,由警察将收信人拘捕扣押审讯,追查与发信人的关系。邮政总监还借口华人邮差罢工,人香港海员大罢工
  力不足,凡检查过的内地信件,暂时不予发送。
  6月19日,史塔士命令查封了刊登“五卅惨案”消息和罢工声明的《中国新闻报》,逮捕了报馆工作人员。随后又逮捕罢工工人。
  港英当局的这些行动,更加激怒了香港工人和华商。工人罢工、商店关门,工人、职员纷纷离开香港返回广州。皇仁书院的学生五百多人也在6月21日罢课返回广州。全国总工会和广东革命政府热情接待返回广州的香港工人,妥善安排罢工工人的生活。6月21日,广州沙面工人也同时罢工。6月23日,省港罢工工人、广州工人、广州郊区农民、黄埔军校学生和各界群众十万人举行集会,抗议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暴行,会后举行示威游行,高呼“打倒帝国主义”、“取消不平等条约”等口号。当游行队伍途经沙面租界对岸的沙基路时,沙面的英、法军队突然向示威游行群众开枪射击,有52人死亡,一百七十多人重伤,轻伤者无数,造成“沙基惨案”。
  “沙基惨案”的发生,更加激起中国人民的愤慨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决心,罢工进一步扩大。香港罢工工人很快扩展到25万人,原先抱观望态度的一些行业,如电报局职工、洋务工友、渡海小轮员工等,也纷纷罢工。6月27日,酒楼、茶室、理发、机器工人罢工。28日,太古洋行华员、清洁工也罢工,有13万人陆续返回广州。省港罢工工人为统一领导,坚持罢工斗争,各派出代表组成13人的省港罢工委员会,推举苏兆征为委员长,李森为干事局长,邓中夏、廖仲恺等为顾问。罢工委员会属下,设立财政委员会、保管拍卖处、会审处、工人医院、宣传学校。在干事局下还设有文书部、招待部、庶务部、宣传部、交际部、交通部、游艺部等,具体处理罢工斗争中的日常事务。罢工工人并组织有二千多人参加的工人武装纠察队。广东革命政府宣布对香港实行严密封锁。纠察队驻防各海口封锁香港,抵制英货,严格缉拿帝国主义走狗奸细,严禁走私物资出港,使香港交通运输陷于中断,工厂停工,商店关门,公用事业瘫痪,肉食蔬菜等供应短缺,街道粪便垃圾等堆积如山,臭气熏天,社会秩序陷入混乱。香港一时成为“死港”和“臭港”。
  7月5日,银行出现挤提。港英当局规定:每日每人限提100元;并禁止携带金银超过5元价值者出境。7月中旬以后,驻港英军不得不负担起很多工作,诸如:渡海小轮和电车的驾驶,粪便的清理、街道的打扫等等。7月27日,港英当局召开所谓公民大会,以大会名义致电英伦,要求出兵广州。英政府未作回答。8月15日,港英当局召开第二次公民大会,再次请求出兵,电报呈送给英皇和首相,力陈进攻广州才是解救香港的最佳办法。
  英殖民地部回电称:“香港困苦,伦敦至深系念,惟综观全局,现时无法出兵。”当时,英国本土正闹着大罢工,英政府自顾不暇。看来殖民主义者可恃者维有武力;但事实又证明,武力也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