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历代名女 情女卷-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汝求,便复在旦夕。”不管母亲如何劝勉,此时焦促卿已经决心赴死,那里
听得进去。当天夜里徘徊庭院之中,三更过后,乌鸦成群飞过,焦中卿心知
有异,以为爱妻已经殉情,正在黄泉路上等他结伴同行呢!

于是解下腰带,绑在庭树枝上自缢而死。


刘兰芝放着“金车玉作轮,青骢马,金镂鞍”的富贵之家不去,甘愿
为情而死,令人赞叹。

天亮以后,焦仲卿与刘兰芝双双殉情的消息,已经轰动了附近村里,
焦母呼天抢地,为独子的死悲恸不已;刘家兄长更是愧悔交加,因为自己的
贪利趋势,而害得走投无路的妹妹投水保贞;一般村民更是由同情而愤慨,
聚集在两家门前,鼓躁唾骂,并要求将两人合葬在华盖山麓。

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墓地,东西植松柏,南北种梧桐,若干年后,枝桠
繁茂,浓荫覆地,有一种双栖双飞的鸳鸯鸟,夜以继日地穿飞上下,婉啭和
鸣;青年男女纷纷来到墓地参拜,祈求获得美满良缘,至今安徽省舒城县城
南的华盖山,还有鸳鸯坟的遗迹!焦仲卿是庐江郡的一个小吏,大约是如今
安徽省庐江县、潜山县与舒城县一带地方。

这是一个令人感伤的悲剧爱情故事,有一位民间诗人就此写成了一篇
《孔雀东南飞》的五言诗,南朝徐陵把它收集在《玉台新咏》中。诗中对刘
兰芝的形貌作了这样的描写:“指若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
妙世无双。”说到她的服饰,作了这样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着流纨素,耳垂明月当。”

《孔雀东南飞》中用了许多笔墨。来描写刘兰芝的才情、品性、美丽
与装扮,目的在强调如此难得的佳人,竟然无法博得婆母的青睐,益增世人
同情惋惜之意。

已经一千七百多年过去了,而今银幕上与舞台上,仍然不断的在搬演
这段感人肺腑的故事,依旧能够赚人热泪,可见其不朽的因由,断非偶然或
浪得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多谢
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祝英台情动天地

祝英台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即公元337 年。祝家也是由于北方
出现“五胡闹中华”的局面而南迁的士族,定居在山明水秀的上虞地方,即
今天江苏南部,在一处荒僻的梅溪源头聚族而居,人们都把这里称之为祝家
庄,传到祝英台已是南迁之后的第四代。了。

祝家的上两代曾经数度为朝庭效力,追随祖逖、陶侃、桓温等大军北
伐中原,并且收复了原来西晋的都城洛阳,一度进军陕南。祝英台的童年时
期,经常听到长辈们叙述征战的故事,小小的心灵中便立下了志愿,要成为
一个效命疆场的巾帼英雄。

383 年,淝水之战,前秦苻坚以投鞭止流之势,动员百万人马,大举攻
晋,东晋宰相谢安边下围棋边指挥晋军反击,区区八万之师,竟然在他的侄
儿谢玄的巧妙运用下,把来犯之敌打得落花流水,也留下许多美好的故事,
如“八公山上,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祝英台当时正度过她多彩多姿的童
年,巾帼英雄没有当成,却熟读经史,成为了遐迩皆知的才女。

祝英台不是属于那种云鬓花颜,娇婉柔丽的女子,相反地却是一位活
泼爽朗而略带几分男性气慨的闺阁人物,为了满足她不能驰骋疆场的遗憾,
遂降格以求地说服了父母,女扮男装,到杭州负笈游学,这时她只不过是刚


满十四岁而已。

正值阳春三月,一路上桃李芬芳,江南草长。祝英台与服侍她的家人
缓缓前行,在一处风光明媚,杂花生树的路旁小亭中,邂道了由贸城而来的
梁山伯,双方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于是结为异性兄弟,结伴同行,不日到
了杭州城外的“崇绮书院”,拜师入学,朝夕勤苦攻读诗书。子在川上曰:“逝
者如斯夫!”三年时间,弹指一挥,略嫌木讷而且长祝英台一岁的梁山伯,
竟然没有发觉祝英台是个女孩。

三年时间不算短,耳鬓厮磨,日久生情。祝英台多次显示爱恋之意,
又恐怕稍有一不慎便会弄得不可收拾;而梁山伯一本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
的感受。恰好祝英台的母亲生病,祝英台仓促回乡,梁山伯依依不舍地送了
一程又一程。不久,梁山伯便风闻到祝英台居然是个红粉佳人,而且回乡后
便许配给了贸城姓马的人家。人非草木,梁山伯迫不及待地赶到祝家,岂奈
木已成舟、只有泪眼相向,凄然而别。真是相见莫如不见,多情还似无情。

三年的同窗,一同切磋学问,相互照顾扶持;风嫠展书读,挑灯写文
章;春来花丛温步,秋夜畅谈理想;关怀疾病,分享欢乐。点点滴滴的往事
都化作刻骨的相思,一点相思,万种柔情,从记忆的深处如春蚕吐丝,绵绵
不绝。

怪只怪梁山伯太不解风情,怪只怪祝英台没有把自己对梁山伯的情意,
适时地告诉父母,在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情况下,答应了门当户对的马家
求婚。既然有了婚约,便不能随意更改,当时是士族之风盛行,重门第,讲
阀阅。祝、马两家都是由北方迁来的体面人家,祝家是不可能因照顾小女儿
的情意而丢掉脸面的。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以生死相许。。。祝英台明白自己是深深爱
着梁山伯的,她以为梁山伯并不爱她才答应马家求婚,现在梁山伯向她一吐
衷肠,她可是肝肠寸断。

人世事,几圆缺。婚约!婚约是不能废的,怎么办呢?痴情的女子用
上了“拖延战术”,希望借时间来改变一切。主意既定,祝英台私下派人送
信给梁山伯,希望他暂时隐忍一切,努力求取功名,以图借垣赫的声势来扭
转一切,并表示对梁山伯海枯不烂,此情不渝。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祝英台已经是年近二十岁的人了,过去十
四岁出嫁的闺女多的是,十七八岁更是公认的适婚年龄,虽然马家一再催促,
父母也心急如焚,祝英台就是不肯点头答应.甚至不惜以死相胁,终于得到
双方家庭的允许,婚事等到祝英台过了二十岁生日再说。

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在爱情这一伟大动力的驱使下,梁山伯终于
获取了功名,又恰好被皇帝任命为贸城县令,贸城就是今日的浙江宁波。宁
波在甬江与姚江汇流的地方,距海约四十里,江水清澈深泓,无滩险淤沙,
便于舟船航行,到了唐代,这里成为日本人入贡和贸易的要道。东晋的时候
虽然还没有与海外来往,然而商衢繁荣,舟揖辐辏,已经颇具大商埠的气势
了。

梁山伯到任以后,忙着施政听讼,暂时还不便专注自己的私人事务,
等到一切都就绪以后,衡情度理又不便贸然行事。贸城马家世代为官,宗族
繁盛,梁山伯实在想不出什么充分的理由来横刀夺爱。因爱故生忧,因爱故
生怖。忧心如焚,闷闷不乐的梁山伯终至于一病不起,溘然而逝。

就象是晴天霹雳,祝英台先是目瞪口呆,继而放声大哭,既哭梁郎的


可怜,也哭自己的可悲,更哭梁郎的无能。这边是愁云惨雾,了无生趣;那
边是催婚使者不断。祝英台的父母用尽了方法,一面好言相劝,一面苦苦哀
求,祝英台万念俱灰,而且也再没有理由加以搪塞,于是心思一横,答应了
择吉出嫁马家。

梁山伯死后,他的亲友遵照他的遗愿将他葬在贸城西郊邵家渡山麓,
意思是要一睹祝英台出嫁时喜船路过的风彩。祝英台自然是为了情郎,非要
在出嫁时经过邵家渡不可了。更提出要到昔日的同窗好友梁山伯的墓上去祭
拜一番的要求。笃念旧谊,益见多情,双方家长自然也不便峻拒。

北方人结婚时,新郎骑马,新娘坐轿;南方人,特别在江南水乡,结
婚时多乘舟船。

祝英台的喜船经过邵家渡时,马家迎亲执事人等,原想顺风急驶,让
船来不及靠岸就驶过邵家渡,如果要拜墓,等三朝过后与新郎双双前往也不
为迟。谁料船至邵家渡时,忽然狂风大作,江面波涛汹涌,喜船连忙靠岸避
风,祝英台也就从容上岸.前往梁山伯坟前祭拜。一声哀号,伤心欲绝,刹
那间天摇地动,飞砂走石,白昼灰瞑,就在迎亲和送亲的执事人员大惊失色
时,忽见坟前裂开一条一尺多宽的隙缝,说时迟那时快,祝英台一跃而入.转
瞬风停地平,一切恢复正常。

其实,祝英台在答应出嫁的时候,便抱定了以身殉情的决心,她想过
投江,自缢,总觉得不及亲到梁山伯的坟前撞碑为佳,本来是打算祭拜以后,
一头向墓碑上撞去以结束自己的生命,不料却天从人意,省去了许多周折。
当时的人都认为是天意,连朝廷都啧啧称奇,如果仔细探究起来,那天大约
是龙卷风加上地震凑巧与祝英台拜墓的事凑在一块而已。

不管怎么说,这事是很感人,宰相谢安奏请孝武帝,敕封该地为“义
妇坟”,并立庙祀奉。

晋安帝时,国家多难,梁山伯又屡显灵异为国效劳,为地方消灾,于
是被敕封为“忠义王”。后来邵家渡的山坡上,时有大蝶双飞翩翩,据说黄
色的蝴蝶就是祝英台,而褐色的蝴蝶就是梁山伯。

被人称之为:“三生慧业,不耐浮尘,寄思无端,抑郁不释,韵淡疑仙,
思幽近鬼。”“骚情古调,侠肠隽骨,隐隐奕奕,流露子豪楮间。”著名的清
代大词人,相国公子纳兰容若写了一首题为《蝶恋花》的情词: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
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钧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
取双栖蝶。”

结语把永恒的爱情寄托在化蝶上,就是用祝英台与梁山伯的事迹来抒
写胸中的块垒。

至今宁波城西十五里的高桥乡,倚山面水的山坡上,尚有一座构筑精
致的庙宇,门题:“敕封忠义王庙”,庙内即供奉着官服的梁山伯和穿新娘子
衣服的祝英台,庙前有一段雕着大荷花的石板路,尽头有一座精巧的石拱桥,
叫“夫妻桥”。庙右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坟。庙后有两人的寝殿,仿照卧
室布置,宝帐绣榻,明镜香橱,榻前放有男女绣花拖鞋;橱中悬挂梁山伯的
袍服冠带和祝英台的罗衣绣裙。庙前的楹联写着:“精忠不二昭千古,大义
无双冠五洲。”

相传农历八月二十一日是祝英台殉情的日子,从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


晋末年开始,直到现在,每年从八月初开始直到月底,四面八方的水陆香客,
络绎不绝地前往忠义王庙进香,尤其是青年男女更是成群结队烧香许愿,并
在墓地绕行一周。以符合长久以来的古老相传的一句俗谚:“若要夫妻同到
老,梁山伯,祝英台坟上绕一绕。”

宁波在宋代以后,成为对外通商的四大口岸之一,历代古迹甚多,如
天童寺及霞屿寺等,而游人最多,名气最大的仍是忠义王庙。

苏若兰为情巧作“璇玑图”

东晋时代,北方被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占据,前前
后后,大大小小共建立过十六个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

在东晋与五胡十六国对峙时期,南方文物鼎盛,人才辈出,名垂青史
的忠臣义士、才子佳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