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白话孙膑兵法-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面尘土飞扬。夏候惇把人马摆开,亲自出马到阵前迎敌。一看,赵云仅带几百军兵前来迎战,不禁大笑道,“我笑徐元直在丞相面前,把诸葛亮夸成神仙,现在看他用兵,用这样的军马和我对阵,这不是赶着狗和羊去与虎豹相斗吗?我今天定能实现在丞相面前许下的诺言,活捉刘备和诸葛亮!”说完,驱马上前,大骂赵云,挺枪直刺。赵云没战几个回合,返身“败退”。夏候惇紧追不舍,跑了十多里,赵云回马再战,没几个回合,再次“败逃”。夏侯惇更加狂傲,驱军追赶。韩浩提醒他谨防埋伏,夏侯惇说:“就这样的敌军,就算他十面埋伏,我又怕他什么呢?”夏侯惇放马急追,又遇刘备接应赵云交战,他更乐了:“这就是埋伏的兵马啊!今天晚上,我不到新野誓不罢兵!”谁知,夏侯惇刚追到博望坡左面狭窄地带,突然两边芦苇丛燃起大火,这时风正大,刹时四面八方火光冲天,烧得曹军人喊马嘶,自相残踏,死伤不计其数。赵云回马杀来,夏侯惇冒烟突火飞逃而去。曹军沿途又被关羽、张飞冲杀,粮草被烧毁,几乎全军覆没。诸葛亮谈笑之间,以三千新兵,战败曹军10 万人马,其原因就在于他善于利用地形布阵。原来博望坡左面有一座豫山,山右面有座树林,名叫安林,道路两边还有浓密的芦苇丛,正是设伏的火攻地形。诸葛亮又观测算定当天必有大风,风助火势,更是理想的火攻天气。诸葛亮再命赵云、刘备连连“败退”,使用骄兵之计,引诱曹军中计。地利、天时、人和,诸葛亮全利用了,大获全胜也就是必然的了。诸葛亮博望坡大胜曹军,和孙膑马陵道歼灭魏军,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能因时、因地、因人,巧妙布阵用兵,真可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其实,不仅用兵,各行各业无不这样,一个工厂,厂长的管理水平不同,效果大不一样。同样一本教材,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法,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可见,做任何事情都有用兵之道,贵在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巧妙运用。阅读《陈忌问垒》的关键,不在学习布阵设垒的具体办法,而在于领会其运用的巧妙,吸收其精髓,运用于各自的工作。
篡卒
本篇论述关系战争胜负的一些重要因素。
篡卒(1)
孙子曰:兵之胜在于篡卒(2),其勇在于制(3),其巧在于势(4),其利在于信(5),其德在于道(6),其富在于亟归(7),其强在于休民(8),其伤在于数战(9)。孙子曰:德行者,兵之厚积也(10)。信者,兵'之'(11)明赏也。恶战者,兵之王器也(12)。取众者,胜□□□也。孙子曰:恒胜有五:得主专制,胜(13)。知道,胜。得众,胜。左右和,胜。量敌计险,胜。孙子曰:恒不胜有五:御将,不胜(14)。
不知道,不胜。乖将,不胜(15)。不用间(16),不胜。
不得众,不胜。孙子曰:胜在觉,明赏,选卒,乘敌之□。是谓泰武之葆。孙子曰:不得主弗将也…… * * *……令,一曰信,二曰忠,三曰敢。安(17)忠?忠王。安信?信赏。安敢?敢去不善。不忠于王,不敢用其兵。不信于赏,百姓弗德。不敢去不善,百姓弗畏。二百卅五(1)此是篇题,写在本篇第一简简背。篡借为选,篡卒即选卒,参看《威王问》注(51)。
(2)军队打胜仗在于选用强卒。
(3)士卒作战勇敢在于军法严明。
(4)军队作战机动灵活,在于利用形势。
(5)利,锐。意谓军队战斗力强,在于将帅言而有信。一说“利”即利害之利,此句意谓将帅有信,为军队的利之所在。
(6)军队具有好的素质,在于将帅明白用兵的道理。
(7)军用不绌,在于速战速决。亟(ji及),急。
(8)军队战斗力强,在于养精蓄锐。
(9)军队战斗力挫伤,在于频繁作战。
(10)厚积,丰富的储备。意谓德行是军队的凭藉。
(11)“之”字原简写脱,据文义补。
(12)恶(wu勿),厌恶。恶战,不好战。王器,王者之器。
意谓不好战才是用兵的根本。
(13)将帅得到君主信任,有指挥作战的全权,可以胜利。
(14)御,驾驭,控制。意谓将帅受君主牵制,不能自主,就不能胜利。
(15)乖,离异。意谓将帅不和,不能胜利o(16)间,间谍。
(17)安,疑问代词,相当于现代语的“哪里”。
' 原文'孙子曰:兵之胜在于篡卒,其勇在于制,其巧在于势,其利在于信,其德在于道,其富在于亟归;其强在于休民,其伤在于数战。孙子曰:德行者,兵之厚积也。信者,兵' 之' 明赏也。恶战者,兵之王器也。取众者,胜囗囗囗也。孙子曰:恒胜有五:得主专制,胜。知道,胜,得众,胜。左右和,胜。量敌计险,胜。孙子曰:恒不胜有五:御将不胜。不知道不胜。乖将不胜。不用间不胜。不得众不胜。孙子曰:胜在尽囗,明赏,选卒,乘敌之囗。是谓太武之葆。孙子曰:不得主弗将也。。(以下为散简、缺文)。。令,一曰信,二曰忠,三曰敢。安忠?忠王。安信?信赏。安敢?敢去不善。不忠于王,不敢用其兵。不信于赏,百姓弗德。不敢去不善,百姓弗畏。
' 译文'孙膑说:“用兵取胜的关键在于选拔士兵。士兵的勇敢在于军纪严明,士兵的作战技巧在于指挥得当,士兵的战斗力强在于将领的信用,士兵的品德在于教导。军需充足在于速战速决,军队的强大在于百姓休养生息,军队受损伤在于作战过多。”孙膑说:“品德高尚是用兵的深厚基础。讲信用,就是要对士兵明确颁示奖赏。能够进行殊死战斗的士兵是用兵的王牌。。。”孙膑说:“常胜办法有五条:将领得到君王充分信任,得以全权指挥军队时,可以取胜;将领懂得用兵规律,可以取胜;将领得到广大士兵的拥护,可以取胜;军队上下左右同心同德,可以取胜;将领能够充分了解敌情,并能利用地形,可以取胜!”孙膑说:“常败的原因也有五条:将领受君王控制而不能独立指挥,不能取胜;将领不懂用兵规律,不能取胜:将领不和,不能取胜;将领不能得到广大士兵拥护,不能取胜。”孙膑说:“取胜在于。。明确赏格,选拔士兵,趁敌军。。这是用兵取胜建立奇功的法宝。”孙膑说,“得不到君王的信任是无法统兵作战的。。。”。。一是信,二是忠,三是敢。什么是忠?就是忠于君王。什么是信?就是对悬赏讲信用。什么是敢?就是敢于抛弃不正确的东西。如果不忠于君王,就不敢领君王的兵打仗。如果对奖赏不讲信用,就不能得到士兵的拥护。如果不能抛弃错误的东西,士兵就不会敬服。
' 解析'这篇文章不长,子数不多,但内容十分丰富,论述了带兵用兵的一系列十分重要的问题,可谓句句精辟,字字珠玑,值得字斟句酌,细细品味。该文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兵之胜在于选卒”这一观点,在进行了一系列论述之后,孙膑又突出强调“明赏、选卒。。是谓太武之葆”。孙膑在两于多年前就提出这一主张,并将其突出为用兵取胜的法宝,这确实了不起,十分难能可贵。那时,虽然中国刚刚进入封建社会的战国时期,不像汉朝开始独尊儒术以后那样,把人严格分成“治人”和“治于人”两大类,突出少数统领人物的决定作用,但毕竟还不是都能认识和承认广大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一般的认识和主张还是君王、将帅是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特别是当时武器装备水平低,更容易突出武艺高强的将领的作用。而孙膑却能独树一帜,旗帜鲜明地提出选拔士兵是用兵取胜的关键,说明他是一位高明的军事家,他的这种主张,为后代许多卓越的军事家所接受,并用于自己的用兵作战。在这里,我们首先想到了诸葛亮,他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有文章专门论述军兵的训练问题。把选拔和训练士兵作为他出任刘备的军师后抓的第一项工作。那是在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之后,有一天,诸葛亮问刘备:“明公自度比曹操若何?”刘备说:“不如也。”诸葛亮说:“明公之众,不过数千人,万一曹兵至,何以迎之?”刘备说,“吾正愁此事,未得良策。”诸葛亮说,“可速招募民兵,亮自教之,可以待敌。”随后,刘备立即召了三千民兵,诸葛亮天天从早到晚训练这三千新兵。不久,十万曹兵果然来犯,诸葛亮训练的新兵派上了用场,在战败曹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唐太宗李世民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其文治武功在中国历史上可说是出类拔萃的。前面已提到,他就亲自挑选两千精兵,组成敢死队,每当战斗紧要关头,他总是亲自带领这支军队,冲锋陷阵,克敌致胜。至于他亲自在宫廷中训练军士射箭,那更是传为佳话了。毛泽东作为共产党的领袖,其群众观点当然是历代军事家所不能相比的了。他提出的“兵民是胜利之本”,是我国历史上的军事家同一主张的继承和发展,也是马列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至于兵民在我国革命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可说是前无古人的。从古至今的无数事例,一次次证明孙膑的“兵之胜在于选卒”这一主张,确确实实是“太武之葆”。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民本思想理当为各级领导所信奉,所身体力行。然而事实却不尽然,我们不少领导说起群众路线,大概都能一套一套的,滔滔不绝,但实际上他们未必真把群众当回事,却往往认为可以随意摆布或者可有可无。考察我国许多企业经济效益不好的原因,工人技术水平低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之一,是不是该像孙膑提的那样“选卒”,像诸葛亮论述的那样“习练”呢?须知工人是工厂的主人绝不应是一句空话,连西方资本家都那么重视职工全员培训,重视调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我们的领导又该如何认识,我们的企业家又该如何做呢?“兵之胜在于选卒”或许能开阔一下我们的思路。这篇文章的另一认识也十分重要,这就是“其强在于休民”,就是说一个国家在军事上要强大,必须让百姓休养生息,其实,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军事方面,而且适用于一个国家的各个方面,民富才能国强,百姓是源头。唐太宗登基后,轻徭薄赋,减轻百姓负担,让百姓休养生息,仅仅几年就医治好连年战争的创伤,百姓富足了,国家也就强盛了,贞观盛世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安定富庶的太平盛世。这个道理今天也算是至理名言,近年,中央领导三令五申减轻农民负担,就是实证。这篇文章除以上两点外,还论述了军纪、指挥、军兵的品德教育等重要问题,孙膑将这些问题列为用兵胜败的决定因素,从而提出了“五常胜”与“五常败”,即是做好五个方面,可以保证军队常胜,做不好军队就会常败。这五个方面分别是:统兵将领能否得到君主充分信任和授权,将领是否懂得用兵规律,将领能否得到广大士兵的拥护,全军上下左右是否同心协力,将领是否了解敌情及会否利用地形。作者以对比的形式列出这五项,显得十分突出,十分重要。这五个问题,有的后面还有专文论述,这里只就两点作些概括的分析。关于军队的指挥问题,这包括将领是否得到君王充分信任和授权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