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血魂魔影-盖世太保揭秘-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这样的气氛下,戈林向希特勒呈送了一份由希姆莱、海德里希和达吕格拼凑的关于全国冲锋队精神状况的材料。这份材料包括许多被查获的信件,冲锋队领袖之间电话交谈的窃听记录,各式各样的匿名揭发信,奉命监视冲锋队领袖行动的盖世太保特务的秘密报告。。这份文件完全是由海德里希一手精心炮制出来的。它虽不涉及反希特勒的政变,也没有谈到谋杀和造反,但读后最使人担忧的是,冲锋队决不容许其他人剥夺他们的权力,而且他们确确实实准备打碎“反动党派和大工业家套在希特勒脖子上的枷锁”。
希特勒翻阅了这份报告。其中某些粗鲁的言词使他感到不快,他预感到冲锋队目前的情绪将导致内战。一想起1918年至1919年冬天那些充满血腥气味的凄惨日子,希特勒就气得发狂。他觉得必需先发制人,采取彻底的措施,粉碎这场酝酿中的反叛阴谋。他要在冲锋队休假期间采取行动:全面改造冲锋队。他支持海德里希拟定的镇压冲锋队的行动计划,但未确定具体执行日期。对打击他的老伙伴,他仍然首鼠两端。他希望不发生任何流血冲突就解决问题。
戈林、希姆莱和海德里希三人急不可待。他们决定在6月30日采取行动,给希特勒造成既成事实。
6 月初,达豪集中营长官、党卫队区队长西奥多·艾克的部队,经过精心策划的演习,准备打击罗姆的冲锋队。当时艾克就带领自己的部队排练了6月30日的演出:出其不意地对慕尼黑、勒希菲尔德和维西浴场发动进攻。几乎在同一时候,慕尼黑盖世太保准备行动。党卫队第三摩托突击队三级突击队中队长马克斯·米勒,奉命组织好队员,检修车辆,待命迅速投入行动;米勒的突击队的任务是,在X日这一天到距慕尼黑已伐利亚政治警察处不远的土耳其兵营集中。同样,在利奥波德街10号盖世太保南德大区办公室里,也发出了准备信号。
从南到北,自西向东,海德里希调动起他的部队。他估计有四个大规模冲突的重点地区:已伐利亚、柏林、西里西亚和萨克森。包围圈越来越紧缩,冲锋队却还蒙在鼓里,毫无觉察。保安处头子紧张活动,进入准备工作的最后阶段。应该给谁以致命打击呢?海德里希派出心腹四处追踪罗姆的密友,指示心腹们制定杀害对象名单。
还在4月底,艾克就提出了一份所谓全国“不受欢迎的人”的名单,作为定于X日的消灭对象。显然,列入这份名单的人几乎全是冲锋队领袖。可是海德里希随即就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既然动了手,那就索性乘此机会把最危险的政敌也一起干掉!周复一同,海德里希的处死对象名单越来越长。几乎所有各大区保安处都制定了枪杀名单,党卫队和盖世大保提出的对象一增再增。盖世太保成员伊尔格斯是一份处死名单的制定者,他向一个熟人说:“您知道什么叫嗜血成性吗?我现在感到,可以在血洗中为所欲为了。”
制定处死名单变成了局内人角逐死人的游戏。各人都有一张:戈林提了一张,纳粹党巴伐利亚区领袖瓦格纳提了一张,盖世太保、党卫队争相挑选处死对象。很快它们就对这个或那个是否真正需要予以消灭争执不休。巴伐利亚保安处头子瓦尔纳·贝斯特想勾掉“正派和忠实”的冲锋队副总指挥施奈德休勃的名字,而海德里希则认为这个冲锋队队员“像其他冲锋队队员一样危险”。戈林相反删去了他过去的盖世太保头子狄尔斯的名字,而狄尔斯自己却提出了另一份名单。
这时秘密警察处接到一个报告,打乱了海德里希精心安排的时间表。希特勒和罗姆出人意外地一致同意延期解决冲锋队和国防军的问题。6月4日,他们俩举行了一次长达几小时的会谈,同意从7月1日起给冲锋队员休假一个月。此外, 1934 年6 月8 日《人民观察家报》登载了冲锋队总部新闻处一份引人注意的公报,公报中说,参谋长接受医生的劝告因病需要休假(去维西浴场碘疗)多周。
国防军松了一口气,它的将军们感到似乎罗姆吃了一次败仗。罗姆在“斗争时期”的老伙伴、陆军大学的赫尔曼·赫夫勒上尉把“陆军决策机关内存在的看法”告诉了他:“新闻公报的头一点内容(关于罗姆的病情)最清楚他说明参谋长的地位已经动摇,对此,即使后来作出如下。。声明,也不会再有任何改变。”
陆军稍感宽慰,但是海德里希却惴惴不安,新的情况发展使他没有很多时间了,因为诬告正在休假中的冲锋队搞政变,那可不好办。柏林冲锋队领袖恩斯特已考虑好乘船去加那利群岛旅行,冲锋队总部政治处头目、地区总队长格奥尔格·冯·德滕准备去巴特维尔东根旅行度假——哪有什么风暴将临的暴动呢?海德里希要想在为时还不太晚的当口上演出这场冲锋队好戏,就得迅速行动。计划已经拟就,凶杀队已经组织好了,但存在着一个把握不定的因素:希特勒的反应,他刚刚还同罗姆达成了协议,看法尚不一致。
使当权者们看到,在保守的资产阶级中,还盘踞着一群没有被一体化的压路机所碾平的反对派。巴本演说引起的反响已经够清楚的了,虽然宣传部立即禁止报纸刊登这篇演说。希特勒起了很大的疑惧,如果冲锋队里的不满分子跟资产阶级中的不满分子勾结起来,这怎么得了?秘密警察暗探已经看到闪现在两个营垒之间刚搭上的线路。
这个威胁显然使希特勒感到担心,因为他听说总统对目前局势感到很不高兴,正在考虑宣布戒严令而把权力移交给陆军。为了要估量一下这个危及纳粹政权继续存在的危险和严重程度,希特勒第二天即6 月21 日飞到了纽台克去见兴登堡。他所受到的接待只有使他更加担心。接见他的是冯·勃洛姆堡将军,他立刻看出,他的这位国防部长平常对他的卑躬屈膝的态度已经突然变了。相反,勃洛姆堡现在成了个严厉的普鲁士将军,他硬绷绷地告诉希特勒,他奉老元帅之命告诉希特勒,除非德国目前的紧张状态迅速过去,总统将宣布戒严令而把国家的控制权交给陆军。当希特勒获准在勃洛姆堡陪同下见到了兴登堡,老总统在短短的几分钟里也证实了勃洛姆堡传达的最后通牒。
对于希特勒来说,这是一个极其不利的转折。不仅他继任总统的计划受到了威胁,而且如果陆军接管国家的话,他个人和纳粹党政府也将完蛋。他在当天飞返柏林时,暗自考虑,如果要生存,只有一个办法。他必须履行对陆军的诺言,镇压冲锋队,停止冲锋队队长们所要求的“继续革命”。显然,有着兴登堡总统的支持,将军是不肯接受比这个还低的让步的。
次日,维克多·卢策在汉诺威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是希特勒打来的,他命令这个罗姆的告密者立即来总理府。卢策记述道:到达总理府后“领袖立即接见我,将我带进他的办公室,握着我的手要我郑重宣誓,在整个事情未解决以前保持缄默”。接着希特勒向这个冲锋队队员介绍了“整个事情”:罗姆必须撤职,因为冲锋队内部多次举行了领导人会谈,罗姆亲自在场,决定武装冲锋队并命令它向国防军攻击,以便将所谓成了国防军俘虏的他这位领袖从军方手中解救出来。“领袖说,他一开始就知道我没有介人这件事情。”卢策在日记中写道“叫我从现在起不再执行慕尼黑的命令,只执行他本人的命令。”
国防部长冯·勃洛姆堡至迟在6 月25 日也已获悉,希特动打算使穿灰色制服的军队摆脱褐衫队的梦魇。希特勒告诉他,他准备召集所有冲锋队领导人到罗姆的休养地维西裕场开一次会议,他将在那里亲自逮捕冲锋队领袖,向他们“进行清算”。两天后,领袖警卫旗队长塞普·狄特里希来到国防部,请陆军组织处处长给他为执行一项“领袖委托的秘密的和十分重要的任务”准备武器。这是什么秘密任务,勃洛姆堡在6 月25 日就已知道了。
塞普·狄特里希奉命在所谓罗姆暴动这一天担任主攻任务。他奉命率领警卫旗队的两个连向南巴伐利亚进军,同达豪集中营长官艾克的队伍会合,奔赴罗姆的休养地维西浴场,对参谋长的最重要的部属进行突然袭击。可是警卫旗队缺少交通工具,也几乎没有武器。于是狄特里希同陆军商定,由国防军的一支车队在勒希河畔兰德斯堡附近一个小火车站,将乘火车南下的警卫旗队接运到维西浴场,此外这两个连均由国防军的兵营补充武器。
菜希蹈、海德里希和希姆莱也商讨了围剿的最后细节。国防军、盖世太保和党卫队同意采取共同行动对付罗姆,一切很快部署就绪。
然而在这场所谓的暴动前夕,军人们却是另一种想法。当时陆军处的科长戈特哈德·海因里希上校、在1958 年还回忆得起,在罗姆闹剧前两三天,他的同事中谁也不曾担心真会有一场暴动,他本人不曾听到任何有关冲锋队准备进行暴动的报告。“当有人”海因里希记述道,“把一支枪搁在我的办公桌旁,叫我必要时(对付冲锋队暴动分子)用来自卫时,我说:孩子们,你们别这样让人家笑话了。”他也记得他的领导弗洛姆上校当时简单明了地表示的看法:“冲锋队没有这么大的胆量。”
西里西亚军区司令埃瓦尔德·冯·克莱施特将军认为所谓的冲锋队暴动计划实在难以置信,擅自冒失行事,险些坏了莱希瑙和悔德里希的大事。当克莱施特被一连串冲锋队企图暴动的消息弄得晕头转向时,他的见西里西亚冲锋队头子海因斯,开门见山地责问对方为何阴谋反对军队。海因斯向他郑重宣誓,冲锋队做梦也没有想到采取行动反国防军,将军顿起疑窦:“我们国防军和冲锋队被第三者——我是指希姆菜——挑拨离间了。”他上柏林向冯·弗立契将军谈了自己的看法。陆军总司令冯·弗立契叫人把冯·莱希瑙找来,少将神态安详,透过单片眼镜打量着两位先生说:“可能是这么回事,不过现在已为时太晚这时海德里希对海因里希和冯·克莱施特这些怀疑论者施加巨大的压力,用接二连三的谣言、假情报和伪造文件来消除一切疑虑。必须使每一个国防军军官相信暴动确有其事。塞普·狄特里希给国防部看一份所谓冲锋队领导制定的处决各单;名单说明,罗姆计划消灭贝克和冯·弗立契将军以下的所有国防军高级军官,而其他盖世太保则向各军区和城防司令报送冲锋队拟定的名单,说明已经决定要从肉体上消灭所有资格较老的军官。
一个自称冲锋队副总指挥的人找第六军区(明斯特)参谋长弗朗兹·哈尔德上校,提出要接管哈尔德的职务,理由据说是冲锋队领导将接管国防军。哈尔德上校没有答应,并向国防部探问;他感到享有蹊跷,这个冲锋队来访者连自己的姓名也不说就又很快离去,以后也没有再来。哈尔德估计,这个所谓的副总指挥根本就不是什么冲锋队队员,而是寻衅集团派来探听风声的人。
海德里希耍的另一花招,是四处散发所谓罗姆的命令,国防军大半对此置信不疑。但当某个某个冲锋队领袖查出假消息的来源时,盖世太保也会反咬一口,说冲锋队的辟谣是欲盖弥彰。
柏林勃兰登堡冲锋队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