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长女-第4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新帝三年秋,沈家率禁卫军收归陇右道,并进驻关内道、北疆,重整三地秩序;这三地百姓渐渐归心;
新帝四年夏,江南道观察使王备、江南卫大将军于鸿图,率一百五十万余万江南百姓来归,奉沈家为主上;
新帝四年秋,禁卫军平剑南道,定剑南道格局,宽治剑南道百姓,并令江南道和剑南道通商,仍是太平通宝用;
新帝四年冬,京兆传新帝非帝王骨血,乃太后左氏偷龙之举,京兆哗然。未几,皇城现宫闱之变,慈宁宫、紫宸殿大火,太后、新帝不知所踪,外戚左氏亡;
新帝五年春,沈则敬在丰南称帝,改国号为丰,改年号为元丰,定都洛阳,以次年为元丰元年,沈则敬称元丰帝,崩后尊庙号为高祖。
元丰元年,大丰迁都京兆,号为帝都,立宗庙,请祭器,定社稷,追封沈华善为始丰帝,尊庙号为太祖。
至此,丰朝定。
元丰十年,元丰帝以六十余岁高龄,率七十万禁卫军亲征,将西燕曼山、琼州一带,并入大丰版图。元丰帝之威望,如日月江河不绝,在大丰境内传诵。
元丰十年,百姓仓廪实、衣食足、礼节兴;朝廷吏治清明、官尽其职。此时,大丰的国力强盛到达第一个高峰。
大丰第一个盛世,出现了。沈家几代数辈追求的太平盛世,出现了。沈华善泉下有知,定会拈须微笑;俞谨之、吕务厚、申科、君复乐这些前朝之人,也定会微微低首。
这么多年,这么多人,这么多辈,永不止息的奋起斗争,就是为了这太平盛世。而如今,沈家子弟做到了。
是日,烽火稍息,沈则敬立马于昆州,身后跟着应南图、沈余宪等一众后辈,像壮年时一样,感受着大丰版图内的风霜磨砺。
从长泰三十五年到元丰十年,三十年的时间,元丰帝沈则敬须发都白了。应南图、沈余宪这些青年郎,早就年过不惑了。
年轻时的征战岁月,成为了他们这一生最值得珍惜的回忆。那些战争、逝去的兄弟们、守住的城墙,似乎还在眼前历历。
有采药老人过昆州之时,忍不住高唱两句,声音延绵不绝:
我知帝所临河上,欲罢干戈致太平!
(第三卷,丰朝定,完。正文完。)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