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把东条英机送上绞刑架的中国人-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乱掘和炭坑的荒废,包括战时强制上工的朝鲜人和中国人在内的熟练矿工,有13。4万人(约占全部矿工的34%)都因战争结束而离开了矿山。因此,煤炭产业陷于瘫痪状态,出炭能力极为低下。例如,1945年4月,每一矿工每月出煤8。8吨,到了同年10月,降低到2。2吨。生产总量,也由战时最高的5 630万吨(1940年)降为2 230万吨。煤炭的生产量大降,影响了各种产业的煤炭、钢材的供给。因此,钢铁业只能取得1/5的煤炭供给,其他化学业是1/2,纤维业是1/10,电力业是1/5等。情况非常严峻,不但影响整体产业的生产重新开展,而且也促使基础部门进一步崩溃。   
  3.再度崛起(2)   
  钢铁业,钢材不足的情况也是一样。这是因为大部分的工厂都停产,1946年的平均作业率为:钢铁高炉2。5%、钢铁平炉8。2%。工人失业率为44%,在职人员只剩128万人,其中普通钢58万人(终战时雇用总数的33%),特殊钢70万人(67%)。当时钢铁的需求量约为200万吨,生产只能提供47万吨,亦即只有1/5的市场供应量。最严重的是煤炭的供给不足,1946年37座高炉中,只有八幡的3座能够投入生产。 
  针对以上两个行业的深刻问题,吉田茂内阁于1946年12月27日,特别通过了《煤炭增产非常对策》和《1946年度第四季度基础物资需求策略及实施要领》。政府的具体做法有四条:(1)把所有资材的库存拍卖给业者;(2)指定煤炭、钢铁为主要生产资材,禁止黑市买卖,实施配给制;(3)进行库存调查,全面盘活库存材料以挽救危机;(4)把1947年度的出炭目标,定为3 000万吨。 
  “重点生产”计划实施以后,煤炭和钢铁生产迅速恢复,并为整个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能源基础,带动了整个工业生产的发展,日本的工业生产迅速恢复到战前的60%;“重点生产”计划的实施还带动了电力部门和输送部门的活力,进而影响了一般产业,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从而使日本经济摆脱了生产萎缩的危机,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1947年5月底片山内阁成立,把吉田内阁的重点生产作了角度修正,推出食粮增产与出口贸易的振兴政策。食粮增产与出口贸易,成为钢铁与煤炭业之后的重点生产指定产业,通过出口贸易,以确保资材的进口。这样,日本经济在短短的3年内就恢复到接近于战前水平,并走上了扩大再生产的轨道。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还实施了“价差补给”的物价政策和“复兴融资”的金融手段,配合“美国援助”,补充了产业政策。所谓“价差补给”,就是为了促进基础生产,广泛地采用价格差距的补给金制度。因为当时的消费物质,由于军需改为民需,形成绝对的生产不足,消费物质的价格高涨,生产财反而跌价。生产物质更由于设备的老朽与破损,生产性普遍降低。为了促进原材料的扩大再生产,才实行了基础生产物质的补贴金制度。从补贴金额来看,1947年166亿日元,1948年536亿日元。重点放在钢铁与煤炭行业,补助金的比重,约为价格的一半以上。“复兴融资”是指复兴金融金库的融资而言,该银行成立于重点生产方式开始实施的1947年,1949年停止银行业务。两年之间,日本产业金融的1/4,设备资金融资总额的3/4,都由此金库融资。煤炭产业约占复兴融资总额的36%,475亿日元,受到最大的优遇。煤炭产业设备资金的98。1%,都依赖复兴金融金库的融资。并且,所有的基础产业的周转资金,亦靠此金库的巨额融资。复兴融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发行复兴债,发行额达1 680亿日元,由日银来承担所发行的复兴债。而所谓的“美国援助”,直到1951年,才宣告终止。6年美援总额合计是21。18亿美元。 
  ◆ “特需繁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美国陷入日益不安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为了增强与东亚日益强盛的社会主义阵营相抗衡的力量,开始进一步促进并支持日本经济的稳定和独立。 
  为此,在1949年2月,另一位对日本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底特律银行总裁约瑟夫·道奇作为麦克阿瑟的经济顾问抵达东京。道奇根据美国政府“稳定日本经济九原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要点是:(1)平衡财政预算,扭转财政连年支大于收的局面;(2)取消国内重要物资的差价补贴和进出口补贴,堵塞发行公债和向日本银行借贷的漏洞;(3)停止复兴金融金库的活动和复兴金融债券的发行,设立美援对等基金特别会计项目;(4)确定1美元相当于360日元的单一汇率制。这一系列具体方案,简称“道奇路线”。此路线实施后,很快取得了明显效果,它对抑制通货膨胀,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使日本经济与世界经济挂钩,起了积极作用,虽然它同时也具有造成部分货物滞销、中小企业破产和工人大批失业等的“稳定危机”的负效应。 
  1950年6月爆发的朝鲜战争,是日本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契机。由于美军的“特需”,日本的出口急剧扩大,失业人数明显减少,国民生产总值直线上升,外汇储备迅速增加。日本产业所受影响之大,实非笔墨所能形容。 
  朝鲜战争把整个日本产业都带进了战争景气之中,不但使各种产业的生产量扩大,而且也使低生产率、高成本的重工业品得到发展,增加了出口量。1949年,日本的出口总额为5。1亿美元,1950年增加为8。2亿美元,1951年为13。55亿美元。其中特需占极大分量,约占日本国民所得4。35兆日元的一成,亦即5 000亿日元。 
  “美军特需”,包括美军的军需品、兵器的修理、基地的扩大建设及韩国的救济物资等,例如卡车、火车头等机械类,钢材、铜制品、水泥等建设资材,衣料、防寒等纺织品。上述物资在朝鲜战争爆发前,大概有1 500亿日元的滞销品。朝鲜战争发生后,滞销品一扫而空,更以纤维品及金属类为中心,价格急速上升,在半年之间,上升率竟达90%。由于生产的扩大,矿工业生产在1950年10月突破战前的水准,翌年3月便超过30%,飞跃上升。这样,不但使企业利润、生产量及销售量急剧上升,而且出口商品的出口价格也随之上涨,连带地促使进口商品的涨价率增加,工资的上升率也步步提高。   
  3.再度崛起(3)   
  朝鲜战争带来的“特需繁荣”,一方面使产业的利润增大,另一方面亦使投资活动更加活跃。前者,除了食品工业的利益率增加之外,和直接特需有关的纺织工业等消费品的利润,也有增无减。利润增加的总额,约从1 300亿日元增加为3 100亿日元;后者,产业的设备投资总额,亦从1 091亿日元增加到4 389亿日元,增加了约3倍。从产业类别来看,则以钢铁、煤炭、纤维、化学肥料、机械工业、运输、电力等设备投资的增加,最为显著。 
  “美军特需”就像一贴日本经济的“回生药”一样,直接把日本的生产部门搞活了,间接又扩大了日本的出口贸易。同时,日银的产业资金供给所发生的作用,也不容忽视。1950年,日银提供给产业的资金总额竟达7 666亿日元,与前一年相比,剧增了30%。产业企业内部保留的利益,也激增为1 174亿日元,一跃而为2倍以上。产业资金的大部分,是金融市场的外部资金,1950年的外部资金供给额为6 495亿日元,与前年度的1 162亿日元相比,大幅增加了。除了日银的产业资金供给之外,都市银行也是重要的资金供给来源。从全国银行的贷款额来看,1950年的总贷款额为4 077亿日元,约为整个产业资金的53%,即占产业企业外部资金总额的60%。而都市银行的贷款额,超过民间储蓄,约为1 000亿日元,这个超过额,便由日银利用追加信用来弥补。换句话说,日银的信用膨胀率相当高,否则;都市银行贷给产业的资金不会这么多。日银的信用膨胀便意味着通货的增加发行,一方面创造了大量的产业资金,另一方面也造成通货膨胀所引起的物价飞涨。 
  朝鲜战争发生的第二年,亦即1951年,由于日本工矿业生产及重工业生产的突飞猛进,促使国民经济的积蓄,突破了战前的水准。结果,一举提前完成了战后的经济复兴。其最大的特征有四个:第一,日本各企业的规模和朝鲜战争发生前相比,显著地扩大,企业的资本调动力,也大大地提高。结果,国民收入和国民储蓄额的增加,便超过了战前的水准。第二,由于朝鲜战争特需的持续与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日本不但恢复了国民的消费水准,也扩大了产业的生产规模。第三,巨额的特需金额增加了外汇收入,使日本外汇储备丰富起来。第四,美国的对日援助也随着朝鲜战争的进行而更为增加,因此,扩大再生产所必要的原材料以及合理化的先进技术,也就比较容易取得。并且,进口机械所需的大量资金,在一定范围内也能确保。 
  虽然“特需繁荣”本身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但由此带动的“消费繁荣”和“投资繁荣”却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则更加明显。在战争期间,美国每年向日本发出几十亿美元的军事订单,把日本作为其生产军需品的兵工厂和后勤供应基地,这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国内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美国忙于战争,其出口能力有所下降,这也为日本商品打入世界市场提供了良机。 
  ◆ “倍增计划” 
  1949年日本的经常项目收支是3。6亿美元的赤字,完全靠美国5。32亿美元的援助,才使国际收支平衡。1951年,日本的国际收支,即使不依赖美国的经济援助,也已解除了赤字,因为一年之间,已增加了5。7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可是,1951年,不把美援计算在内,日本经常收支也有1。6亿美元的盈余纪录。由此可见,日本对美贸易比重的增加,反映了对美的从属关系从朝鲜战争发生以后,便已经确定无疑了。 
  从1946年到1955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16倍,年均增长率为8。9%;工矿业生产增长了4。5倍,年均增长率为18。2%;农林水产业生产增长了72%,年均增长率为6。3%;进口和出口分别增加了7倍和18。5倍。以1955年为界,日本从战后经济恢复时期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在“赶超先进国家”的口号下,至1960年,日本整个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使从60年代开始的以输出急剧增长为背景的第二个经济高速成长期,获得了较坚实的物质基础。 
  1960年7月池田勇人任首相后,继续推行促使经济“高速增长”的政策,领导制订了在日本各项经济计划中最有影响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确定在10年内使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并提出了4个方面的具体措施:(1)规划地区开发,建设社会基础设施,缩小地区差别;(2)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率;(3)重视人才培养,振兴科学技术;(4)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倍增计划》实际只用了7年时间便顺利完成,并取得巨大成就。在1960年至1970年的10年里,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