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匣中的失乐-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由于童谣的意义不甚清楚,反而具有某种恐怖的魅力。就像所谓鬼的概念就此开始产生变化,披戴蓑笠的鬼,逐渐在其他各种文献中出现。在《枕草子》一书中出现了‘蓑虫乃是鬼子’的有趣文章,而在《堤中纳言物语》中的(虫珍姬君)文章中,写到‘鬼与女人都像被人见不到般飘忽’ ,这应该也是因为受到披戴蓑笠的形象影响的缘故吧!在《躬恒集》中,也有一首:
即使鬼在都内,
只要脱下蓑笠,
今宵亦无人能见。
另外……”
“等一等!”奈尔玆慌忙阻止继续举证的曳间,“这些事我知道,但是,意味着死者或其灵魂的‘鬼’字,后来又是如何演变成现在我们所认知的鬼的外貌呢?”
“恩,鬼开始具有凶恶的外貌,乃是受到了佛教的影响。佛教有所谓逻卒的概念,而逻卒又称为地狱卒,属于非常可怕的族群,在小栗虫太郎(小粟虫太郎,1901…1946,本名荣次郎,十二岁就读京华中学,举凡英语、法语、文学、电影都怀有
极深极广的研究兴趣,为未来的推理作家生涯奠定稳实的根基。一九三四年,开始在《新青年》连载毕生巨作《黑死馆杀人事件》 ,与隔年开始连载的梦野久作之《脑髓地狱》相互辉映,同时也与中井英夫的《献给虚无的供物》 、竹本健治的《匣中的失乐》并列为日本推理界的四大奇书。)的《失乐园杀人事件》中应该有出现,总而言之,就是和牛头马面的地狱卒混杂在一起,因此鬼的形貌才逐渐增加恐怖的一面……刚才你说的角与虎皮是鬼门,那是来自艮(即是鬼门之意)的联想,实乃世俗的观点,但的确具有说服力。所谓的鬼门并非源自佛教,而是来自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阴阳道的观点,就在佛教和阴阳道的影响之下,所谓的鬼就有了凶恶的外观……这样清楚了吗?鬼这么一个概念,就停在如此的变迁,这也难怪一般人对于鬼字这个字头上少了一撇的鬼这个字,存在概念上的差异。就结果而论,我希望可以说明这一点。”
“曳间,你懂的真多!依此看来,应该还有其他不少地方惹你不满意吧!话说回来,在这篇小说里,应该是死者的曳间却如此谈及小说内容,而且还是关于鬼的话题,实在是太妙、太有趣了!换句话说,这应该算是死者的讲解吧!”余尔玆的脸庞在房间里渐渐伸展的阳光照射下,不知不觉中散发出白色光辉,还带着悠闲的口吻回答。
夏日刺眼的斜阳,在奈尔玆房间的绿色毛毯上射人鲜明的光影,枯草色墙壁瞬间像冒出火焰般明亮。但是,若仔细注视仿彿隐藏某种预兆的漫射光线,光线似乎被壁纸吸收一般融化消失。对了,隔壁房里的霍南德不知是否在午睡,已经毫无声响的静寂持续了好一阵子。听到的只是窗外遥远傅来无比轻微,似乎是一群小学生在嬉闹的声音,恰似一阵遥远的雷鸣。
这是奈尔玆私底下称为“逢魔时刻”的短暂静谧时刻,应该是受到空气上下层的温度和湿度所影响的缘故吧!距离非常遥远的小学校园嬉闹声,竟然越过那个时刻街道上方的陌生空间,如海水退潮般袭击而来。奈尔玆最喜欢聆听这种午后缓缓移向黄昏,街道在停止呼吸的瞬间,说话声彼此重叠,已化为不是言语的喧嚣声,可说是一种浓厚牧歌气息的短暂片刻。
“算了,这话题就暂且搁下。这篇小说也暗示了现实与虚构的关系,但我的兴趣比较倾向现实,也就是说,这类小说描绘的内容,对现实世界应该会产生一些影响吧?”
“你的意思是……?”
“就是在小说中插入你自己的预言,换句话说,在现实的世界里也可能发生命案……”
“想不到曳间也会这么说。难道你不明白我写这篇小说的真正目的吗?”奈尔玆两眼圆睁,身体屈曲如松鼠,大声说道。
曳间听了感到有些狼狈,像浣熊似地舔舔嘴巴。 “这么说来,你是为了防止现实世界里可能发生的实际命案?”
“当然!真是的,除此之外,你说,还有什么动机会让我写这篇小说?全都是因为我们家族笼罩了一股沉重的气氛。没错,命案虽然还未发生,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不久的将来,肯定会发生不祥事件!我可以预见那幅陌生的影像……这篇《如何打造密室》虽然全是虚构的,却处处运用了实际存在的事物。当然,多少加入了一些调味料重新组合,穿插于卢构的幻想之中,藉此揭露一些暗示。但我认为心理学家,不,应该说是小说中被称为黑魔术师的曳间,应该能够看透这一点。 ”
面对曳间,后半段的一起略带控诉。曳间意识到背后芒刺般的白光,送了一口气叹息出声,边搔头边说:“对不起,是我失言了。虽然我不知道是谁,却也感觉到了。但就算是这篇小说是为了防止未来发生命案而写,若是未完成,一样不具意义。”
“这是什么意思?”奈尔玆抖了一下。
的确,眼前这一刻,就完全无法分辨奈尔玆和霍南德两人了。眼瞳炯炯发光的少年就像充满蛊惑性的梦魔!这时的曳间觉得,所谓的双胞胎本来就不应该在这个世界上出现。一切都由同一组基因成长的两个个体……完全一模一样的分身。
“就是说……这样的命案或许会在你小说完成之前发生。虽然不知道那阴影的真正身份,如果那家伙现在就对被害者有强烈的欲求……”
“这么说……”奈尔玆迅速打断曳间说话,却又不知何故停顿下来,起身走向窗边。
就在这时候,一片升起的乌云遮蔽了夕阳,窗外迅即一片昏暗。若以乱步式的描述手法,应该是“如缓缓逼近的魔物般的乌云”吧?看起来就像一幅手扶窗框的奈尔玆半身肖像昼。
“今天是七月甘四日……坦白说,小说何时可以完成?”
随着乌云逐渐遮蔽整个天空,奈尔玆胸口也被抹上一层不安的色彩。曳间估计惨剧可能意外提前发生,进而夺走奈尔玆在小说里的地位,这是否意味着预言的屡实性?
这时,楼下响起电话铃声。似乎有人立刻接听.不一会儿,传来奈尔玆的母亲声音。
“阿成,你的电话。”母亲边上楼边叫唤。
“谁打来的?”
“甲斐,说是有急事。”
奈尔玆一开门,曳间眼里同时映入一片亮蓝色。
“甲斐总是在这个时候打电话过来。”
“没错。”
“会有什么事呀?”
看着奈尔玆下楼,母亲脸上溢满微笑。她应该已经三十七、八岁了,却还像个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年轻貌美妇人。曳间并未见过其他有如此美丽的家人,若久藤杏子属于北欧气质的美女,那么,眼前这位女士应该就属希腊气质的美女吧!如果她披上白色薄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希腊神话中的斯巴达王妃莉妲。奈尔玆兄弟遗传了母亲的眼眸,以日本人的观点来说,那眼眸稍微接近灰色,而这位女士就以这样的眸子望向房门之后,再度将那清爽的视线转向曳间。
“曳间先生,总是让你陪着阿兰和阿成这两个孩子,实在不好意思!”
“不,没这回事!或许应该说是他们陪我才对……重点是,阿成会是个了不起的作家,刚才我已经拜读过日前完成的部份……”
“唉,这阵子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原来是……以那孩子的个性来说,写的绝对是侦探小说没错i是吧?”
“的确如此……伯母也颇有侦探能力嘛!”
“呵,别说笑了。”她以爽朗的声音笑了。
过了好一会儿才回来的奈尔兹,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心不在焉。看到曳间讶异地望着他,也是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
“怎么同事?”曳间问。
好不容易,奈尔玆抬起茫然的脸,像是什么崩溃了,声音沙哑。
“曳间,你所谓的不连续线,都是这样找上来的吗?”
“究竟怎么了?”
“小说完全白费工夫了,因为命案已经发生了……真沼被人杀害……”
2.在黑洞之中
“晴天霹雳应该就是这样吧!究竟怎么回事?怎么会是这样呢?你就从头到尾说清楚。这种既无凶手也无死者的命案不可能成立嘛!”也难怪羽仁会这么说,因为整个情况太诡异了。
在紧急召唤之下,当时不在场的曳间、奈尔玆、霍南德、羽仁都匆忙赶到。于是,位于目黑区绿之丘的布濑家宅邱,所有家族成员都到齐了。但现场的人口中说的不外乎密室杀人、真沼被杀害却不见尸体之类不得要领的内容,所以羽仁终于忍不住提出疑问。
“就让不才在下我来说明吧!”
布濑不以为意地轻咳一声,亮了一下平日爱穿的白色羽绒室内鞋,毫不避讳平常就令人碍眼的态度,开始说出事情的始末。
七月廿四日,星期二。暑假已经过了一、两个星期,大家开始有了打发不了的时间,每个人都习惯每天聚集在某人的住处闲话家常。这天也依照惯例,借用布濑的“黑色房间”聚会。
话虽如此,由于并未决定聚会的时刻,所以仍像平常一样依个人随性前来,因此第一位访客真沼来到布濑家的时刻是下午一点,比最后到达的根户足足早到了三个小时。
布濑家并非羽仁家那种豪宅,但由于布濑的房间离主建筑有五公尺远,是以木板走道衔接的偏房,很适合朋友聚会。这偏房有两个房间,一间是从墙壁到地毯全都是黑色的“黑色房间”,穿越黑色房间之后才是卧室兼书房。两个房间的书橱里都摆满了大量的书籍,事实上,布濑是这个家族成员中藏书最多的人。
其他人似乎还没到,真沼起身,无意识地走向书橱一隅。
“喂,你这里有霍夫曼的作品吗?”
“霍夫曼……这,书是没有,不过书房那儿有一系列的《新青年》,你尽管去找找看,别客气,但我感觉他的东西有点难懂……”
“是吗?那我过去找找看……不过,《新青年》可以搜集得那么齐全可真厉害,我还不算狂热的侦探小说迷,所以还好,若是其他人,一定会羡慕不已……”
“应该是把!很幸运,全因为我过世的祖父是个比我们毫不逊色的侦探小说迷.我好像遗传了祖父最多的基因……当然,也因为这样,所以和他同样有高傲固执的个性。”
“哈哈哈!没错。”真沼边笑边溜进后面的书房,随手关上房门。
不到几秒钟,他好像打开床头音响,布濑听到细微的巴洛克旋律,是巴哈的“小遁走曲” ,布濑自己也跟着哼起管风琴的壮丽旋律,从书橱中抽出一本书。那是昨天开始阅读的魔法书,已经读到只剩几十页。
在占星术、鍊金术、黑魔术、安息日、传说中的灵知、新柏拉图主义、隐秘哲学、恶魔学、蔷薇十字、共济会员等等西洋的秘教族谱中,布濑最感兴趣的就是被称为卡巴拉的神秘术法。卡巴拉起源于犹太教圣典的研究,企图理解隐藏于文字背后的奠理,是一门充满了恣意与教条的学问。藉由语句的连缀变化以及文字与数字的置换、数字的验算等各种方式,他们发现全世界的组织及神明的名称、天使的名称,合计天使军队的总数为三亿零一百六十五万五千一百七十二名。布濑一想到耗费在这些文字与数字计算上的庞大精力:心中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