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部失陷,3 月8 日,日军占领缅甸首都仰光,5 月整个缅甸失陷。
  从北非战场传来的消息也是令人沮丧的。英军本来在1941 年冬天连打了几场胜仗,迫使隆美尔从埃及边境撤退到的黎波里塔尼亚。但英军中东总司令奥金莱克大意失荆州,未及时组织好防御阵地,又没有及时向德、意军队发起进攻,结果隆美尔从1942 年1 月21 日起发起反攻,把英军夺回的阵地又相继夺走了。6 月21 日,英军重点设防的要塞城市托卜鲁克陷落。
  这时,丘吉尔正在华盛顿访问,他和罗斯福总统商订了共同研制原子弹和1942 年下半年的军事计划等重大问题。访问的第二天,丘吉尔在白宫的会议室刚坐下来,罗斯福递给他一份电报,他展开一看,顿时脸色大变,手都不由得颤抖起来。原来这份电报报告的就是托卜鲁克陷落的消息。英国战时内阁对托卜鲁克防线极为重视,那里储备了足够3 万多守军使用3 个月的弹药、汽油和其他作战物资,丘吉尔曾命令奥金莱克死守。托卜鲁克的失陷,造成3.5 万守军被俘,大量战略物资落入敌手。对此,隆美尔的参谋长韦斯特法尔将军报告说:“战利品极多,其中有足够3 万人用3 个月的物资和1万余立方米汽油。如果没有这些战利品,在未来的若干月中,我们的各个装甲师简直无法得到足够的粮食和服装。”托卜鲁克的陷落震惊了英国朝野,并酿成对政府的信任危机。丘吉尔后来回忆这一事件时说:“这是我在大战期间所能回忆起来的最大打击之一。”
  罗斯福对丘吉尔深表关切,他问道:“我们能帮您什么忙?”“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新式坦克,如果美国能多提供一些克敌制胜的武器,我们将不胜感激。”丘吉尔坦率答道。美方在座的还有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他代表美方当即答应支援300 辆刚投产的“谢尔曼”式坦克和100 门105 毫米口径的自行榴弹炮,尽早装上6 艘美国最快的货船,直运苏伊士运河。丘吉尔对罗斯福的慷慨援助深表谢意。
  6 月26 日,丘吉尔乘坐波音飞剪式客机回国。在平息了下院因北非失利而引起的愤怒以后,同帝国参谋长布鲁克一起,乘飞机匆匆赶到中东前线视察。丘吉尔决定改组中东司令部,任命哈罗德·亚历山大接替奥金莱克为中东总司令,任命伯纳德·蒙哥马利为正在北非鏖战的第八集团军司令。
  这蒙哥马利乃英军一员干将,他毕业于有名的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与丘吉尔是校友。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由排长晋升为师参谋长,在实战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军事知识。1920 年,他作为有发展前途的军官进入坎伯利参谋学院学习,后来又在参谋学院任教官,奠定了扎实的军事理论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率领第三师随远征军到法国。敦刻尔克大撤退时,他代替第二军军长,指挥撤退,保存了实力。回国后继续指挥第三师,负责布赖顿海岸的防守。1940 年7 月提升为军长,次年晋升中将,任东南集团军司令。
  蒙哥马利治军严格,注重军官和士兵的训练。他谙熟德军战术,特别重视装甲部队的作用。1942 年8 月8 日,蒙哥马利来到第八集团军赴任,他深知“沙漠之狐”隆美尔不好对付,走马上任后,根据新任中东总司令亚历山大“向敌人进攻,歼灭他们”的命令,着手恢复军队士气。他撤换了贪生怕死的军官,统一指挥陆军和空军,建立独立的装甲军,作为进攻突击力量。他向部队下命令说:“一旦敌人向我们发起进攻,我们决不后退,我们将就地据守,与阵地共存亡。”
  第八集团军获得了大量的飞机、坦克和弹药的增援,人员也得到补充,其总兵力已超过在北非的德、意军队。丘吉尔希望第八集团军能在英、美联军在北非登陆的“火炬”战役开始以前大败隆美尔,因此,催促蒙哥马利在9 月发起进攻,而后者坚持必须准备好后才进攻,他回答丘吉尔说:“如果9月开始进攻,将会遭到失败,如果我们等到10 月,我保证将取得重大胜利,并粉碎隆美尔的军队。我还要在9 月发起进攻吗?”无奈,丘吉尔只得同意蒙哥马利的意见。10 月23 日,蒙哥马利命令第八集团军在阿拉曼防线发起总攻,10 天以后,德国军队全线溃退,英军穷追猛打,连克马特鲁港、托卜鲁克和卜雷加港。德、意军队丢盔弃甲,只顾逃命,一直撤退到的黎波里塔尼亚的布埃拉特阵地,20 天里向西撤退1000 余英里,损失近6 万人,损失坦克450 辆,大炮1000 多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英军还没有打过这么痛快的仗。阿拉曼战役使北非战场的形势出现根本转折。蒙哥马利由于战功显赫,擢升为上将,并被授予巴斯骑士勋章,后被封为阿拉曼子爵。
  却说英国和苏联在1942 年5 月26 日签订了《同盟及互助合作条约》,两国既是盟国,就当在打败敌国方面通力合作。合作的最好办法就是英国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对德国实行两面夹攻,这是希特勒最害怕的。苏联外长莫洛托夫5 月访问伦敦时,就提出这个要求。当时德国把大部分兵力都调去攻打苏联,后者感受到极大压力,希望英国从西欧发起进攻,分散德国的兵力。
  丘吉尔不愧为老牌帝国主义者、工于心计的政治家。还在战争困难时期,他就在考虑战后的政治安排。他援助苏联,是想要苏联拖住德国,只要苏联还能顶下去,他就不会全心全意去帮助它,他要用最小的代价去换取最大的利益。他想,从西欧开辟战场,无疑是打击德国的最好办法,可是那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丘吉尔决定,对苏联的要求尽量敷衍,先喊困难吧,能推就往后推,实在推不了,就先答应下来,是不是真要付诸行动,到时再说吧!莫洛托夫也是一个很难缠的人,在伦敦未能说服丘吉尔,他马上又飞到华盛顿去说服罗斯福。功夫不负有心人,罗斯福终于答应在6 月11 日发表的“苏美共同公报”中加进下面一句话:“对于1942 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迫切任务已达成完全的协议。”莫洛托夫拿着这项声明回到伦敦,又去找丘吉尔商谈开辟第二战场问题。美国已经答应了,丘吉尔没有办法再拒绝,最后只得同意在“英苏公报”中载明于1942 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丘吉尔根本不想履行这一诺言,所以就交给莫洛托夫一个备忘录,其中指出:“我们正在为1942 年8 月或9 月在大陆登陆一事进行准备。”但是“在事前很难说到时候是否会出现进行这种行动的形势。我们因此无法许下任何诺言??”莫洛托夫刚离开伦敦,丘吉尔又去了华盛顿。6 月19 日,丘吉尔在同罗斯福会谈时,明确表示不赞成1942 年在法国本土登陆,而主张在北非采取联合行动。就在这次访问期间,发生了前面提到的托卜鲁克陷落的悲剧。罗斯福也感到北非形势严峻,需要帮英国一把。再说,如果德国占领西班牙和葡萄牙及其属地,地中海航线和中东油田将面临严重威胁。丘吉尔之所以特别热衷于在北非发动攻势,是因为既可避开德军的主力,减少损失,又可确保地中海航线的安全及英国在中近东和非洲的战略利益。经过讨论,罗斯福同意了丘吉尔提出的联合在北非登陆的计划,其代号为“火炬”。罗斯福提出,在欧洲登陆的计划应放在1943 年春天进行。这样,开辟第二战场的事就往后推了。
  丘吉尔怕推迟开辟第二战场会引起斯大林不满,决定亲自去莫斯科解释。在埃及处理完中东司令部和第八集团军的人事任免事项后,8 月12 日,他风尘仆仆地飞到莫斯科。当晚,他到克里姆林宫拜访斯大林,当面告诉他,1942 年不可能开辟第二战场。斯大林听完,脸往下一沉,显出很不高兴的样子。丘吉尔马上给斯大林吃宽心丸,他说:“在北非登陆,实际上也等于开辟第二战场。现在德国和意大利在北非有几万兵力,我们发动进攻,德、意一定会调兵增援,这样就会减轻贵国前线的压力。”丘吉尔拿出笔画了一只鳄鱼,他把地中海比作鳄鱼的腹部,而法国北部是口鼻部,他一再强调从柔软的下腹部进攻的种种好处。会谈中,他还提到从挪威发起进攻的想法,称其为“从上部卷起希特勒的欧洲地图”。他还许诺在1943 年开辟第二战场。1942 年11 月8 日凌晨,“火炬”计划付诸实施。由650 多艘军舰组成的3 支特混舰队载着5 万多英美军队,分别在卡萨布兰卡、奥兰和阿尔及尔登陆。由于美国人事先对法国维希政权的将领们做了工作,法军未作任何抵抗,登陆进行得很顺利。登陆部队迅速向东挺进,与向西挺进的蒙哥马利第八集团军会合。11 月底,德、意调来大批援军,在突尼斯暂时阻止了盟军的前进。1943 年3 月,盟军发起全线进攻,5 月13 日,德、意军队被迫投降,被俘官兵25 万余人。北非的轴心国军队被彻底肃清,“火炬”计划胜利结束。盟军稍事休整后,于7 月10 日在西西里岛登陆,8 月18 日占领该岛。9月3 日,意大利发生政变,政变者逮捕了法西斯魁首墨索里尼,成立新政府,与盟军签订停战协定。同时,盟军在意大利南部登陆。10 月13 日,意大利站到同盟国一方,对德宣战。
  1942 年下半年和1943 年春,盟军在各大战场都取得重大胜利,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消灭敌人80 万人以上。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在中途岛和瓜达尔卡纳尔岛两战役中大败日军。盟军在苏联、北非和太平洋等各大战场所取得的辉煌胜利,使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转折。轴心国元气大伤,不得不从进攻转为退却,失败的厄运已在向他们招手了。
  却说在战争期间,特别是战争的最后两年,英、美、苏三国领导人频繁举行会议,商讨打败轴心国的重大问题和战后国际关系问题。1943 年10 月,英、美、苏三国外长在莫斯科开会,讨论了与战争和战后和平建设有关的问题,并为三国首脑在德黑兰的会议作了准备。
  在德黑兰会议之前,丘吉尔和罗斯福11 月22~25 日在开罗举行了预备会议,协调两国在德黑兰会议上的立场。丘、罗二人还在开罗与蒋介石就远东战争的政策问题进行了会谈。三国首脑签署了《开罗宣言》,议决要剥夺日本自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将日本自中国窃取的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并许诺在适当时候给朝鲜以自由独立。会议之后,罗斯福和丘吉尔把宣言带到德黑兰征求斯大林意见,斯大林阅后表示同意。随后《开罗宣言》便公诸于世。
  11 月27 日,丘吉尔和罗斯福飞到德黑兰,斯大林已提前一天抵达。他们到达德黑兰时。沿途伊朗军警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另有骑警开道,真可谓戒备森严。德黑兰市民知道有要人来访,都涌到贵宾必经的大街两旁看热闹,当丘吉尔的车队快要到达英国使馆时,看热闹的人一齐往前拥,使丘吉尔的车被堵塞达三四分钟之久。当时德黑兰并不太平,苏联的安全部门已发现谋杀三巨头的阴谋。后来丘吉尔回忆起这一段经历时,仍心有余悸。幸好有惊无险,丘吉尔一进入使馆区,就安全无恙了。
  丘吉尔、罗斯福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