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林帝国-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呵呵呵。”赫敏大咧咧的笑起来,隔壁的人听见笑声顿时拉开屏风,几个读书人面红耳赤恼羞成怒,质问道:“想必两位觉得我们才疏学浅,还想请教二位,这新国号取何字为宜?”
这个问题元封还真没想过,他张口结舌无言以对,赫敏却大声道:“取什么国号是你们能擅自谈论的么?真是胆大包天!”
读书人们愤怒了,摩拳擦掌正要雄辩一场,忽然楼下蹬蹬蹬上来一群官兵,皆是铁盔羽饰,乌油油的锁子甲,,领头一人对元封道:“主公,周大人遣卑职来请您,给曹氏父子举办的接风宴准备好了。”
元封点头,拉着赫敏起身,对那帮呆若木鸡的读书人微微颔首,便扬长而去,那军官在后面高声喊道:“掌柜的,会账!”小二早吓得不敢出来了。
楼下,两排士兵组**墙,护着元封赫敏走出去,百姓们噤若寒蝉,鸦雀无声,元封不由得摇摇头,对那军官道:“以后扰民的事情不要做。”
来到大街上,才发现日头已经西斜,天上同时挂着太阳和月亮,元封不由得心中一动,日月当空……倒是一个好口彩。
封建时代 2…81 银币上的浮雕人头
曹延惠已经来到敦煌,暂时被安排在馆驿之中,是长住敦煌还是另有安排还要等元封拿主意。
曹延惠的身份很特殊,他算是元封的故主,又是大周朝的知府,就凭这两层关系,谁也不敢动他,不但不能动,还要好生伺候着,这不,曹延惠刚到,周泽安就派人去起请元封,设宴给老知府接风洗尘。
走在路上,元封对赫敏道:“一起去吧。”
“我吃饱了,不去了。”
元封还坚持:“去吧,肯定有很多好吃的。”
“才不要去,再说了,我算什么人啊,敦煌的女主人么?”
这样一说,元封就不坚持了,毕竟现在名不正言不顺,带着赫敏去见曹延惠不是那么回事,于是他说:“那你先回去歇着吧,有空再去找你玩。”
赫敏自己回去了,元封在卫队的保护下来到馆驿,院子里停着七八辆马车还在往下卸货,元封让士兵们在馆驿附近警戒便可,自己走了进去。
迈进厅堂,迎面走来一个漂漂亮亮的小姑娘,元封一看登时愣了,这么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那小姑娘也愣了,瞪大了眼睛看着元封,也是一脸的诧异,两人几乎是同时开口问道:“你是?”
苗条纤细的身段,大大的眼睛,白净的脸庞,还有那种似有似无的暗香,这不是曹秀那个兔崽子么?怎么梳起了丫簪,穿上了裙子,小脸上似乎还搽了胭脂!难道说,曹秀本来就是女娃娃?
曹秀也纳闷呢,这个白袍小将是谁?怎么身架脸庞眼睛走路姿势还有说话的声音都像那个不讲卫生的怪叔叔,难道是怪叔叔的弟弟?抑或是……怪叔叔本人?
忽然曹秀脸上一红,扭头跑了,元封低头看看自己,又摸摸脸上,没有什么不对头的啊,此时脚步声传来,周泽安毕恭毕敬搀着曹延惠过来了,元封刚抬起头来,视线和曹延惠对上,四目相对,曹延惠竟然虎躯一颤,眼中两滴浊泪缓缓流下。
周泽安大惊,老知府这是怎么了,他不是个容易动感情的人啊,当初突厥大军败走的时候都没这么激动过,怎么一见元封跟见了失散多年的儿子似的。
元封也纳闷,这老狐狸今天是咋的了,没事哭啥,难道他以为我要对他们父子不利?不可能啊,无论出于什么考虑,我都不会杀掉曹氏父子,嗯,或者说是曹氏父女的。
曹延惠揉了揉眼睛,心情忽然变得激动起来,颤巍巍走过来,挣脱了周泽安的搀扶,摸出水晶夹鼻眼镜,围着元封左左右右,前前后后看个不停,边看边流眼泪,搞得元封浑身不自在,周泽安在一旁也是手足无措,不知道说啥好了,最后干脆两手一摊,站边上不管了,看曹延惠这老家伙到底唱的哪一出。
登陆热点书库文学网,支持正版《武林帝国》,欢迎光临同名网游。
终于看完了,曹延惠取下眼镜,老泪纵横:“宛如再世,恍如梦中啊!”看他情绪有些失控,元封和周泽安赶紧将他扶到椅子上,老曹念念叨叨了好一阵,才像忽然醒悟过来一般,抓住元封的手问道:“汝父何人?”
元封的眼神黯淡了下来:“我是孤儿,没有父母。”
“那是谁把你带大的?”
“是叔叔。”
“令叔尊讳是?”
曹延惠步步紧逼,追问不休,可是元封却哑了,他说不出叔叔的名字,那个貌奇体伟,沉默寡言的中年汉子,从小把自己喂养大,教自己识字、练武、兵法……
朦胧间,一个粗手笨脚的汉子正给婴儿换着尿布,婴儿娃娃直哭,汉子头上汗水直流。
一转眼,婴儿长大了,变成三四岁的小孩,拿着木刀在梅花桩上走着,时不时跌落在地,把衣服刮破,汉子手提皮鞭厉声呵斥着,到了夜晚,小孩睡着了,汉子却拿着阵线在油灯下缝补着刮破的衣服。
小孩长成了少年,汉子却一天天老去,终于有一天,他积劳成疾的身体再也撑不下去了,伟岸的躯体轰然倒地,如同一面遮风挡雨的墙倒下,少年紧咬着嘴唇,没有流一滴泪,附近的乡亲们渐渐汇聚过来,对少年指指戳戳:“那是个傻子吧?”一个瘸腿的中年人过来扶住少年的肩膀说:“跟我过吧,少不了你一碗饭吃。”
往事如风。
元封忽然从往事中醒过来,低沉的说道:“我不知道叔叔的名字。”
“那令叔有没有留下什么东西?”
元封缓缓的摇摇头,叔叔走的突然,事后那个小院子就荒废了,几匹马被胡瘸子牵走,可以说是什么都没留下。
曹延惠沉默了,似乎是因为线索中断而郁闷,他不说话,元封和周泽安也不敢说话,外面有侍从想过来通报宴席已经备好,也被周泽安斥退了。
“你一定很奇怪,老夫为什么会有此举动,唉……说来话长,周大人,身上有没有银子?”曹延惠道。
周泽安慌忙掏出一叠银票,这是敦煌军zf和长安尉迟家联合发行的银票,信誉好得很,可是曹延惠连看也不看,道:“老夫说的是真银子,大帝头。”
周泽安已经是西凉的文官之首,地位超然,达到了不需要身上携带散碎银子的地步,他正要出去找人要银币,元封却从身上掏出一把银币来,有帖木儿帝国发行的通行西域的银币,还有中原流通的碎银子,当然也有西凉发行的大帝头。
曹延惠拿过一枚大帝头银币对元封道:“你知道银币上这个人头的来历么?”
元封摇摇头。
周泽安在一旁道:“这是前朝发行的半两钱,重五钱,无方孔的圆形银币,上面浮雕武帝侧面头像,是官府发行,中原流通的钱币,俗称为大帝头。大周朝建立以后,废止大帝头,所有银币回炉熔炼,铸成银锭使用,只有凉州等地依然通行这种老银币,使用的年限久了,这些钱都有些磨损了。”
曹延惠点点头,请元封微微将脸侧过来,然后举起一枚大帝头问周泽安:“你看看有什么玄机?”
周泽安看看银币上的人头,再看看元封的侧脸,差点惊得没坐到地上去,两张侧脸的轮廓竟然完全吻合!
难道说……主公是武帝爷的……周泽安不敢往下想了,这事太离谱,太不可思议,超乎他的理解范畴了。
元封忽然想起,第一次到凉州的时候,尤利娅就曾经拿着一枚大帝头对他说,这个人头和你很像哦。
难道说,这银币上的人头和自己的身世有着莫大的联系?
“刚才你进来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武帝爷年轻时的影子,武帝爷也喜欢穿月白色的蜀锦团花战袍,把胡子剃的干干净净,不戴帽子,就在发髻上扎一根缎带,你们是如此的相似,以至于恍惚间我似乎回到了过去一般。”说着,曹延惠从袖子里拿出帕子,擦拭着眼角。
元封第一次见到曹延惠的时候,还是个普通小兵,曹延惠正巧生病,注意力不可能放在一个小兵身上,几乎没怎么正眼看他,后来几次风波之后,元封掌握了大权,再见到曹延惠的时候形象又变了,整天穿着普通士卒的盔甲,头发胡子从不打理,几天几夜不合眼,精神状态也差,所以曹延惠也看不出来啥,今天元封刮干净了胡子,打理了头发,换了里外三新的衣服,偏巧又是全素白的,正巧和曹延惠印象中的武帝爷的形象重合,所以他才拿出眼镜来仔细端详,这一端详不要紧,才发现不光身架做派象,五官轮廓更是酷似!
前朝武帝,那是一个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元封自幼就是看着武帝语录长大的,所谓武帝语录是流传于民间的一本小册子,记录着武帝平时所说的一些精彩的警句名言,在大周朝这是,一般人看不到的。
元封还在苦苦思索,那边曹延惠已经颤巍巍离开了座位,撩袍跪倒,一个响头磕在地上:“老臣参见太子殿下!“
元封虽然已经是事实上的西凉王,但曹延惠并不买账,从来都以长辈和上官自居,哪怕元封打下的疆域再大,也改变不了他曾经是凉州军一名小兵的事实,不论何时何地,都是元封先给他见礼请安,就连曹秀也时时以少主自居,瞧不起这个暴发户呢。
可是今天却大不一样了,曹延惠主动下跪,以老臣自居,说明他已经认定元封就是武帝的后人,前汉的继承者。
“二十年了,老臣无时不刻不在挂念故国,挂念皇上啊。”曹延惠老泪纵横。
封建时代 2…82 二十年前的往事
元封赶紧上前搀扶曹延惠:“老知府,坐下说话。”
“太子殿下面前,哪有老臣的位子。”
“老知府大病初愈,还是坐下慢慢说的好。”
曹延惠谦让了几回,最终还是坐了下来,依旧两眼通红,老泪纵横,元封虽然极力保持着镇静,但微微颤抖的手已经悄悄将他出卖,自己的身世之谜即将解开,面对千军万马也面不改色的大英雄此时也难耐心中的激动。
周泽安已经敏锐的意识到这是一个牵扯到西凉未来的大秘密,甚至还牵扯到将来天下大势的走向,绝对马虎不得,他悄悄走出门去,将卫队长唤来道:“距离馆驿正堂二十步设岗,严禁任何人靠近。”
甲士们从廊下奔出,一字排开将正堂围住,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周泽安这才放心,亲自去厨下端了一个托盘过来,盛着一壶酒两个杯子,几个小菜,进来大堂,元封已经在听曹延惠讲那过去的故事了,周泽安蹑手蹑脚走过来,轻轻将托盘放下,斟了两杯酒,这才站到了大门口,不敢打扰两人的对话。
“那一年,我三十岁,还是凉州乡下一个教书匠,一年五两银子的坐馆钱,娶不起老婆,买不起地,我是汉人,更不敢想走科举的路子,日子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去,直到有一天,一个骑着白马穿着白袍的青年将军来到我们村子,他问我:‘我军中缺一名书吏,你愿不愿意做,一个月有三两银子的饷。’当时我想,一个月三两,一年就是三十六两,抵得上教六年书了,于是我说:‘行,我做。’从此我的人生就改变了……
元朝末年,天下群雄并起,烽烟遍地,先帝自西域起兵,最初只有十几个人,七八杆长矛而已,但短短数年间便横扫河西,兵进关中,和天下群雄一起逐鹿中原。
渐渐的,先帝军中的谋士幕僚多了起来,那都是经天纬地之才啊,我这个穷乡僻壤出身的书吏望尘莫及,于是有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