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共党史-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四大以后,我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大步向前推进。1993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强调在经济工作中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同时要注意稳妥,避免损失,特别要避免大的损失,把加快发展的注意力集中到深化改革、转换机制、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上来。11月11日至14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举行。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起基础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主要环节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推动了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12月1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这个决定的实施,逐步形成了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国家财力迅速增强。12月2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中国人民银行作为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体系;实行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分离的金融组织体系;从1994年起实现汇率并轨。从1996年12月1日起,我国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1994年1月1日国务院作出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从1996年4月1日起,我国对4000多种商品进口关税进行大幅度削减,关税总水平降至23%。价格改革大步推进。我国95%以上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和90%以上的生产资料价格和农产品价格已由市场决定。此外,流通体制、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取得了明显进展。以上改革使宏观调控体系的框架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1995年9月25日至28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江泽民在全会闭幕时发表讲话,强调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1996年5月4日,江泽民在上海召集的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四省市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讲话,阐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八条方针。他说,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问题,搞好国有企业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必须进行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要鼓励探索,允许试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去试,大胆去闯。这样,在试点的基础上,大部分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正在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取得较大进展,放开放活国有小企业的步伐加快,一批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经过资产重组、结构调整和机制转换,增强了活力和实力。截止1996年底,全国58个城市中有1099户企业破产,有1192户企业被兼并。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并在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真正走出一条速度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为此,要求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同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相应适,必须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确定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不是搞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制。为此,十四大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下决心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要求。强调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和监督职能,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的作用。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中的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平等、互助、团结、合作,以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加速建立一套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制度,逐步完善监督机制,使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加强执法监督,坚决纠正以言代法、以罚代刑等现象。改革开放19年间,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310多件,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750多件,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规5300多件。从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就制定了111个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其中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和法律问题约占2/3。机构改革,精兵简政,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任务,也是深化经济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十四大要求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下决心对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和党政机构进行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是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1993年8月,《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公布。到1995年底,基本实现了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政府建立公务员录用制度的目标。
  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五大强调,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不断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它在二十一世纪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对外开放方面,十四大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领域进一步扩大,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1992年,中央批准长江沿岸28个城市和8个地区,以及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的13个边境城市对外开放。内陆省会城市全部开放。在日益扩大的开放空间内,对外开放层次不断深化,在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边境开放城市的基础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得到迅速发展;继上海、天津、深圳设立保税区后,又相继兴建了若干保税区。同时,开放内容逐步丰富,开放领域逐步拓宽。商品进出口不断扩大,引进外资、对外投资迅速增长。1992年至1996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达11,686亿美元,年均增长164%,1996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已达到2890多亿美元。截止1997年6月底,我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9万多家,其中1992年以来批准的占80%以上。1992年至1996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2043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515亿美元,分别为1979年至1991年13年累计的26倍和65倍。截止1997年6月底,我国共批准各类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立代表处540家,外资营业性金融机构162家,外资银行的总资产为3296亿美元,贷款余额2308亿美元,存款余额399亿美元。至1996年底,我国海外金融机构达658个,境外中资银行海外资产总额163855亿元。国家外汇储备1991年为42665亿美元,1996年底增加到1050亿美元,大大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
  总之,十四大以来的五年,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五年,是社会生产力明显提高的五年,是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五年。199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7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1年增长771%,平均每年增长121%。钢产量达到10,003万吨。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900亿公斤,比1992年增产470多亿公斤,提前4年实现了“九五”粮食总产计划下限目标。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92年到1996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由15443元提高到43772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7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7086元提高到1926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57%,是建国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91103亿元增加到38,5208亿元。
  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历程,尽管我们在工作中也发生过失误和偏差,现在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人民群众还有不少意见和一些不满意的地方,但总的来说,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是全党全国人民真正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期,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坚信,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必将取得更大的胜利。
第三讲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从1956年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二十多年,党在探索中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出现过失误和曲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找到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命题的确立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开始了对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强调不要照搬外国经验,要从我国实际出发,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并初步提出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若干新方针,展现了多方探索的生动景象。同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确定把全党的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