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虞家小姐-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嫡妃,嫡子,王府更是规矩大如天,没有那么多小儿女情长。
罗素从来都是个果断之人,没有那么多情爱可讲。顾惜颜与儿子爱妾摆在面前让她选,那自然是顾惜颜。顾惜颜的两个儿子眼看着都要成年了,与父亲却是那般生疏,父亲偏爱妾室庶子,顾惜颜知道,孩子肯定心理有数。
侍妾是没有坏心,但她正妻一样生活了这些年,突然间丈夫被人分了不说,自己还要退居妾室之外,所生的儿女也要低人一头,这心态哪里能马上摆正。谢潜本身又是个心软好性的,这才回王府多久,前后就生了两件小事,罗素便大手一挥,直接打发走了。
虞秋荻虽然是才听学却并不意外,罗老太太都病成那样,她的话就跟临终嘱托似的,不管是罗素还是谢潜哪个都不敢不听。做为顾惜颜的闺蜜,她倒是挺高兴,其实顾惜颜和谢潜个人都不错,要不是因为谢潜远行了,两人培养十来年感情,现在肯定也不错了。现在乍然分离这些年,谢潜又带个十来年在身边的妾室回来,夫妻感情想培养也没有培养。
“王妃明智,后宅之中最忌讳嫡庶不分,尊卑不明,现在倒也省事了。”虞秋元旁边说着,尤其是事关爵位,嫡庶之间若起争执,那后头的事情多着呢。还不如这样直接果断处置了,倒是能省许多麻烦。
虞秋芸是庶出,听得心中却很不是滋味,道:“都跟着王爷十来年了,没有儿子吗?”
“怎么会没有,要是没有儿子也许还能安静些,就因为有了儿子,才越发的不能安静。”虞秋翎叹气说着,就因为有儿子,所以才要早决断,不然闹到父子离心,兄弟失和,那后果就更严重了,道:“不过虽说是打发走了,太妃却是让长史官带着走的,在京城附近买好房舍地亩,每年从王府领银子。同时也说了,以后若是她的儿子表现好能封郡王,还让她回来上玉碟,让她以郡王母妃的身份安享荣华。”
“这样就更妥当了。”虞秋荻笑着说。
兄妹闲许一会,不等中午开饭,宁寒飞从外头回来了。四品武官也要上班,尤其是才得了官职,更加小心当差。虽然去衙门了多半也是吃喝打屁,虞秋荻仍然催着他去。宁寒飞晓得今天有客,便过去衙门转了一圈就回来了。
席老爷素来不讨喜,罗家事情又多,虞秋芸和虞秋荻都是单身过来的,亲兄弟姐妹一处说话自然无妨碍。现在宁寒飞过来,姐夫小姨子自然是厮见一番。
虞秋荻乍见宁寒飞多少有些意外,想想罗慕白和罗慕远军营里走一圈就跟进猪圈似的,马上变成粗大汉,宁寒飞在军中十来年点根本就没变样。当然年龄的增长在身上也能看出来,不过刀枪风霜之感却完全没有。
“刚才兵部发文书,是嘉奖状,也有老大一张。”宁寒飞说着,语气很想淡定一些,只是实在很难淡定的了。卫连舟为了海战花了无数心力,自己生意不干都去帮着打,结果到最后就给了一个大红花,他真有心说这是哄孩子呢。
虞秋翎听得皱皱眉,宁寒飞的脾气实在难改,当然天熙皇帝这样的封法也是够坑的。道:“你呀,我说过你多少次,亏得现在没外人,你胡说一句大家也都当是没听到。若是在外头也如此胡说,小心惹祸。”
虞秋元却是道:“官场之上事非多,倒不如闲云野鹤来的自在。卫家的事我也听说过,若是他入官场,被人抓一辈子把柄日子未必能舒服。还不如现在这样,自己在沿边岂不是更自在,想想罗二爷能封侯,卫船主若是晓得了也肯定会欣慰了。”
卫连舟的那个把柄实在太大,入仕为官真不合适,时不时都要被人揪出来说事。现在是有功劳呢,但以后呢,官员不能指望着一个功劳过一辈子。再者战争并不常有,正经勋贵武官们还要看文官的脸色,更何况卫连舟身背这样把柄的,哪里行差踏错,肯定会有人喷。
“唉……”宁寒飞听虞秋元如此说便叹口气,心里也觉得有理,卫连舟也早无走仕途之意。有几分自言自语的道:“也不知道卫策……”
在最初没有看到卫策尸体时,他也觉得卫策可能没事,毕竟卫策的身手实在太高。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希望似乎越来越渺茫。但要说卫策真死了,宁寒飞却有几分不敢相信。他自小跑海路,生死算看的极平常,但想到卫策,仍然觉得他不能死。
虞秋元却是听得心念一动,卫策生死他并不是十分关心,他现在唯一感到好奇的,箫清和会是什么结果。问:“那位箫探花,仍然是中书舍人?”
“管他去死。”宁寒飞不岔的说着,要是依着他的个性,在回京的路上就想宰了箫清和,却是被罗素拦住了。琉球回归了,这就是最大的功劳,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哪怕死的人再多,都是值得的,这是大义。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天熙皇帝要把箫清和留住养心殿一辈子时,突然间圣旨下来了,琉球设府,箫清和任第一知府,择日上任。
228
琉球设府是正常的行政规划,但箫清和任知府就是意料之外,前几天天熙皇帝才朝上发怒,直言说琉球回归是大功劳,当臣子的能为国捐躯是大义。尤其是天熙皇帝那个意思,有意让箫清和任兵部尚书,这让大臣们更为恐惶。要不是想到天熙皇帝第一次庭杖就打出了命,真想跪到大殿以死铭志。
就文臣们无奈的时候,突然间圣旨下来,箫清和任琉球知府。知府是从四品,品级官位不能说小,主要是去的地方是琉球。琉球离京城千城之远,又是刚刚收复,百废待兴实是个清苦至极之地。有些此时待起复的官员有门路都寻着门路,怕被抓壮丁抓到那里去。
结是箫清和去当这个和府了,文臣愣神之后立即开始狂欢,这样的安排根本就是把箫清和流放了。收复琉球箫清和确实有大功,杀了他多少令天下忠臣良将寒心,现说是给了四品官职,其实就是变相的流放,就是箫清和还活着,这辈子只怕也回不了京城。只要他不朝中,对于许多忧心的文官来说就跟死了一样。
当然对与死了儿子的官员来说,以林大老爷为例,依然是恨不得把箫清和剥皮抽筋。只是他再恨,也没跟他一起闹,箫清和都流放了,对与官员们没有妨碍了,再去跟皇帝闹腾,纯粹就是活得不耐烦了。
四月中箫清和起程去琉球,没有任何亲友相送,天熙皇帝派了侍从跟随。据宫里的太监们说,箫清和走那天,天熙皇帝一个养心殿里弹了半日的高山东流水。
随着箫清和的离开,朝堂上之上的硝烟味终于没那么浓了,不过林阁老却是病势加重。天熙皇帝念及他是两朝原老,榜眼出身入内阁,便派了御医去诊脉,几日之后亲自上林家探望病情。天熙皇帝这么一去,官员们都晓得这林阁老是必死。御驾探病这种荣耀向来是给将死之,就像后宫里的皇贵妃,当了一辈子贵妃,临死之前加封一个皇贵妃,封了也就必死。
果不其然,五月不到林阁老病逝,先头林大爷为国捐躯是大丧,现林阁老去世更是大丧。天熙皇帝派掌宫大太监代祭,亲王贵戚们也都是路祭,浩浩荡荡的场面看着林家实是兴旺。如此兴旺的同时,就有官员觉出味了。
这回前线阵亡的文官家里多多少少都有封赏,比如像黄尚书这样的二品大员,两个儿子升了官,连成年的长孙都额外赏了五品官。再有其他的家要么赏儿子要么赏兄弟,都有实际官职可得。
林大爷的两个嫡子都成年了,要是天熙皇帝真的要厚赏林家,大可以也赏他们官职。结果天熙皇帝只是给林阁老无限的哀荣,看着是真风光,但林阁老死都死了,给再多对于后世子孙也没有用。
再想想除了被庭杖打死的那位外,也只有林家没得实际封赏,估摸着这与林大老爷前段时间叫的太欢有关系。箫清和都住到养心殿了,天熙皇帝几乎就是明示,林大老爷还联合官员要弹劾箫清和,这如何能顺皇帝之意。逼得皇帝把赶了,皇帝这口气如何能顺,林大老爷只是一般职位,林阁老这么一倒头,接下来林大老爷就是三年丁忧,林家的前程也就到此为止了。
琉球收复,箫清和离京,对于许多臣子来说这一页就是己经翻过去了。林家若是还有前程自然要亲近,现天熙皇帝看林家不顺眼,那自然要远离。
林阁老停灵七七四十九天发丧出殡,林大老爷则要抚灵回老家。先是死儿子,后头死老子,林大老爷都不知道要哭哪个好,倒是林大太太哭死过去好几回。她本来两个儿子活蹦乱跳,结果小的瘫了,大的死了,就是还有两个庶子,她平常都不多看一眼,如何能跟亲生的比。
林氏和齐太太两个也是哭的死去活来,林大爷的死讯传来之后,齐太太几乎林家住下了。林氏也很想住下,只是荣太妃却是派传了话。祭奠肯定可以,但是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两回大祭之后,林氏便被拘府里不准出门。
“大嫂这是做什么,只是三年孝而己,何必把这些粗笨家伙都带上。”齐太太走到林大奶奶院中,见林大奶奶正让婆子把她屋里的家俱都要带上,便走向前来问着。是管事跟她说的,林大奶奶是把能带的不能带的全部都打包收拾了,一副不打算回来的模样。林大太太哭的死去活来,凡事顾不上,齐太太家里便上前一问。
林大爷的尸身早就由儿子们送回家乡,此时林阁老的遗体,必然是林大老爷抚灵回乡。林大奶奶便提出来同行,她想回老家带着儿子们给林大爷守孝,这也算是情理之中。
不过林大老爷早说过抚灵回乡之后,他还是要回京城守孝,但林家还有两个庶子京城当小官,京城守孝就好,并不用特意回乡去。就是林大奶奶带着两个儿子要老乡守满三年孝,也不用把这些粗笨东西都带过去,带着金银细软也就足够了。
林大奶奶让婆子们继续收拾着,她拉着齐太太进了里间里,把声音也压低了,一脸苦楚的道:“成王府都不准大姑奶奶过来了,二姑娘是明白,难道到此时了还看不明白。”
她出嫁时是国公府小姐,世袭到五世之后爵位收回,一家子全成了平民。要是一直是平民就算了,从勋贵变成平民,家里败落的就更快,许多还位的亲友根本就断了联络。只怕用不了多久别说平民区,弄不好就要混到城外去了。
走茶凉,世事凉薄这个道理她算是彻底明白了,不说别的,丧事上来的多,但事后哪里还有再踏林家的门。还有成王府以前何曾管过林氏回娘家,此时却把林家拘家里,这足够说明问题了。
齐太太听得愣住了,要是论起智商来,齐太太虽然有性格弱点,智商却不能说低。只是家里先死兄长后死祖父,悲伤之情过重,尤其是林大爷死对与林家可谓是毁灭性的打击,兼之林大爷之死又是为,林家的报复心又强,许多事情也就顾不上想。
此时林大奶奶这么一说,让齐太太有种恍过神来的感觉,两个庶弟都是捐的小官,根本就没啥用。至于林大老爷的官职,丁忧起复之难了解最深莫过与齐家,齐二老太爷起复到现,头发都花白了仍然无望。林家本来就是凭着林阁老中榜眼起的家,就是有些门生旧故,此时他死了,家哪时还会上门。至于林家的姻亲,哪有指望上的。
林大奶奶说着眼泪也跟着掉下来,不禁道:“还望姑奶奶也劝劝太太,要自己保重才是。己经想好,回了老家之后,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