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绣出完美人生-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余然头昏脑胀地听完余奶奶的一串吩咐,听到后来,她的双眼只会愣愣地盯住余奶奶一张一合的嘴巴,至于她话里讲的内容,一字都没记住。

“还有,去隔壁找你唐爷爷唐奶奶他们学拉胡琴和唱戏。”余奶奶稍停片刻,继续:“然然,奶奶师门的绣艺并非简单的将各色绣线绣在布上,供人欣赏。抱着那种心态绣出来的东西,只会流于下乘,被真正的刺绣高人耻笑。”

余然一头雾水,暗暗感叹,原来学绣花还有这么多沟沟坎坎。她虽然对余奶奶口中的师门很感兴趣,但拥有成人心态的她,并会不像小孩子似的,随意打断大人的话。余然很有耐性的听余奶奶一条一条地讲着学绣艺所需要懂得东西。越往下听,她心中越惊。

余奶奶的师门,到底属于是什么隐匿门派?现代人鲜少学的琴棋书画在余奶奶嘴里竟只是学绣艺的基础。

“然然,你要记住,我们的绣品,只给有缘人。”余奶奶目光一闪,盯了眼双眼茫然的余然。对她由始至终没有插话的行为,很是赞许。

“奶奶,什么是有缘人?”余然糊涂了。

“有缘人是一种感觉。只要你遇见了,就会生出创作的灵感。而在那种状态下绣出来的东西,只适合那个有缘人。”余奶奶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地化解余然心中的疑惑。

适合?只适合!

余然呢喃,陷入深深地沉思。

3 乞巧

金色的针身,非金非银,也非现代高科技的合金材料。

余然秀气的眉毛微微皱起,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余奶奶给她的绣花针,对着窗□进来的阳光照了半天。她弄不懂手中的绣花针有什么奇特之处?难道绣花针除了绣花,还有其他的功用。

“奶奶的师门不愧是绣花的,连传承之物都是一根绣花针。”她咬了咬唇瓣,自言自语。忽然,楼下传来她二伯母的喊声:“然然,然然在家吗?”

余然一分神,指尖传出一阵刺痛,眼前似乎闪过一道白光,心神恍惚,也就一眨眼的功夫,她脚下踩得地已完全变样。

碧蓝如洗的天幕,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林子,一潭清澈见底的池水,几朵青莲漂浮其上,池底游着几尾金红色的鲤鱼,一条蜿蜒的小径,一片用长条形的青石铺的广场,一座雕梁画栋的殿阁……

目瞪口呆,瞠目结舌,震惊不已这些词汇都不足以形容余然此时的心情。她刚才明明还坐在房间里的绣架前研究余奶奶给她的绣花针,然下一刻她……忽地,余然双眼一怔,猛然想起变化前所发生的事。

她二伯母在楼底下的院子喊她,她一分神,不小心被绣花针戳中了手指,然后她就莫名其妙的来到这个古里古怪的地方?

余然直愣愣地盯着周围的青山绿水,脑子里冒出一个非常突兀大胆诡异的念头。难道这就是那根绣花针背后所隐藏的秘密?不,应该是说她奶奶师门背后隐藏的秘密。这也太不思议了吧!一根小小的绣花针里面竟然拥有一个自成一体的混沌空间。

以往只在书中看到的东西,现在居然出现在她的眼前。这一切,令余然惊讶不已的同时,也生出无边无际的恐慌。

重生,并不意味着她对以前的生活失望透顶。她打小的性格就比较冷淡,对什么都表现出一副随顺自然,得过且过的糊涂态度。虽然重生后,她想认真地学好奶奶传授的技艺,帮助她完成心愿。但余然从未想过将自己未来的人生变得面目全非;走上与原来完全不一样的道路。如果可以,她仍然想跟原来一样走,慢慢地结识那些陪伴她走过酸甜苦辣人生路的朋友们,拾掇那份感动。做平平凡凡,淡淡然然的小女孩。

深吸一口气,余然混乱的心绪渐渐平息下来,抬眼打量只存在神话故事和书中的混沌空间。蓦然,她发现宫殿门前悬挂的匾额上,龙飞凤舞地题了两个大字“乞巧”。心念一转,余然豁然开朗,原来她奶奶的师门叫“乞巧”。

乞巧节,七夕节,女儿节,中国古代的女孩子重要的节日。

余然定定心神,伸手推开厚重的朱红色宫门,云雾缭绕,清香沁肺,凝眸望去,一副美人的绣像映入眼帘。她没有被画中美人脱俗倾城的容颜所吸引,反而目不转睛地盯住绣像旁的一行小字。

织女?她不禁会心一笑。

绣画上栩栩如生的女子,居然是织女?牛郎织女的故事,耳熟能详。余然的家乡W县自然也有。小时候的她,每到七夕夜晚,就喜欢搬张小凳子坐到院子里的葡萄架下,闭目聆听晚风吹过叶梢发出的沙沙声。老辈里传说,那些沙沙声是牛郎和织女在窃窃私语。若是那晚夜空下起了蒙蒙细雨,就表示织女她哭了。

余然扫了眼紫檀香案上,上面除了一个白玉浮雕的香炉和一盒檀香外,再无其他。盯看了一会,视线落到香案前摆放的蒲团。她侧头想想,移步上前,打开盒子,拿出三支檀香点燃,毕恭毕敬地上好香,退到蒲团后,双手合十,闭上双眼,无声祷告。尔后下跪,连续磕了三个头。

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余然磕好头站起来,本想离开。在她想走的一瞬,脚却怎么都挪不开步子了?身体好像不受她控制一样,自动自发地跪在蒲团上,继续磕头,下跪磕头,下跪磕头……三跪九叩,一个都不能少。

“然然,然然,你在吗?”

“月娟,你叫然然做什么?”

“妈,我问问我家小军今天有没有来找然然玩?”

“没有。你去后面她二姑姑家找找,兴许是去找震慧玩了。”

“好的。妈,你今天不要做饭了。今天她二伯去街上买了两斤前腿肉,说要包馄饨吃。你和然然等会一块来我们家吃吧。”

“好吧。一会我过去帮你拌馅包馄饨。”

……

这时,空中隐隐约约飘来一阵她二伯母和奶奶的交谈声,余然心底一惊,猛然间想起她现在不知道是意识进入混沌空间的,还是身体进来的?假如只是意识进来的还好,奶奶见到了,最多以为她睡着了。如果是连同身体一块进来的,那待会可会出大乱子的。

偌大的一个活人凭空消失了,不把人急死才怪!

余然的脑子里刚浮起想要离开混沌空间的念头,眼前就突然光芒一闪,场景急速变化,刹那间她已回到绣架旁站好。还没等她回过神来,通向楼梯口的房间门打开了。

“然然,你二伯母刚才来说,今天让我们去她家吃馄饨。你等一会吃饭的时候早点过去帮忙烧烧火,不要太晚了。”余奶奶推开一半房门,对着站在绣架前发愣的余然叮嘱。

“哦!奶奶,那根……”余然想了想,还是把刚才进入混沌空间的事咽进肚子里。她不是天真懵懂的小孩,怀璧其罪的道理,以前实践过多次。像这种处处透着古怪的事,只能等她彻底摸清了,才能私下里悄悄问余奶奶。

“什么事?”余奶奶诧异。

“没事。我就问问你给我的那根绣花针在你们师门传了多少代了?”余然呵呵笑着转移话题。

余奶奶笑道:“我也不是很清楚,就知道是师傅的师傅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虽不是什么金贵的玩意,但给你了,你就要好好保存下去,留给你的传人。”她嘱咐了几句,关上房门,下楼。

余奶奶的话很简单,但里面却包含了千金的分量。余然低下头,手指轻轻抚摸绣布上绣了一半的野菊花。针脚杂七杂八,松松紧紧,绣线的色彩浓淡不均匀,过渡极不自然。

忽然,她想起前世范医师对余奶奶说的话。

“这孩子灵气够,心气也高,上进心也有。可惜的是,年纪太小,性子还不够稳定,学得杂多而乱。若是肯多花费点心思,专注学其中的一两门手艺,你将来就不愁衣钵无人继承了。”

真是一句非常精准的评价!

余然嘴角勾起一缕苦笑。这一次,她绝不会犯以前的错误,看见什么都欣喜不已,嚷着要学,学了一半,就丢掉。弄到最后,不管什么她都只学到一点糊弄人的皮毛。

4 家事

余奶奶一关上门,余然心眼一动,蹑手蹑脚地躲到房门后,悄悄拧开锁,探头偷窥余奶奶下楼的身影。见她下了楼梯,直奔隔壁的二伯母家去帮忙了,她紧绷的心神不禁松懈下来。定定地看着余奶奶消失方向愣了会神,余然嘴角一扯,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顿时涌上心头,抓着门把的手指扣得老紧,眼角酸酸的,心底涩涩的。

她永远忘不了奶奶躺在病床上那张因胆囊癌扩散变得金黄的脸。

闭上双眼,余然用尽全身的力气才逼回眼底的泪意。能再次看到活得健健康康的余奶奶,真好!她又哭又笑的想着。这一回,她会努力赚钱,每年都陪着奶奶去医院做健康检查。不再像以前一样,直到癌症晚期发作才发现奶奶病了。

不,她要跟范医师学中医,亲自为奶奶调理身体。余然深信,人定胜天。有毅力有韧性的人,绝不会被小小的挫折打倒。大概是因为余然从小是奶奶带大,父母不在身边的缘故,所以余然和奶奶的感情特别深。

胡思乱想了一会,余然看看放在五斗柜上的闹钟,一个八十年代常见的圆形老式闹钟。时针指向上午九点。离中午十一点吃饭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二伯母家今天包馄饨,肯定不止喊了她和奶奶过去吃。

这年头,乡下除了过年,平时基本不吃馄饨。哪家要是吃馄饨了,一定会为了图个热闹,把家里的亲戚全都喊齐了,一块包了吃。一家人聚在一起,剁肉馅的剁肉馅,剁菜馅的剁菜馅,打牌的打牌,喝茶的喝茶,聊天的聊天……比起过年时还要热闹三分。

余然家本身就是个大家族,余奶奶嫁进余家后,养了三儿三女。长子余尤康在村委做事,次子余永康在一家厂单位销售科当科长,三子余云康高中时去参军了,直接留在部队没回家,后来余然她妈妈也跟着去当随军家属了。长女余欢娣嫁到了W市的太湖边,老公在湖边承包了几十亩的渔场,小日子过得很舒坦。二女儿余荣珍嫁得比较近,就嫁在余然他们村隔一条河的齐巷,走路花个三五分钟就能到。三女儿余菊芬最漂亮,选的老公也同样俊,就是嫁的村子比较偏僻。属于上趟街都比较远的死角落。

见时间不早了,余然打消了回混沌空间去一探究竟的念头,收拾了下绣架,拿起书桌上的课本,转身下楼,去隔壁二伯母家帮忙。

刚跨出大门,余然一眼瞧见站在门前榉树底下玩的三堂哥余军,她二伯母家的儿子。余军的样子和长大后差不多,瘦瘦高高的,像根竹竿子。他并不是余然的亲堂哥,是当年余奶奶去余然妈妈村子上抱回来的。

这事,余然私底下不止听她妈妈和余奶奶提过一回。说她二伯母见第二胎又生下个女儿,连哭了几天几夜,弄得余奶奶愁眉不展,到处托人打听哪个村上有孩子换?后来余然妈妈的村子上有户人家连养了四个儿子,想要个女儿养。於是余奶奶一问儿媳妇愿意换孩子,马上冒着大风雪赶去换,一路上连摔了九个跟头,才换来的。

不过,余然家也从没把余军当外人,俗话说得好,生娘哪及养娘亲!既然入了余家的家谱,自然就是余家的人了。

看着从小到大就与她特别亲厚的三堂哥,余然笑着问:“三哥,刚才你妈妈来我家找你了。你去哪玩了?是不是去河对面的二姑姑家找震慧哥哥玩了?”余军和余然二姑姑家的儿子齐震慧同年,俩人的生日就差几月。

“没有。去找余鹏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