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01老子指归-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以广广,故不施而天下往;不以先先,故不言而天下长。是故,出慈入勇,出俭入广,释后且先,反和逆神,动违自然:福与之远,祸与之邻,大命以絶,神气散分,天地不能安,道德不能存。临死不觉,怨命尤天。非命薄也,非人贼也,安憍乐势,废道而上⑼力也。    
  夫慈之为行也,甚和以真。动得人力,静合天心。卑损弱小,为万物君。匡世救俗,和顺天人。战不可败,守不可政。夫何故哉?天地并生,变化无穷,方战之日,地为之动,天为之震。天降变怪,地出风盲,鬼神并见,为敌起殃。佑我将相,助我万民,怒我士卒,以至羣生。牛絶其纼,马絶其粮,飞禽拊翼,兽下而行。虎兕可战,攫鸟可将,敌人惊恐,伏甲受兵。    
  故贤佐胜将之立身也,不强不大,不坚不柔,刚弱畏武⑽,敌即消亡。战则损心外意,崇体和平,辞小托后,动静应天。不以愠起怒,不以武兴兵,其欲胜敌,常以反行。计运无形,以收敌神,动因彼之所有,变因彼之所为,反之覆之,以处其奇⑾。故使彼邪我正,彼言我听,彼怒我喜,彼动我静。开其所利,以利其命。用人则下之以言,示之以利,陈之以诚,使之自至。是以,不争不求,以得民意,以顺民心,秉其要忌,彼人离散,而我顺比。敌欲不亡而不能,我欲不存而不得。    
  当此之时,道为之元,德为之始,神明为经,太和为纪。清浊为家,万物为子,三光为佐,四时为辅。静为物根,动为化首。物类托之,无有患咎。德与天齐,久而不殆⑿。自今及古,圣智之道,变化终始,自天而王,皆由此矣。    
  注释    
  ⑴津逮本、学津本作“庶”。    
  ⑵据怡兰本、津逮本、学津本改。    
  ⑶津逮本、学津本作“世”。    
  ⑷怡兰本作“固”,疑误。    
  ⑸津逮本、学津本作“勤”。    
  ⑹疑衍“不”。    
  ⑺津逮本、学津本作“漫”。    
  ⑻津逮本、学津本作“患”。    
  ⑼津逮本、学津本作“尚”。    
  ⑽津逮本、学津本作“不坚不刚,柔弱畏武”。    
  ⑾津逮本作“音”,误。    
  ⑿津逮本作“始”。                    
卷之六(初校) 
  用兵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仍无敌。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⑴    
  【指归】:道无不有,有无不为,体和服弱,括囊大威。生育羣类,莫有能违,无有形象,为万物师。得之者安,失之者危,天地体之,久而不衰。何以効之?庄子曰:夫阴而不阳,万物不生;阳而不阴,万物不成。由此观之,有威无德,民不可治;有德无(为)'威'⑵,宗庙必倾;无德无威,谓之引殃,遭运时变,身死国亡。故人主者,国之腹心也;兵者,国之威神也。夫天地之间,万国并兴,小大愚智,皆愿为君。智尽而服,力屈乃穷,非有余力而屈膝乐为人臣也。是以明王圣主,放道効天,清静为首,和顺为常。因应为始,诚信为元,名实为纪,赏罚为纲。左德右威,以应不祥,天下仰制,莫能毁伤。故国可保而民可全也。    
  夫德之与兵,若天之与地,阴之与阳,威德文武,表里相当,隐之玄域,不得已而后行。故人君失道,好战自损,正事不修,邪事作起,强大憍奢,纪灭纲弛;雕琢宫室,盈饰狗马,高台大囿,韾色在后;刳屠忠谏,尊宠姣好,简傲宗庙,欺侮诸父,残贼暴虐,孤人稚子;反逆天地,刑戮阴阳,黥劓道德,破碎神明,和气溃浊,变化不通;冬雷夏霜,万物夭⑶伤,纵横击搏,谋图不详,大国惊怖,小国奔亡,老弱离散,啼哭而行,天下愤怨,万民思兵,相率而起,我为后行。夫何故哉?惟彼先祖,皆有神明之德通于天地、圣智之劳加于万民,故剖符丹书,受土赐姓,列为君王,光显祖考,业流子孙。是天地之心,万载之功。而继体者,不务屈身厉节、摩精炼神、修行德以奉其先,乃忽小善而易小恶,日以消息,月以陵迟,宗庙崩弛,国为丘墟,族类离散,长无所依,鬼神孤魂,无所栖息(乎)⑷。嗟夫!岂不哀哉?    
  是以,喻我豪俊,说我士卒,卷甲释兵,且令休息,激役心移,幸于反复,改过自新,变容易则。遂往不反,为天下贼,百姓穷极,财殚力屈,海内之忧,日以长息。苍天降应,祸集其国,虽欲未诛,自然不得。天人同心,我不能克。故事为而神否,身往而志还。形反我志,事逆我身,悲彼先圣,伤彼万民。无罪于天,遇此何辜?虽曰忽然,民命在兵。    
  发号申令,效以信诚。先服者赏,后服者伤,小下者利,大下者昌。坏邑者爵,降城者封,城邑不下,未克勿丧。有罪者免,有能者官,老弱得养,死者得葬。德泽洽润,恩爱流行,慈惠和结,众情发扬。默然为之,神气相通,彼三军与我同心,奸为我使,盗为我工。教我以其计虑,告我以其地形。因其所有,奇变乃通。法律不苛,险阻虚空,天人相得,胜出若神。前无留敌,计谋不丧,敌虽众多,与我构因。两军相距,前若无人。    
  战⑸虽万全,敌不可易。易敌生奸,亡时失利。福去祸来,为天为疾。    
  是故,虽获天佑,得人之助,犹守之以忧,持之以畏,出险乘虚,宿舍有备,休息处便,必依水草,填隙塞恶,与敌相距,变运无形,奇出无朕,错胜无穷,功战无有,深微窅窅,变化无始。自我亲近,不知我之所为,彼之知力,何得于己?故在家者,晏然而乐;在师者,欣然而喜。人怀至诚,若为其子,去家越境,若众趋市。疾耕力织,暮休早起,奇入模列,不敢独有,以供师徒,如奉父母。悬权争胜,敌人不起,未战而海内正,不攻而诸侯下。天地覆载⑹,日月所照覩,皇皇莫莫,各安其土。夫何故哉?慈哀发动,因天之心,不敢由于我也。    
  注释    
  ⑴王弼本有“故抗兵相加,则哀者胜矣”句,道藏本缺。    
  ⑵据津逮本、学津本改。    
  ⑶津逮本、学津本作“大”。    
  ⑷据学津本删。怡兰本、津逮本作“鬼神孤魂无所栖息息呼!嗟夫!岂不哀哉!”。    
  ⑸津逮本、学津本作“我”。    
  ⑹怡兰本、津逮本、学津本作“天地所覆载”。      
  言甚易知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唯我无知,是以不吾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指归】:夫无形无声而使物自然者,道与神也;有形有声而使物自然者,地与天也。神道荡荡而化,天地默默而告;荡而无所不化,默而无所不告;神气相传,感动相报;反沦虚无;甚微以妙;归于自然,无所不导。故言言之言者,自然之具⑴也;为为之为者,丧真之数也;无为无言者,成功之至而长存之要也。是以圣人,言不言之言,为不为之为;言以絶言,为以止为。絶言之道,去心与意;止为之术,去人与智。为愚为悫⑵,无知无欲。无欲则静,静则虚,虚则实,实则神。动归太素,静归自然,保身存国,富贵无患,羣生得志,以至长存。此言之易知而事之易行者也,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也。    
  夫何故哉?世主好知,务顺其心,不覩大道,不识自然,以为为为,以言言言,息知生事,以趋所安,寖以为俗,终世被患。性变情易,深惑远迷,精浊神扰,外实内虚。强默生咎,强静生患,故视之而不见,告之而不闻,非以自嫉,以为不然。    
  夫圣人之言,宗于自然,祖于神明,(堂)'常'⑶处其反,在默言之间,甚微以妙,归于自然。明若无见,听若无闻,通而似塞,达而似穷。其事始于自然,流于神明,常处其和,在为否之间。清静柔弱,动作纤微,简易退损,归于无为。    
  虚无以合道,恬泊以处生,时和以固国,玄教以畜民。养以无欲,导以自然,赠以天地,赐以山川。富以年岁,贵以有身,虞以无忧,宁以无患。无欲之不得,无乐之不存,民若无主,主若无民。亡于知力⑷,依道倚天,万国和顺,并为一君。是事之盛而业以隆者也,而天下谓之不然。    
  夫世之莫我知者,非我道小而不足以知也,又非我之事薄而不足为也,又非世之好败恶成、喜祸乐患而故不我从也,天性与我反,情欲与我殊。智陷于情欲,终世(弱)'溺'⑸于所闻,神气不我我,而心意不我然。故其明不我能见,聪不我能闻。是以,深言反而受谤大,行远而得毁;独见之明不用于世,独闻之聪见羞于民;事顺神明者不合于俗,功配天地者不悦于众。    
  夫至论大言者,总百变,要万方,剖判亳厘之内,明显虚无恍惚之外,周密无间,归于漭昧,此乃小节之士所不能闻,而隅曲之人所不能逮也。夫鸿鹄高飞,终日驰骛,而不知宇宙之外;制法之人拘教之士累年学问,终身谈论,而不知道德之大也。且神明有所不能领,天地有所不能理,况乎守众世⑹之论,不覩大要之所由,不亦宜乎?是故,众俗之薄贱,而得道之所独遵也。    
  是以圣人,知而弗为,能而不任,仁义而不以为号,通达而不以为名,坚强而不以为显,高大而不以为荣。言不可闻,动不可形。心若江海,志若苍天,废为以立道,损善以益性。寂然荡荡,莫之能明,皎然昭昭,莫覩其情。颓然默默,魁然独存,薄外厚内,贱己卑名。去众离俗,与道为常。    
  注释    
  ⑴津逮本、学津本作“贼”。    
  ⑵津逮本、学津本作“慧”。    
  ⑶据津逮本、学津本改。    
  ⑷怡兰本作“忘于知力”。津逮本、学津本作“忘于智力”。    
  ⑸据津逮本、学津本改。    
  ⑹津逮本、学津本作“庶”。      
  知不知篇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指归】:道德之教,自然是也。自然之验,影响是也。凡事有形声,取舍有影响,非独万物而已也。夫形动不生形而生影,声动不生声而生响,无不生无而生有,覆不生覆而生反。故道者以无为为治,而知者以多事为扰,婴儿以不知益,高年以多事损。由此观之,愚为智巧之形也,智巧为愚之影也。无为,(逐)'遂'⑴事之声也,遂事,无为⑵之响也;智巧,扰乱之罗也;有为,败事之网也。    
  故万物不可和也,天地不可适也,和之则失和,适之则失适。弗和也而后能和之,弗适也而后能适之。故,安世不知危,乱世不知治,若影随形无所逃之也,不动求响无所得之也。故知而絶知,不困于知;不知用知,亦不困于知。其所以不困则异矣,而于为不困则一也⑶。    
  是故圣人操通达之性,游于玄默之野,处无能之乡,托不知之体;寂若虚空,奄忽如死,心无所图,志无所治;聪明运动,光耀四海,涂民耳目,示以无有;庖厨不形,声色不起,知故不生,祸乱息矣。不言而宇内治,无为而天下已。民俯而无放,仰而无効,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