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梨花枪-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往还制作了作战阵图,千里迢迢地遥控战事。如此而能赢了战争,也真能教古来
名将从棺材里跳将出来,重新呕血而亡。

  正因如此,当朝虽然文治鼎盛,名臣济济,单是仁宗治下,便先有王曾、王
钦若、吕夷简,后有范仲淹、韩琦、欧阳修、富弼,群星璀灿,数都数不过来,
就连在后世极其知名的包拯包龙图,也只好屈居二流角色。这也罢了,十几年之
后,更有两宋期间最具争议,却也最是光芒璀灿的伟大政治家王安石登上历史舞
台。可是若论到武功,除了开国诸役,北宋朝廷却又只能用上一句歇后语:猪八
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且不要说象汉唐那样开疆辟土了,就是连中华的传统疆域,也居然争他不来。
被后晋石敬塘割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自太宗朝碰了一鼻子灰,便从此属了异姓。
这也罢了,那辽国好歹国盛兵强,连历史也悠久过本朝,便让他一马,却又如何?
至于那河湟一带的李元昊,地瘠民贫,却凭什么也敢号称天子,另立一国?谁知
道本以为手到擒来的一场讨伐,竟也是连连失利。一败于三川口,再败于好水川,
再后来定川砦之战,终于搞得双方两败俱伤。元昊取消帝号,宋廷“岁赐”西夏
帛茶若干,无数将士的尸骨,便这样和了稀泥。如今,连南方蛮族侬智高居然也
举起了反旗,纵横两广,所向无敌。自四月份以来,这近半年的战争,也不知道
在朝廷这样的政策之下,又白白赔了多少官兵的性命进去?

  此时十里亭边,狄飞龙、胡不归两人,虽然性情不同,能在武林中混到今日
这样的地位,也都算是百里挑一的聪明人了。如今被这军官一句提点,不消多想,
便也明白了其中关窍。两人对视一眼,想到极远之处的广南地区,此时恐怕正在
叫喊厮杀,无数将士都已血流成河,自己两个却在这里不疼不痒地比划武功,却
也够是无聊。

  狄飞龙道:“他奶奶的!早知如此,咱们有这个打架的力气,还不如报效国
家,去杀几个蛮子来得过瘾!”

  胡不归苦笑一声,道:“便杀他几个蛮子,于大局又有何用?”

  两人此时再无打架的兴致,空有一腔郁气,却也不知该如何出掉。换在其他
朝代,胆子小的,还有奸臣可骂;胆子大些,便顺便骂骂昏君。只是到了当朝,
却实在连骂都找不着对象。既无臭名昭著的大臣,那仁宗皇帝呢,也实在是本分
到了家,虽说有那么一点优柔寡断,但温柔敦厚那也是有目共睹的。要鼓起劲来
骂他昏庸无道,确实也还需要一点抹杀良心的勇气。然则虽然骂无可骂,前线如
此,总归是有什么事,是不大对劲的吧?那么到底该怪谁呢?

  两人叹气半晌,再没什么话说,眼见着只剩下狄飞龙的一匹马,也就骑不成
了,信手牵着,一道回城。狄飞龙住在外城,两人过了太学,便分手各自去了。
胡不归怏怏地进了朱雀门,见那汴河周围的景象,犹是一片热闹,店铺酒楼,临
时摊贩,算命卜卦,都各自在扯大了嗓门招徕生意。汴河上船来船往,也正不知
有多少货运,千里迢迢,南来北上。而往来行者,或者青衣小帽,或者科头短打,
言谈之中,嘻笑有声。

  胡不归本非多愁文士,见这一番情景,联想到南方战事流血千里,却仍然不
由得打脑海中冒出几句伤感的韵文来:月儿团团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
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如果只是飘零在外,那也还罢了。这一次朝廷战
败,少不得又要征发兵马,派往前线。到时候,可又要有多少无定河边之骨,做
了春闺梦中之人!?

  一番感慨,走到一座彩楼前,忽有一物飘飘扬扬,带着一股香风,落入怀中。
抓起来一看,却是一块绣花手绢,里面包了几粒松子。抬头看时,却见那楼上站
了个艳装打扮的年轻官妓,杏黄短襦,淡蓝长裙,正眉眼含笑,看将过来。想是
见他路过,一时之间不及招呼,便把手上的一把松子,匆忙间包在手绢里,扔将
下来,吸引注意。

  换在平时,胡不归原也是知情识趣的人,只是现在却无论如何没这个心思了。
只把那手绢往怀里一掖,朝楼上笑笑,径自回家。

  回到家里,家里人见他没精打彩的,只道是比武输了,谁也不敢上前噜苏。
有得宠的妻妾偷闲查看他带去的两件梨花筒,竟都没有发射过,不免心里诧异,
难道是还没出手,便被人家打败了?

  这样在家闲居了几天。一日,却有客人来了,家人飞跑着递上来一张拜贴。
胡不归微觉诧异,还没接过,便问:“是谁?”那家人急急道:“是狄将军。”
胡不归想大约是狄飞龙事情办完,要回江南了,特来告辞一声。哼一声,道:
“你未免也太不懂事,狄将军远来是客,现下左右无事,让他进来便是,还通禀
什么?便通禀了,跑成这个样子,成何体统?”那家人更急了,也不知道该如何
表达,只用一只手牢牢指着左脸,吃吃道:“不是那个狄将军,是这个……”

  胡不归一把扯过那张贴子,一打开,便有两个极熟悉的字,直惊心动魄地跳
入眼帘——

  狄、青。

  狄青在本朝却是个传奇人物。

  传说他在对西夏作战的时候,脸上戴一狰狞可怖的铜制面具,披头散发,一
马当先,冲在阵前,把那西夏人吓得魂飞魄散,直把叫他做“狄天使”。单论这
一种过瘾,也就足够汴京的市井百姓们在茶余饭后,使劲儿嚼上一嚼了。

  再说狄青行伍出身,一介军士,居然也能一路攀升,凭军功做到枢密副使,
也就让人艳羡不已。前面说过,本朝为了防止将领拥兵,着实费了不少脑筋,那
军制也就复杂得不大象话。枢密副使这个官职,急切间不好解释,勉强打个比方,
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吧。可是因为当朝重文轻武,狄青行伍起家,而
能有目前这番成就,其奇迹的程度,也就不亚于白日见鬼了。

  问题在于,虽然白日里见到的鬼比较稀奇,那鬼毕竟也还是鬼。狄青既做过
兵士,脸上刺过字,那身份就一直高贵不上去。开封俗语,称呼兵士叫作“赤老”。
狄青虽然好歹挤进了国家最高军政机构枢密院,成为民间的一个神话,不幸在同
僚中,却倍受排挤。干脆就有人,直接称呼他为“赤枢”。

  那仁宗皇帝呢,也不知道是为了狄青的心情着想,还是为了自己眼球的舒服,
建议他用药把脸上的字洗掉。只是狄青却是何等样人?自然不至于浅薄到以为洗
掉了字,也就洗掉了自己行伍出身的身份,便道:“臣有今日,全凭了脸上这个
刺字。如今正要留着它,激励将士们为国用命!”一番话既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又说得义正辞严,仁宗听了,也只得作罢。狄青的这个刺字,便就此保留下来,
从此成为京城里的一道风景,所到之外,莫不有人欢欢喜喜、指指点点,道:
“看,那便是咱们的赤老将军!”

  胡不归见是这个狄将军的拜贴,便实在是有点发呆了。他们武林人士,与官
府素无来往,何况狄青一个枢密副使,在他这样的平民眼里,那是多尊贵的身份?
何至于要到他这种寒舍草庐里来,有什么公干?

  稀里糊涂地跑将出去,只见狄青已经顺着前院走过来了。那副模样,寻常在
京城中,胡不归也是见熟了的。四十来岁年纪,中等个子,结实剽悍,脸上的招
牌刺字那是不用说了,却没穿官服,只是一身便衣软靴,大踏步走来。

  “狄将军!”也是太过意外,胡不归只叫得这么一声。

  狄青在八月十五那夜的灯火之中,其实也早见过胡不归了。只是这时看得愈
加明白,只见是个三十来岁书生模样的人,不知因何却入了杀气腾腾的武林?当
下微笑道:“胡堂主中秋月圆,玩得可是尽兴!”

  胡不归听他这一句话,便是一惊一乍。原来本朝都城不比隋唐,都是预先规
划好了,而后兴建,所以四通八达,开阔无比。这汴梁却是将就着北周旧城加以
建设,就地取材,逐步扩充的。那房屋也就极为密集,最怕火患。深夜家家必须
灭去火烛。哪家要打蘸烧纸,事先都得向官府申报备案。胡不归那天要给大家一
个惊喜,又想着时逢节日,便省了这一道手续,哪知道事情却传到了狄青耳里?
却不知道是哪一个不长进的告的密?

  也是人在局中,便不知天南地北了。其实就算胡不归放火事发,那也该是开
封府来找他算帐。狄青一个军界人物,跟城内火患,又有什么相干?胡不归呆了
一下,勉强解释道:“那日朋友们玩得高兴,便忘记向衙门申报了。这个……”

  狄青一怔,这才知道他想歪了,笑道:“那日在下也在河中,看见烟花漂亮,
不甚欣羡。今日冒昧得很,便想过来鉴赏鉴赏。”

  胡不归一口气刚松过,精神便跟着振奋起来。要知道事同一理,凡是千辛万
苦创造出来的东西,也就象妇人十月怀胎生出来的孩子,对于创造者来说,都是
宝贝异常。别人随口一句赞扬,听着也莫不耳顺。更何况眼前这夸赞他的,竟是
赫赫有名的狄青?比之百晓生来,那重量级显然又不一样了。当下一个受宠若惊,
竟连自己的看家宝贝,那与狄飞龙对阵时,准备在暗地里施用的另一种梨花筒,
也一起拿了出来。

  这一种梨花筒,除了精致一些,并且带了机括而外,那发射火药的筒子,也
是精钢打造。这样,就不比竹筒常会由于过热而爆裂,用过几次,就不能用了。
狄青拿着这半尺来长的东西,在手中翻来覆去的打量。胡不归坐在一边,眼巴巴
地等着评语。

  过了一会,忽听狄青道:“胡堂主称名江湖,要拿这梨花筒做暗器,只不知
威力如何?”

  胡不归可是早等着这句话了。毕竟他做出梨花筒来,要点就在于临阵对敌,
而不是为了节日里拿了当烟火放。当下叫家人拿了块木板进来,竖在堂前,又拿
过梨花筒,一按机括,便见一道火光直喷出来。火光中又有一粒弹子大的石粒,
随势直飞,撞在木板上,只听轰然一声巨响,那石粒遇见阻挡,爆炸开来。顿时
火花乱溅,木屑纷飞,那木板亮堂堂的,竟给炸出了碗口大的一个洞来。

  胡不归放下梨花筒,勉强捺住得意洋洋的情绪,看向狄青。却见狄青那表情
甚是古怪,凝视着木板上的那个洞,也不说好,也不说不好,良久不语。胡不归
等了片刻,心下发起毛来,莫非这东西威力太差,压根儿就不入狄大将军法眼?
说来也是,要说在木板上打出一个洞来,莫说一流高手,便是三四五六七八流,
只怕也不是什么难事。虽说他这一个洞,与他们的法子不大相同,并不是用内力
打出来的,可是若论到真刀实剑的交锋,只要打出洞来,谁又会管你,是用什么
法子打出来的呢?

  良久,狄青道:“不知胡堂主在江湖上,仇家多么?”

  这话问得却煞是古怪。胡不归又不知该怎么回答了。要说仇家多,显然要给
狄青留下一个不甚良好的印象。可要说仇家不多,狄青干嘛又要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