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青铜时代的终结战争-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国大喜,宣布与秦人自渑池会之后的媾和关系破裂,背秦而结魏。随后,魏人自食其言,不肯兑现邺城给赵国。赵国则顾虑魏会利用秦、赵关系恶化之机,与秦联合,转而对赵。为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赵国反倒割出五城给予魏国。
哈,你说这事闹的,赵国君臣真是饭桶。赵惠文王当时向相国平原君赵胜征求意见,平原君赵胜一向贪利,觉得白得一个邺城了不起,所以轻易断绝了与秦的联盟关系。赵人无了靠山,魏人也就无恐了,偏不给它邺城。赵反倒惧怕魏与秦联合,于是效地于魏。这就是事情全过程。窝囊啊!
(注:这个平原君赵胜,是赵惠文王的亲弟弟,赵武灵王的小儿子,贵族,三次担任赵相国,只是血统好而已,实则贪利鄙陋,而且他也是战国四君子之一,排名仅次于孟尝君。这四君子都是国君的亲戚来的,长期在各国专权,糊涂时候居多,精明属于偶然。)
不管怎么样,赵国效五城于魏以后,赵也不能返回去再找秦联合了,魏欲建立先秦版的“欧盟”的想法得逞,于是赵不得不加入魏发起的“欧盟”,魏、赵实现联合,共同对秦。
秦人害怕被孤立,转而与东边紧挨着它的韩国交善,拉韩国当自己的小弟。(韩国在中原最西,魏在中原偏东)。
“魏、赵”为了建立整个中原地区的“欧盟”,也想把韩国也拉进来,这样的“欧盟”才像个样子。于是,公元前273年,魏赵联军大兵压进韩国境内,殴打华阳地区的韩军(今河南郑州市南),想用武力把韩国拉拢过来。韩国哪里能支,被打得头破血流,急向秦求救。韩国使者冠盖相望(就是排着队上路去说秦国),但秦不救。韩国急了,吓唬秦国相国魏冉说:“再不救,我们就投降魏赵了,三国联手,一起打你秦国。”
魏冉这才变色,亲自挂帅,与其麾下的大良造“武安君”白起(白起早年是魏冉推荐提拔的),和客卿胡伤,直趋华阳解救危局。
用兵之道,切忌犹豫,两军较量,如“坐漏船之中,伏烧屋之下”,不允许半点犹豫不决。秦军远程奔袭,一路疾进,八日之内消灭四百五十公里路程赶至战场(正常行军是一日二十公里,而四十公里就算极至了,秦军则日行六十公里)。秦国生力军抵达华阳,不作休息,一举斩杀魏军十三万人(近代平津战役中,解放军攻天津,歼敌也才是十三万人)。魏军被杀十三万,伤亡严重,魏帅芒卯收容残部向东边的大梁方向退却,其它三名魏将则被俘。
赵军独木难支,处境危急。赵将贾偃乃向黄河退走,打算渡河返国(黄河以北的山西)。秦军追上,两军再战。赵军一面抵抗,同时渡河,被击死达两万,所谓“沉其卒两万于河中”——都是挤着坐船没挤上去的。
整个华阳战役,秦军决心之坚定、速度之快捷,真可谓使“智者不及谋,勇者不及怒”,前后共歼灭魏、赵军15万之众。白起担任了此战役的主要指挥。至此,白起三次耀名于诸侯:伊阙大战(斩杀韩魏二十四万),攻鄢灭郢(斩首数目未详,鄢城军民死伤数十万),华阳之役(斩首魏赵十五万),这个数目累计已经赶上两千多年后“淮海战役”歼敌44万了。然而在先秦时代,整个中国人口,才不过三四千万。白起可谓能也,创造了并且创造着中国历史上一个空前绝后的神话。顺便说一句,“白疯子”三个字没有贬义,“白”,是因为他姓白,“疯”,因为他打仗很疯,很猛,“子”,子是一种尊称,比如孙武子。所以,白疯子,没有贬义的哈。请各位白起的fans不要恼怒。
附注:就在此次华阳大战的同一年(公元前273年),印度地区也有一个杀人狂登上了王位,他就是孔雀王朝的知名君主阿育王。在他继位以后的对外扩张战争中,杀人无数。不过,这位杀人家忽然又“立地成佛”了。他终生造了8。4万座佛塔和很多人道主义设施,成了一代有名的慈悲君主。很搞笑的是,他最后再去对外扩张的时候,也不派军队了,改派和尚去宣扬我祖慈悲。
正文 第五章 布衣卿相(273B。C。—264B。C。)
年幼的国君往往遭到贵族集团欺负。十五世纪,英国的亨利五世,是位幼主,贵族和议会(是贵族组成的)紧紧地控制着他。即使到了这个幼主长大以后,贵族们也不肯轻易退出政治舞台,而是继续发号施令,以维护贵族集团的既得利益。后来爆发了著名的玫瑰战争,王族和贵族之间大战了三十年才略见分晓。
公元前三世纪的秦国也是这样的。后来的秦昭王虽然呼风唤雨,但他当年继位的时候(公元前306年)却是个小孩。他的妈妈宣太后以辅政的名义夺去了他的权力。宣太后趁机大封宗室贵族,形成了以其弟弟魏冉,以及泾阳君、高陵君、华阳君为代表的贵族掌政局面,号称“四贵”,专了秦国的命。四贵们“擅行不顾”(作决策不用请示秦昭王),“出使不报”(出使什么国家,执行什么外交政策,不用对秦昭王讲),“进退不请”(来串门不跟传达室的说),全不把秦昭王放在眼里,跟亨利五世时代的贵族大爷们一样。
所谓贵族,这是个西方的词,对应到东方来讲,没有严格的定义,大致相当于国君的亲戚家族们——比如齐国的孟尝君、秦国的“四贵”、鲁国的“三桓”,还有一些非国君亲戚但是长期知名的世袭大家族——叫做世家,比如齐国的国氏、鲍氏,也可视为贵族。
和贵族相对应的,就是布衣,就是像你我这样的人,DNA普普通通。布衣也就是平民。如今的社会是平民政治社会,当官的都是平民出身。
但是在分封制下的整个先秦时代,贵族政治流行了两千年。所谓贵族政治,就是贵族世代掌权的政治,简单地来解释,就是一些国君所分封出的贵族家族和国君家族一起,世代联合执掌国命。平民没机会做官,做也做不大。
贵族政治有什么好处呢?
1、 贵族政治是“多家贵族联合体”政治,减少了君主一元独裁。事实也确实如此,春秋战国的君主,都不是那么凶巴巴地。
2、 贵族们有自己的封地,腰杆硬的人精神也健康,人一旦有了经济独立就可以afford人格独立,所以贵族们讲求个性独立、尊严、自由,荣誉尊严意识强烈,这种风气传染到民间,造就了春秋时代人们那种激烈张扬、质朴自由健康、可杀而不可辱的风格魅力,成为青铜时代的一大闪烁亮点。
3、 贵族政治相对于后来的皇权专制时代,集权和专制力度弱,社会更多自由空间,容纳了不同思想,带来了文化、思想、科技多领域的文明创造力的大爆发。所谓百家争鸣和中国的文明活力,都在这个时候。
这都是好处。
坏处也不少:
第一, 贵族政治,政府里全是大家族血统,布衣们根本挤不进去(譬如春秋时代,出征打仗的将佐序列,全是由世家大族的子弟构成)。由于仅在贵族圈子内去选拔人材,愚笨者也位列卿相,多半误国,比如孟尝君,这种情况如此普遍,以至于曹刿讥之为“肉食者鄙”。
第二, 贵族自己有世代相传的封邑,分裂了国家的财力和军力。
第三, 贵族掌权,导致君权虚弱,贵族之间互相砍杀,内祸频仍。
进入战国时期以来,法家开始流行起来,法家改革的目的就是强化王权,手段就是遏制分封、抑制贵族,成果就是把贵族政治向便于强化王权的职业官僚政治转换。
但是,虽然改革在进行,但逆流也在回转。趁着秦昭王年幼无力,妈妈宣太后把贵族政治招回了秦国政坛。
平心而论,宣太后对秦国的功劳也不是可以一笔抹煞的。当初秦昭王年幼时,社稷不稳,西边的蛮邦“义渠国”前来朝贺。“义渠”首领骄悍凶恶,桀骜不驯,居心叵测,时时威胁秦国的西侧。宣太后不顾年长色衰,为了国家利益和儿子秦昭王的前途,毅然牺牲了自己半老徐娘的色相,朝“义渠王”放电,终于与之私通(属于老草吃嫩牛)。宣太后以色相笼络住了义渠王,使之放弃了进攻秦国的打算。
后来秦国复壮,宣太后张牙发作,趁义渠王沉溺于温柔之乡,将这个嫩牛杀死。接着,秦军攻灭义渠,括地至甘肃宁夏一带,为秦国除去了后顾之忧,可放手东向了。为了国家利益,宣太后充当慰安妇的事迹广为流传。据司马迁说,俩人前后保持了三十多年的不正当关系,联合生产了俩个孩子。
宣太后是个很酷的女人,她老家是楚国人(大约是楚怀王的姊妹行),所以性格奔放自由,说话大大咧咧,不注意场合,带有精神污染性质。有一次,韩国使者前来搬救兵:“楚国人来打我们了。臣听说,掀起嘴唇,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希望贵国营救一下您们的邻居韩国吧!”
宣太后不愿意得罪娘家楚国人,于是说了一段惊世骇俗的话:“我和我老公从前做爱的时候,我老公(就是秦惠文王,张仪侍奉过的)来了一段前戏,他一屁股坐在我身上,差点压死了妾我。我实在吃不消。后来他全身压在我身上(进入正戏了),反到一点都不重了。为什么呢?因为后者对我有好处啊(比较爽啊)。但是我们出兵的话,战争费用一日千金,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什么好处都没有!所以不能出兵!”听得韩国使者直翻白眼。
宣太后不懂得压强的计算公式,以为趴身上感觉不重了是因为“有好处”,其实是分母“面积”变大了而已,所以感觉不重了。但我们不要责怪她不懂科学,她公开向外国大臣描述性交姿式以拒绝了韩国使者,也算是立论新奇,修辞惊人,被后人(清人王士祯)评价为“此等淫亵语,出于妇人之口,入于使者之耳,载于国史之笔,皆大奇!”
宣太后不但说话没遮拦,私生活也不腼腆。她热爱生活,临死的时候舍不得自己的男宠“魏丑夫”,公开要求把“魏丑夫”先生(瞧这帅哥的名字起的)殉葬,随自己一道走。魏丑夫害怕,不乐意见鬼,就派人说服她老人家道:“宣太太,倘若人死后无知的话,您带个魏丑夫去,到了地下也无法享用。倘若人死后有知呢,则先王(秦惠文王)在地下苦等您这么多年,而您在阳间长期行为不贞(指养男宠),先王早就积怒日久了。您再带这么个小白脸下去,还不得把他老人家气得七窍生烟,和小白脸战斗起来,在地下。”宣太后也怕老公吃醋,于是放弃殉葬打算,乖乖地独自找老公去黄泉公园的长椅碰面去了。
虽然宣太后很可爱,但她在秦国掀起了一股贵族专权的逆流。
宣太后大力扶植贵族党,用人只用贵族,是贵族政治的总后台。他的弟弟魏冉同志,长期担任秦国相国,是“四贵”之首。不过,跟宣太后一样,魏冉也是立过功的。当初,秦国处心积虑要阻止齐湣王灭宋,就是魏冉设计运作的。著名军事家白起(白疯子)也是在魏冉的荐举和提拔下,成功取得了对东方各国作战的一系列辉煌胜利。魏冉本人也曾经带兵作战,有过攻魏斩首四万,夺得列城若干的记录。
虽然数有功于国家,但魏冉作为贵族政治的大头,免不掉兼具贵族政治的所有缺点:
第一:揩国家的油。替国家作决策的时候,魏冉不免把家族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先(这是所有贵族政治的通病)。比如魏冉长期坚持 “远攻近交”的错误战争路线图,多次对远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