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将军媚-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论他求不求得到,如果太子此次还不出手,他还有脸娶宁启瑶为妻吗?

以宁启瑶的性格,她会嫁给一个大庭广众之下被人暗讽为不是英雄的人吗?

他没脸,她不愿意嫁,就只得宁王又收了。

如此一来,却叫他情何以堪。

这一次,却是连皇后都没有做手势了,她没办法做手势,再作手势,国家的脸面由宁王收了回来,太子的脸面就让他自己丢尽了。

厅里的琉璃灯照在皇后的脸上,让她的脸煞白如雪。

想来他们都已明白,从一开始,他们就已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在堂上坐着的三位并没有答应乌木齐的要求,皇太后还在喝冬瓜海带汤,银制的小勺子敲在瓷碗边缘,叮当作响。

皇帝铁青着脸想着推辞之词,或许在想,这蛮夷之邦的蛮夷王子为什么忽然之间这么难说话了,他们不是以武开国吗?什么时候也讲起文来?

乌木齐却是脸上有了愧色,仿佛知道自己不应该,作为客人,主人给你吃什么便吃什么,桌上有什么便有什么,不应桌上上了只鸡,你却要吃鸭了,给主人无端端地增添麻烦,于是长叹一声拱手道:“陛下,是臣下妄求了,先前的话,就当臣下没说,天朝到底不比本国蛮夷之地,如此定亲倒是草率了,贵国讲求的是门当户对,是不是英雄倒是其次。”

我差点笑了出声,乌木齐这把火真是加得恰如其分。

太子离席而出,并不望乌木齐,也不望堂下诸人,只是跪下向堂上三位贵人行了大礼,然后道:“父皇,请准许儿臣代二弟与乌木齐王子戏之,王子说得好,两国既为友邦,儿臣既为太子,当值与乌木齐王子一战。”

皇帝尚未回答,乌木齐也跟着跪下了:“陛下,这可怎么得了,如若臣下一不小心,真伤了贵国太子,臣下岂不是如同立于垂堂?”

他不提垂堂才好,一提垂堂,可以想象众人的火有多大,太子不就是说错了一句话吗?也值得让你反反复复地拿出来刁难责难!

皇帝忍无可忍,便道:“乌木齐王子殿下,只是为戏,自是点到即止,太子身穿银铠,坚韧无比,自是能避开贵国勾刺箭之害。”

看来皇帝也急了,生怕这诡诈之极的王子又提出什么英雄当赤膊上阵的言论来,首先点出太子肯定要穿银铠的,堵了他的嘴再说。

这一次乌木齐王子倒只是笑了笑,很体量地望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太子。

旁人瞧不清楚那一眼,我可是瞧得清清楚楚的,也多得我是宁王侍妾,能够随侍在他的身边,所以观察人的角度非常地好,他望那一眼的时候,眼波鳞鳞如秋水,笑纹如水波一般漾开,显得很是宽容,其中的含义却是:我又不是不让你穿银铠,银铠当然是得穿的,你不穿,我倒是有些担心,到底两国已成为友邦之国,咱们情同兄弟,岂可手足相残?别怕哦,我会留情的,弄伤了你,我也会心痛地。

这眼光堂下大部分人都看不清楚,可坐在堂上的那三人可都瞧得清清楚楚,坐得近的几位王爷也瞧得清楚,一时间个个都垂了眼打量桌上的菜肴,皇太后更是将手里的汤碗递到身边的嬷嬷那里:“再给哀家盛一碗!”

如此一来,皇帝便知道,自己急了,又说错了,穿银铠穿了便是,上了场,人家还会叫你除了吗?一时心急,居然自己巴巴地提了出来,岂不更落太子几分面子,让众人以为,其实在自己的心中,早就做了太子败阵的打算?

当真是尚未上场,先输阵势。

我瞧见太子置于地板上的手都已然白了。

终于,皇帝轻咳一声道:“既如此,广场之上也已准备好席位,朕同众卿家移步出去吧!”

广场之上倒是早就备好平台案席,原是准备宴后与众臣观看烟火的,用来观看比武,却也不错。

广场本来就极为宽阔,皇帝挑选近身侍卫之时也常常在此进行比武大会,因而两边有武器架,更有极宽阔的跑马场。

众人坐定之后,乌木齐王子便上前行礼,请示皇帝:“陛下,臣下不知,要如何与太子相戏为好?还请陛下明示。”

皇帝早就已经明白了,这乌木齐看似个忠厚老实的草原牧马青年模样,其实是经常挖些陷阱给人跳的,所以,他便笑吟吟地反问过去:“依王子所见,该当如何?”

乌木齐便很有些有些忡忡地道:“臣下这勾刺箭,从大到小分为五种,轻便的,可马上射箭,重箭,也可在地上远射,臣下的马术一般般,加上今日宴请高兴,为免伤和气,贵国太子殿下虽有银铠护着,但到底只是护住身体十之八九,如果动作太大的话,臣下害怕那勾刺箭不长眼,射中了那十分之一二,那臣下就万死不辞了,所以,依臣下所见,不如咱们来个文比,太子站于百米之外,臣下立于此处,只用轻箭射射,贵国太子殿下避避也就算了,避不过呢,也有贵国铠甲相护,比得过呢,证明太子殿下文韬武略无一不精,实让臣下佩服。。。。。。”说这句话,他停了停,又嘿嘿两声笑(不用解说,大家自然都知道他这是什么意思了!),没等皇帝说同意没同意,他再加上一句,“臣下视力可好了,能射天上飞鹰,绝不会失了准头!”

意思是你站在那儿,我绝不往那银铠挡不住的地方射,你放心!

皇帝恐怕原来是想叫他们文比的,可又被乌木齐抢先一步说了出来,他沉吟了半响,想起身后还有位皇太后呢,回头对皇太后道:“母后,您看呢?”

第七十五章  为了不当狗熊,他只好出场了

皇太后手里的汤碗当然是早就放下了的,不过却坐在台上微阖上了眼,表示自己没眼看,听见皇帝问话,只道:“哀家老了,今日勉强出来,也不过为凑个热闹,皇儿自己看个办吧。”

看来,皇太后决定袖手旁观到底。

我暗自松了口气,如果皇太后插言的话,倒是要多费一翻口舌。

皇帝没有办法,身边虽有个皇后,却只当她是摆设,回头刚想顺水推舟,刚想开口,太子一步迈了出来:“陛下,乌木齐王子远来是客,自当使其尽兴,儿臣虽然不才,却也愿陪同王子尽情而戏,天朝之马虽无西夷骏伟,却也能出去如电,儿臣也想见识一下那勾刺箭,看看它是否能射穿儿臣的身上锦文蟠龙!”

此话一出,广场上便传来一阵喝彩之声:“太子,说得好!”

“让他见识一下我天朝威风!”

看来是大家先前被憋屈得很了,太子好不容易有了句硬话,当然齐声喝彩,以壮声威。

更何况他说的非常地好,身上铠甲自是要穿的,因其上有龙纹在身,代表皇家尊严,就看你能不能射穿龙纹!

如此一来,众望所归,皇帝还能持反对意见吗?

只得点头同意。

于是,乌木齐和太子殿下下去准备,更有宫人跑去妈宛牵马。

当铜锣敲响,太子殿下身着银铠,手持长戈从广场那头缓缓而出的时候,又获得众臣一声齐声喝彩。

广场周围有几十根高柱立起,上挂长串的牛皮灯笼,将整个广场照得有如白昼,微风拂来,灯火摇动,银白色的铠甲映出火般的烈焰,太子殿下的面孔虽藏在面帘之后,众人瞧不清他脸上的表情,可却感觉到了他如岳般的气势。

面帘随微风掀起,露出太子如石雕般的下巴:“乌木齐王子,可有准备停当,需不需要本王再候片刻?”

一个小小的揄揶,又换来一阵喝彩。

看来,众臣的确是被乌木齐气得狠了。

乌木齐却是换下了身上参加宴席的紫色正袍,换了一身轻便装束出来,与全身包得如同一个银色铁通的太子殿下不同,他上身的青黑色布袍之下,只着轻便的犀牛皮皮甲护胸,膝上缠了护腿,脚上是黑色蟒牛皮的靴子,总之,他全身上下不露出肌肤的地方,全是黑色的,和太子一身银白形成鲜明对比,看在旁人眼里:这人是故意的,绝对是故意的。

当然,堂下众人早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如果他不故意这么干,反惹得人怀疑,心想这人是不是想着暗地里使坏?

他手里拿了一张齐身高的强弓,背上背有箭袋,箭袋里的箭居然真是长短不一的,从冒出来的箭头看,上边配制的翎羽也不同,有的青如鹰翅之羽,有的却是白如残雪,有的灿若彩虹,箭尖处更是不同一般,有的生有倒刺,有的却是尖如利爪,有的竟分开两个叉来。

有宫人签了马过来给他,看见那浑身披了黑色锦缎一般的马,他先扬声叫了一声好,大声道:“贵国的马,当真神骏无比,赶得上草原飞骑了。”

没人答他的话,估计人人皆在心底想,临到头了,再拍马屁有什么用,难道拍了,便指望着太子殿下不狠狠地对付你吗?

也有人用担忧的目光望了望乌木齐,又望了望太子,皇家子侄文治武功样样皆不能落下,这是人人皆知的,但太子向来以文治为主,可从来没有听说过他的武功会如何如何了不起,更何况与之对阵的,却是身经百战的乌木齐。

永乐帝心里看来不是没有这层想法的,但现今已骑虎难下了,不是不急的,只是看了看他身上的银铠,思摸着:应该能抵挡得住吧?不会太过受伤吧?还是叫了御医随时准备的好。于是,永乐帝轻声对身旁太监说了两句,那太监手持拂尘,领命而去。

场上静了下来,乐鼓之声止歇,微风拂过广场上的龙纹旌旗,呼呼作响,除此之外,若大的广场,却连些微的咳嗽之声都听不见,只听得铜锣一声闷响,一黑一白骑在马上的两个身影疾驰而行。

乌木齐手持强弓,顺手拔出箭筒里插的青羽箭,并不御马,挺直了身子,张弓便射,两人对面行来,不过数十丈的距离,太子却是不闪不避,直等那箭来到近前,这才举戈一击,却没有想到那箭力后劲极足,众人皆看得清楚,太子全力之下,那箭却只是偏离了少许,擦着太子的脸颊而过。

自太子挥戈击箭,便有人叫了一声好,可那箭斜斜地飞了数十丈距离才停了下来,这一声好,便后继无人,极单薄地停了下来。

我悄悄打量台上,皇太后嘴里说着不关心,可此时眼睛却睁开了眼,望于台下,眼里也有了忧色。

皇后更是脸色惨白,目光顺着自己皇儿的身影滚来逛去。

两人骑马围着广场打着圈儿,乌木齐稳坐于马身之上,将那强弓如拿筷子般地拿起,左手轻弹弓旋,大声地道:“太子殿下,小心了。”

他从箭袋取出两支中箭,夹于两指之间,双箭搭上弓弦,只听得铮地一声响,那箭却是分上下两路向太子飞驰而去。

不约而同地,席上低低地发出一声惊呼,双箭连珠!

太子策马而行,只顾将身子趴伏在马背之上,仿佛已经不知道如何躲避了,眼看那箭已到达身前,连那马儿,都已感觉到了危险,加快了飞驰的脚步。

只听到铮地一声,那两支箭一支从马腹之下穿过,另一支却是刮着太子身上的银铠,发出如铁铲刮过铁锅的声音,良久才跌落于地。

幸好他身上尚有银铠相护。

人人心底松了一口气之余,却更是担心了:听闻乌木齐有五箭连珠的本领,这才只看到两箭呢!

果然,乌木齐又是一声长笑:“太子,小心了,三箭。。。。。。”

这三箭其中有两箭射在了太子身上,一为手臂,一为背部,大家可以想象得出,为何是这两个地方,因为,太子紧贴马背实在是贴得太紧了。

第七十六章  原来的弱的,却是个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