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弃妇的极致重生-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也就是说,这不是王氏的意思咯?

大夫人又把目光调回来。落在崔涵粉白圆润的面庞上,只见这孩子一双清澈的双眸中满是真挚,看向自己的眼神中也充满孺慕。

只看这眼神,大夫人几乎可以确定,这个孩子是真心想来侍奉她。

这、这……貌似不太合常理呀。

萧南立在一边,心里暗自感叹,这个家里还真没有笨人呀,就这么个小姑娘。放在前世,还只是个玩乐嬉闹的中学生,而崔涵却已经开始学会算计了。

诚然,这其间有她的暗示,可也要崔涵想得通其中的关节呀。

啧啧啧,不愧是王氏亲自教养出来的女儿呀。确实不一般。

在场的女人们各自有着自己的心思,唯有崔幼伯这个大男人想得比较简单,他一心只关心阿娘的病。

这会儿听到侄女的话,很是欣慰,也有些感动,笑着点头道:“嗯,阿涵果然长大了,知道孝顺长辈,甚好甚好!”

外间儿,卢太医唰唰几笔便写好了方子,转手交给一旁随侍的海桐。

海桐跟着玉簪学了几个字,却看不懂药方,她草草扫了一眼,便恭敬的拿到里间,双手递给崔幼伯:“郎君,这是卢太医开的方子。”

崔幼伯懂医理,接过药方仔细看了看,看到最后,他忍了好几忍,还是问了出来:“这、这方子里的黄连似乎分量重了些吧?”

若按照这个分量抓药,熬出来的药汤肯定苦得难以下咽,喝多了,人的舌头恐怕会暂时失灵呢。

卢太医难得‘耐心’的解释了一回,“此方上所需的药材,必须按照这个分量熬制,添一分、减一分都不行,否则郎君就另请高明吧。”

意思很明白,你丫不听‘医嘱’,就换个大夫来瞧。

崔幼伯无奈,这位卢太医是太医院医术最好的大夫,如果他一甩袖子走了,他再去哪里寻个好大夫?

孙大大已经离京了,崔幼伯实在想不出哪里还有高明的大夫。

罢了,苦些就苦些吧,只要能治病就好。

无奈的叹了口气,崔幼伯又把方子递给了王氏――好歹人家是这家的主母,抓药熬药这种事儿,还是需要王氏出面。

王氏接过方子,也没有细看,转手便交给了身边的小丫鬟,叮嘱道:“抓药的时候定要仔细,若是家里私库里没有的――”

萧南忙接过话茬,“我一听大伯母微恙,便带了些药材过来,刚才已经命人收拾妥当了,大嫂派人去看看,如果有能用的,只管取用。”别的不敢说,黄连敞开了供应。

王氏当然没错过刚才萧南吩咐小丫鬟的画面,心里也隐约猜到了萧南带来的药材是什么。萧南既然知道卢太医的‘盛名’,自然也知道他惩罚说谎病患的手段,唔,估计萧南带来的巴豆和黄连定少不了吧。

心里这么想着,王氏脸上却露出感激的笑容,轻声道:“我就不谢弟妹了,来人,派个人去看看。”

萧南微微笑着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有回应王氏那带着几分暗示的眼神。

吩咐完这些,王氏又命人将卢太医送出去。

卢太医却还记得刚才没八完的八卦,笑着对崔幼伯说:“老夫还有几件事想单独交代郎君~~~”

得,人家说得这般郑重,饶是崔幼伯猜到这个撒疯老头儿接下来要说的绝对不是阿娘的病,他还是顺从的站起来,率值溃骸奥太医,请!”

说着,崔幼伯引着卢太医出了正堂。

却说正堂的另一边,赵妈妈被王氏带来的几个掌刑妈妈结结实实的打了二十杖。

崔家的杖责,虽赶不上朝廷的杖责那么重,但对于赵妈妈这种上了岁数的老妇来说,二十杖几乎去了她半条命。

在行刑过程中,赵妈妈被塞着嘴,痛得要命却喊不出来,这会儿打完了,嘴里的布也被取了出来,她却没力气惨叫了,只低低的呻吟着。

赵妈妈虽挨了打,但她终究是大夫人身边的贴身妈妈,王氏的人也没有做得太绝,行完刑,便命两个小丫鬟把她送回了家。

赵妈妈的丈夫是崔家的家生奴,一家子人都住在崔家后街的一个小院子里。

那条街上住着的都是崔家的奴婢,有那不当差的,看到赵妈妈狼狈的被人抬回来,纷纷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七嘴八舌的议论着,中心点只有一个:赵家的老婆子要失宠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崔家后街更是个捧高踩低的地方,众奴婢看到赵妈妈挨了打,即使不会明目张胆的落井下石,但也没人跑来雪中送炭。

不对,还有一个。

就在赵妈妈被两个小丫鬟抬回屋子,小丫鬟们离开后,便有个娇小的身影悄悄的溜入了赵妈妈的院子。

“赵妈妈,赵妈妈,您怎么样了?”

那人对赵家很熟悉,熟门熟路的摸到了赵妈妈的寝室,将手里的东西放在小食床上,自己则来到赵妈妈身边,小心的扶起她,急声唤道。

赵妈妈费力的睁开眼睛,一看是自己一手提拔的三等小丫鬟阿禄,心底涌上一股暖意,暗自感慨道:还是自己调教的小丫头靠得住呀,想她风光的时候,多少人跑来巴结,如今不过是挨了一次打,大夫人还没逐她呢,那群黑了心肝的贱婢就躲没了影儿,如今连个端茶送水的人都没有。

哼,等她养好伤回去的时候,看她怎么收拾那些人。

赵妈妈越想越火大,口渴得更加厉害,下意识的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阿禄体贴的给赵妈妈端了杯凉茶,赵妈妈也顾不得凉热,几口就喝光了。

阿禄放下杯子,将放在小食床上的药包解开,一边把里面的药拿出来,一边絮叨:“赵妈妈,这是我特意问街上的大夫抓的,都是祛毒消肿的好药,我这就给您熬上……还有这个,是外敷的,待会儿我给您清理完伤口再敷上……”

赵妈妈略带感激的点点头,夸道:“还是阿禄你重情义呀,没忘了赵妈妈。你放心,等我养好伤回去了,再给你换个好差事。”

阿禄相貌平常,但看着很乖巧,听了赵妈妈的话,更是感激的连声道谢,仿佛已经得到了赵妈妈安排的新差事。

见到阿禄这般知趣守本分,赵妈妈愈加得意,趴在床上,摆了摆手,让阿禄去烧热水给她清洗伤口。

阿禄听话的应了一声,从寝室出来,来到外面,她抬起头,随手拨了拨额前长长的刘海,露出一双灵动明媚的大眼……

第018章苦

此时正值中午,赵妈妈的男人儿女儿媳都在当差,家里只有赵妈妈一人,以及小丫鬟阿禄。

说起来,赵妈妈的家人原不必这么辛苦,事实上在大夫人当家的时候,因有赵妈妈在,她的家人们过得很是安逸、舒服,只在主人召唤的时候才露个脸,更多的时候都在摸鱼。

赵妈妈一家最风光的时候,家里还养着几个丫鬟粗婢伺候呢。

直到五年前,王氏正式接管了荣康堂的中馈,很自然的,她提拔了一些自己的人。

赵妈妈、葛妈妈等人及其家人的差事虽保住了,但也仅是保住而已,王氏手底下还有不少人正虎视眈眈的看着他们,处心积虑的想抓她们的把柄,好腾出位子给自己坐。

为了保住差事,赵妈妈的男人不断叮嘱自家老婆子要低调,家里的丫鬟也卖掉了,多年积攒的私房也妥善的藏起来,儿子儿媳妇女儿女婿那边更是反复告诫,让他们一定要把面子做足了,切莫被人抓到错处。

赵妈妈的家人倒也听话,几年来小错免不了,但大的过错却丁点儿没犯,一家人还算安稳的在崔家后街住着。

当然,这与赵妈妈在大夫人跟前的得宠也分不开。

而为了能让家人更安稳的生活下去,赵妈妈必须想尽办法一直确保自己在大夫人跟前的第一得意人的地位。

“阿禄,我走以后,大夫人那儿又有什么事儿没有?”

赵妈妈趴在床上百无聊赖,想起了自己的差事,顺口问道。

阿禄蹲在门外廊庑下,守着个小炉子熬药,隔窗听到赵妈妈的话,扬声回道:“卢太医给大夫人开了方子,我出来的时候。小大娘(指崔涵)正亲手喂给大夫人呢。”

“小大娘?她怎么会在正堂?”

郑氏与王氏婆媳不对付,连带着郑氏对王氏所出的几个孩子也不怎么亲近。除了嫡长孙,郑氏见了还能给几分好脸,其它的只比陌生人强些呢。

阿禄脆生生的说:“大夫人之前不是想养个孙女在身边解闷吗?郡主娘子想把荣寿堂那边的小大娘(指崔灵犀)抱来,可惜那位小大娘年纪太小,怕累到大夫人,咱们这边的小大娘便自告奋勇,说要搬来正堂。伺候大夫人。”

崔涵为何会来,还是她阿禄的功劳呢。其实她也没做别的,就是按照郡主的吩咐,悄悄跑去崔涵的院子里。找了个相熟的小丫鬟‘聊天’,话里话外都隐约提到京中权贵对郡主的称赞。

其间,阿禄还隐晦的指出,郡主娘子之所以摆脱了早年的骂名,最主要的还是她诚心为先老夫人守了三年孝。

孝字大如天呀,对于一个女子来说,用这个字来扬名,绝对比那些什么‘才名’更靠谱。

她就说了这么多,然后崔涵就自己跑来了。

阿禄表示。这件事能成,一来是郡主的谋算,二来也是崔涵自己聪明,知道对于目前的她来说,什么样的名声更要紧。

事后,阿禄也曾想过,崔涵小小年纪便能守在病弱的祖母榻前尽孝。这个名声传出去了,对她的婚事绝对是个极大的助力。

选了好婆家,崔涵嫁过去后,她也更有资本――一个肯在病弱老祖母跟前服侍的女子,她的品性绝对差不了。

“大娘子也舍得?”

赵妈妈近身伺候大夫人多年,自然知道这位主人的脾气。

尤其是近几年,大夫人的脾气越来越古怪,火气也越来越大。

早些年。大夫人还会顾忌自己世家女的身份和崔家的规矩,行事还有个度。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夫人竟变了个样子,只要脾气上来了,什么都顾不上,生生得罪了不少人。也让自己的名声越来越坏。

别看崔涵是大夫人的嫡亲孙女,但大夫人真要是起了性子,她才不会顾及崔涵是什么人,只管敞开了骂,若是气急了,没准儿还会动手呢。

王氏不在大夫人身边伺候,或许不知道大夫人的这些小毛病。但她主持着家里的中馈,正堂这几年瓷器等物的消耗比整个荣康堂几个院子加起来的总和都多,这个情况,王氏应该知道的呀。

而且以王氏的聪明,她没道理猜不到正堂那些损耗的瓷器都是谁的手笔――丫鬟不小心?开毛玩笑呀,能在主人身边伺候的,无一不是精挑细选的伶俐丫鬟,说她们手笨弄坏了瓷器,鬼都不信。

说得难听些,现在的大夫人就是个火药桶,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着了,王氏把宝贝女儿放在这么一个危险的地方,她也真够放心的。

阿禄只是个小丫鬟,以她的资历,还没资格谈论这样的问题。

听了赵妈妈的话,她只是傻笑而过。

赵妈妈知道阿禄是个老实的孩子,见她这样,也没有追问,反而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问道:“对了,我离开后,葛家的那个死婆子有没有落井下石?”

赵妈妈和葛妈妈都是大夫人的陪嫁丫鬟,两人从小就跟着大夫人,一起学习、一起竞争,相互较劲了几十年,如今两人更是彼此唯一的竞争对手。

还是那句话说得对,最了解自己的不是自己的朋友,而是自己的敌人。

以赵妈妈对葛妈妈的了解,这个老货绝对会趁着自己不在而生点儿事端。

阿禄听到这话,似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