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归千年-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乾亨四年(982)九月,35岁的辽景宗在出猎途中,病卒于云州(山西大同)焦山行宫。临终之时他留下遗诏:‘梁王隆绪嗣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这道遗诏无可争辩地将辽国交到了时年仅29岁的皇后萧绰手里。其12岁的长子即位,她年仅29岁就贵为太后了。” 
  孔龙心想:“靠!这真他妈的人比人气死人啊,人家20岁前就是皇后,30岁前为皇太后,荣华富贵,权势地位都有了,自己还在这游荡。”这倒不是孔龙也想当官发财,而是颇有感触而已。 
  “当时的萧皇后实际已经掌权13年了,治理国家也有10年以上,饱读书史的她非常了解辽国从前历次改朝换代的惊险过程,面对自己年仅12岁的长子隆绪,摄理国政的她首先想到的是主少国疑,宗室亲王势力雄厚,局势易变。这位新寡的太后在干臣耶律斜轸和韩德让面前流着眼泪说:‘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几位重臣都前曰:‘信任臣等,何虑之有!’于是,萧绰顺利地完全了景宗去世后的朝政布局:战功赫赫的于越耶律休哥为南京留守,总管南面军事,加强边防;娶了萧绰侄女的耶律斜轸为北院枢密使,管理 内政事务尤其是严管贵族;与此同时,采纳南院枢密使韩德让的建议,对宗室亲王颁布命令:‘诸王归第,不得私相燕会’,分隔开后再各个击破,使他们失去兵权,解决了内部夺位的一大隐忧。” 
  孔龙听此不禁也击案而赞:“自古皇帝对大臣流泪很有作用,而假如是一位女皇,那她的眼泪就更有作用。看见一向成稳老练的萧绰居然也有孤立无援的小女人模样,哈哈哈哈那些重臣们可能一时都似乎忘了她是一位执掌国事十余年的太后,估计都一个个英雄气壮,都上前安慰并发下重誓,力保她们母子无恙。” 
  “哈哈哈哈,孔少侠形容真是惟妙惟肖,沉稳老练对萧太后来说很适用的,孤立无援的小女人模样,这样的妙语也只有孔少侠能说得出来啊!刚才孔少侠一席话说得果真一针见血,听的人估计立刻都能想象出来当时情形。老夫佩服!”寇准又是一阵大肆夸赞,孔龙自是得意非常。差了1000年,果然就谈吐不一样啊。 
  “解决了后顾之忧的萧绰,开始以‘皇太后’的身份放手治理国家。虽然这时的辽帝是她的儿子耶律隆绪,但是与她的丈夫辽景宗在位期间一样,萧绰才是真正的最高统治者。多年的历练早已使她对驾驭臣下的帝王之术操控自如。虽然宗室们仍然有些不轨之心,但朝中各族臣工都对这位年轻太后‘明达治道,闻善必从,兼习知军政’的才能钦佩得五体投地,萧绰因此而达到治下臣工‘多得其死力’的忠心。”寇准得到的情报既然详细至此,不得不让孔龙敬佩万分,难怪前次战役,寇准能力挫萧太后呢,这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上次要不是皇上生性懦弱,胆小怕事,萧绰哪里能胜得那么轻松。 
  “在萧绰的亲信重臣里,有一个特殊的人物,他就是汉族官员韩德让。韩德让的祖籍在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他的祖父本为我汉人,后被辽国抓去当奴隶,送给了皇后。后来才华逐渐被发现,不但管理有关汉人的事物,而且还负责制定辽国的王朝礼仪,一直官至中书令。而韩德让之父韩匡嗣在辽太宗时期一直升为二仪殿将军,一直与世宗次子耶律贤关系密切。耶律贤后来成为辽景宗皇帝,韩匡嗣则在景宗朝一直做到西南面招讨使、政事令、尚书、秦王。家门显赫!而韩德让有其祖父和父亲做铺垫,得到更多的赏识和提拔。” 
  “孔少侠定是想问我为什么提这个人,因为在这几次战争中,韩德让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不是他,现在宋辽两国可能还在打仗呢,是他的劝说下,萧太后才打定主意撤兵的,不然还不知道要打到何年何月。”见孔龙似有些纳闷,寇准笑着解释道。 
  “啊,这样啊,看来这位韩德让与萧太后关系非常啊,不然她如何这么肯听韩德让的话呢?”孔龙很快就意识到这俩人的关系一定非比寻常,虽然他没有某些报社的狗仔队那么嗅觉灵敏,但看多了花边新闻八卦消息的他还是能感觉出来的。 
  寇准被唬得一楞一楞的,心想孔少侠心思细腻,推理异于常人,真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啊!可惜他却不愿为官,楞了一会神接道:“很正确,韩德让比萧绰大13岁,据传,他本来自幼与萧绰订有婚约,只是由于景宗即位为帝萧绰奉命入宫,姻缘才中途中止。” 
  孔龙心想:“寇准你的探子怎么跟狗仔队一样,娘的,连人家花边新闻、私人秘密都查探出来了,要是开创个报社,指不定能异常红火呢。”但嘴里什么都没有说,只是点点头。 
  “辽景宗死时,韩德让的忠心和才干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他不但为萧太后和幼主出了一个辖治宗室的绝妙计策,还‘领宿卫事’,直接负责他们的安全。与萧绰相处的时间多了起来。” 
  “啊,我知道了,那时的太后萧绰还不到三十岁,正是女人成熟丰艳的年纪。治国时下手无情的她对于韩德让这位身份特殊的股肱之臣,却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儿女情意。他们是旧情复燃吧?”孔龙对此简直太熟悉了,本来就是很相爱的恋人,如今近在咫尺,又没有什么人可阻拦,如果不发生点艳事,才不正常呢。孔龙脑中立刻设计了一个场景,在景宗去世后不久,萧绰就对韩德让吐露了多年的情意:“我从前曾与你有过婚约,现在皇上去世,愿与你重谐旧好,再叙前缘。现在我儿子当了皇帝,他也就等于是你的儿子,愿你好生照看!”韩德让再想不到当年的那个小女孩经过这许多年,已做上了太后,身边要什么样的男人没有?却仍然对自己旧情缱绻,实在是感动莫名。从此他更对萧绰忠心耿耿,而萧绰对他更是完全地信任,让他总领禁军,负责京师宿卫。这都是孔龙臆想出来的,事实是否如此,这个就得当事人自己知道了。 
  “哈哈哈,老夫算服了孔少侠了,你猜得极对。他们的确这样,甚至在接见外国使节时都毫不避讳,蛮荒异族女人就是与汉人不同。” 
  “靠!那还不都是我那还不能肯定的老祖先孔子之错,说什么女人要三从四德,恪守妇道等等,真晕!这寇大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啊。看来这时候已经被毒害甚深啦。”孔龙内心鄙视了寇准一下,心情大爽。 
  “当然,对于萧绰的私生活,契丹贵族内部也不是没有意见的。韩德让毕竟是一个汉族人,如今不但位高权重,还俨然成了太后的后夫、皇帝的继父,契丹贵族议论纷纷,有些人更以韩德让‘非我族类’为由,坚决反对太后对他的宠信,甚至于散布一些韩德让不忠于太后和辽国的流言蜚语。” 
  “我懂了,这样看起来,他们倒并不反对太后再嫁,只是无法接受太后所爱的居然是一个汉人,这可真是令契丹的帅哥才子们气不打一处来。而萧太后面对所有的挑拨和挑衅,都不为所动,仍然对韩德让始终如一。众人议论归议论,看太后如此坚持,也就在不了了之了。是吧?寇大人。” 
  “又被你料中。由于当时我们对辽国刺探还不够详细和清楚,雄州(河北雄县)知州贺令图及其父岳州刺史贺怀浦等人听说了萧太后的风流韵事之后,顿时如获至宝,联同文思使薛继昭等人相继向太宗皇帝进言,而太宗皇帝就信以为真,以为辽国执政的太后与汉人淫乱宫廷,做下伤风败俗之事,内部定是动乱不堪,贸然发动战争,结果经历三次战争,就签订了现在的澶渊之盟。在促使萧绰签订和议并执行始终方面,韩德让起到了相当的作用。而这时的他,早已与萧太后在事实和名份上都成为夫妻了。”寇准又叹息道。 
 
 
 
  
上卷三 回归千年前之外星捕快 第五十一章 萧太后其人(四)
 
  “那他们最后有没有结为夫妻呢?”孔龙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待他们的爱情,虽然两人位高权倾天下,但归根到底还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他们都有七情六欲,没有正式结婚让孔龙很有点遗憾,于是就问寇准道。 
  寇准想了会接着说道:“萧绰一向对韩德让另眼相看,这在契丹贵族和辽国宋国之间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而就在统和四年那场因为‘风化问题’而诱发的宋辽燕云大战后两年,统和六年(公元988)四月, 在南京(今北京西南)的一场马球赛上,大臣胡里室将韩德让横撞落马。可能由于此举明显是有意为之的缘故,萧绰勃然大怒,立即就将胡里室斩首示众。大臣不能冒犯韩德让,而韩德让可以随意处置大臣,即使是契丹显贵也没有问题,这几乎就已经将韩德让摆在了与皇帝等同的位置。” 
  “虽然世人都知道萧太后与汉官韩德让之间的私情,但是这毕竟是没有名份的事情,韩德让妻子的位置上仍然是其它的女子。时间久了,萧绰终于按捺不住,掌政治军多年,早已深浸入骨的狠辣发作,暗暗派人将韩德让妻李氏毒死,为自己下嫁给韩德让扫清了障碍。” 
  “什么?!不会吧?她也真够歹毒的啊,为了自己要得到的东西居然下如此毒手,真是老太太靠墙喝稀粥——卑鄙无耻下流(背壁无齿往下流),她真太自私了。如果韩德让真心爱她的话,与原配离婚就是,不就是写一纸休书嘛,有必要毒死人命吗?”孔龙对萧绰这样的自私行为很是反感,刚才的好感都没有了。 
  “嘿嘿,掌握大权者又有几个不是这样呢?打击排除异己是惯用手段,你不在官场对此还不够了解,官场真够黑暗啊!”寇准想起往事,仍不寒而栗。 
  孔龙点点头表示认同,他虽位亲历这类事情,但他看得几千年的争权夺利的书籍却多得吓人。 
  “统和六年九月的一天,萧绰一反从前在皇宫中宴请皇亲众臣的惯例,在韩德让的帐室中大宴群臣,并且对众人厚加赏赍,并‘命众臣分朋双陆以尽欢’。面对这样 一场以韩德让萧绰为主人的大宴,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这就是萧太后改嫁韩德让的喜宴,从此以后,韩德让就是大辽国的太上皇帝了。后来甚至还有传言,指楚王耶律隆祐其实就是韩德让与萧绰的儿子。这在我大宋真是天理不容啊!” 
  “这我倒没有什么看法,男人和女人,如果两情相悦,结为伉俪,这是很好的事情,当年萧绰被迫嫁给辽主,拆散了他们一段好姻缘,现在弥补回来也无可厚非。” 
  “孔少侠当真看得开啊,时下很少人能有孔少侠一般心胸了。然而,情场得意战场也得意的萧绰,却同时被家务事缠得头晕眼花。其姐萧胡辇本嫁于齐王,但不久齐王薨,而萧胡辇爱上一个相貌俊美奴隶挞览阿钵,萧绰很是生气,立即将挞览阿钵施以刑罚,赶往远方。萧胡辇空闺寂寞,郁郁寡欢,一年后她终于忍不住向萧绰提出请求,定要嫁给挞览阿钵。萧太后虽然答应了她的要求,并还提拔挞览阿钵为将军,但她们姐妹情谊已经荡然无存。后来带自己的党羽谋划夺萧太后位子,但计划失败,两人被赐死,其余人皆被活埋。” 
  “真是太残忍了,活埋这种残酷刑法也用,一点儿人道主义道德都没有,也许对于异己,掌权者都不想手软吧,最好能斩草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