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那年那月的事-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了望着领导,望图从领导的脸上找出什么答案来。
“你说这些话时,那个右派分子是不是也在场呀?我是说那个范建国!”
见领导终于开始启发了,全福想了想,又点了点头。
“他当时有没有说什么啊?”
全福摇了摇头说:“大个儿那人不爱说话,平时就知道闷头干活儿。”
“你再好好想一想,说了就是说了,要实事求是嘛!”谷玉森的指头又敲了敲桌面。
“噢!是说了。”全福猛地拍了一下脑门说,“当时好像谁问他说,‘大个儿你有学问,你说这稻子有这么密植的吗?’大个儿说‘他不清楚,说他到农村连地里长的是麦苗还是韭菜都分不清。说种稻子怎么种他更不清楚了’。我记得他是这么说的,没错,是这么说的。”
“他没再说什么?”
全福摇了摇头,非常肯定说:“没有。他又没种过庄稼,连韭菜和麦苗都有分不清的主儿!”
谷玉森很是失望,摆了摆手说:“你先回去吧,写个思想认识,好好挖一挖思想根源。要把整个过程写清楚,写深,写透,争取得到组织和广大群众的谅解。”
全福有些为难地说:“谷书记,我斗大的字识不了半筐,写不了检查。”
“写不了就不写了!可以找人代写嘛,找你们班长代写!就说我说的。”谷玉森说完,很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全福再不敢说什么了。
全福回到车间,把王河拉到一边,将领导找他谈话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说了。
王河说:“哪个王八蛋这么嘴欠,这么点儿屁事也捅到上面去了?弄得我还要替你写检查!”
全福说:“反正是咱们班那十几号人,是谁就甭管啦,就怨我的臭嘴太欠,欠抽!你说我操那么多心干嘛?明儿我他妈的就把自己当哑巴,除了上班干活,下班吃饭睡觉,什么话也不说,要不然不定招出什么麻烦来!”
王河说:“你要能戒话,我就戒饭!谁信呀?”他笑了笑又说,“这份检查我不能白帮忙啊!完事怎么也要意思意思。”说着他做了一个喝洒的手势。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敲竹杠?”
王河嘴一咧说:“你说什么时候?白天加班加点累个贼死,想办两口子的事我都没精神。你到好,惹出麻烦要我晚上点灯耗油的给你写检查,不用心写吧,你小子过不了关,用心写吧,不把我肚子里这点儿墨水全倒出来不管用,没两个晚上我弄不出来!我让你出点儿血不应该呀?”
全福见他说得这么热闹,一狠心说:“写完了我给你打四两酒,说话算数。”
下班回家的路上,全福与王河又聊起这档子窝心事,全福说,我看这位谷头儿是想让我找个垫背的。王河问,他想找谁的碴儿?全福说,大个儿。他将自己怀疑的理由说完,又说,人家已经够倒霉的啦,咱就是再过不去这道坎儿也不能干缺德事,落井下石呀!再说人家大个儿也确实没说什么出格的话。
王河听了有些激动地说,够意思,就冲你小子这么仗义,那四两酒免了,那份检查我白写!其实他本来就不是爱占别人便宜的人,他是瞧全福平日手紧,总喜欢喝别人的蹭酒,故意说让他请客拿他开心的。
范建国之所以能留在了制材车间,是王河再三向厂长李宪平请求的结果。经过范建国改动过的摇尺设备,大大改进了制材的质量,他的改进方法看似一张窗户纸,一捅就破,但这么多年就是没人想到。范建国说跑车上的摇尺还有改进的余地,说要再琢磨琢磨。王河自然不愿他现在就走。结果是石国栋去了机修车间,何小波去了机加工车间,唯独范建国一人留了下来。
全福的检查交上后便没了下文。
谷玉森虽然在这起“攻击大跃进反动言论”的事件中没找到范建国的毛病,
但他并不死心,这期间又找达进士谈了一次话,想从他们每周两次的学习会上找到突破口。也不知是达进士犯傻还是他真糊涂,达进士硬说他根本没注意还有这么一个大个儿,更不知谁是范建国。他说,谷书记您还不知我这眼神!撞电线杆子上了,还跟人家说对不起呢。气得谷玉森哭笑不得。
尽管如此,谷玉森还是准备就全福的事在制材车间开个会,借此敲山震虎,敲打敲打范建国的。
令他耿耿于怀的是,无论什么时候与他碰面,这个范建国总是低头而过,连个招呼也不打。其实这种人主动跟他打招呼,他多半也是不哼一声的,但对方不主动打招呼就是另一回事了,是对他的态度有问题。尤其是他听到传闻,范建国与史丽云似乎很近乎,他的心里更是说不出的一种滋味。但先是国际形势的突变,将他的部署打乱了,接着是又发现了更令他感兴趣的大事,范建国被他暂时忘在了脑后。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炮击金门之后,美国人的注意力由中东转向了台湾海峡,自这年的九月初开始,不断派军舰,飞机侵扰我领海,领空,公然为蒋介石集团撑腰,引发了中国亿万人民的抗议浪潮。那些天里,北京相继暴发了百万人以上的游行示威,曙光厂先后有几百人次参加了抗议示威活动。厂里为了尽可能少的影响生产,脱产人员成了游行队伍中的绝对主力。
邹晓风虽然觉得谷玉森对一位工人讲的错话有些小题大做,处理方式不妥,但又不好劝阻,美国人一闹事,邹晓风就借机将游行示威的组织工作全交给了他。一心不能二用,谷玉森只好将别的事先搁一搁了。
其实,类似这样的主意李宪平早就想出过,他几次对邹晓风讲,你这个当书记的要想法儿给老谷找事干,这种人没事干就容易琢磨事干,一旦他琢磨出来的事,就不一定是好事啦。
6.“王府井药店都炼钢了!咱厂为啥不炼?”
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的高潮是中央的北戴河会议之后,“为完成1070万吨钢而奋斗,”便成为激发全国人民热情的战斗口号。自九月初,人民日报相继发表了《土洋并举是加速发展钢铁工业的捷径》、《开展炼钢的群众运动》、《让土法炼钢遍地开花》等社论,至九月底,全国各地的小高炉,土高炉猛增到60多万座。
人们投身于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的热情是发自内心的,谁都不会忘记,当年的小日本正是凭借着钢多,才敢骑在了中国人的头上,人们懂得钢多,腰板子才硬的道理。在全国大炼钢铁这股热浪的推动下,北京的一些企业和郊区的人民公社也开始垒起了土高炉,炼起了钢。
在曙光厂九月中旬的一次支部会上,谷玉森提出了曙光厂也应垒炉炼钢的建议。为了论证他这一建议的正确性,他还念了一段人民日报的社论。
书记邹晓风说,我看这个建议不错,但究竟怎么办,还要大家研究一下。
谷玉森见邹晓风说过之后没什么反应,便在一次支部会上笑呵呵地说,大炼钢铁可是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咱们在这一重大问题上可不能当观潮派!这鼓足干劲不是也要看是鼓几分劲嘛,是五分,还是六分?我反正是表过态的,要鼓就鼓足十分劲!这个态度我是到什么时候也绝对不含糊的。
李宪平知道再不吱声是不行了,他听得出来,谷玉森很多话是冲着他来的。从本意讲,他李宪平比谁都愿意把中国的钢搞上去,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他知道钢铁的重要性。在朝鲜战场上,他听团长讲过这样的话,这场战争既是意志的较量,也是钢铁的较量。但他觉得如今自己是木材厂的厂长,放下手里的主业不管,垒小高炉去炼钢是扬短避长,肯定会顾此失彼。况且木材行业又是个防火的重点行业,也不适合炼钢。他知道,对待谷玉森这号人要讲些策略,否则不定多少大帽子要送给他。
李宪平笑笑说:“老谷的建议说出了我们大家的心里话,我是早就盼望着这一天,甩掉工业落后的帽子,把钢铁搞上去,挺直咱们的腰杆子。可就是咱们这个行业有点儿特殊性,是防火的重点行业,让咱们多少有些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说到这,他又冲谷玉森笑呵呵地说,“老谷你是主管保卫工作的,防火可是你主抓的工作,你看是不是咱们考虑的再全面一些。大家呢,也都发表一下看法。我可能是太保守了。”
“我同意老李的意见。这防火可是个大事,咱厂子到处是易燃的东西,不能不防。我个人的意见,炼不炼钢,可以暂缓,看看同行业再说。全市不是那么多家大木材厂没炼钢吗!完全可以先看一看,这叫傻子过年瞧街坊。”李宪平的话音一落,快人快语的潘树仁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老潘是从心里反感谷玉森的处事方法,什么事都好唱高调,仿佛一下子就将制高点占了,别人只能围着他的调子转。他总说得比唱得好听,其实干部参加劳动属他差,发给他的那身工作服总是干净得一尘不染。他与谷玉森因看法不同发生争执是常事,但一争论起来,他又时常不是谷玉森的对手,对方的理论水平要比他高得多,嘴皮子上的功夫也强得多。
接下来,从不轻易发表意见的支委吴素梅也表示同意潘树仁的意见,谷玉森的建议就这么被否决了。但邹晓风当时还是说得十分婉转,说我们炼不炼钢,先看看再说。如果是形势要求我们做的话,就是有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想法克服,跟上形势的要求。
形势的发展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全民大炼钢铁的热潮滚滚而来,不但城镇里的企业,农村的人民公社投身于大炼钢铁的洪流之中,城市里的学校,医院、商店,建筑工地,连街道居委会也燃起了炉火,溅起了铁水。家家户户将多余的铁器,如铁锅、菜刀、门环、甚至生火用的铁勾子都献出来炼铁,百年老店献出了铁制的牌匾,人们的那种赤诚是发自肺腑的。
这天上午,谷玉森如同带着一股风似地冲进了邹晓风的办公室,他手里举着一张报纸,胳膊底下还夹着一摞报纸。进屋先将手里举的那张报纸拍在邹晓风面前的办公桌上,表情异常激动地展开最上边的一份当天的报纸说:“老邹,好好看看吧,咱们同行业的老大哥已经行动起来啦!看,这里……”
邹晓风在他手指的地方,看到了一篇报道的大字标题是“光华木材厂出钢顺利”,副题是,“经过讨论,建造出75公斤的小转炉”,看过报道,邹晓风也拍了一下桌子,激动地说:“形势逼人呀!看来我们再不跟上,就真的要落后啦!咱们应该马上召开支委会,研究一下我们怎么办。”
谷玉森习惯性地用手指击打着桌面说:“不是要落后的问题,而是已经落后了!老邹,你好好看看这些报道吧,学校,街道、医院、连王府井的八面槽药店都动起来了!看,这里,看嘛!”他从自己拿来的一摞报纸中翻出了一张,手指头紧敲了几下桌子说,“王府井地区的大药房呀!人家的行业特殊不特殊?是不是防火的重点地区?看了这些我都脸红啊!”谷玉森显得异常激动,那是真理在握的激动。
“是呀,是呀,形势逼人啊!今天下午就召开支部会,你通知一下老潘,小吴,我通知老李。时间定在下午一上班。这些报纸我先留下了”。邹晓风非常果断地说。
谷玉森走后,邹晓风带上那摞报纸去找李宪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