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沉默中忘记-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已经离开了图书馆。
一开始,胡萍还信心满满地以为陈龙能成为作家,被她母亲接受,也让周围人认可——其实她也不愿嫁给一个图书馆的勤杂工。她不停地帮他找全国各个杂志社的通讯地址,不停地帮他打电话联系编辑——无奈陈龙嘴笨,太憨厚;每当编辑问他的职业,曾经发表的文章时。陈龙就呆板地说:“济南人大学图书馆里打工的,没发表过什么。”编辑们说:“哦……你把稿子交给我吧,我们一定会仔细看看的。”于是,陈龙把他写了一个月的稿子交给编辑,编辑接过稿子,第二天,稿子被扔进了废纸篓里,编辑们从不写信告诉他为什么不用稿子。
陈龙只发表过一篇小说,那是西江文学杂志发表的;当时,王凤英极力推荐这篇小说,主编觉得小说写得太天真。“也就是看起来很美……”王凤英说:“我读了那么多小说,只有这篇小说让我高兴地落泪!从没读过这样的小说!”于是,主编发表了这篇小说。
胡桑在杂志上看到陈龙的小说,非常震惊。他以为,整个世界上只有他胡桑知道陈龙是天才,他不晓得王凤英也记住了陈龙。
发表那篇小说是在2007年2月1日 。2月17日,陈龙收到用稿通知,他和胡萍特意去泉城公园庆祝了一番。怀揣着四百元稿费,陈龙和胡萍站在风雪中冻得鼻头通红。他们打着牙颤笑着,不知道心里是希望还是失望……
一年后,升入大四的胡萍的心冷了,周围人对她的议论她早已麻木,她也彻底对陈龙失望了。她经常骂他,但他从来不生气。
“你怎么能不生气呢?”她总是这么骂他,“你是不是不在乎我?你爱过我吗?你是不是因为孤独才和我在一起的?”胡萍其实是在想:“他是不是因好色才和我在一起?”
每当胡萍骂他时,陈龙就默默地望着蓝天。他也想装出生气的样子,但他真的不生她的气;他只是悲伤,彻底的悲伤,但他不哭。苦难的童年早已让他的泪流干了,这颗孤独的星球不相信眼泪。
胡萍的同学大多找到了工作,胡萍也急着找工作了,她再没有多少时间和陈龙在一起。2007年3月,胡萍一个月没和陈龙见面。偶偶发短信,胡萍只从储存箱里发相同的短信。“你吃过饭了吗?”、“早点睡吧,晚安!”……即便如此,陈龙仍然盼着她的短信,每当收到短信就激动地回一大通话,告诉她自己写的小说。胡萍也懒得再看他的短信了,只是回一句:“好好努力!加油!期待你的成功!”
图书馆管理员刘云很担心陈龙,这个月,他没说过一句话。刘云知道:陈龙的女友忙着找工作,一个月没来图书馆。
二十五、众里寻他千百度
2007年3月,陈龙开始写《沉默钟忘记》;胡草的《沉默钟忘记》,源于他的手稿。去年寒假回到瑞金后我才知道,2007年5月2日我在山大收到的信不是大伯胡桑寄的,而是我的堂姐胡萍寄的。
曲阜陈龙的小说,取材于瑞金人民的真实故事:胡桑、高为民和王凤英的往事。
2007年3月的一个星期六,胡桑突然找到陈龙。当时,胡桑的心情非常激动,蛇一样瘦长的身子不停地颤抖着,两个深陷的眼睛里放射出火光。
胡桑把自己十二年前写的小说:《桑忆:霜》拿给陈龙看。
桑忆?;霜
“快点!你怎么了,我们要在今天把这些货运走,你不要磨蹭了,快点!”
我将沉重的箱子扛到背上,箱子就快将我的腰压断了。我想是我太没用了,连这一点点东西都搬不动。我从沉重的箱子下艰难地抬起头,面带笑意地看着站在石阶上的督工,说:“对不住啊……我快抬不动了……”
“笨蛋,还磨蹭!”
一口唾液飞到我脸上,督工的脚落到我的脸上,我踉跄着倒在地上,箱子从我的背上掉下,猛地砸到我脚上,滚远了。那一刻,我只听见自己骨头破碎的声音。
……
“别再哭了,熵,你吃点东西吧!你一动不动地躺在这都快两天两夜了。”温柔的声音在虚无中响起,我从昏迷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张木板床上,身旁有一个人影。
我擦干眼泪,看清了……一个忧伤的女人,低头,我看见她手上一碗稀粥。我去端那碗粥,胸口像被针刺,我忍着,一口气把粥喝光。然后,我擦干嘴角的汤汁,迷惑地盯着前面的女人。
女人内疚地低下头,说:“就这点了……工头说今年收成不好,没法子分太多粮给我们……”
我点点头,用手背擦干鼻血,说:“怪我没用……没气力,养不了家……”
“不!不!”女人连声说,“不是的……今年天荒,地里收成不好……”女人费劲地笑了,露出参差的白牙。
我默默注视女人:她很瘦,皮肤也黑,但有双亮眼睛;也许因为脸太瘦小,这对眼睛就显得格外大。她也默默地注视着我,想笑却笑不好,藏着泪痕的苦笑最让我心痛。
眼前的画面突然让我迷惑,我忽然忘记了这个最熟悉的女人的名字,我惊异地问:“你是谁?”
“我是霜啊!怎么了?”她圆睁着眼郁郁地问。
“谁?……‘霜’?‘霜’是谁?”
女人的表情突然变得奇怪,她在说什么,我听不见,我只看见她嘴唇在动,但四周一片沉寂!眼前的画面突然模糊了,紧接着是彻底的黑暗,我在黑暗中重复着她的名字:“霜”,霜是谁?
眼前的画面原本像混沌的宇宙,渐渐的,从无序的波浪中浮现出一片雪花。我突然发现自己躺在老地方,只是天色已暗,我不知道过去了多久。
就在我环顾这狭小的房间时,她跑了进来,是“霜”。
霜跑过来,喘着粗气,满面忧伤地说:“你快跑吧!督工要派你去海边,我听说那些人去了海边没有一个活着回来……你快跑吧!”女人的最后一句话说得很犹豫也很坚决。
我冷冷地问:“为什么?为什么去了海边就回不来?”她低下头,没有回答。
尴尬的沉默中,我低头看自己的脚;它被一团破布缠着,上面有黑色的血迹。我问:“我的脚怎么了?”
霜咬着唇,不回答。
我咳嗽着弯下腰去,看清我的腿——我的腿断了;我的心沉到了夜色最深处,我咬紧牙,没有哭。一阵阵寒意像海浪拍岸拍着我的心,我努力不去想我的腿;当我明白这是宿命时,我扶着墙站起来,朝门外走。
我走到门口时,霜突然在我身后喊:“你去哪?”
我拖着瘸腿继续向前,没有回答。
“你要去哪呢?”霜的声音被突然涌上的泪沙哑了。
我抬头朝荒野尽头望去,但满眼扑来的,是一片片荒芜,没有尽头的荒芜。干燥的雪花开始撒在荒野上。
混沌未开的世界啊,我要去哪里呢?——也许只有海边,也许那些人留在了海边。“我要找块地,可以种庄稼。”我说。
“地……可以种庄稼的地都是地主的……你去哪找呢?”霜走过来拉住我的手。
“那——你让我去哪?”我回身,看着这个瘦弱的女人混沌未开的眼。她的眉头渐渐深锁。
我挣开她的手朝前走,走了几步后,她追上来,说:“你带上我吧!”
我回头,冷漠地打量一脸坚定的霜,说:“你为什么要跟着我?你是谁?”
霜的脸上现出痛苦,她咬着唇,似乎要咬出血。
我迷惑地摇着头,迈开步子朝前走去。在泥泞的大道尽头有一棵枣树,我在枣树下回头望向霜。月亮刚刚升起。她隔着十几步路悄悄地跟在我后面,我回头时,她低下头看着自己纠缠的手指,蓬乱的头发遮住了她的模糊的泪眼。模糊的泪眼最是“混沌未开”,我转回头望向前面未尽的泥泞,这片大地也是蒙昧的。月,是夜的牙,冷冷的笑,在东边的天;东边是一片海,东边是一片未知和希望……
我没敢再回头——我怕我再回头就再不忍心抛下她,虽然我还不知道她是谁。
前面,雪越下越大,我已无力再往东去……在我最后的记忆里,腥咸的海风送来一片温暖的雪花。在那一刻,我倒在雪地上,永远没再起来,风声淹没了霜的哭喊……
陈龙读过后,只觉一头雪花,莫名其妙。
陈龙看着胡桑迷茫的眼神,不明白胡桑为什么如此激动,激动地想把所有故事告诉他。
这时,胡桑低沉的声音响起,就像从几万年蛮荒的记忆深处传来。
“霜,你是谁?是几千年前,还是几万年前?你深爱的那人是谁?我在牢里待了十年,十年中我一直在想这些问题。今天,我终于明白了:我就是那个被她深爱的人。过去,我只知道我是1960年出生在瑞金的胡桑,霜的痛苦不是我的,而是那个倒在雪地里的人——我第一次回忆起霜是在1995年西江医院的一个实验室里。当时,我吃了高为民的药,拿自己做‘感觉剥夺实验’。在那剥夺所有外界感觉的实验中,我记起了霜!我的霜!实验结束后,我就把自己回忆起的事情写下来,写成了这个《桑忆?;霜》。写完后,我反复地读它,直到挂钟响起,高为民突然拍我肩膀。我回头看见他——那时我还沉浸在对霜的回忆里,就像法国作家莫泊桑沉浸在自己的小说里。我把高为民当作“督工”,拿起一根钢管就往他头上砸,等我看到血从他头上流出时,我才清醒过来——那时正是上午十一点。后来,我在西江超市公寓楼里用扫把打他时,也是十一点。之后,高为民起诉我,我坐了十年牢。”
陈龙睁大眼睛听完胡桑的话,伟大的构思悄悄潜入他头脑中,但他还要更多线索。他对胡桑说:“我知道,作家写作太投入时会进入潜意识状态——莫泊桑就曾经在写小说时把突然闯进房间的朋友当作小说里的坏人,但是……”
胡桑点点头,说:“经典小说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写出了一直活在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的‘心理原型’。我们的灵魂就像地上的一根芦苇,历史长河深处的集体无意识是我们的根,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像芦苇一样一岁一枯荣,但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却是永生不朽的。伟大的艺术家具有通向集体无意识的灵魂,他们能够从内心深处听见长河深处的回音,看见不死的‘原型人物’的形象,把‘原型人物’的故事写出来。”
陈龙微笑着点头,他懂得地球人的意识。
胡桑突然大喊:“霜就是人类受难的母亲!霜就是革命年代的中华魂!她哺育了我们,她支撑着我们瑞金人走完长征!”
陈龙的耳朵震了一下,胡桑实在太亢奋了,他一时接受不了这个观点。瑞金——革命?霜——受难的母亲?他一时接受不了,在他的记忆中,只有人类和谐与自然宁静,哪里会有暴力流血的革命和苦难?
胡桑以为陈龙不相信他的话,于是从袋里掏出一封刚收到的王凤英的来信,说:“你看,这是高为民的妻子写给我的信!你看啊!我发现了人类意识的真相!”
陈龙读过王凤英的信,大体是说高为民如何诬告胡桑,让胡桑进了监狱。然后,高为民又找了一个叫“陈云开”的人做试验,结果也产生了幻觉。于是,高为民把他研制的抗焦虑药和实验设备都销毁了;把这些丑恶的故事沉入记忆深处。
陈龙突然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他上前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