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藏地密码7大陆完整版-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斗啊!然而,面对着喜马拉雅山云气撩人的绮丽风光,没有人会厌倦的!重重叠叠的山峦,浓淡远近的气象,是任何画家都难以描绘的。

    现在,随着登山风气的逐渐盛行,喜马拉雅山区已渐为大众所知。但是,这里的隐士生活仍丝毫未变。数十户石造小屋集成一个村落,每一户人家屋外都种满了高茎圣诞红;老人们在门边劈竹编篮,孩童裸身在小河里玩耍,而健硕的壮年人就荷锄到梯田里去干活。在农闲之时,大伙儿便坐在小庙前的广场上闲话。这种淳朴、与世无争的生活,正是人们所描绘的理想生活!

    关于香巴拉隐秘历史的记载和传说,大量存在于现在西藏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当中。藏经、西藏口头文学、诗歌、流浪说唱艺人等,都对香巴拉的隐秘历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藏传佛教徒更在藏经中查到,早在12世纪的《时轮经》就有香巴拉这个词;16世纪吉达王子曾用藏文写成香巴拉史诗;1775年,六世班禅大师罗桑华丹益希,根据大藏经中的经典,写了一部通俗的《香巴拉王国指南》。除此之外,在藏传佛教中,还有很多关于怎样前往香巴拉的类似指南。根据“指南”,要想在香巴拉圣境入境,要经过许多高山和沙漠,克服无数的雪山险峰和江河湖泊,除此之外,还必须得到香巴拉保护神的青睐和帮助,以降伏路途上阻挠行者前行的恶魔,才能最终顺利到达。

很久以前印度就已流传着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北边,也即在西藏附近的昆仑山脉,有一个圣人居住的神秘王国。有一部印度佛教的典籍是这样记载的:“香格里拉在一个会涌出美酒的湖中央的浮岛上,那儿建有被神圣森林围绕着的王宫,要前去该岛必须乘坐‘金鸟’才行。”

    中甸的仲巴活佛讲过一个故事,康巴地区曾有一个孩子到过香巴拉王国,他看见了车轮大小的莲花,因为走路走累了,他便在那朵硕大的莲花瓣上打了个盹,醒来后却满身清香。他回到家里,他的父母已经过世,围着他的竟是一群老头,他仔细辨认,才看出围着他的那些老头全是孩提时的伙伴。

    对藏传佛教的虔诚信仰者来说,他们相信香巴拉王国至今仍然存在着,它是作为人间唯一的一块净土而保存着。但是,关于香巴拉的具体位置,至今无人能够说清楚。

    找寻香巴拉

    那些富有探险精神的西方人不相信香巴拉仅仅是一个理想王国,他们为找出现实中的香巴拉,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求:1924~1927年,苏俄人尼古拉?雷里西经过艰苦搜寻,终于在印藏边境一带遇上了来自香巴拉王国的僧侣。僧侣告诉他,香巴拉王国是居住在地下的王国,他们有着超人的能力,掌握着某种地下的隧道,这些隧道向世界的四面八方延伸。在香巴拉王国还有一个巨大的魔镜,他们将其用来观察人类的生活和行

    香巴拉大草原

    踪,魔镜可以旋转,用于看清不同地方的景象。后雷里西神秘失踪,据说是被香巴拉人接走。

    香巴拉的来源之处

    有不少人认为,香巴拉是一个时髦的传说。但是这个传说是有源头的,它的来源就是《时轮经》。在藏传佛教中,香巴拉的信仰是一个重要的宗教核心,它是藏传佛教维护统治的政治指导。

    群山环抱的香格里拉地区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曾传授给香巴拉国王Suchandra《时轮经》的原文。此原文有12000首歌谣。后来《时轮经》的原文已经散失,流传下来的是一个精简本。按照《时轮经》的时间换算,释迦牟尼与Suchandra的会面是在公元前878年,会面的地点是在南印度Rajagriha的秃鹫山附近的Dhanyakataka。当Suchandra请求佛祖传授时,释迦牟尼化身为时间之神Kalachakra,由众菩萨环绕着,坐在狮子宝座上讲经。

    Suchandra的王国香巴拉传说在印度以北,他带着96个手下将领官员来见佛祖,并受密宗灌顶后回到香巴拉王国将藏传佛教定为国教。Suchandra根据自己的记忆将佛祖的传授写成了《时轮经》的原文并加上很多注释。

    香格里拉真的在云南吗

    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出版了一部名为《消失的地平线》的小说,书中创作出一个名叫“蓝月”的狭长山谷。这个山谷是位于山谷高崖处的名叫“香格里拉”的汉藏合璧且兼有天主教印记的喇嘛寺,以及山谷尽头一座叫做“卡拉卡尔”的标准金字塔形状的雪山。书中这个隐秘的小世界后来被人们统称为“香格里拉”。

    1995年,云南迪庆地方政府在接待新加坡科学探险考察团时,他们一致认为这里是遗落在人世间的“香格里拉”。这一说法,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云南省先后组织了多次科学调查和论证,得出结论认为:詹姆斯?希尔顿先生是根据美籍学者兼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刊登的照片和文章描绘出香格里拉的,小说中的卡拉卡尔山就是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小说中的喇嘛寺就是中甸的松赞林寺,香格里拉就在云南西北部(藏区)的一个偏僻的雪域县城——中甸。

1997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宣布:香格里拉就在云南西北部的藏区——迪庆藏族自治州。2001年国务院批准迪庆州州府所在地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

    而迪庆被认为是香格里拉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迪庆有着《消失的地平线》中描写的一切人文自然景观:雄伟奇崛的壮丽峡谷,金字塔般熠熠生辉的雪峰,明亮如镜、气象万千的高原湖泊,碧如绒毯、辽阔无垠的高山

    松赞林寺草甸,金碧辉煌、种类繁多的喇嘛寺庙,安静质朴、历史悠久的古道老城,还有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和平共处,无不显示出远在东方雪峰下的一个永恒、和平、宁静的香格里拉理想王国的神圣魅力。

    然而,当世人纷纷涌入迪庆的香格里拉时,有人表示,云南怒江州经过考证,认为香格里拉是怒江州贡山县的丙中洛。它地处滇藏交界的怒江大峡谷深处,境内层峰叠嶂,江河纵横,大小雪峰绵延盘亘,四周是一片冰清玉洁的冰雪世界。境内的卡哇卡拉峰海拔5128米,直插云霄,呈圆锥形金字塔状,银光闪闪,神圣平和,被列为藏区十大神山之一。其最著名的景观为怒江第一弯——千里怒江从雪域高原拾阶跌宕而下,流经丙中洛的王箐大绝壁,由于大绝壁的阻挡,猛然西拐,又被丹拉大山的陡坡挡回,在崇山峻岭间形成一个巨大的半圆形大转弯。江弯的两岸树木葱茏,桃花竞开,风光绮丽,景色诱人。丙中洛境内居住着傈僳族、怒族、独龙族、藏族、白族等民族,所以现在仍然有典型的喇嘛寺庙、别具一格的基督教堂、道观等人文景点,这些景观也与希尔顿小说中所描绘的香格里拉一致。

    云南香格里拉

    而现在,专家们在丽江也找到了证据。被西方学者誉为“纳西学之父”的美籍奥地利植物学家、人类学家、探险家的约瑟夫?洛克博士,旅居丽江长达27年之久,以毕生精力研究纳西族的文化和丽江的文化地理和动植物,写成了《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一书,在该书中,他认为丽江比起其他地方更像“蓝月山谷”——这里有着蓝蓝的湖泊、宽阔的草甸和喇嘛庙。这里的雄古村被人认为是香格里拉的原型:林中农舍参差有致,有葱茏的翠竹、成片的桃李,一派田园景色。在该村还发现清光绪年间刻的石碑,上面“香各格里拉”的字迹仍十分清晰。境内的玉龙雪山,巍峨蜿蜒的雪峰如玉龙游动,绵亘35千米,积雪终年不化,雪山中的峡谷、湖泊、草甸,无不流露着小说中香格里拉的神韵。

    但是,香格里拉是否到底在云南,至今仍没有统一的答案。

    稻城与香格里拉

    正在各地争吵香格里拉的归宿时,四川稻城县也爆出新闻,说香格里拉在此处。有专家发现,这里与小说中香格里拉有十分一致的人文地理景观。

    稻城风光

    这里的雪峰、峡谷、草甸、湖泊、寺庙、恬静的村庄,以及稻城境内的小贡噶雪山,被称作“雪域神峰”,它们山势挺拔,直插蓝天。其主峰为“仙乃日”,即观音菩萨之意,海拔6032米,为四川境内第五高峰;南峰为“央迈勇”,意为文殊菩萨,海拔5958米;东峰为“夏诺多吉”,意为金刚菩萨,海拔5978米。

    据称以上山名都是五世达赖所封。三座神峰冰雪皑皑,一尘不染,恬静明阔,摄人心魄。峰顶交错着条条冰川,峰腰长着茂密的森林,峰脚铺垫着肥美的草甸。在雪峰之间,还有一个闪耀着七彩光韵、色泽变幻无穷的美丽湖泊,清澈剔透如一块碧黛的翡翠,又像天空中一弯月牙儿镶嵌在雪峰之间。旖旎的湖光山色,令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村落里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和平相处,也如香格里拉圣地一般。

香巴拉在喜马拉雅山中吗

    喜马拉雅山素有“第三极”之称,它耸立在青藏高原南缘,分布在我国西藏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和不丹等国境内。传说中真正的香巴拉就在喜马拉雅山之中。

    喜马拉雅山东西绵延2400多千米,南北宽约200~300千米,由几列大致平行的山脉组成,呈向南凸出的弧形,我国境内的喜马拉雅山是它的主干部分。喜马拉雅山平均海拔高达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1座。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这些山峰终年为冰雪覆盖,呈现出一片银白的世界。

    喜马拉雅山脉自南向北大致可分为三带:南带为山麓低山丘陵带,海拔700~1000米左右;中带为小喜马拉雅山带,海拔3500~4000米左右;北带是大喜马拉雅山带,是喜马拉雅山系的主脉,由许多高山带组成,宽约50~60千米,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数十个山峰的海拔在7000米以上,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喜马拉雅山脉在地势结构上并不对称,北坡平缓,南坡陡峻。在北坡山麓地带,是我国青藏高原湖盆带,湖滨牧草丰美,是良好的牧场。流向印度洋的大河,几乎都发源于北坡,它们切穿大喜马拉雅山脉,形成3000~4000米深的大峡谷。峡谷内河水奔流,势如飞瀑,蕴藏着巨大的水力资源。喜马拉雅山连绵成群的高峰挡住了从印度洋上吹来的湿润气流,因此,喜马拉雅山的南坡雨量充沛,植被茂盛,而北坡的雨量较少,植被稀疏,形成鲜明的对比。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高山地区的自然景象也不断变化,形成明显的垂直自然带。

    可是,我国西藏境内的喜马拉雅山脉中,真的存在香巴拉?

    香巴拉的入口在布达拉宫

    传说,前往香巴拉圣地的入口,就在布达拉宫的神殿之下。这种传说有一定道理,因为布达拉宫本身就是喇嘛教的圣地,其选址和设计必然有其独特的地方。而且布达拉宫结构复杂,地道、暗门众多,如同迷宫一般。可惜的是,直到现在人们还没有找到通往香巴拉的真正入口,也没有找到关于香巴拉入口的记载。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坐落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