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 全-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他们的全部宗旨。事实上,他们也在晋朝做官,阮籍尚为步兵校尉,嵇康为中散
大大,被司马昭所杀。他们所反对的乃是当日的仪饰和做作,而希望在道家的纯真
和浑然一体的观念里得到解放。

    中国之接受佛教,当中有一段周折。从其多方面广被接受和招致反对派的攻击,
可以想见其影响之深远。在现代以保卫中国的“理性”与“真实”自居者中,包括
胡适先生,他觉得这种由外输入的宗教,注重来生再世,把上天说成三十三级,而
地狱也有十八层、实在是可叹。可是另有欣赏佛教思想对中国人士有引导之功效者,
则又指出:即便是“因果”(羯磨,karma)这一观念,也要求中国人多在自然法规
的范畴里再三思维,注重每一种事物的前因后果,不要都像汉代思想家一样,完全
沉湎于对称与均衡,把各种道德行为硬比作音符与波长。总而言之,派遣僧徒到异
域取经与大开门庭欢迎远方来访之沙门大师,其裨益远逾于“拯救灵魂”。这是一
种文化上的接触,其用途及于哲学、文学、教育、科学、音乐、雕刻、油画和建筑。
有些学者尚指出,在翻译梵文经典时,中国学者自此掌握了音韵上的原则,有助于
此后唐诗发扬光大。其影响之所及如此广泛,最近若干中国之刊物乃指出“佛教是
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学家雷海宗甚至提出:自公元383年亦即淝水之
战后,中国文化便进入了“鞑靼佛教”的阶段。

    佛教之于中国,无孔不入,影响到生活的各个层面,旅游者可以自云冈、龙门
和敦煌各处石窟参观时得到这种印象。初看起来,这些窟洞在沙岩壁上以蜂窝式凿
成,不容易令人产生好感,其感动观者之处尚待进入石窟之后。每处佛像之多,均
以万计。其最高大者在云冈,耳长即9英尺;其小者全部身长则不逾1英寸。不大不
小之间有如人身长短者亦不计其数。室内尚有壁画:彩色像画在石窟顶上、柱上之
浮雕和壁|穴的全身雕像。以上三处之经营,均开始于魏晋南北朝中国分裂之际。可
是敦煌在丝绸之路上,在以后各代的继续发展较其他两处完整。观光者可以看出千
多年来佛教美术的进展。龙门的经营有唐代的工程,即使是云冈初创于5世纪的云冈
石窟,内中一项工程即前后经营达40年。宗教题材之外,也有通俗故事和历史故事。
经过艺术家安排之后,出现而为脸上的狞笑、手指尖的战栗和紧张的筋肉。学历史
者周游之后,可从此得知古代的衣饰、纺织品的设计、乐器式样,甚至人种学上的
面目。龙门有一窟构成于公元575年,壁上有当日全部的草药单方。

    可是这些石窟看似各随己意的构成,而无全面的设计,也缺乏统一的尺寸。虽
说有些设计,有皇帝皇后的资助,以替父母祈福而替本身争光,然其构造却摆在风
吹雨打的壁上,所以令人屏息的壮观同时也是满目疮扉的,有如梦吃。这和法国亚
眠(Amiens)和沙特儿(Chartes)教堂门前“石刻圣经”之整饬成为一种尖刻的对
照。虽然如此,露天博物馆也真能表现佛教的性格,此乃一种在野之人的宗教,不
借宗派的力量而能及于细民。它的神学宗旨,不必有待于苦修,可以立即发生顿悟
之功效。同时它也可以为知识分子作为形而上思考的一种题材。它之五花八门也确
曾使中国历代帝王在长时间内感到棘手。他们都希望利用佛教对全民的吸引力作为
自己行政之工具,又怕它针对于来生再世的重点,如果经过一度提倡,足为社会的
纪律而成为儒教者的一种牵制。

                            失落的三个多世纪

    这分裂的期间是否成了中国历史里“失落的三个多世纪”?其答案因各人观点
而定。此时历史的成分,缺乏向心的综合,却向侧翼大幅度地进出。自公元220年后
汉之覆亡至589年隋朝的统一,当中的史迹并未缺乏逻辑,其衍变也绝非少数人物的
贤愚不肖,有如过去的历史家之尽情褒贬,以及戏剧家之将他们的面孔涂白敷黑等
所能概括。

    以上我们已将历史上之负面因素指出,下一章则讲到重新统一的过程。只是到
此让我再提及公元280年晋朝之入南京,当时的统一,不过昙花一现,无乃一种幻觉。
至9世纪刘禹锡所作的诗,提及此事,才能因为有了历史的纵深,将当日的情景看得
更真切。刘诗抄录于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遍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第九章  统一的途径

    正当五胡乱华,中原鼎沸之际,鲜卑拓跋氏也乘机进入长城以南,建立农业基
地。淝水战后,拓跋珪成立北魏政权,这一新兴王朝,利用作战所俘虏的人口,拓
展农业基础;并解除胡汉豪族的威权,直接向农户征税,扭转后汉以来地方割据的
趋势,而逐渐推广其统治权,开启了中国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契机。

    拓跋氏是一种鲜卑民族,他们在中国中世纪的统一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贡献。
今日的学者尚不能完全确悉他们这一人种的源来。他们好像操初期的突厥语,可是
其中也仍有初期的蒙文字语和初期的通古斯字语。有些中国历史家指出,他们在公
元3世纪之末来到中国北边的时候,拓跋的部落才刚脱离原始的公社组织,他们仍旧
没有居室,没有文字,没有法典,很可能在和中国商人接触之前,尚没有私人财产。

    拓跋民族和其他民族在公元2世纪由今日之东北向西南移动。公元258年,结盟
的各部落在今日绥远的和林格尔集会,拓跋氏至此号称统率三十六部。在4世纪初期,
他们夸称马上控弦之土20万,可是看来全部人口只60万,而很难能超过百万。310年,
他们和晋朝的一位将领刘琨有了协定,后者需要他们的助力驱逐其他的部落,于是
拓跋民族才开始拥有农业基地。

                           拓跋氏建立北魏政权

    这胡汉的合作并没有成果,拓跋氏也暂时不见于经传。4世纪末,是氐、羌族出
头的日子,他们征服了其他少数民族,拓跋氏亦在内。直到383年前秦领袖南攻东晋
失败(淝剑匕厦褡宀啪硗林乩矗碚闷涠懒⒌匚弧?86年,他们的领袖拓
跋珪自称代王,以后又改为魏。魏乃周前初期的国名,这样的国名千百年后还要被
很多此起彼伏的朝代抄袭沿用,主要是他们之所在承袭着昔日国家的地盘。有些类
似的朝代袭用同一国名尚且前后重复。照着传统中国历史家的办法,我们即称这魏
朝为“北魏”或“拓跋魏”。公元399年拓跋珪又径自升级称帝。他所创造的帝国共
有12帝而连亘148年,直到534年分裂为东西两部为止。在这长期纷乱的期间,其影
响所及尚且打破纪录。在历史上,这北魏或拓跋魏也不算在五胡十六国的十六国内。

    在初期建立帝国的时候,拓跋民族以其为少数民族而无悠长的文化传统,注重
以俘获的人口加强其农业基础。公元391年,拓跋珪与匈奴一部作战大获全胜,北魏
纪录称:获马30万匹,羊400万头。匈奴的领导人物及家属共5000人全部被处死,余
剩的部落民众一律发配到黄河河曲今日之包头附近,强迫改作农民,土地和农具由
国家配给。迄至5世纪,同样的办法也照样施于其他的部落。公元398年,拓跋氏又
强迫迁徙高丽和慕容(也属鲜卑系)民众10万,以充实他们的京师(在今日山西大
同),各人也配给耕牛农具。413年开拓大宁时,拓跋魏皇帝亲自督导。

    在京师附近,拓跋魏的领导阶层分为八部监督农业,其农场由国家经营。404年
的官方文件称:当时的八部已无原有种族的界限;而440年的诏令,更指定有耕牛之
户口,须将牛供无牛之家户利用,政府尚且规定后者以劳力偿付前者的办法。由此
看来,如果其耕田人首先以国家农奴身份开始,不久即可逐渐取得小自耕农的身份。
有些拓跋领袖之可成为大地主,并非不可能;只是证据具在,他们没有将国家地产
之大部据为己有,也未将大量人口擅自改作佃农。

    事实上拓跋魏因能直接征税于农户,才逐渐将其统治权推及于一个广大的地区。
最初其朝廷派遣军官登记归附的人口,暂时收取布匹以代替正规之赋税;至公元42
6年才通令所有赋税全由州县官经手,其他的经理人众一律撤回。若不是那些可能从
中作梗的人物,例如汉人之家族缙绅的势力及少数民族间之王公大臣,均已被解除
威权,此项直接征税办法不可能付之实施。北魏5世纪的帝纪也记载着归附的户口,
三千一处,五千三处,前后不绝。很显然的,后汉末年以来地方分权的趋势至此已
被扭转。凡北魏不能以武力征服之处则从外加压力,使之归化。拓跋朝廷又能外御
其他游牧民族如蠕蠕(柔然)的侵犯,内具恤灾救荒的资源,凡此都增加其本身之
威信。然而前后看来,他们最初的决策:制造一个供应之基地,直接控制农业的劳
动力,既残酷却又特出心裁,是其转换点。



    迄至它本身崩溃之日,北魏朝廷所登记的纳税人户达500万户,更有人口2500万,
这在一个动乱的时代,可算作绝大的成功。

    这异族入主的朝廷在5世纪末颁布了它最重要的法令。所有官僚的薪给数额公布
于公元484年,这表示着在此以前北魏的财政仍脱离不了地方分权。同一通令也规定
纳税以户计。每户按其家产及口数,分别列入三等九则之内。中等之户纳米20石,
布2匹,附带生丝及丝织品。事实上这只是一般标准,实际征收数额有很大的出入,
纳税之户也未必与分炊的户数全部符合。当日的文书即指出,有时50户登记为1户。
中央政府只要求最上三则的户口之所纳缴送京师,其他的定额由大略的估计而得,
执行时有待地方官之机动。这通令只表示从此以后管制加紧。

                               均田与府兵

    一年之后,北魏又颁布其均田令。其原则乃所有的田土为皇帝所有,各人只因
钦许而有使用权:每一男丁15岁以上受田40亩,妇人减半,奴婢及丁牛又有附加,
以上系供耕种米麦之用,老免及身没归还政府。其他种植桑麻蔬果之田土另为一畴,
可以继承且在限制之内得以买卖。

    485年之均田令,在中国历史上是划时代的里程碑,以后只有详细数目字的出入,
其原则经后继各朝代所抄袭,下及隋唐,施行迄至8世纪下半期,连亘约300年。同
时北魏的民兵称为府兵制者,也成为以后各朝类似组织的初创规模。

    不少读者看到上述诏令时通常会问起:以上的诏令所述,均田是一种限制还是
一种保证?是一种希望之目标还是立即兑现的规则?其施行之程度如何?地方官是
否动手分田,而将逾额数没收?即使是最具才能的历史家,也无法斩钉截铁毫无犹
豫地回答。我们仅能从侧面的资料,再依据猜想,才能回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