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王晋康科幻作品集-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提高声音,不容置疑地宣布:“敬爱的萨拉米总统不忍看到科威特兄弟仍受病魔和死神的折磨,他已决定派3000人的医疗队,并带上足量的天花克星去为你们注射。请你们不要拒绝穆斯林兄弟的好意。”
  贝克尔迟疑着,不知该如何回答。阿齐慈不悦地说:“你总不至于象库尔德人一样,怀疑我们的好意吧。”
  “不,我们十分感谢贵国的情意。但事体重大,我还要同首相和来科医疗专家商量一下。”
  阿齐慈恼怒地说:“耽误半天就会送掉十万人的性命!也许,”他刻薄地说:“你是怕科威特人身上流着萨拉米的血液?请放心,我们施惠不图报。”他卡地挂断了电话。
  贝克尔十分犹豫,如果能有办法挽救科威特人(尤其是已患病者)的生命,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但他不敢相信狡诈多变、生性反复的北方邻居。对这种所谓“转移因子疗法”,他也全无了解。他立即打电话向卫生组织的几个著名专家咨询,以色列的本·古里,俄罗斯的谢苗诺夫,中国的陈大中,日本的山口川夫商量后,给了他一个稳妥的答复:“撇开政治上的考虑,阿齐慈所说的转移因子疗法是早已在实践中使用的方法。科学家已发明了克隆法来复制转移因子(主要是其中的干扰素),但周期达数月之久,远远不能应付突然性的病毒流行。不过,如果在伊拉克首先取得培育周期的突破并不是不可能的。伊拉克的生化科学十分发达,这是在二十世纪末萨达姆研制生化武器时打的基础。”
  贝克尔仍在迟疑着。可惜埃米尔、首相和各大臣都在病中,无法和他们商量。他把电话打到军方首脑迪勒米准将那儿,但是,未等他开口,准将已紧张地报告:“刚刚得到的消息,伊拉克军队已强行闯过了边界!”
  “有多少人?”
  “大约3000名。不过他们都是医护人员,没有带武器。他们声称是来挽救天花患者的生命,并已蒙你同意。”
  贝克尔苦笑道:“阿齐慈付总统15分钟前才同我通过话。我还没有同意。”
  秘书急匆匆地闯进来,满面泪痕,贝克尔不由心中一沉,秘书说:“首相……首相已经去世了!”
  贝克尔眼前一片金星。秘书急忙跨上一步扶住他。几天来的劳累已使他疲弱不堪,这重重一击使他难以承受。看来,中国那位神医并没有什么起死回生的本领。电话中准将还在急急地喊:“首相,我军该如何行动?是否开枪阻止?”
  首相咬牙:“放他们进来吧,但注意警戒他们的后方。”
  在伊科边境的一号哨卡上,今天是哈姆里少尉值班。边境线早已关闭,往日繁忙的高速公路上这些天异常沉寂,偶尔有一群躲避冬天的野鸭从边界对方飞过来,不过今年它们似乎来得早了一点。哈姆里少尉和士兵们一直带着防毒面具,但恐惧仍然向心中渗透。从电视上看,科威特全境都成了疫区,200万人口中已有89万罹病,8万7千人死亡。谁知道防毒面具能不能挡住250毫微米的天花病毒?谁知道“死神的忠实帮凶”会在哪一天偷偷降临?早上八点,他忽然看见伊拉克境内有一列车队飞速地逼近,他高声喊道:“作好战斗准备!”
  又迅速拔通了团部的电话:“团长,伊拉克境内有一列车队很长,望不到头,用望远镜看大部分是客车或救护车,没有坦克或装甲车。他们已逼近了,请火速支援!”
  他匆匆跳出岗楼,用血肉之躯向车队迎去。车队在横木前停住了。一个身穿淡兰色医生服的女军医跳下车,笑容满面地走过来:“你好。我们奉萨拉米总统的委派,前来科威特救灾,我们研制成功了天花克星,在伊拉克境内已扑灭了疫病。这支医疗队共3000人,争取在两天内为所有科威特人注射完毕。请放行吧。”
  美貌的女军医和蔼地笑着。这些天,哈姆里少尉很少看到不戴口罩或防毒面具的人,更不用说女人了。所以这名漂亮女军医就象沙漠中的甘泉。当然他不会因为欣赏美貌而玩忽职守,他严肃地说:“对不起,我们尚未得到上级的通知,不能放行。”
  女军医佯怒地说:“难道你们怀疑我们的真诚吗?所有车辆你们可以仔细检查,绝不会有一支枪、一颗子弹。”
  “我们相信,但作为军人必须服从上级的命令。”
  女军医生气地说:“等那伙政客把一千另一个方案讨论完,科威特已没有一个活人了!俗话说去邻舍救火不能先穿礼服,请原谅,我们一定要立即通过。”
  “不行!”
  女军医讽刺地说:“你总不至于向一群手无寸铁而且急于救助你们的医护们开枪吧。”她径直冲过哨卡,一挥手,后面的车辆缓缓冲断横木涌过来。
  哈姆里少尉一挥手,科威特士兵立即鸣枪警告,但女军医和她身后的车队置若罔闻。少尉还多少有点政治头脑,他知道在这种场合绝不能造成流血事件,于是他指挥着士兵步步后撤,一边用报话机急急向上级报告。
  那些满面笑容的伊拉克军医们对着枪口一步步地前进。直到这场拔河比赛深入科境500米后,迪勒米准将才传达了代首相的命令。于是,剑拔弩张的局势一下子变成了一场联欢,那位女军医不客气地摘掉了少尉的防毒面具:“来,我先给你注射,注射后就用不着戴这个玩艺儿了!”
  3000人的医疗大军分成300队,按照计划迅速向科威特境内扩散。

  十七、精确注射
  绝密。此命令必须由行动小组正付组长共同启封,阅后立即返回。不得复制,不得私自销毁。违者就地正法。封套内正文:大伊拉克新月行动委员会:第12号命令。兹命令300名行动组员立即插入援科医疗队并随队出发,医疗队向科将威特民众注射A型疫苗。对科威特政府官员,萨巴赫王族成员,军队连长以上军官(含连长),警察中巡长以上官员(含巡长),各界实力人物等,均由行动队员注射B型药物。对普通民众中仇视伊拉克者,也可由行动队员相机处置。注射B型药物者一般不要超过科人口总数的30%。此令。大伊拉克新月行动委员会主席阿齐慈2031年10月17日《阿拉伯复兴报》10月18日专栏报道:伊拉克新闻署署长卡尔什答记者问:史密斯(基督教箴言报记者):伊拉克向科威特派去了3000人的医疗队,这次行动是否事先征得了科方的同意?卡尔什:当然。我国付总统阿齐慈已向科威特代总统贝克尔通报,并已获他允可。
  王小伟(人民日报记者):贵国的转移因子快速克隆法在世界上属于首创,它的可靠性是否经过验证?据我所知,库尔德人聚居区的天花仍然非常猖獗。
  卡尔什:库尔德聚居区的天花未能有效扑灭,纯粹是政治上的原因。因为多年战争造成的隔阂,库尔德人拒不接受政府的援助。我们不得不派军队强制注射,这真是莫大的讽刺。但巴格达疫区的局势已经完全得到控制,这是有目共睹的。我想再次说明,由于萨拉米总统体内无与伦比的免疫系统,才使我们及时得到了特异性转移因子的样本。现在,伊科两国人民的血管里都有萨拉米的血液。我们永远铭记领袖的恩惠。
  穆里克(埃莎社记者):贵国的转移因子快速克隆法--如果它确实成功的话,应当无愧于下一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金。你们是否会向科学界公开技术秘密呢?卡尔什(笑):伊拉克人绝不是守财奴。不过时间仓促,疫区情况又太复杂,这种药物还未得到绝对可靠的验证,适当时候我们会公布的。谢谢大家的光临。
  卡尔什走下讲坛时,还特意注目那位正忙于记录的穆里克。多谢这位聪明的傻瓜,关于陨冰病毒的情报正是通过他及时传播出去。他看着记者们急急冲出房间去发消息,不禁冷笑一声。
  第二批来自中国的药物已经运到了。在法赫米的帮助下,皇甫林、小娜和那位司机兰小龙(他已成了熟练的护士)已经培训了一千人的队伍,他们向九十万科威特人进行了注射。但第二批药物也快要告罄。好在皇甫林已经预见到这一情况,他在中国紧急采购了大批中药,品种繁多,有大黄、鸦蛋子、莨若、麝香、美人豆、虎耳草、博落回、石长生、大戟、八角金盘、三七、山慈菇、天南星、半边莲、蛇含草、马兜铃……这些都是潜能激活剂的主要成份。当然,再生产针剂已经来不及了,他只得采用变通办法:用大锅把这些中药按配比熬成药汤,令群众服用。于是,在科威特各个城区,常常见到一口大锅中翻滚着药汤,锅下是熊熊的火焰,就象贝都因人在沙漠中烤全驼那样热闹。
  小娜和兰小龙都派到外地了,法赫米为皇甫林配了一架小蜻蜓单座直升机,使他可以方便地到各个疫区巡查。但不管多么疲累,晚上他总是尽量回到首相官邸。
  首相已移到达斯曼王宫,由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救护。首相夫人已明显好转,但艾米娜被病魔蹂躏得面目全非,满脸满身的脓泡几乎布满了原来白晰润泽的皮肤。她高烧昏迷了三天,在谵妄中尖锐地呼喊着,有时反复地重复着一个三音节的词,似乎是皇甫林的名字。皇甫林耐心地为她翻身,擦去她身上的粘液和分泌物。在体温过高的时候,为她灌服一些退烧药。
  惨烈的灾疫也淡化了科威特人森严的男女之防。每当皇甫林进来,屋里的护士就悄悄退出去,似乎服侍艾米娜成了皇甫林骑士的专利。每当单独与艾米娜相对时,皇甫林常常握住她的手,不厌其烦地轻声唤着她的名字,向她灌输着希望,他相信自己的喊声能穿透意识障碍进入她的心房。
  这一天,艾米娜缓缓睁开眼睛,皇甫林惊喜地喊:“艾米娜!艾米娜!”
  艾米娜的瞳孔中一片茫然,然后逐渐聚焦,一个面孔在虚浮的背景中逐渐出现。在昏迷中她一直在同两个人追逐、逃跑、搏斗、缠绵,一个是死神阿慈赖尔,一个就是他。当死神在狞恶地啸叫着追逐她时,常常是另一个轻悄深情的声音驱走死神。现在,她在昏迷中百寻千觅但始终相距一步之遥的面孔就在面前。她颤抖着伸出一只手。
  皇甫林理解了她的意思,把脑袋凑过去,艾米娜抱住他的脖颈,把他拉到自己怀里,泪水汹涌流淌。皇甫林也觉得嗓中发哽。法赫米进来,正好撞见这一幕。他没有退回去,而是走进去拍拍皇甫林的肩膀。
  但皇甫林的耳鬓厮磨使艾米娜感到了自己脸上的异常,她摸摸脸颊,摸到了正要退掉的痂皮。她恐惧地看看自己的手臂,看看皇甫林,忽然凄惨地喊:“镜子!我要镜子!”
  护士闻讯赶来,看到病人已经苏醒,十分欣喜。但病人又厉声重复:“镜子!”
  法赫米上前按住妹妹,劝说道:“艾米娜……”
  艾米娜狂怒地甩脱了哥哥。皇甫林忽然平静地对护士说:“去,把镜子拿来。”
  护士惶惑地走进梳妆间,皇甫林笑着说:“艾米娜,你当然知道白雪公主的故事,她的后母处心积虑杀死女儿,想成为天下最漂亮的女人。这种卑琐的女人心态实在很可怜。我再说一个中国的历史故事,东汉时一位女子孟光肤黑体胖,麻脸跛足(这一条是他杜撰的),但她选夫甚为苛刻,声言只嫁给大学者梁鸿。
  后来两人真的成了一家,夫妻恩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