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湖奇情录-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道:“朱大人,你送杨公子他们出去吧!”杨聪听他的声音有些悲凉,知道刚才误会了他的一片诚意,连忙恭敬地道:“刚才草民无礼,请皇上恕罪!”那朱佑樘头也不回,背负着双手大声道:“送客!”那朱骥见此情景,连忙朝杨聪使了个眼色,杨聪知道此时再不走,等一会这朱佑樘发起火来,众人想走也迟了,连忙道:“草民等告退!”说完连忙带着鲁长老等人退出了大厅,杨聪退到厅门口时回头看了看,见那朱佑樘此时已经转过了头,正看着杨聪,杨聪连忙朝他鞠了个躬,算是赔礼道歉,便退出了大厅。
众人出了大厅来到院子里,只见整个院子里到处站是官兵,刀剑在黑夜里闪着白光,众人均吃了一惊,那朱骥领着杨聪等人出了院子,来到外面的胡同里,只见四处也布满了官兵,鲁长老等人暗暗吓了一身冷汗,瞧这情形竟有好几千官兵,如果刚才众人打了起来,那是插翅也无法飞出这院子的。那朱骥把五人送出胡同口,高声道:“来人哪!”便有几个彪形大汉应声从前面的胡同口闪了出来,跪在地上,那朱骥朝那几人道:“你们带一些人送杨公子等人回客栈!”那几个大汉应了一声,其中一人拍了拍手掌,便见几顶轿子从前面的胡同里闪出来,那朱骥朝杨聪等人道:“各位请上轿子,恕再下不能远送!”杨聪虽然心里恨他骗自己来与那朱佑樘相见,但现在见这朱佑樘竟然安全地放众人出来,便也不介意,朝他抱拳道:“朱大哥请留步!”说完便上了轿子,鲁长老等人也上了轿,那朱骥见众人上了轿子,高声道:“起轿!”那轿夫便抬着众人向前走,杨聪等人虽然坐在轿子里,但个个都暗暗握住兵器,随时做好厮杀的准备。杨聪偷偷地往外看,只见前面有七八个挎着刀剑的大汉走在前面,后面也有七八个大汉跟在后面,谁也不敢说话,只听见轿子“吱吱吱吱”的声音和沉重的脚步声,杨聪等人生怕这朱骥在途中伏有官兵,因此个个都随时盯着那官兵的一举一动和四周的情景,但轿子一直往前走,转过了几个胡同,最后安全地回到了迎宾客栈,杨聪等人这才松了口气。那些人把众人送到了客栈,便折身返回去复命了。
众人此时哪里还敢在这客栈里居住,杨聪等人见那些大汉走远了,连忙折身拐到另一条胡同,向前面奔去,见确实没有人尾追而来,才向丐帮的堂口奔去。众人回到了丐帮的堂口,才放下心来,钱云飞见众人深夜而来,吃了一惊,知道定是发生了什么事,连忙询问原因,鲁长老叹道:“好险!好险!”说着便把今晚发生的事情简单地说了一遍。彭长老道:“这朱佑樘也算他还有点良心,没有给毒酒给我们喝,早知道那朱骥端来的那壶酒没有毒,我们就犯不着拂他的好意。”翠儿笑道:“怎么没有毒?那壶酒里放有鹤顶红和孔雀胆,那朱骥一端进来我就闻出来啦!”众人听了均吃了一惊,鲁长老惊叹道:“这朱佑樘好阴险,原来他喝毒酒是故意演戏给我们看的,原来他早已服下了解药。”翠儿摇摇头道:“错了,那朱佑樘身无半点武功,即使事先服了解药,喝一杯毒酒还能抵挡得住,连喝六大杯毒酒,那岂不是要了他的命。”众人听了,都感到纳闷,鲁长老连忙问道:“翠儿姑娘,那这朱佑樘喝下的难道不是毒酒?”翠儿点点头,道:“那壶酒的夹层里确实藏着剧毒无比的毒酒,我猜那朱佑樘倒酒的时候突然良心发现,给我们倒了美酒,没有倒毒酒,这也使我有点感到意外。”众人议论了一阵子,均不知道这朱佑樘是何意。
钱云飞叹道:“这朱佑樘为什么突然来到南京城里呢?难道他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阴谋么?”鲁长老道:“这也未必,你忘记啦!现在正是清明后不久,我们先是在西湖于谦大人墓前碰见了那朱骥夫妇,随后在这南京城里碰见他们夫妇和这朱佑樘,说不定他真的是来祭祀他的老祖宗呢!”众人听了均顿时醒悟过来,钱云飞道:“难怪前不久东郊紫金山上的孝陵园突然戒备森严,原来他是来祭祀朱元璋夫妇来的。”杨聪听了众人的话,顿时想了起来,这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和马皇后均葬在紫金山的孝陵园,想来这朱佑樘真的是来祭祀祖宗来的,却无意中被众人撞上。杨聪叹道:“原来匆匆又过了一年,又到了清明时节啦!”他想起自己的父母葬在北京的郊外,自己还没有在清明节好好去祭祀过,而这朱骥夫妇特意从北京城赶到西湖来祭祀自己的父母,那朱佑樘也来祭祀自己的祖宗,便叹了口气。众人也都叹道:“又到了清明时分啦!时间过得也真快!”众人在江湖中忙忙碌碌,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谁也没有注意到这清明节的来临。这清明节是中原汉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说来还有一段与朱元璋有关的故事。
这清明节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郑国时期的上巳节,当时取农历三月初三为上巳节。《后汉书》记载:“是月上巳,溱洧两水,执兰招魂续鬼,祓除不祥……,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这一天,人们都要到郊外执兰招魂祭奠,并到朝东流的河流中洗浴,以除污邪。清明节的形成,与晋国的寒食节有最深的渊源。汉代的刘敬叔在《异苑》中记载:晋献公时,晋国宫廷内讧,公子重耳出逃卫国,卫国不敢收留,于是逃往齐国,途中无食物可食,只好拿野菜充饥。重耳自幼长在宫中,咽不下野菜。其中有个叫介之推的侍从,他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成汤,端给重耳喝,谎称是麻雀汤,重耳喝完后连称味道好。后来在赶路的时候,重耳发现介之推走路一拐一瘸的,经过追问才明白真相,重耳顿时大为感动,发誓日后若能回国登上皇位,定会报答介之推“割肉裹腹”之恩。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重新回到了晋国,并平定了叛乱当上了国君,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跟随他出逃的人都得到了封赏,介之推不愿为官,带着老母亲归隐山林,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也把他给忘了,后来经过左右提醒才记起介之推来,他几次派人相请介之推出山为官,但介之推并不出山。为了逼介之推下山,晋文公就下令放火烧山。没想到的是,介之推宁死也不愿下山,与他的老母亲抱着一棵大柳树被烧死了。他在临死前在一棵柳树上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事后痛心不已,于是下令每年在介之推被烧死的这天禁烟火,而只吃冷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至于寒食节的确切日期,各种典籍记载不一,但大都说是清明节前一二日。唐代以后,人们逐渐把上巳节和寒食节合在一起过,改为清明节,把纪念介之推转为扫墓,也不再吃冷食,于是就形成了驱鬼除邪,祭奠亡灵的习俗。
经过唐宋元三代战乱后,清明扫墓之风逐渐淡了下去,唐代以后,人们逐渐淡化踏青上坟、祭祖扫墓的习俗,以娱乐为主,同时还增添了不少习俗和活动,其中戴柳的习俗就是唐代开始形成的。据《燕京岁时记》“清明”条记载:“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墓而已。”同时还详细记载戴柳的习俗源于唐高宗,说三月三日,唐高宗在渭水之阳行祓禊之礼,赐群臣柳枝编制的圈条各一个,说戴在头上可以“免虿毒”,后来戴柳即承其意。明末清初的《成都通览》一书也述说:“三月清明上坟,或蒸清明饽饽,或折柳枝戴身旁。”谚曰:“清明不戴柳,死去变黄狗;端阳不戴艾,死去变妖怪。”后来人们还把清明节做为秋千节,而且这种习俗从唐宋一直延续到清代。据唐代的《天宝遗事》记载说,每年清明,宫中做秋千并令宫女竞相游戏,以助宴饮之乐。诗人韦庄有诗云:“满街杨柳绿绿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女子隔帘红杏里,女郎撩乱送秋千。”也证明了这一习俗的存在。元人的《析津志•;风俗》里也记载:“清明即寒食,宫延于是节最为富丽,起立彩索秋千架,自有戏蹴秋千服”。清明还有拔河、赛龙舟的活动。据《景龙文馆记》里记载:唐中宗时,他命三品以上官员和侍臣参加拔河比赛,君臣同乐。宋代的吴自牧在《梦梁录》里也记载了杭州清明盛况,人们或宴饮赏花,或乘彩舟画舫,又有龙舟可观,杭州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
到了元朝时期,元朝的皇帝对死后埋葬和祭祀均看得很淡,这与蒙古族的风俗习惯有一定的关系,蒙古人死后不修建陵墓,尸骨埋入草原,以便肥沃草原,他们认为这样回归大地是最好的葬礼,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是如此。据《多桑蒙古史》记载:“当时成吉思汗埋葬后,葬地便广种树木;以后树木丛生,成为密林,不复辨墓处何林木之下。”后来元朝历代十几个皇帝死后均是如此。据明清时期的叶子剞在《草木子》一书记载,元朝的皇帝死后,不用棺椁,也无殉葬器,一律葬于漠北的一个叫起辇台的地方,只用“枕木二片,凿空其中,类似人体形状大小合为棺,置体其中。”再加髹漆,以黄金为圈,三圈固定,内无金银器皿,深埋于草原之下,埋葬时派一支军队封锁该地区,等来年荒草遍野之时,才解除封锁,以后也从不来祭祀。蒙古人不重视清明节,他们入关后也不准汉人在清明节祭祀,以免汉人借清明节的祭祀活动从事反对蒙古人的统治,因此到了元代,清明节人们便不敢再祭祀祖先了。
而清明节恢复扫墓祭祀祖先的习俗,却与当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父母有关。相传朱元璋幼时家贫,他的父亲叫陈世珍,母亲叫陈氏,是安徽凤阳人,1344年,当地闹瘟疫,他64岁的父亲和59岁的母亲先后在一次瘟疫中死去,他家因为贫穷,无法买棺材,他和哥哥只得抬着父母的尸体到山上去埋葬,突然遇到了暴雨雷电,只得跑到村里避雨,等第二天他们回来埋葬他父母之时,发现他父母的尸体已经被土堆了起来,于是他们就在那里草草埋葬了父母,朱元璋便到皇觉寺当了和尚。后来朱元璋参加了元末的农民起义军,东征西讨打下了江山,当上了皇帝。可是父母的遗骨却成了他的一块心病。原来,当年埋葬他父母的那座山坡,多出了许多坟茔,朱元璋没办法辨认出哪座坟墓是自己父母的,于是经常闷闷不乐。有个他家乡来的太监猜到了皇帝的心思,于是献了一条妙计。朱元璋听后大喜,下令清明节这天,老百姓都要去祭祀祖先、踏青扫墓,否则杀头抄斩。暗地里他却偷偷地派侍卫去窥探,发现埋葬他父母的那座山坡上,只有一座坟荒草茂盛,无人扫墓,于是朱元璋便知道那座坟墓便是自己父母的了,他暗中派人移骨厚葬了他的父母,了却了一桩心愿。
这朱佑樘自然不知道这清明节扫墓的来历,但大概他是遵循古训来祭祀祖先,却不知道弥勒教的人也暗中等这一刻,伺候好刺杀他,正巧被杨聪等人救了。鲁长老叹道:“咱们上次救了那朱骥夫妇,得罪了弥勒教的人,今晚又救了朱佑樘这狗皇帝,坏了这弥勒教的好事,看来他们不会善罢甘休,咱们可不得不防啊!”众人听了均称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