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商场故事-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觉得我这人还有可交之处,呵护我一下,可能就易如反掌地改变了我的命运。所
以我必须为自己交一些像您这样的高档次的朋友,不定哪一天我有需要您关照一下
呵护一下的时候……”
他当时说的是一番实话。也是一番心里话。
那导演大大地被感动了。导演的艺术档次并不高,成就也就不大。在影视圈
里,基本上还属于默默无闻之辈。但却不失为一个好人。甚至还可以说是一个大好
人,好人有时也格外需要别人的奉承,听了奉承话也高兴。尤其一个又是好人又是
导演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导演者,那有时候就不仅需要别人的奉承,更需要别人的
崇敬了。
韩德宝的话,他当时那一种虔诚之至的表情,使导演丝毫也不怀疑自己在
对方的心目中,是被摆在受崇敬的地位的。
受到崇敬的导演一拍他的肩,热血衷肠地说:“小韩,冲你的话,我交你这朋
友!我的一位亲戚,正在策划与日本人合资办一个厂,你若觉得是你的一次机会,
我就将你推荐给他。有我这一层关系,合资厂办起来后,像受不着委屈的……”
韩德宝喜出望外。这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天赐良机呀!做梦想到了以前也只有
在梦里想想罢了根本实现不了的啊!他当时受宠若惊几乎要给导演跪下磕头……
木材加工厂的头头们,听说他要调走,皆作出依依不舍的样子,说些依依不舍
的话.其实他主动要求调走,正中他们的下怀.他们已隐隐地感到,他在厂里的人
缘越好,交情越普遍,办事的能力越比他们显得高强,越是一个不可久留的家伙。
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因为他的存在,他们中的一个权力动摇。所以他们内心里是乐
于他调走的。何况,他们抬举过他,厚爱过他,将来他在一个中日合资的单位混得
出人头地,凭着他们曾多次抬举过他厚爱过他的资本,也许还能沾他点儿什么光呐
……
于是专门为他开了欢送会。会后厂长们一干人等十几位,还在一家半大不小的
饭店为欢送他而设宴。至于对他的鉴定,那更是写得花团锦簇,好得没比……
松井石根先生,是日本的一个小资本家。说他是一个小资本家,在全世界资本
的递增数值飞速膨胀的今天,在资本家比雨后的蘑菇还多的世界资本格局中,似乎
太把他摆放在过于正儿八经的资本座标上了。按中国以前的成份定位法,更确切地
说,他大概应属于小业主一类。靠着几代人的孜孜不倦的苦心经营,拥有了一亿日
元左右的资产。也就是九百来万人民币。也就是一百来万美元。一爿小厂,雇着三
十几名工人,维持着手工作坊式的生产。若在中国,可以算他是个小小的“乡镇个
体企业家”吧。也许还是比大了点儿。
他那爿小厂,原先是专门生产厨房抹布的。也附带生产拖地的拖布。日本人赚
钱的原则是大钱赚,小钱也赚,凡是钱就赚。所以日本才成为如今世界上的经济强
国。同时日本的男人们当然也就比世界上其它任何国家的男人都活得累。你若站在
东京某一幢大厦的某一层凭窗俯视,准可见日本男人们的一片片秃顶或半秃顶,仿
佛海面上泅来泅去的一批又一批鳖群秃顶是日本男人们为赚钱付出的共同代价
之一种。这世界上绝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秃顶男人比日本还多。
七十四岁的松井石根先生不消说也是位“绝顶”聪明的日本男人。但是由于日
本“绝顶”聪明的男人实在太多,商场竞争激烈有时甚而惨烈,他也就枉自从四十
多岁便开始“绝顶”,似乎聪明反被聪明误,至今依然的仍是小业主而已。他却并
不气馁,也不灰心,反而更加老当益壮,野心勃勃,发誓要在有生之年由小业主而
变成为大资本家,给子孙后代创下半壁江山。他曾幻想有一天全世界一切的家庭全
用上日本的抹布,和拖布,当然抹布上应有他的机绣的头像,拖布把上应刻下他的
姓名。既然日本的家用电器和日本的汽车几乎在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消费市场上霸居
主流地位,日本的,也就是他那爿小厂里生产的抹布和拖布为什么不能?他还曾幻
想过全世界的电视机屏幕上有朝一日全都出现这样的画面各种不同肤色年龄各
异的家庭主妇,操着各种语言说这样的广告词“抹布还是日本的好。拖布也是
日本的好!当用日本的抹布和拖布的时候,请记住松井石根这个名字奥!”
你不能不承认石根先生的野心是美妙的野心。你也不能不承认他的幻想同样是
美妙的幻想。如果有朝一日全世界的一切人家真的极其统一地只用一种抹布和一种
拖布,世界大同不是就多一分指望了么?
然而一切美妙的东西都是人可企望而不易求的东西。比如美妙的花儿在别人家
里开放得很美妙,连花盆搬到自己家里就侍弄不活了。美妙的鱼也是。美妙的女人
更是。美妙的野心和美妙的幻想尤其是。它们的实现过程,要比将一盆美妙的花儿
搬到自己家里,将几尾美妙的鱼养在自己的鱼缸里,将一个美妙的女人的芳心征
服,使她成为自己的老婆或情人难上何止十倍百倍呢?对于普遍的全世界的男人,
如今这世界上只剩下两件顶难顶难的事儿了。那就是征服女人的芳心和积累个人资
本。海湾战争一个月内就解决问题了,曾是台湾影视界“白马王子”的男演员追求
是他同行的一位情爱偶像,却追求了十几年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一位资本家则
至少需要三代的嬗变。石根先生要实现他的野心和幻想,似乎还缺整整一代的过
程。倘这地球上只有一个国家是日本,那么不管石根先生是一个多么目标明确意志
坚定不移的人,他的野心和幻想,恐怕都是很难实现的了。在日本人和日本人之间
的竞争,也就是在绝顶聪明的一部份人类和绝顶聪明的另一部份人类之间的竞争
中,石根先生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他的经验往往被更年轻一代的野心、魄力和锐
气无情挫败。由一个小业主而资本家大资本家,毕竟不像反过来变那么简单。事实
上他曾很认真地思考过,要不要激流勇退,将自己的野心和幻想移交给儿子去实
现?
幸亏这地球上不只日本一个国家。和它同在亚洲还有一个庞然大国叫作中国。
又幸亏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这乃是中国为它自己也为全世界作的最巨大的贡
献。世界上因而多了一个有十二亿之众消费人口的超级国际市场。世界性的广泛的
经济疲软仿佛被及时地注射了一针吗啡。日本这头极善于和剩余价值交配的经济动
物,在较为谨慎却又为时很短的试探之后,勃起了它那强大的经济之根,率先亢奋
地从太平洋上朝中国游来。在它眼里,中国无疑是,甚至只不过就是一具雌体,情
欲绵绵而又温柔庞大。
石根先生却并非是第一批急促匆匆赶来中国进行投资考察的日本商人之一。也
不是第二批第三批之一。他对中国一向取不信任态度。认为若带着他父辈人苦心经
营几十年积累下来的资本去到中国,乃是十分冒险的。在这一点上他很理性,承认
自己缺少足够的资本实力冒这份儿险。他隔洋观望,暗暗抱着幸灾乐祸的心理,巴
望看到别的日本人大上其当,蚀光资本,沮丧而归。但他看到的恰恰是相反的事实
中国不但对他的那些日本同胞取一种最由衷最热情的欢迎态度,而且给予了他
们最优惠的投资政策。使连他这么谨慎的日本人,都丝毫也不怀疑只有非常愚
蠢的日本人在中国才赚不到大笔大笔的金钱。
于是石根先生忙不迭地也到中国来了。同时带来了他的全部资本的四分之一
二十五万美元。虽然他是一个拥有百万美元的小业主,但百万的一半是不动
产,是想带到中国也没法带来的。而一半的一半是要留给后人作遗产的,他不愿动
用后人的生存保障进行投资。其实他又何尝不想尽数带来呢?
但是石根先生来得有些晚了。在一批又一批他的同胞对中国进行动辄数百万数
千万甚至亿万美元的大规模投资之后,在中国的许多特区和许多大中城市都出现了
由日方单独投资或由中日合资兴建的商厦、厂房之后,在大小中日合资企业与日俱
增的形势之后,在中国人渐渐开始学会对寸利是图寸利必得的聪明之至的日本人谈
判合资条件之后,他这个瘦小的,其貌不扬的,仅仅带了二十五万美元来到中国的
小老头,确实根本不曾引起过中国官方人士的接待兴趣和注意力。也根本不曾引起
中国公私两类商企界人士的兴趣和注意力。对于中国商企界,他的量级真是太小太
小了。好比一个巨人张开怀抱,是没法儿拥抱住一个侏儒的。只能将他像抱一个孩
子一样抱起来。而中国需要的是经济人,不是小孩子。他终于明白,自己最好是将
目光投向中国的那些小业主或企图从平民百姓上升为小业主的人们身上。也终于悟
到了“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这句中国话对他意味着些什么。他知道他们是很多很
多的。多得触目皆是。他站在中国的这一座城市的喧闹街头,睹望着每一个从他眼
前闪过的中国人的身影,心想只要他叫住他们中的某一个,告诉他们他带着二十五
万美金的支票,选定了对方作为他在中国的投资合伙人,或投资代理人,那个对方
不论是男的中国人或女的中国人,不论是和他一样年纪的中国人还是年轻得可以做
他的儿子或女儿的中国人,都一样会感恩戴德喜出望外的吧?但是尽管他们多如蝼
蚁,他却一个也不认识他们啊!何况,他并不打算当某一个中国人的上帝,将他可
以赋予的良机随便赐予。他在中国的那些日子里感到了极大的失落。也感到了被漠
视被忽视是多么有失尊严的事情。甚至使他感到被轻蔑了。他很想欺骗某些最能成
全他的愿望的中国人,撒谎说自己带来中国的并不是二十五万美金,而是两千五百
万。至少想撒谎说自己带来二百五十万。他清楚,以他一位日本人的身份,以他七
十四岁的年纪,以他那张轻易不笑的亲和不足严肃有余的脸,欺骗个把中国人是很
容易成功的。那么他所处的被漠视被忽视的情形,必将发生戏剧性的大转变。那一
种转变无疑将把他推到这一座中国城市的至尊贵宾的地位上去。可他虽然生性狡
黠,虽然唯利是图,虽然专执一念为利而来却毕竟自幼就受过良好的诚实教育,认
为撒谎骗人是比女人卖淫不算还成心将性病传染给男人更可耻的。
正当他感到中国之行窝窝囊囊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有位在这一座中国城市投
资开了一家中档饭馆的叫小野的日本人,巧巧然地碰见了他。小野几天后将他介绍
给了这一座中国城市的区委办公室主任。是副的,不是正的。那区委办公室的副主
任接受了他作为初次见面的礼物殷情相赠的日本照像机。全自动的,也就是被中国
人叫作“傻瓜”的那一种。价值一千来元人民币。于是几天后对方又将一位生产玻
璃器皿的小厂的厂长介绍给了他。双方洽谈了三天之后,决定合资办一家水果蔬菜
双功能榨汁机。对方说中国人的饮食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