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米夏埃尔·于尔格斯-战争中的平安夜-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唱歌的德国人唤起了他们的感觉,和平的感觉代替了战斗的感觉。音乐声就在他们的附近,他们被旋律所征服,深深地怀念起自己的家庭,而不再想他们接着要执行的军事行动,但他们毕竟还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他们的少尉命令,如果发现外面有什么特殊情况,马上报告。格吕韦兹报告了有关在唱歌的德国人的情况,当首批炮弹落在德国人的掩蔽部时,他的手里还拿着电话听筒。歌声突然消失。“死了的人已不能再叫喊,但受伤者大声喊叫着,整个德军阵地什么也没有剩下”。

  回忆这一圣诞节的浴血事件成了格吕韦兹的终身压力,他谴责自己的行为像个野蛮人,他被压得透不过气来。50年以后,这位老人在写给他孙子吕克的信中谈到他心灵所受的折磨,他一直还听见伤兵们在喊叫。他不想开脱自己的罪过,虽说他很容易为自己辩解的,只要说他是在执行命令;再说,他在打电话时炮兵已经轰击了,毫无疑问,这一切都是事先准备好的,他只不过是达到目的的一件工具罢了。

  没有他报告方位,炮手不可能打得那么准,因为他们不能很快知道该朝哪里轰击,他们就得试射,这就给了许多德国人逃命的机会。要是,要是,要是……“是我的行为消灭了生命,而且是在圣诞节的晚上,在圣诞节的这种情况下炮轰袭击,比战争本身还要糟糕,可以说是我一生中所作的最糟糕的决定。圣诞节每个人都比平时放松,一切都深陷在情感之中,人们确实是更多地想到和平,而不是杀人。事后我经常深深地感到内疚。”



第十章  人性的渴望

  在圣埃卢瓦,只要吹两声口哨即可,它的意思是事先约好的。如果英国人吹两声口哨,德国人回一声口哨,这是“没有危险”的信号,也就是没有看家狗——军官的意思。接着,所有的男儿们暂时离开战壕,往无人区走去。除了握握手、交换罐头和烟品外,没有发生别的事情,他们没有时间进行其他方式的友好活动,随时都有可能过来一个上司。结束他们通过口哨约好的自发的相见。10分钟后,这一短暂的圣诞节日喧闹也就过去了。但可以等着口哨再次吹起来。

  威尔弗雷德·尤尔特少尉与格拉弗斯故事中的上尉波默罗伊很相像。他和波默罗伊一样是一个君子,和波默罗伊一样有人性,也和波默罗伊一样能够理解别人。他指挥着阿尔芒蒂耶尔和里尔之间的一个苏格兰警卫连,和戈登高地兵团的士兵不一样,他们的士兵不穿苏格兰男裙。对尤尔特来说,圣诞节不应该有打仗的欲望,他想给自己和部下一点安静,不管上面有什么命令。但是就像打一个战役一样,实现和平也需要有一个战略,需要把握正确的时机。

  1915年拳击日,早上8点不到一点,确切地说是7点50分,好像是个有利的时机。这时候,大本营的人还没有从圣诞大餐中醉醒过来。再说,这么早有谁愿意从大后方跑到前线来。这时对面吹起口哨,接着,一个德国人出现在防卫墙上,挥动着双臂,第二个、第三个也都跟了上来,所有的人先后从战壕里走出来,但都在铁丝网边上停下了,犹豫着。这一切尤尔特都看在眼里,但他没有作出反应,而他的苏格兰部下已经正确地作出了解释,于是他们也立即从战壕里爬出来,跑了出去。同时,对面的德国人动了起来,双方在无人区的中间碰头。“这种压倒一切的、对人性的渴望,这种产生于希望和恐惧的、不可阻挡的冲动鼓舞着人们,就像流行病那样快速传播着。”尤尔特记录道。出于必要的小心,他没有将这些记入兵团的战争日志,而是记在个人的日记中。

  士兵们互相拍打着对方的肩膀,像成功地捉弄了严格的老师的小学生一样。但有一个很大区别,现在军官们是老师,士兵们是男孩子;还有,小学生们的行为不会产生严重后果,而士兵们有可能被起诉而走上军事法庭。可是很显然,大家对此都无所谓。他们哈哈笑着,他们用饼干换酸泡菜。倘若用语言不能沟通,他们便默默地指指他们自己没有、但对方有的东西——这儿的英国军大衣,那儿厚厚的德国羊绒衫。

  这些细节是尤尔特在战争结束以后写的,比如对话中的句子是凭记忆写的,不可能一字不差:

  “这见鬼的战争什么时候结束?”

  “春季攻势以后。”

  “是的,春季攻势以后。”

  “你们的战壕怎么样?”

  “糟透了,水和泥浆没到膝盖。连猪都受不了。”

  “你们也非常厌倦战争吗?我们非常厌倦。”

  “这一切进行得很快,”尤尔特结束了他的经历报道,他称此报道为“第二次友好——第二次圣诞停战的快乐回忆”,因为从他们对面的巴伐利亚第95后备兵团突然走出了2个军官。他们没有任何恶意,但他们带着照相机,要为英国人照相,并愿意为此提供雪茄作为报酬,被尤尔特制止了,他完全可以想象,如果这些照片发表了会出什么事,再说照片上还有自己呢。

  苏格兰人和巴伐利亚人的时间不多了,他们还要讨论一个方案,剩下的拳击日时间怎么过,确定一下以后几天该如何举止。两个德国军官中的一个转向尤尔特,请他把他的部下重新送回战壕,因为他刚才得知,再过5分钟,德军的炮兵要开火了。于是大家都回去,但是刚才的时间也够他们作必要的商量了。这个战区连续48小时都没有再听到枪声,此后又平静了几天,直至重新开仗。

  原因在于“大家的不幸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尤尔特自问道,“还是上帝的宽容在起作用,或者是人类对别人的好奇?”圣诞节灰蒙蒙的早晨,英国和巴伐利亚人在战场上约好了友好相会,尽管只持续了10分钟,但凡是经历了这10分钟的人,没有一个会忘记的。

  那些各自待在自己战壕里的诗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面,互相并不了解,他们没有名气,只是每个参战国的普通士兵,他们也有同样的感受。当他们把这些感受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时,他们用不同语言写成的诗句听起来总有一种相同的感受:忧伤。

  我是杀死你的敌人,我的朋友。

  我知道你在黑暗中:你是如此不满,

  昨天,我把你捅死和杀死。

  我避开,可是我的手是讨厌的、冰冷的。

  我们现在睡吧……

  威尔弗雷德·欧文在歌颂一个虚构的敌人,是他将这个敌人杀死的,就在昨天。他的手和这个敌人的手一样的冰冷。在对方也有一个叫格里特·恩格尔克的士兵在想念一个敌人,这个德国二等兵以《致大战中的士兵》为题所写的诗完全可以看成出自英国二等兵欧文之手:

  你躺在伊珀尔,它已被摧毁?我也躺在那里,

  在米尔,那儿也荒芜?我就在那儿。

  在迪克斯迈德,被冲刷的地方?我就躺在你对面。

  在地狱的深谷,炮火浓烟,就像你在乌烟瘴气中;

  和你一起,在迪那堡的雪地里,又冷又阴沉。

  在吞吃尸体的索姆河畔,我就在你的对岸,

  任何地方,我都在你对面,你却不知道!

  敌人挨着敌人,人挨着人,躯体挨着躯体,

  温暖又紧密。

  欧文于1918年11月大战快要结束前的一次进攻中被打死。他曾被炮弹震击而在精神病院治疗,后被作为治愈而出院,重新送往前线。被称为“无产阶级出身的第一个文学天才”的恩格尔克死于1918年10月13日前不久,中弹抢救不愈,在一家英军野战医院去世。佛兰德战地博物馆有他们俩的事迹记载。

  他们两人阵亡的时候,整个国家已经是一个巨大的万人墓,它至今还留在佛兰德人那里,柔软的绿草地覆盖着过去,有时候土翻到了上面,如果耕犁把土地掀起来的话,尸体又被吐了出来,尸体的残余部分、骨头等又露了出来。

  虽有来自上面的各种威胁,前线的其他地方在圣诞节期间像尤尔特的部下一样,实行了战争小憩。圣诞节前几个星期,第235后备兵团的符滕堡士兵们就开始为演出而排练,演出已被官方允许。他们要用赞美诗让自己的人高兴高兴。如果白天没事情可做的话,男声歌咏团便在地下掩蔽部练几首流行的德国圣诞歌,他们尽了最大努力,还是让人觉得不好听,好在尚能听出他们在唱歌。

  1915年12月24日终于来到,歌手们集中到最前线,但都待在掩蔽部里,等天黑下来了,他们爬到静静的夜幕中,站在防卫墙上唱了起来,歌声传到80米远的英国人阵地,唱了约半个小时。什么也没有发生,英国人只是静静听着,不像去年那样鼓掌,也没有用一首歌来回答,但他们也不开枪。

  “敌人好像很少举动,只是大声歌唱、说话和拉手风琴。可以听见他们在喊‘巴伐利亚人’和‘伙计’等。”

  德军第10巴伐利亚野战炮旅的马克西米利安·埃贝迈尔上校于1915年12月26日在他的日记里简要地这样记载着。去年这个时候他曾禁止任何没有必要的射击。根据所有的兵团日志记载,每次都是敌人的士兵们发起停战的,在埃贝尔迈尔的记载中是英国人发起的,在法国人和英国人的记载中是德国人发起的。这样的记载是否真实,还是为了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不让人看到自己的所谓弱势,已经没有办法去验证了。

  恩斯特·云格尔在他的日记中只提到是外部环境造成|人们在圣诞节的接近,而不是内在因素:“双方战壕里的士兵们被可怕的泥浆赶到了防卫墙上,因此在双方的铁丝网之间出现了活跃的往来和交换烧酒、卷烟、军装纽扣及其他物品的现象。”由于疏忽,有一个德国兵被射死了,于是立即开始了愤怒的射击,和格拉弗斯部队里发生的完全一样,和平就这样破灭了。

  然而英军少将卡万在写给总司令部的一份秘密汇报中承认,他不得不报告,1915年12月25日,尽管有各种命令和警告,英军还是和对方的巴伐利亚第13后备兵团在无人区进行了友好接触。被告急的指挥官“20分钟之内就到了现场”,开始将士兵们赶回战壕去,这又用了30至40分钟。“我已命令进行详细调查,怎么会发生违反军令的行为的”。虽说是德国人发起友好活动的,就像去年一样,“但这是不能原谅的,对这件事情我感到说不出的遗憾”。

  来自柏林的志愿兵奥托·海涅巴赫甚至梦想,各国人民对和平的普遍渴望最终势必会导致战争的结束。他的理由是,否则人们对人性的东西都会绝望的;他给家里写信时就是这么说的。他还告诉家里人发生在前线另外一个战区的圣诞节停战,同时也以此增加自己的勇气:

  “昨天我听说了可靠消息,在卢斯……经历了恐怖后,接着到来的是一个完全像约定了的停战时期。双方无忧无虑地在掩蔽部的上面走动,离敌人只有几米远,双方都没有开枪。我相信,这样的行动是最符合双方的心情的。”在卢斯,英国人首次对德国人采用毒气。半年前在伊珀尔,是德国人将这种被人唾弃的方法用到战争中的。

  海涅巴赫所听到的以及在卢斯真正发生的事情,并不是谣言。德国人和法国人在那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