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爱的日记 作者:不详[外国]-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他所有异性的畦力都排除掸。在不同异性对象身上,性的畦力并不互相排斥。
所以,专一的Xing爱仅是各方为了照顾自己的嫉妒心理而自觉地或被迫地向对方的嫉妒心理作出的让步,是一种基于嫉妒本能的理智选择。
可是,什么是嫉妒呢?嫉妒无非是虚荣心的受伤。
虚荣心的伤害是最大的,也是最小的,全看你在乎的程度。
在Xing爱中,嫉妒和宽容各有其存在的理由。如果你真心爱一个异性,当他(她)与别人发生Xing爱关系时,你不可能不嫉妒。如果你是一个通晓人类天性的智者,你就不会不对他(她)宽容。这是带着嫉妒的宽容,和带着宽容的嫉妒。二者互相约束,使得你的嫉妒成为一种有尊严的嫉妒,你的宽客也成为一种有尊严的宽客。相反,在此种情境中一味嫉妒,毫不宽容或者一味宽容,毫不嫉妒则都是失了尊严的表现。
好的爱情有韧性,拉得开,但又扯不断。
相爱者互不束缚对方,是他们对爱情有信心的表现。谁不限制谁,到头来仍然是谁也离不开谁,这才是真爱。
自私与自爱
若你之爱遍施子包括你自身在内的一切人,你必会把所有的人当作一个人来看,他就是上帝与人。
爱因对象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类型,对这一点人们不会提出异议。
然则不少人却执有如此一种信念:爱他人是美德,爱自己却是罪孽。
据说,爱自身者不可能爱他人,自爱与自私无别。
在我们着手从心理方面探讨自私与自爱之前,首先窄泌,要强调:那种申言爱他人与爱自己乃是相互排斥的观点在逻辑上是荒谬的。
如果说,邻居是人,所以我爱他是道德的,那么我爱自己同样也是道德的,因为我也是人。没有任何关于人的概念把自我排斥在人之外。
任何敢于采取这种做法的理论必然包含着自相矛盾。《圣经》的“爱邻若爱已”这句名言里已经蕴含了对个人自身的独特性、完整性的尊重。你决不能把尊重自己、理解自己与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分割开来。对自我的爱与对他人的爱不可分割地紧密相联。
如果自爱与爱他人原则上不可分割,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释自私?自私公开排斥对他人之真诚的关切,自私者只对自己感兴趣,他替自我攫取一切,给予令他痛苦,而桶夺使他快乐。他对外在世界所持的唯一立场是:我能从中获取什么;他对他人的需要漠然置之,对他人的尊严、完善无所顾忌。他心目中仅有他自己。他评判每一个人和每一事物的唯二标准是看其是否于己有利,他根本无力于爱。难道这一切还不足以证明:我们必须在关切他人与关切自身之间作出抉择?
倘苦自私与自爱本是一回事,则答案只能如此。但这种假设本身就属于一种谬误,它招致了无数关于这个问题的错误结论。自私与自爱非为一体,它们处于根本的对立之中。自私者不是过分自爱,而是爱得太少;其实,他简直是痛恨自己。缺乏对自身的喜爱。关切,这不过是他的生产性匾乏的一种表现,他由此而沮丧不堪,堕入空虚茫然之中,痛苦不可避免地接踵而来。于是,他迫不及待地竭力从生活中攫取他自己已率先断送了的充实。表面上,他似乎在拼命替自己操劳,其实他只不过在徒劳无功地试图挽回在关切自我方面已铸成的败局。
弗洛伊德认为,自私者自我依恋,他把给予他人的爱收了回来并将其全部倾注到自己的人格中。其实不然。自私者的确不能施爱他人,但他也无力于挚爱自身。
埃卡哈特的下列一段话能最完美地总结上述关于自爱的思想:“自爱者爱人若爱己,假若对人的爱逊于对己的爱,则其自爱必属虚妄,若你之爱遍施予包括你自身在内的一切人,你必会把所有的人当作一个人来看,他就是上帝与人。敌此,能自爱且施爱于每一人者方可谓人格伟大,德行昭彰。”
矜夸
男人很看重一纸婚书的实质与意义。
有些女孩爱虚荣,常夸耀曾有多少男人向她示爱求婚,她都不屑一顾,这,若非夸张也是无知。
男人可以天天说爱你想你,也可以费时费力费钱以博女人一笑,但真正要他求婚并不容易。男人很看重一纸婚书的实质与意义。
求婚不是一时的激|情,而是男人整个生命的承诺与抵押,是真正将一个女人视做自己的生命自己的世界。若对自己所爱的女人都没有信心的男人,一定是仅止于求爱绝不求婚。
一个女孩可能会有大多的求爱者,而求婚者并不会很多,即使无缘,也不该轻慢这一份由衷的爱惜与期望。
自我嫌恶
要相信,你是有价值的。
自我嫌恶有着多种形式,你也可能陷入某种自我贬低行为之中。
下面列举了一些经常出现的典型自我否定行为:
──回绝别人对你的赞扬(“噢,这没什么……”“这并不是我聪明,只是运气好……”)。
──希望别人证实你的看法(“对不对,亲爱的?”……“我就是这么说的,对吧,玛莎?”……“去问问我丈夫吧,他会告诉你的……”)。
──性生活时,没有快感。
──不给你自己买些东西,因为你总想到应给别人买些东西,尽管并不需要这样做;或不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你觉得自己不配。
──不去购买你所喜欢的花、酒一类奢侈品,因为你觉得这是个浪费。
──别人对你说,你今天气色挺好。你却在想,“他就是想让我感到舒心。”
──有入请你去吃饭或看戏,你却想:“一开始是这样,可当他发现我是什么样的人时,他还会这样请我吗?”
──一位女友同意和你约会,可你却觉得她是为了不伤你的心才同意的。
我曾接待过一位年轻妇女,她叫雪莉,长得非常漂亮,肯定有许多男性在追求她。但她坚持认为,她和曾接触的所有男友都不欢而散,而且尽管她非常想结婚,却没碰到过一次机会。通过询诊,我发现雪莉是在无意识地破坏每次接触的机会。如果一个小伙子告诉她,他喜欢她或爱她,她在心里反而会想:“他知道我想听这句话才这样说的。”雪莉总是在说一些否定自我价值的话。由于她缺乏启爱,所以她也拒绝别人努力给她的爱。她根本不相信有谁会以为她长得好看。
为仟么呢7因为她首先就不相信她是值得爱的。这种周而复始的自我摒弃思维方法使得她更加以为自己没有价值。
在日常的言谈举止中,存在着大量的自我否定行为。每当你做出某种自我否定行为时,你便进一步加深了别人已经给你带来的忧虑,并减少了生活中爱的机会──无论是自爱还是对他人的爱。现在,要相信,你是有价值的,不应总是贬低自己。
追求幻想
多数女人所受的教诲是:她们需要男人,由于这象征着女人的价值。
有些女人的早年经验告诉她们说,当女人是单独的个体时,自己是脆弱的、不完整的或没有价值的。而她们所接受到的教诲则是,男人是解决这种缺乏安全感的答案。
你或许曾经听过这句话:“女人听天由命,男人力行实践,”的确,女人经常认为感情关系就是与男人合而为一,并在男人身上寻找到自主、行动力与外在的保护等等。
然而议、年来,女人却对此展开挑战,她们逐渐依靠自己来寻求价值感,潘洛普。拉辛诺失在《为什么没有男人我就无足轻重?》一书中,深刻描述出,当女人周围没有男人关心她们、肯定她们、让她们感觉完整时,女人经常会非常痛苦与空虚。
多数女人所受的教诲是她们需要男人,这并不是因为生命中有个男人会更愉快,而是由于这象征着身为女人的价值。有位女子清晰地回想起母亲对一个问题的典型回答:“不要问我这个又老又蠢的娘,等你父亲回来时再问。”在她成年后与男人的关系中,这种根深蒂固的缺乏安全感不断涌现,使她误以为男人天生有弃她而去的权利。
这种爱情迷恋者被幻象所惑,她妄想寻找到一个完美的男人,让她觉得完整与安全。她痛苦地察觉到自己的不安,从一个男人投向另一个男人,深信找到适合的男人,只不过是时间迟早的问题。
追求自我肯定
如果你不认为自己可爱,那么就没有人说你是个可人儿。
所有的孩子在童年时,都希望父母对他们的价值有所赞同与肯定,好家长会逐步鼓励孩子思考与评定本身的价值。当孩子对自己的观念与评价愈来愈有自信时,他们会学着喜欢自己,并重视这种判断力。
但是许多父母在这方面却教得不够好,有些孩子也学得不很好。
基本而言,自我肯定的过程就是逐渐将权力从父母转移到孩子身上,“我怎么想并不重要,你以为如何?你的感觉如何?”父母说这种话可使孩子觉得重要,使她觉得自己对某事的看法或感觉有价值。
可是有些父母却教导孩子,只有父母的想法与态度才算数,因而抹煞了孩子自我肯定的过程,这种父母在把权力转移给孩子时,或许会感到一种失落感,他们喜欢将孩子紧紧拴在旁边,只有这样才肯给予赞同。可悲的是,这种孩子从小被教育成应声虫,只能仰赖别人来获得自我价值与被接纳的感觉。这种女人在小时候,不敢看着镜子说:“我喜欢自己见到的”;长大后,这种女性在端详镜子时会迟疑不决,“他喜欢他所见到的吗?”无法肯定自我会导致对自我价值的严重怀疑,当你不能相信自己时,通常会有一种无法信任别人的感觉,如果你不认为自己可爱,不论多少人努力试着如此说,也没有人能告诉你说你是个可人儿。
这种不信任使爱情迷恋者一再重蹈覆辙,纵使有个男人一直说她与众不同,他爱她,但她仍然执意不信。她之所以不信是因为她从未学过如何发诸内心地自己去感受,她注定要不断寻找某人,好让自己有一种惹人爱怜的感觉。
错误的追求
对能够抛下妻子的男人,他同样能够舍弃你。
尽管有些男人是如此捉摸不定,可是依然还是有许多女人千方百计地想去套牢他。她们绝对不是神经有问题,她们只是想赌、想冒险。其实人类都具有向命运挑战的欲望。我们只需看看电视连续剧节节上升的收视率、言情小说大量畅销,我们就能明白有多少人向往那种战栗和危机重重的爱情。
安德蕊就是典型的例子。尽管有再多的痛苦和失望,她却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一直等待着一个能带给我生命高潮和兴奋力的男人。有什么不好?谁不会耍心机、玩花招,说不定我还比他过分呢?”
她知道如何卖弄风情,如何去迷惑男人。引诱男人。也知道该如何下饵、甩竿、坐待机会。“对付男人绝对不可以太过迫切,反而要让他觉得他需要你。拿我来说。在宴会里刚认得男人,我绝对不要他送我回家;还有,我宁愿抄下他的电话,却不愿意把自己的电话给他。我喜欢站在主控的位置上。”
如果一个女人坚持要冒这个险,奉劝一句,你必须很谨慎地隐藏住自己,不能让对方洞悉你的一切心思。对付行为放荡不羁的男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