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尘有幸识丹青 下 by 阿堵-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照月轻轻一击掌:“有理。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正是因为处在生死关头,才逼得他孤注一掷,把潜力和天分发挥得淋漓尽致。” 

  照影接下去:“所以,依我看,逼一逼,倒不见得是坏事……” 

  照月点点头:“不错。传国玉玺,是昔日篆刻大师邓砚山贺太祖登临大宝所刻,也是其巅峰之作。没一点压力,恐怕难以激出直追先贤的本事来。”又一笑,“……艺高者难免手痒,就算……明知死路一条,也未必能拒绝这样诱人的挑战机会。” 

  “而且……”照影斟酌着,“殿下既然觉得……他不见得有情……倒不如,不如……” 

  照月替他说下去:“不如逼出点恨来,总比心里什么也没有强。须知爱恨之间,一念之差,最难分辨……他玉玺过手,自认必死,到时候,殿下再……” 

  再怎样?这就不用爱情参谋们教了吧? 

  承安立定。 

  也罢。 

  你片尘不染。 

  我满手血污。 

  既然不能随你超脱,便把你拉下来一同沉沦吧。 

  丹青睁开眼睛,看见头顶上罗幔珠帘,想:我一定是在做梦。 

  忽然听到一个声音说:“丹青公子,又见面了。别来无恙?”吓得一骨碌爬起来,定睛看去,竟然是赵让。 

  “噩梦噩梦,快点醒来,快点醒来……”一边想,一边伸手掐自己脸蛋。 

  赵让上前行了个礼:“冒昧把公子请来,得罪之处,还请见谅。”——态度一定要好,面前这个人,说不定就是将来的半个主子,这次自己出手抓人,实在是万般无奈下做出的大大牺牲,只求殿下心里有数就好。 

  丹青想起来,之前他和水墨师兄在客栈里闲聊到犯困,各自睡下。现在,却到了这里。心神立稳:“这是什么地方?” 

  “逸王在京城的府邸。” 

  该来的,到底还是来了。只是不知师兄怎么样。丹青慢慢坐直身子,看着赵让。 

  “公子上次不辞而别,王爷甚是挂念。” 

  “赵大人,有话还请直说。” 

  “有件事想请公子帮忙。” 

  “逸王府手眼通天,我一介草民,哪里帮得上什么忙。” 

  贺焱推门进来:“这个忙,丹青是一定帮得上的——有一方古印……” 

  丹青把右手伸出来,食指上伤痕宛然:“恕我无能为力。” 

  贺焱愣住。 

  怎么会这样?!怎么能这样?! 

  旁边的赵让忽道:“公子可知,在下使什么兵器?” 

  另两人都不解的望着他。赵让功夫已臻先天之境,就连贺焱也没见他用过兵器。 

  “在下的兵器,乃是左手刀。”赵让看着丹青,“所以,我一见公子,就知道公子必定善用左手刀。”虽然此刀非彼刀,运力的方向、技巧,却有诸多异曲同工之处。 

  ——这一文一武两大宗师PK,丹青第一局全胜,这次却叫赵让找回了场子。 

  丹青面无表情:“佩服。” 

  贺焱心道“好险”,幸亏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看着那苍白而略显细瘦的手指,想起这双手的妙处,暗暗叹息,忍不住问道:“丹青的手——” 

  “有人借这双手画的画杀人,我断指明志,立誓封笔收山。” 

  贺焱心中大震。他……竟然什么都知道了……竟然用这样激烈的方式……与赵让对望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眼中看到无比的震惊和担忧:这件事……如果让殿下知道……只怕再也狠不下心肠…… 

  试探着道:“殿下和皇上……他们叔侄间这些年来,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他有不得已的苦衷……” 

  丹青看贺焱一眼:“先生,世人皆不得已。” 

  ——不得已,能够解释原因,并不值得原谅。 

  贺焱一咬牙一跺脚,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丹青,你说封笔收山。不过,天下事,总有例外的时候……”朝赵让使个眼色——就叫你我把恶人做到底罢。 

  赵让从旁边的隔间捧了个画轴过来,在床前的几案上展开。 

  丹青一眼扫去,只觉天旋地转,心突突直欲跳出胸腔,两耳“轰隆隆”响个不停,双手掩面倒在床上。 

  ——赵让拿来的,是隆庆八年正月初八,师兄弟们欢聚一堂连句成诗后,十三岁的丹青作画,水墨师兄题字,送给师傅王梓园的那幅众弟子全家福。这幅画,师傅珍爱非常,从彤城一直带到乾城。 

  “他这样逼我……这样逼我……”丹青心中惊怒交加,恨极了赵承安。胸口剧痛,喉头腥甜,硬生生把一口鲜血咽下去。“他不过就是……有所图谋,我……犯不着和他赌气……我不能……害了师傅他们……” 

  慢慢撑着坐起来,垂下眼睛:“先生有话请讲。” 

  贺焱把一开始的话题接下去:“有一方古印——” 

  “是什么印?”丹青领教过逸王府中人避重就轻的本事。什么“下人不小心洒了点水”,其实是整幅画都泡成了浆。 

  “呃……是传国玉玺……磕破了边儿……” 

  “多大的边儿?” 

  “摔碎了一个角……” 

  第 49 章 

  六月十九,丹青入宫。 

  承安痴痴望着他。 

  这大半年时时刻刻心心念念,反反复复来来回回,一颗心为了他拆开了揉碎了烤化了蒸干了——早把这个身影溶入骨血之中。 

  除了你,天下再没有别的人别的事,叫我这般销魂。 

  现在,他就站在面前。 

  “丹青……”仿佛呼唤,仿佛叹息。这一个镌刻在胸膛的名字多日不敢出口,此时却化作甘霖普降,迅速注入干涸已久的心田。 

  终于又可以看见他。原来……只是能看见他,就已经如此美好。 

  “丹青……”承安伸出手,想要碰触他。 

  “殿下有礼。”丹青双手拢在袖子里,微一躬身。 

  承安的手停在半空。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感觉?冷淡、疏离、痛恨……都很好理解。为什么,我会觉得眼前的人飘忽不定朦胧不清……如水中望月,雾里看花……这样美,又这样惶惑不安……一定是我太想念他的缘故。不要紧,慢慢来,慢慢来…… 

  “你……走的时候,身子不大好,现下……好了没有?” 

  “托殿下鸿福。” 

  “怎么还是这样瘦……脸色也不好……” 

  “多谢殿下关心。” 

  “我……后来……”承安忽然陷入迷茫之中。 

  我是要说什么来着?我本来打算说什么来着?心底深处,对于自己后面要说的话,要做的事,仿佛充满了忧虑和恐惧,下意识的命令自己不去想起来。苍天啊,如果……时间能停留在这一刻多好!如果……之前所做的一切只是单单为了这重逢的一刻该多好! 

  “咳!咳!” 贺焱干咳两声。 

  唉,这半天还不到正题。不能拖得太久,虽然丹青自己一定不会说,但是万一让殿下发现他……曾断指明志,这事可就拿不准了。 

  承安放下手,呆立半晌,忽然笑一笑:“你答应过的,要刻一方印送我。” 

  “当日殿下也曾许诺,‘润格单算,另有菲仪’——果然厚礼。”丹青话里掺着冰。 

  承安温声细语:“不这样的话,你怎么肯来见我?你放心……” 

  上前几步,温柔的,坚定的,把他拥住,不容挣脱。 

  ——啊,狂潮决堤而来,瞬间填满心中的空洞,波涛澎湃,击荡冲刷……疼……然而,如此心满意足……每一滴血液都叫嚣着告诉自己:不能放手,不许离开。 

  丹青身子笔直僵硬,别过脸去——他竟然,竟然,还有脸,还有脸叫我放心,叫我放心……这样的人,含着笑,带着泪,一刀一刀将你凌迟…… 

  恨意如惊涛骇浪,卷起寒冰巨石,化作轻轻的三个字:“我恨你。” 

  承安在他耳边低低的笑:“我只怕你……不肯恨我……” 

  唉……旁边的人都看不下去了。殿下一定是最近压力太大,才会表现失常,大失水准。这样下去,搞不好要丢盔弃甲当场缴械。 

  “咳……咳!这个……殿下,时间紧迫,不如……请丹青公子先看看那玉玺。” 

  前朝的玉玺,早已毁于战火。元武帝平定天下之后,准备登基称帝。他一生纵横,沙场征战,谈笑用兵,自有睥睨天地的气势,对规矩细节并不十分看重。作为个人印信的,不过是一方私章,也未曾想过要专刻玉玺。 

  当年秋天,一向干旱少雨的西北蓝田突然连降暴雨,半夜电闪雷鸣,山崩地裂。雨停之后,蛇山顶上霓虹飞架,祥云拢聚。开始大家以为只是彩虹,后来发现居然连日不散,只怕是异宝出世。上山一看,峰顶一眼温泉消失无踪,泉眼处露出一大块白色璞玉。 

  蓝田向以产玉出名,却多翡翠墨玉,白玉极为罕见。更何况其中七彩纹理隐现,云烟山水,鱼跃龙腾,堪称鬼斧神工。 

  这样好东西,自然进贡给即将举行登基大典的新皇帝。尽管元武帝是实干家,面对如此祥瑞之物,也是龙心大悦。 

  名满天下的大才子,篆刻大师邓砚山听闻此事,自己找上皇帝,请求用此玉为他刻一方玉玺。邓砚山清高出世,超然物外,一向不理会红尘俗事,皇帝很奇怪他怎么给自己这么大的面子。 

  邓砚山于是讲出一番话来。 

  “古人云,玉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故君子当如玉。天下纷争数百年,仁人志士何其多也?陛下能承天运,起草莽,收拾江山,独挽狂澜,正是君子中的君子。” 

  “玉在璞中,须君子具慧眼识之;玉不琢则不成器,须君子以妙手治之;玉通灵易碎,须君子以仁心养之。切磋琢磨,精雕细镂,贴身盘意,人玉如一——故治国当如理玉。方今天下初定,苍生久罹苦难,盼陛下以君子之慧眼妙手仁心,识之治之养之,使江山重焕生机,万民得以休养。” 

  “……故历朝历代,皆以玉制玺。玉玺,天子所重,以治宇宙,申经纶。陛下固然不重虚华,然天子威严,朝廷体统何以体现?此是国之重器,天子印信。敕令所到之处,莫非王土,诏告所传之人,莫非王臣。进退法度,皆凭此物,实乃安危所系……” 

  一席话听罢,元武帝深以为然。看看那块白玉,忽道:“这么大,只刻一方印未免可惜,不如请先生替朕再刻一方皇后印罢。” 

  邓砚山一笑:“具小爱者方能成大爱。臣愿效犬马之劳。” 

  元武帝登基之后,有感于邓砚山的这番苦心,遂将开国年号定为“伍德”。那块蓝田白玉刻成的玉玺,沿用至今。 

  这段典故,在邱容与《印旨》一书中记录最为详尽,是“本朝名印”部分的第一条,足足写了三页。邱容与曾入翰林院,多次见过玉玺印文,赞叹说:“初见只觉端方温稳,再看一片浑穆磅礴,如泰岳岿然,江海吐纳。方寸之间,尽展天地浩然正气。” 

  丹青看着面前缺了一角的玉玺和碎片,自然想起《印旨》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