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小地主-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不知道会在府城停留多久,但不过是三两个月,所以就算他们身上的钱不少,也不会买太过好的东西。所以他们选东西时都是往中等偏下买的。
这样一路下来,也不过花了一两银子左右。
木兰看到前面排的长长的队伍,又看了看手推车上满满的东西,道:“我们先送回去再来排队吧。”
李石点头。
府城的粮铺一直正常开着,但却限制了每人买粮的重量,在最困难的那段时间,甚至规定凭户籍过来买粮。
这样的规定自然拦不住某些人,只能拦住平民老百姓,但这也给了府城的百姓一个信心,不用担心有人屯粮,而他们有钱却买不到粮的情况。
现在也一样,李石知道限制重量后,直接让六个孩子都拿了袋子上去排队。
等轮到他们的时候,小二看着一溜的萝卜头张大了嘴巴。这六个一看就知道是一家的,脸上蜡黄蜡黄的,真的能出得起钱?
木兰就轻咳一声,小二这才回过神来,问站在眼前的苏桃,“小……姑娘,你要买多少?”
苏桃似模似样的道:“我要买一斗。”
一斗就是店家要求的每个人能买的最多的米。
小二看了看她的小身板,还是打给她了。
苏桃很是小心的将袋子系好,这才掏出钱来递给他。
小二数了数手中的铜板,不多不少刚刚好,看来是来之前就分好的。
之后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
小二看了看他们身上的衣裳,到底没阻拦,让他们走了。
几人将粮食放在手推车上推回去,几人看着屋里的米,这才安心下来。
木兰就亲自下厨做些东西吃。
几人很久没正常吃饭了,所以木兰也不敢做太过油腻的东西,只是将菜切碎放进粥里煮了,临了再打了几个鸡蛋下去。等过几天大家的肠胃适应过来了再做些好吃的。
一家人美美的吃了中饭,就回去睡午觉。
三间房,李石独自一间,李江和苏文一间,木兰则和苏桃李媛一间。
午觉过后,李石就出去转了一圈,回来后手上就拿了一些笔墨纸砚,又从行李里找出一些书来给李江和苏文,“现在也没事情做了,你们就多看看书,不要跑出去。”
府城虽然看着还和以前一样,但李石还是觉得外头太乱,能不出去还是别出去的好。
李江和苏文乖乖的接过。
木兰则买了一些布和针线给大家做衣服。
大家现在身上穿的还是从家里带来的,大都旧了不少,现在天就快要冷了,也该准备冬衣了,所以木兰给大家量了一下尺寸就开始动工,正如李石所说,现在也没什么事情做。
李石则每天都出去摆摊给人写字写信,顺便打听消息。
李石写得一手好字,虽然他坐在那里年纪很小,但摊位上摆着他的字,所以找他写信的人也不少,至少生意和别人的也差不多,但就是这样,也不过每天接三五个客人罢了。
晚上,李石回来告诉木兰,朝廷派下来赈灾的钦差已经到了,明天一早在城门外开始派发赈济粮,至于城内的人则在衙门口领取,数量不多,还必须拿着户籍去领取。
“你不是还想找赖五叔?我想明天去看看。”
李江和苏文立马举手道:“我也去。”
“好,明天我带你们俩去。”
“那我在家带媛媛和桃子就是了,但你们也要小心,现在外面拐卖小孩的可是很多。”
李江和苏文果然被吓了一跳,李石就站在一边看着他们被吓。
三个人出去,晚上就各带回来一小袋粗粮,这次朝廷是真的赈灾,每个人领的虽然不多,但总算是能活下去了。
而赖五还是没找到。
而朝廷开始统计伤亡了。
每户手持户籍的主人都要到衙门里去汇报如今的人口,还有家中的资产情况。户主已经死亡的,要变换户主。
“我家还有五亩良田,那时我父亲想着留在家里,以后逃回来后还能有所耕种。”最主要的是那时就算卖了地得了银子,也没米可以买了,所以李秀才才没有卖掉那剩下的五亩良田。
木兰则道:“我家还有三亩。”
“那明天我们得去一趟衙门了。”
苏家现在的户主却是苏文,可苏文年纪太小,不知道衙门会不会因此为难他们。
几人心中都有些忐忑。
第二天,三人将李媛和苏桃交给李江带着,木兰和李石就带了苏文一起朝衙门走去。
在衙门里的人并不是很拥挤,大概大家知道还要在这里呆一段时间所以并不急,木兰等人算是第一批过来的。
等排队到他们,文书看了李石一眼,问:“户籍呢?”
李石就将户籍交给他。
文书看了看,问道:“你父亲和母亲呢?”
“皆过世了,如今户主是在下,底下还有一个弟弟并一个妹妹。”
文书本想说什么,看到户籍上所写李石竟然是童生,就一顿,声音微微放柔,问:“我看你名下有五亩良田,是否还要耕种?如若不要就卖掉吧,正好,后头有几位老爷想着你们初到府城只怕有许多要用银子的地方,特地过来给你们行个方便,也算是做一场好事了。”
李石想也不想的答道:“回大人,这五亩田是家中的祖产,就是当时……也不曾卖的,小子不敢做着不孝之人。”
文书也不勉强,帮李石改了户籍盖上公章,李家的户籍就算修改完毕了。李石就拢手站在一边等木兰他们。
后面就是木兰和苏文,她与弟弟苏文上前。
文书皱眉看向木兰,木兰就解释道:“家中大人都已去世,弟弟又还年幼,所以我就带着弟弟过来了。”
文书心中就有些诧异,一般像木兰和苏文这样年纪的人就算是能从灾年里活下来,家中大人去世也多是沦为乞丐,根本就不懂得保存户籍,更别说到衙门里修改户籍了,放眼望去,整个衙门里都是二十以上的男子,少有见孩子的。
李石还好说,人家毕竟是童生,读过书,有些见识也是一定的,这两个又是什么情况?
不过文书并没有问,只是伸手道:“将户籍拿来。”
木兰就将户籍递给递给他,文书蹙眉问道:“你祖父母,父母都过世了?”
木兰应了一声“是。”
文书的目光就落在后面资产上,问道:“你家有三亩良田,地契可还在?”
“在的。”木兰沉眸道:“都妥善保管着。”
意料之外的答案,让文书更加不悦,直接将户籍放在桌上,问道:“地契何在,拿来看看。”
李石和木兰都微微蹙眉,他们再笨,也知道不对了。
木兰就笑道:“那可是家里全部的家当了,自然不可能随身带着,放在家里呢。”说着又歪了头疑惑的问道:“钦差大人贴的告示里面并没有说要把地契也带上啊,是后面新贴了告示吗?”
文书眼睛一眯,“你认得告示上的字?”
木兰点头,“自然是认得的,不然也不会过来了,大人?”木兰有些忐忑的看着文书。
文书就道:“你们初到府城,靠着朝廷的赈济是过不了多久的,我是想着你们姐弟三个年纪都还小,只怕过不下去,不如将那三亩田卖了,还能多买一些粮食,也能凑够回乡的路费,一亩地二两银子呢,你长这么大见过银子吗?”
木兰眼一寒,李石面上也是一冷。二两?一亩良田七两银子,差一等的也是五两,而他们家的那三亩良田可是最好的田,当初苏大壮怎么也不愿意卖掉那三亩地就是因为太好了,他舍不得,现在他们竟然要二两银子收购?
李石正要上前,木兰就给他使了一个眼色,懵懂的对文书道:“不卖的,这是我爹娘留给我弟弟娶媳妇用的,我爹说要是没有地,以后我弟弟该娶不着媳妇了,所以打死也不能卖,没回去的路费不要紧,我们可以一路讨饭回去,大人不用担心我们。”
谁担心你们了?
连着两个都出师不利,文书有些郁结,盯着木兰的眼睛就有些发狠。
但整个衙门并不只有他一个文书,想要从灾民手里低价买地的人家也不是只有王家,苏家和周家才是最大的,所以他也不敢将事情闹大,虽然只是文书一职,但也有许多人等着他下来好挤上来呢。
文书只好给木兰等人改了户籍。
木兰仔细地将户籍看了两遍,确认无误后才离开。
虽然只是文书,但只要他在户籍上做什么手脚,木兰等人哭也没地方哭去。
出了衙门,李石就回头看那大大的四个字,沉声道:“经此一事,不知有多少人家会家破人亡。”
木兰犹豫,“你想提醒别人?”
“将事情传出去吧,至于会怎样选择就看他们的了。”因为他们也实在给出了诱惑,来到这里的灾民,大部分身上都没了银子,要在这里生活,光靠朝廷的赈济也很困难的。
木兰沉默了一会儿道:“你帮我打听一下苏家和周家是不是也在这个行列。”
李石就转头看她。
木兰怅然道:“我想知道他们的人品如何。”
苏家是她的生身父族,周家是她生身外家。
☆、28。第28章
木兰注定是要失望的,苏家和周家不仅参加了,还是其中的巨头,倒是同为三大家族的杨家并没有参与其中。
而如今城外每天发赈济粥的,苏周杨三家都在其中。
李石看着平静的木兰,问道:“你伤心吗?”
木兰摇头,“只是有些失望罢了。”
到底是自己的生身父母,木兰自然希望他们是好的。
“姐姐,姐姐,”苏桃拉着李媛的手跑进来,拉着木兰道:“姐姐,他们说有庙会,会很好玩。”
木兰给她擦额头上的汗,道:“就是好玩我们也不能去。”
两个女孩就嘟起嘴,木兰解释道:“外头好乱的,有专门抓孩子的大坏蛋,要是把你们抓走了,姐姐就再也看不见你们了。”
“那姐姐,我们不出去玩,你要给我们做好吃的。”李媛只比苏桃大半岁,俩人年纪相仿,最是爱学嘴的时候,见苏桃叫木兰姐姐更好听,她也不跟李江一起叫嫂子了,而是跟着苏桃一起叫姐姐。
“没问题,姐姐晚上给你们炖大骨汤喝,再做很多好吃的给你们吃。”
李媛和苏桃就欢呼起来,就连屋里看书的苏文和李江也不由的对视一眼,咽了一口口水。
木兰就去买菜,她和肉摊买肉,那些猪骨头就是要他们送的。那些猪骨头被剃干净了,上面最多还残留着一些肉末,他们也多是扔走或给狗吃,就是木兰要,他们也以为木兰是拿回去给自家的狗吃,并不以为是人吃的。
因为木兰几乎每天都会来买肉,所以大家都乐意把猪骨头送给她。
木兰回到家里,立马洗手进厨房。
李石就找了一本书在院子里看,最近大家的伙食都不错,脸色虽然还没有红润,但比起先前蜡黄蜡黄的已经好多了。
木兰挑了两根骨头砍了熬汤,剩下的猪肉,一道和白菜煮了,一道则和茄子炒。
孩子们闻到香味,都探头探脑的看向厨房。
李江和苏文毕竟矜持些,外面又有李石看着,所以只敢在屋里探头探脑,而李媛和苏桃却是直接跑进厨房垫了脚尖看。
木兰就点了一下她们的鼻子,挑了两块肉给她们吃。两个孩子顿时发出满足的声音。
等到吃饭的时候,李石就无奈道:“伙食也太好了,还是节制一些吧。”
“又不是没钱吃,几个孩子都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天也不过一顿肉,并不多。”
可李家以前的生活算是中等偏上了,每个月也不过吃一顿肉罢了,哪里像现在木兰天天一顿肉的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