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战争启示录(柳溪)-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劳累,他们感到自己度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一天。
  熄灯号吹响以后,战士们才打着那面大红锦旗难舍难离地列队回了卢沟桥附近的营房。同学们为了学军,熟悉军队生活,他们留宿在永定河岸的帐篷里野营露宿。
  长期在城市生活的同学,经过一天的演习,都累得腰酸腿痛,只要一坐到草荐上就站不起来了。只有在山野里度过童年的红薇,还那么精神旺盛,她要求吴伟民派她值第一班岗。
  夜,静谧下来,月光清莹如水,泄地如银。远山如黛,近山峥嵘,河水潺湲流泻,夜风吹着宛若海浪起伏的帐篷,此情此景,真是一脉关山月夜的意境。
  她在帐篷周围来回巡逻。岸边的树林里,闪烁着绿光的磷火。她知道那里一定有一片坟地。这使她忽然间想起儿时在红花峪老家听到的那些鬼怪故事,她心里有点发毛,身上起了鸡皮疙瘩。
  猝然间,一个颀长的身影,从帐篷的缝隙间闪现出来。一霎时,她的脑海里闪动着无数种有关留着小胡子的日本特务的传说,于是她横起木枪,厉声喝道:
  “谁?!口令!”
  “抗日必胜!”来人回答了口令,朝着岗哨走过来。
  红薇不仅从熟悉的声音里听出是李大波,而且月光也照出他那遮在帽檐阴影下的熟悉面孔。
  “是红薇吗?”
  “是我呀!”她高兴地说着,象麻雀一样跳到李大波的脸前。“哎呀,你什么时候来的呀?”
  “下午,我来的时候正赶上你练刺杀。不错,你的冲锋和匍匐动作,做得都不坏。我看枪法也可以。”在月光下,他看见红薇的眼睛和牙齿在闪亮。
  她被夸奖得有些不好意思,低下头,挽起他的胳膊,咯咯地笑了一阵,才那么孩子气地说:“万顺哥,看你把我夸得像朵花儿似的哩,人家哪有那么好啊!”
  李大波低下头,俯视着红薇那光辉可爱的娇羞面庞,她正好抬起头,仰着脸,露着一口杏仁似的白牙在嬉嬉地笑着。
  一副天真无邪又淘气的模样。
  忽然,她把身子向他的身上靠紧。不远的草丛中,传来悉悉索索的音响。红薇停下脚步,喊了一声:
  “谁?谁在草棵子里?”
  没有回答。草丛又一阵悉索。
  李大波弯下腰,从地上捡起一个土块,向草丛投去。一个小动物从草丛里跳起来,蹿跑了。
  “一只野兔!”李大波微笑着说,“你害怕了吗?”
  “不,有你哩,我才不怕哪!”她用力地挽着他的胳臂,“你也是来参加军训的吗?见到你我真高兴呀!……”
  “不,我没有参加军训,我是特意到这儿来找你的,”他鼓着勇气,说到这里,突然停顿了。在通县跟杨承烈一起谈到的“假配夫妇”的话,当着红薇的面倒丧失了勇气。
  人在恋爱时是敏感的。红薇在这瞬息间,感到了李大波感情的细微变化。她站在他的对面,彼此都能看到对方在夜暗的月光中的目光。
  “出了什么事?!……你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那就快说呀!”
  “是的,红薇,我有一句话想跟你说……可是我真难以启齿……”
  李大波慢慢地拉起红薇的手,他看见她那在月光中妩媚的大眼里正激动地闪耀着纯情少女的泪光,他的心突突地狂跳起来。
  “说吧,万顺哥,……”她敏感到她所盼望和追求的那个命定时刻来临了,她把头轻轻地依偎在他狂跳的胸脯上,“我猜到了,……也许……这就是我等待了很久要听的那句话吧?”
  有脚步声传过来,李大波松开了红薇的手。红薇也警觉地恢复了常态。是接岗的人来换班了。
  “哈,好哇,是你呀?有什么要紧事,都找到演习营地来啦?嘻嘻,坦白吧,不坦白我就把你交营部!”来换岗的是王淑敏,她嘻嘻哈哈地说着,在河岸传荡着一串带水音的银铃笑声。
  李大波只觉着脸上烧灼,他结结巴巴地解释着:“真的,淑敏,我是有要紧事来的,老杨捎来口信儿,说日后保不准也要你去帮忙哩!”
  一说到杨承烈,王淑敏的心也骤然狂跳起来。去年南下宣传团返回北平,红薇和她同宿一床的时候,她曾渲泄过自己爱慕杨承烈的内心秘密,这些深藏在内心深处的知心话,那一夜被躲在窗外的暗藏特务、曹刚的表妹,王淑敏的继母汪家桐窃听去了。
  触到她的心事,她不言声了。呆了一会儿她才说:
  “红薇,你已经下岗了,今晚这么热,月色却很美,到‘卢沟晓月’那边散散步吧,……红薇,老杨说的什么事,回来你可要跟我学说学说呀!……”
  “好吧,绝忘不了你的嘱托,……我们去了。”
  他俩沿着河岸,向“卢沟晓月”石碑走去。月光把他俩的影子在地上拖了很长。
  长长的卢沟桥,石雕的小狮子,被皓洁的月光笼罩着,大清乾隆皇帝御笔“卢沟晓月”碑,静静地默立在银色的纱幕里,显得尤其肃穆。河水潺湲地低吟浅唱着,伴着树上的夏蝉和草丛中的蟋蟀的鸣叫,更衬托出这夏夜的幽静。树荫里闪烁着流动的萤火,远处有鸟鹰和鸮鸟在叫。
  他俩走到河边,踩着松软的沙岸,尽情享受着这凉爽下来的夜带给他们的那种惬意。李大波慢慢地走着,鼓起勇气,想把那“假配夫妇”的事说出来。……
  “红薇,我想说的是……”
  这时,忽然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还有日本军粗野的厮杀声,这枪声来自卢沟桥附近的广场,是日军又在夜间实弹演习?
  这密集的枪炮声,使李大波停住了他要说的话。他警觉地拉住红薇的手,望一望广场上闪亮的炮火,很内行地说:
  “这日本鬼子真可恨,半夜里还这么折腾!”
  他看一看腕上的手表,这时正是夜11时50分钟。
  忽然,又一阵枪声从宛平城东门外那边传过来。枪声越来越密集。他谛听了一会儿,说道:“他们终于动手了!毫无疑问,这是日本蓄谋已久的行动。白天我往这里来时,看见宛平城东有日本兵在构筑工事……走,咱们快把同学们叫醒,先进城,恐怕要打起来了!”
  在这突然的军事行动面前,红薇感到震惊和恐惧。她和李大波紧紧地拉着手,从桥畔跑回兵营,集合学军的同学们,由李大波带队把他们立刻带进宛平城里,在县政府的大院里集合,等待着战事的消息。
  李大波刚走进办公室,就有一颗嘶叫的炸弹落到屋顶上,炸毁了半间房屋,瓦砾和木檩一齐砸落下来,幸好李大波腿脚利索,躲避及时,没有砸着。他从落满泥土瓦片的桌上,抱起电话机,往屋子那一头跑。这时他才看见今晚值班的工作人员,正好埋在瓦砾灰土底下,于是他放下电话机,赶紧用双手刨土,想把压在底下的那个上了年纪的值拜员扒出来。
  原来闷热的白天,宛平县政府都在忙碌着“国大”代表的选举。今天是正式投票日期。县政府人员都分赴各区乡了。只有县府的秘书兼第二科科长洪大中,忙了一天,连晚饭都没吃,便一头栽到床上。睡到午夜十二点,被炮声惊醒了,急忙翻身下床,往县政府跑。他赶到时,正赶上李大波抱着那架电话机在着急地往北平二十九军军部挂电话。电话打不通。原来日军在向卢沟桥开枪开炮的那一刻,敌人的工兵,就把电话线给割断了。
  密集的枪声,连续的开花炮弹,如雨点般地向宛平县城袭来。当时,国民党的军政要员,没有一个人想到,7月7日卢沟桥畔日本人响起的这阵枪声,就是拉开了震撼世界、持续八年的中日大战的序幕。
  电话打不通,通往北平的交通又被日军的炮火隔断,李大波真是心焦如焚。他把吴伟民、王淑敏和红薇等几个学联骨干召集来,商议应急措施。为了及时了解情况,他从县府找了一辆自行车,去和驻军接头,摸清情况。
  当他赶到驻军营部时,金振中营长正在接电话。他一手拿着话筒,一手向李大波打着招呼,请他落坐。
  “是,是,长官,我们立刻调查。”金营长放下电话,转过脸,摇摇头,对李大波说:
  “是秦德纯副军长来电,说他刚接到日本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大佐电话,声称‘十一时左右忽有枪声数响发于宛平城东门外,并认为这是由驻宛平城内的军队发出的,使在卢沟桥演习部队一时纷乱,结果失落日兵一名,日本军队今夜要进城搜查’,他妈的,日本鬼子挖空心思,想兵不血刃、不费一颗枪弹就占领我宛平城,打开通往河北省的门户,这是明眼人一望而知的阴谋,还要他妈的给他搜查,根本就不会有这种事,查个鬼呀!不过这是上峰的命令,也得查。”他摆动着张开的两手,不满地唠叨着。
  李大波立刻把这个指示带回到县衙。于是部队和县衙的工作人员,在李大波主动担任领队下,立即投入了搜查日兵和谁是第一个开枪的调查。结果是我军战士子弹没短一枚,绝无首先开枪之事;又随同警察于三更半夜砸门入户查遍各家,根本就没有发现什么失踪日兵的影子。他把这一情况,向同学们一传达,气得大伙儿都咬牙跺脚、磨拳擦掌地说:
  “真太欺负人了,为什么不跟小日本儿干家伙呀?咱们拼啦!”
  “恐怕这一回是要真打了,你们在这里等候命令,我要把这些调查情况当面向金振中营长报告。”
  当李大波气喘吁吁地赶到营部时,金振中营长迎住他,那张圆圆的脸上洋溢着只有军人在开战前才有的那种镇静与兴奋的表情。他一见李大波就扬起手臂带着料事如神、明知故问的神情说:
  “怎么样?李副官,没有搜到吧?!”
  李大波含笑地摇摇头。“当然不会搜到。”
  “哼,纯粹他妈的制造借口!”他用手臂用力地从空中劈下来,“纯粹是鬼把戏,鬼画狐!”他忽然停顿一下说:“李副官,你刚走我就打电话向何基沣旅长请示,何旅长当即给二一九团下了这样的命令:一、不同意日军进城;二、日军武力侵犯则坚决回击;三、我军守土有责,决不退让,放弃阵地,军法从事。好,这下我们可有所适从了。李副官,你别回军部了,留在我们这里,好戏就要开头了。”
  李大波走出营部向县政府返回途中。何旅长的命令,已在无形中不胫而走地传播开来,被挨门挨户搜索日兵惊醒的县城居民,他们不再睡觉,都高兴地在邻里间奔走相告,他们拍着巴掌地说:“这回可有机会打鬼子了,咱也出出多年被日本帝国欺压的这份怨气!”年轻人互相吆呼着,争先恐后地为部队往城墙上运送弹药箱和麻袋泥土,做临时工事,他们还帮助部队把东西城门用麻袋泥土堵紧,仅西门留一缝隙,供人出入,还用棉被把窗户遮住,为了防备灯光外射,和流弹飞中。城外的农民和城里的居民一样沉着、勇敢,他们也扛上铁铣帮助部队在城边挖战壕、做掩体。他们的抗敌爱国的思想行动,使同学们深受教育和极为感动。在这一刻,李大波带领着同学们都投入了抬麻袋泥土、搭鹿寨和街垒的活动中了。

  就在这同一时刻里,历史在这里展开了各不相同的画面和活动:
  日本驻北平大使馆陆军武官辅佐官今井武夫,7日晚上8点钟,正在他的武官室——北平正阳门外船板胡同清朝肃亲王①的旧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