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战争启示录(柳溪)-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分之八强是来自日本的。日本是我国的第三个大主顾——只有加拿大和英国超过了它。
  比较起来,一向被认为是我国商业的黄金国的中国,却相形见绌。中国目前只占我国远东贸易的百分之18,在我国全部进出口中只占百分之3略强。不仅如此,中国在我国全部贸易中所占的比例,自第一次大战后毫无增加,而在过去几年间反呈减退;与此同时,我国的对日贸易却大有增加。
  百分之42和百分之18间的差别是不容忽视的。何况与日本取得妥协,还可以希望保持一部分对华贸易;反之,如果为了只占百分之18的中国贸易而与日本翻脸,至少要牺牲全部对日贸易。这是不能设想的。事实上,正像您所了解的那样,我国的福特公司、霍特森公司、梅隆公司、联合碳化物和碳气公司、门圣多化学公司、同盟化学颜料公司、匹兹堡联合机械铸造厂……都向日本伸出了友谊之手,通过投资或输出技术、成套机器、产品、原料,帮助日本完成了一些重要工业部门的现代化,从而也给我国带来了巨额的利润。可以说,我们已经和这个东方小鬼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一切就是我的根据,也是我国政府制订国策的根据。不久前,国务院的一位高级官员向我透露,日本有意向我国要求美日两国共同在太平洋保持优越的地位,而日本希望扮演的是男爵的角色:囊括这个地区的百分之90的人口与财富。这是我们当然不能同意的。他们在击溃了中国人的抵抗之后——看来这是迟早不可避免的!中国人的挣扎,将来只能成为历史上的一个小小的注脚,而绝不能占据整章的篇幅。——南进是建立他们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呢,还是北进攻打苏联的西伯利亚,恐怕至少目前还没有作出最后的抉择,这就给了我们以发挥作用的余地:充分运用我们的影响,鼓励、推动、支持我们的日本小弟弟到时来一次不成功即灭亡的切腹行为——从东方试探一下斯大林那头北极熊,这该多么好!
  您知道,日本对苏联的仇视是多么根深蒂固,就连他们的天皇去年在接见我时对此也不讳言。至于他们北进的后果如何,我们恕不负责,反正不管怎么样都对我们只有利而无一害。
  这是后话,我写的也许太多了。让我们回到艰难但是美妙的现实中来吧!朋友,我可以告诉您,自从1896年我首次访问中国以来,以及后来数次和这个国家接触,我深信我们不倦的工作,是终会得到报偿的。因此,我要向您说,啊,占领我们的阵地!征服世界的这个战略据点吧!举起我们的战旗,向前开路!
  您的工作一定会给上帝带来荣耀!
  恳求上帝指引您,赐给您智慧!
  吻您,祝福您的全家,除了您的那几个宝贝外,那个山女好吗?我对她非常感兴趣,虽然我还没有见过她。
  再见,紧握您的手!
  尊敬您的
  约翰·穆德
  理查德读完这封长信,陡然觉得自己变得空前重要起来:亿万迷途的羔羊正在等待他的指引,芸芸众生的苦乐祸福将由他来决定。使他疑讶的是,恰巧是在这样一个重大的时刻,他竟没有想到自己可以大显身手,反而在去留问题上大费周章。想到这里,他不能不为自己的冥顽不敏而哑然失笑了。只是一想到那个并不驯顺的“山女”,这种心情才立刻又被破坏了。
  威尔斯在一旁等他看完了信,立刻就走过来说:“狄克,来,我带你去看爱弥丽吧,她已经等了你好久了。”
  詹森总领事跟他握手告别,他就跟着威尔斯走向使馆的另一个院落——武官处的小洋楼。
  理查德从他的忠仆爱狄嘴里得知,他的妻子已在这里住了半月。早从七年前“九一八”的那个晚上,威尔斯去中和戏院有急事找他,他从他俩那种两性相悦的目光中,就已窥视他们的关系不寻常。理查德不但很会审视这种阴私,而且也很会利用这种关系。他心里有一个总谱儿,那就是他的老婆看中谁,或应该跟谁去周旋,这只能对他有利,而丝毫不会损害他的利益。过去,每当事业上需要她的帮助时,例如结交中国的要人,接近外国的大使先生或是向美国的财团——煤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卡内基、汽车大王道奇、百货公司大王华纳麦卡等等募捐赞助时,他总是毫不迟疑地利用爱弥丽作为“肉感美艳”“大腿明星”的特点,撒开他捕捉的网。而况他遵循着《圣经》里教导的先例:圣者、先知亚伯拉罕不就是利用他妻子的美色去进行活动的吗①?所以,他对威尔斯和爱弥丽的关系,一向处之泰然。
  
  ①亚伯拉罕,即亚伯兰.是耶和华上帝宠爱的族长之一。据《创世纪》记载,他曾经两次把自己的妻子撒莱诡称为自己的妹妹,主使她先后和埃及法老及基拉尔王亚比米勒同居,上帝随之使降大灾或托梦给后者,帮助亚伯拉罕从他们手中讹到了大批财物、奴仆。《圣经》还不止一次称赞这个“圣者”、“先知”的这种“美德”。
  他走进那间起居室时,爱弥丽已然盛装华服坐在那里等他。他一走进去,爱弥丽就滑动着舞步,迎上他,和他拥抱。
  “亲爱的狄克,你可回来了!你走后,蓓蒂就不见了,又发生了战争,多可怕啊!幸好我躲到使馆来了,啊,你终于回来了!”
  “好,亲爱的,我正是来接你回家的。”

  这几天可把北平武官今井武夫忙坏了。前几天他匆匆赶到天津,去试探得了心脏瓣膜病已陷于奄奄一息的天津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接着又去参加他的追悼会。对于这位正当年的中将的逝世,他的心情很沉重,他惋惜将军死得太不是时候,因此各种谣言不胫而走,传说因忧虑局势自杀、或被本军谋杀的流言很多,幸好关东军早已在田代重病期间就委派了香月清司中将到任,总算没误大事,这使他还稍感安慰。在田代躺在医院做垂死挣扎时,今井武夫便跟着临时代理司令官的参谋长桥本群,马不停蹄的到前线视察。那些天偏赶上阴雨连绵,并时有暴风雨袭击,道路泥泞,他只好白天到前线,夜晚便宿在扶桑旅馆。由于日军逞威企图在中国守军夺走龙王庙和东辛庄后再重新夺回来,伤亡很重。今井武夫不得不向冀察当局交涉开开城门,把伤病员送进同仁医院救治。他马不停蹄地奔跑于前线与中日官方,累得他简直要吐血。10日——也就是卢沟桥战争爆发后三天,他第一次接到东京发来的“不扩大事件,就地解决”的训令。于是他和日本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大佐,挖空心思,拟好了三条要求:一,要求冀察第二十九军代表向日军道歉,处分肇事者,并保证今后不再挑起类似事件。二,中国军队不得驻屯在卢沟桥附近及永定河东岸。三,鉴于本事件系在蓝衣社、共产党及其他抗日团体的领导鼓动下挑起的,故今后对上述团体应彻底取缔。应向日军提出承认以上各条的书面文件。承诺以上条件后,日华两军立即撤回原驻防地。
  但卢沟桥附近驻军应按我方要求执行。
  这个书面条件,是由今井武夫亲自跑到天津,交到中国选派的谈判代表——天津市长兼第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的。张自忠那时正在寓所患严重的肠炎,而且他的胞兄刚过世不久,心情异常抑郁。他看了日本提出的蛮横条件,便对今井武夫表示:“从卢沟桥撤兵和惩处肇事的负责人有困难,”因而谈判陷入了僵局。
  今井武夫以一个职业军人的眼光来判断,他以为日军所处的战略形势极为不利。他已觉察到,如果开到卢沟桥的日军不寻求什么借口使之后撤,就会面临被优势的中国军包围的危险孤立境地。正在他踌躇不前、进退维谷的时候,他万没有想到,当他刚回到北平特务机关时,早已有天津军司令部打来的专线特急电话在等他了!他拿起电话,便响起情报处参谋寺田盛寿少佐的声音:
  “喂!是今井大佐吗?我奉命通知你,今天下午两点钟,东京的内阁会议下定重大决心,决定调动国内的三个师团和关东军、朝鲜军的有力部队。多年悬案的中国问题,如今才是解决的绝好机会。所以,没有必要进行谈判,如已达成协定,也予以撕毁。”
  电话里传来的欢快而强硬的声音,使今井武夫有些惊愕。他想根据他了解的实际情况插问一句话,都被对方那盛气凌人的语调严厉地予以拒绝了。放下电话,他陷入了迷惘与恐慌之中。仅仅在上午,东京的命令还是“不扩大方针”,而下午传来的派兵通知,大相径庭。东京不再征求当地的意见,只凭独自对局势的判断,突然决定出兵华北,甚至发出了动员的密令,仅仅几个小时,竟有如此的天渊之别,这是不是说明东京的方寸已乱?抑或是军部与内阁中强硬派战胜了温和派?还是总在争论不休的“南进派”战胜了“北进派”?但是他不想就这个问题再捉摸和思考下去了,做为一个执行国策的日本军人,他只相信一句格言,那就是:“军刀既拔出,焉能不见血而入鞘!”
  7月16日,陆军省根据今井、桥本群提出的那个较为温和的谈判条件,17日经东京内阁审议,下达给天津军的强硬方案就变成了这样:
  一,以7月19日为期限,履行协定。最低限度做到:
  1.宋哲元正式道歉;
  2.做为处罚负责人,免除冯治安师长职务;
  3.中国军队撤出八宝山附近;
  4.在11日的解决条件上要求改由宋哲元签字。
  二,中国方面如不在上述期限内履行日方要求,则停止当地谈判,并对第二十九军实行武力讨伐。为此,期满后将调动国内部队,派往华北。
  17日刚返回天津的宋哲元,接到今井亲自送达的这份通牒,18日就急忙到天津驻屯军去拜会11日在战斗机的护卫下到达任所的司令官香月清司,进行两军阵前的“摸底”。19日他匆忙回北平返任,立即决定撤除市内一切防御设施,同时撤回增调市内的部分军队。20日就向市民发布了这样的布告:
  卢沟桥一战实事属局部地区问题,望同胞安心,勿轻信谣言。
  但这时蒋介石却突然改变了主意:他觉着这时派遣中央军介入华北问题,正是赶走宋哲元旧西北军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一方面派副参谋长熊斌来见宋哲元,一方面批准了调中央军五个师北上的提议。宋哲元在他回山东老家前,跟李大波深夜谈心时所担心的那件事,终于选择在这个时机发生了。
  今井武夫匆忙地从天津回到北平使馆武官室,宽解了那身军装,摘掉军帽,露着稀疏卸顶的脑袋,摘下近视眼镜,洗完脸,打开了电扇吹风,曹刚就带着殷汝耕的郎勇井上乔之来到了。他们之间早就认识,所以一见面用不着说客套浮词,就单刀直入地谈实质问题。今井对殷汝耕非常信任,尤其对他率先在华北举起自治旗帜,内心还有几分感激。所以他一口答应,一旦考虑华北行政长官人选,也绝不会忘记他的功绩。
  “曹丧,你不来我也正要找你,”今井武夫戴上眼镜,微笑着说,“你知道吗,形势已完全明朗化了,内阁已做出派兵和战争动员令,以后,我还要更多地依靠你呢,还有乔之兄,你也不例外,也请你把这件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