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05老子与百姓生活-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再看看,当今的一些导向以及容易让人进入的误区。今天人们很重视人际交往的问题,但是有许多的讨论、研究、对策、导向,往往只是停留在一些小技巧方面。比如要处理好人际交往,有许多诀窍教你,我们来看一些内容: 
  1.人际交往中目光要善良。于是有人就设计这样的练习,比如每天让你对着镜子看自己的目光,把自己的目光练习得善良起来。 
  2.关系平衡无近疏。比如同办公室有好几个人,在交往中要尽量保持平衡,不要对一些人特别亲近,对一些人特别疏远。 
  3.嘴上便宜占不得。有人喜欢开别人的玩笑,但是绝对不肯最后自己吃亏;有的人喜欢争辩,但是绝对不肯服输,有理无理最后都要自己占个上风。 
  4.同事的隐私不打听。如果喜欢打听,那么即使本来没有什么目的,但是同事也会讨厌你,就会处处提防着你。 
  5.不够时尚,宁愿简朴。你的穿着没有条件赶时尚,那就简朴一些吧! 
  6.把还没有出口的“不”改成:“这需要时间”、“再考虑考虑”等等。 
  7.说话的时候常用“我们”开头。 
  8.经常保持笑容,使人家有好感。 
  比如笑,要微笑得让同伴心情舒畅,就好像和善、亲和写在自己的脸上。比如要你多说“请”字。有人说,这个词将尊重和友善融为一体,这是一把为你开通条条大路的钥匙,它的魔力甚至超过那句出名的“芝麻、开门”。(【德】斯蒂芬•;F•;格罗斯《关系智商》,岑颖寅、覃红波译,上海远东出版社) 
  没错,这些做法当然在处理人际交往中是有益的,确实也是有利于人际关系的。那么如果我们请老子来评说,或者我们自己稍微往深里想一想,我们发现这仅是“末”而不是“本”。老子或许会莞而一笑,说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因为还没有达到处理人际关系的那种境界,或许只是一种表层的东西罢了。   
  技巧与境界(2)   
  细细想想也是,有的人见了人总是面带三分笑,但是相处的时间长了,人们给他的评语是“笑面虎”。有的人表面上是善良得很,样子善良,目光善良,言语善良,但是全是伪装出来的,最后人们的评价是“披着羊皮的狼”。再比如大家可能碰到的马路上的伪劣产品的推销员或骗子,一个个笑容满面,善良兮兮的,亲热地叫着先生、小姐,大爷、大娘,结果狠狠宰你一刀没商量。这些就是属于“另类”的了。所以人际关系它有个表层的技巧问题,更有个深层的境界问题。 
  首先,在人际交往中和善的目光、善良的言语、慈祥的微笑,等等,只有当它们是真实地流露、自然显示出来的时候,这才是有魅力的。它们不应当是贴上去的,而是自身生发出来的。你对着镜子再练习和善的目光,你和人握手再亲热,你老是对着别人保持笑容,但是如果是装出来的,那是“作秀”,“作秀”不是真秀。 
  我们来看看国画大师齐白石的“二笑”,他在《印说》一文中这样说过:“予之刻印,少时即刻意古人篆法,然后即追求刻字之解义,不为摹、作、削所害,虚掷精神。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这种笑,就不是技巧问题了,大约是对着镜子也训练不出来的,而是从修炼的境界中生发出来的。誉之由人,骂之由人;誉之,我对人一笑了之;骂之,我也一笑了之。人际关系就在一笑中进行,我行我素,自定方向,终成大器。 
  因此,要真正使得自己有人际交往的魅力、技巧,获得成功,那首先要从人自身的内里生发出来。因此首先你要学会做个真正的人!中国人厉害啊,你学手艺,高明的师傅对你说:学手艺先学做人!你学唱歌舞蹈,优秀的老师对你说,学艺先学做人!你读硕士博士,优秀的导师对你说:求学先学做人!为什么各行各业他们异口同声教导,先学做人?因为这是本,是根本,首先要务本,而手艺、艺术、学问相对来说是“末”,不能舍本求末,否则在这条路上你走不了,走不远,走不成功。那师傅、老师不是白教了吗? 
  因此人际交往中,要紧的也是人的品格、道德、素养、境界等等,这些是深在的“根”。如果没有根,没有来自深层的驱动力,就没有恒久的魅力、鲜活的生命力,就没有真花的色泽与馨香,那些花就都跟纸扎的一样了。根正了,那么枝叶就繁茂,有了这个根本,自然也就生发出美好的人际关系来了,技巧这一个东西一指点就通了。 
  是的,老子说:“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第15章)王弼本作“古之善为士者”,此不从。在人际交往中,老子教导你,要学做人,而且还要努力去做一个“善为道”的人。老子又说:“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第41章)这就是“善为道”的那种“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情况。我们也许达不到这种高境界,但是只要努力去做,去修养,那么我们的人际交往中也就既有很好的技巧,又超越这一层面,自由地成功地进行交际了。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1)   
  在人际交往中,要有智慧,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智慧也还有个境界问题,就不是人人都明白的了。 
  老子说:“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第45章)这是说,最巧妙的就像笨拙的样子,最有辩才的就像口讷的样子。人际交往中,一个人能够这样就是境界了,而且是大境界了。 
  我们大家知道有个成语“大智若愚”或“大智如愚”,是苏东坡说的。他就是从“大巧若拙”中再生出来的。他读书很厉害,很善于体会先哲的思想,比如他在《贺欧阳少师致仕启》说:“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至仁不导引而寿。”这就是老子那种“正言若反”的表达方法。 
  老子的理念真刺激人,大巧要若拙,大辩要若讷,大智慧要“若愚”,这种思维、理念一般人接受不了。但是,有人就是这样做的,而且古今中外都有这样的人,老子所说并非虚言。 
  古代希腊的哲人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是柏拉图的老师。他这样聪明,但常常自称一无所知。有一次他的朋友到神庙去祈求阿波罗的神谕,询问是否有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回答说“没有”。 
  苏格拉底听到这个神谕后,很是困惑,因为他总认为自己缺乏智慧,不聪明。于是他去访问了许多人们公认的智者,有政治家、文学家、能工巧匠等,他们都认为自己聪明绝伦,无所不懂。通过交谈,苏格拉底发现他们虽然懂得一些事情,但并不精通,对一些事情只是一知半解。经过反复思考,他终于明白,阿波罗神谕所以说他聪明,就是指他有自知之明。神谕的含义是:只有像苏格拉底那样深感自己无知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从此以后,他就以具有“自知其无知”的智慧而自豪。 
  我们还都知道老子的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那么苏格拉底这种以具有“自知其无知”的智慧而自豪,不就是一种“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境界了吗?确实,“大智若愚”是“若愚”,并不是真的愚笨,好像愚蠢,好像傻瓜一个,其实是一个大智慧的人,而且也只有大智者才能做到“若愚”。 
  有时历史真是很好的教科书,我们来想一想,曹操手下的杨修是多聪明的一个人才,但是他最后死得很惨。为什么?他是很有智慧,但是不会“大智若愚”、“大辩若讷”,他还没有修炼到这个境界。比如《三国演义》中描写他一次又一次在曹操面前表现自己的聪明,但是不知道曹操一次一次在忌恨他,终于下了要除掉他的决心。你想,跟曹操这个妒忌心特别厉害的人交往,怎么能用这样的方法呢?这不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吗?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智若愚,这里面的内涵太丰富了。一个人可以利用这种别人以为他“笨拙”、“愚蠢”来完成在“智慧”、“巧妙”的情况下不容易办成的事情。比如说,你太聪明了、太精明了,别人防着你,你要了解一些真实情况就不太容易。你如果是高官,或是高级管理者,那么在人际交往中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有时给你很大的帮助。我们来举个例子。 
  春秋时代的楚庄王(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在位)很厉害啊,最后成为霸主。可是,他开始上台时没有像我们普通人所设想的那样,上任先来放三把火,不要说三把,他一把火也没有。他执政三年中没有发过政令,也没有治理过国家大事,看上去尽是不干正事。 
  他的负责主持军事的右司马着急啦,有一次在边上侍侯,终于忍不住了,要规劝楚庄王。他很会说话;他说:“有一只鸟停在南方的一座山上,三年啦,不展翅飞翔,也一声不叫,默默无声。请问这种鸟叫什么鸟?” 
  楚庄王说:“那只鸟三年不展翅飞翔,是用这段时间生长羽毛翅膀;不飞也不叫,是用这段时间观察民众的办事原则。你别看他没有飞,一旦飞起来必定会冲天而去,一旦鸣叫起来必定惊人。你放心吧!我知道这件事了!”大家知道,这就是成语“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来历。 
  过了半年,楚庄王就亲自听政,废除了十件旧事,兴办了九件新事,诛罚了五个大臣,提拔了六个隐士,国家治理得非常好。后来国力大盛,又有个成语“问鼎中原”,说的就是他。他进攻陆浑之戎,陈兵周郊,派人去问象征天子权威的九鼎的轻重。后来有许多国家,像鲁、宋、郑、陈等国归附楚国,他成了霸主。我们可以进行丰富的联想,老子是楚国人啊,莫非楚国的国君楚庄王和老子的智慧之间有某种深刻的联系?你看楚庄王做事怎么这样像老子所主张的那样啊。我们也用老子的智慧来解读分析一番。 
  一是,楚庄王颇像老子说的“大巧若拙”。明明是个治国的高明国君,但是他不表现出来,显得很不能干、很不会执政,急坏了他的臣子。但是他一切都弄明白了后,所采取的行动就击中要害。他改革内政,除旧布新,惩罚坏人,启用人才,还兴修水利。他真是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天下。他果然飞了起来,而且飞得那么高,飞到春秋霸主的高度。他果然一鸣惊人,而且响当当地定格在中国的历史上。 
  二是,他真像老子所说的,最贵重的器物最后制造成,最好的音乐很少奏出声音来。他三年不声不响,却全在那里默察静观,考察调查,研究楚国的国情、政事、官吏、民心,还有整个天下的形势与自己的路线,然后就能一锤定音。这就是老子说的“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言不辩”、“大辩若讷”的境界了。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有时就是这样厉害!现在书法很重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有个常识大家都知道。比如说,你写的是颜体还是柳体啊。“颜体”就是颜真卿所创的一体,“柳体”就是柳公权所创的一体,有意思的是这两位大书法家在人际交往中都有“大巧若拙”、“大智若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