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藏山雷学(全本文字)-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卦变六冲和子孙绝于月建而作出的综合判断。反倒是测一事而兼测他事时,附带测六亲之吉凶,仅凭忌化用、用化忌、用化鬼,用伏鬼下,特别是用神旬空时,只要求测者心有所动,多主该六亲在其他时间内有凶危,屡试不爽〔此种用法的区别,可参见“联带效应”一节里的断卦法度〕。
'五'
变爻与其他爻位的生克关系——
变卦系统里,各爻相互间的生克关系,有两种不同的矢量坐标:
同一卦内,各爻的相互作用为纵坐标;而两卦之间,动变爻的相互作用为横坐标〔静爻与对爻亦同此论〕。
'图,六爻关系的矢量坐标图'
图■只标了一个动爻,多爻动以及静爻与对爻之间的关系亦同此理。
在上面的两维〔加上日月建对卦爻的作用则构成三维〕矢量坐标图里,只有处于同一矢量轴上的爻位才可能相互作用。故主卦之内各爻能相互生克,而主变卦之间,则只有同一横矢轴上的动变爻才可以相互生克。
我们在这里还要讨论一个问题,即变卦里六个爻位能否相互生克冲合?
从更广泛的角度去观察,它们是应当可以相互作用的,因为它们处于同一矢量轴上。但是这其间还存在着许多障碍。
首先,我们无法判断变卦各爻位中的主客〔或体用,或世应〕,除开同世位的卦互变之外〔如一世卦动变成一世卦〕,主变卦的世位发生了转移,我们无法判定变卦中谁为世位,从而缺乏判断中心。
我们能不能把世爻变出之爻看成是变卦中的世爻呢?一般情况下也不能,因为八卦系统是一种反馈系统,其判断中心〔即代表“我”的世位〕在主卦里面。例如,财爻持世动变成兄弟爻,此兄弟爻是世爻的忌神,若其他变爻克此兄弟爻,是制伏了忌神呢,还是克制了世位?显而易见只能是前者。
能不能把变卦的新世位看成是未来之事呢?一则于理不合,二则我们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观察,也没有发现有明显验证的迹象。因此,变卦从原则上是没有纵向的矢量相互作用的,即变爻相互之间不能有相互生克冲合的关系。当然,一些卜筮家有时也通过变爻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而得验,我们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但这仅是一种“心易”的临时运用,此法是不可为典要的。
'六'
当两个动爻与一个静爻组成相互生克的复杂网络时,纳支法规定:动爻能生克动爻,而且先于生克静爻。这一原则是很符合力学原则的。相对而言,静爻具备的多是蓄而未发的势能,动爻则产生具有爆发力的动能,故动爻可生克静爻,且不论其本来的旺衰。当三个力两动一静而相互作用时,同时爆发的力更容易产生相互作用然後把合力作用在安静的力上,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稳定结构。
如果完整地分析两动一静的相互作用关系,在五行生克圈中共有五种关系。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可以用五角形中的三角形稳定结构分析这种合力。由于合力的最终作用点在静爻身上而成定局,故我们可把这种作用关系绘成对称平衡的三角形,静爻放在下面。静爻的稳定程度可等价于此爻的吉凶程度。
我们假定木为静爻,为用神、水为原神、金为忌神、土为仇神、火为闲神。
金水同动,见图。
'图'
此时金不去克木而先生水,水的力量缯强了再去生木,连续相生,生发力量加强。此即忌神原神同动,被称为“贪生忘克”。此图静爻木处在最稳定的钝角三角形底边上,得生不受克,用神最有力〔按:虚线表示不产生生克作用,仅起维系稳定的功能。〕。
土金同动——
'图'
此时土生金,金的力量增强後再去克木,木承受最强的克制力量。在图中是倒竖的锐角等腰三角形,最不稳定,用神最无力。
土水同动——
'图'
水本生木,但土克制水,水生木的力量减弱。此为正置的锐角等腰三角形,其稳定性弱于第一图,为吉中藏凶。
火金同动——
'图'
金本克木,而受火之克制,故克木之力减弱。此图的稳定性类似于上图,为逢凶化吉之象。此二图吉凶稳度相类似,唯作用点不同或曰先後不同;上图是先吉後凶,此为先凶後吉。
火土同动——
'图'
此为闲神、仇神同动。闲神、仇神同动的合力不作用在用神上而在原神水上。
此象对于原神来说是大凶之象。原神十分衰弱而无力生用,故对用神不吉;但用神不直接受克,故凶象比第一式弱。我们也可换一个角度理解,仇神本受用神之克制,现仇神动而用神耗费更多的力量去克制仇神,闲神动也要泄用神之力〔或曰加强了仇神的力量,同样泄用神之力〕。此式在预测中也常会遇到,如求财时官父同动,有歌曰“父动艰难鬼动灾”,于用神不利。
上述五种形式中,第一种形式最吉,第二种形式最凶,第三种形式逢凶化吉,第四种形式吉中逢凶,第五种形式亦凶,但比第二式程度降低了。传统卜筮歌诀《阐奥歌章·碎金赋》翻来复去地解说,均可由上述五条原则中的前四条概括。现将原歌诀分类编辑如下:
据第四种形式之法度的有——
子动生财,不宜父摆;
财动生官,切忌兄摇;
父动生兄,忌财相克;
鬼动生父,忌子交重;
兄动生子,忌鬼摇扬。
据第一种形式之法度,即“贪生忘克”的有——
兄动克财,子动能解;
子动克鬼,财动能消;
鬼动克兄,父动能泄;
父动克子,兄动无防。
下面的口诀,前两句为第三种形式之法度,後两句为第二种形式之法度——
子兴克鬼,父动无防;
若然兄动,鬼必遭秧。
父兴克子,财动无事;
若是鬼兴,其子必死。
鬼兴克兄,子动可救;
财若交重,兄弟不久。
兄动克财,鬼兴无碍;
若是父兴,财遭克害。
'七'
在五行生克循环圈里,每一爻动,生克结伴而行,必定影响到两个静爻,邻位得其生,隔位受其克。以财动为例,官鬼得其生,父母受其克,这是动爻的双重性。
我们在一事一测的实测中,必须有一个生克判断中心,生克只取一端,否则就会陷入循环生克的怪圈。以财动为例:若求官以官鬼为用神我们只考虑财动而生官,不考虑财动克父;测寿元取父母爻为用神,则只考虑财动克父,不考虑财动生官,否则财动生官,官又生父,会得出与财动克父的截然相反的判断。
还有一种情况,即用神与世爻的关系,很容易造成误解。例如求官,父爻持世,官鬼为用神。若财爻动,财爻一方面生用神之官鬼,另一方面又克世爻父母,以何为准?仍然是只看动爻对用神官鬼〔即主事之用神〕的生克而不看它对世爻的生克〔代表自己的用神〕。余可类推。
我们也曾看到过不遵此法的验卦,我们自己也这样断过,虽然也能应验,但仅只是非常规的心易,不能作为常规纳支法的典要。例如:
例21,邵伟华先生为田某测事,得“井”之“升”:
原断:
根据卦象所显示的信息,我说到:“你大学毕业好几年,1989年是结婚的好时机。”她惊奇地问:“邵老师,你怎么知道我大学毕业好几年?”“卦上储存了你上大学的信息。”
原解:财爻持世临月建旺地,官爻二重得月建之生,为财官相生。父母亥子水虽处囚地,但得九五戌土动来生官,官生父,连续相生,又朱雀旺而临世,利文途。故是大学生之才。此例为“旺官能助衰父,遂登科甲”之应。
按:武试官鬼为用,妻财为元神;文试父母为用,妻财为忌神。所谓连续相生、贪生忘克,须是忌神与元神同动方可持此论,若原神不动而忌神独动,反倒是克制用神之断。本卦官爻不动,仅有忌神妻财动而克用神父母,不为贪生忘克;又所谓“旺官能救衰父”,须是官动或财官俱动,或都不动而官临日月旺地,或父母空亡父母伏藏而见财动〔此时父母避克,财动不能克父,反能生官〕,方能按此法断之。
邵先生断卦常常突破传统陈规而灵活运用;估计断此卦时邵先生利用了其他信息〔如外应,或本人的六感觉等等〕,单纯就本卦的卦象是不能这样判断的。
'八'
虽说我们只根据用神这一判断中心取动爻生克之一端,但动爻的生克双重性并不会因为我们的主观取舍而丧失,因五行生克描述的是万事万物之间的“同步响应关系”,故这类变化现象必然在纳支法里有所反映,此时,这种关系又反映在动爻的生克双重性上——即动爻的生克在时间上有时是同步的。
例22,1994年2月6日肉联厂曾先生测一年财运,得藏山卜“蛊”之“同人”叠老阳:
断:
1、求财卦逢六合本为美事,不宜六爻乱动,多有周折;
2、财爻未土动而生世,又得巳午子孙动而连续相生,巳午月财源发动,未月财运转隹;但财爻化鬼,恐有祸患;
3、是何祸患,估计有两种可能,一是经济纠葛,这是从常理中推测,而卦象上看恐未申之月父有大病。何则?一卦中父伏鬼下,鬼化父、父化鬼、财化父,加之叠爻也是空父化鬼,叠爻多主意外事端,一派丧父之象。断未月者,主卦财爻未土发动。变爻未土克父;断申月者,父母亥水伏官鬼申金之下。
曾君因经常来求测,多有应验,故再三叮嘱自己的父母和岳父,要注意父亲的身体。曾君于四月份在湖北宜昌开了一酒家,未月生意刚转隹,接电报父病危入院,曾君赶回益阳,又求测父病安危〔见例■〕,卦象大凶,其父终于在8月12日〔申月〕不幸去世。
按:妻财未土发动而生世,正是未月生意转隹之时父即重病,时间同步。
动爻之生克双重性更多情况下是时间不同步的,我们在《一卦多断》一节里有多个卦例,可参看。
从理论到实践都可以证明,同一动爻所反映的两种或多种事件,总是一吉一凶,相反相成,在纳支法中是“动则有病”,故王洪绪在《卜筮正宗》里说:“静者恒美,动者常咎。”人们在测吉时,总希望原神动而生用、或用化回头生、或忌神与原神同动而连续相生,殊不知动则有病,得此必失彼。
其实,即使是六爻安静,也可因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及用事之不同,静卦也会出现“动”象,如旬空、爻不上卦、暗动等,并且,预置条件〔指日建〕有时也可变成具有生克主权的预置动爻。
藏山雷学,下册,《易测佯谬·智慧陷阱》'卷二'
藏山雷学,下册,《易测佯谬·智慧陷阱》'卷二'
石在天
孙逐明
第一节 异法同参
'一'
考历代的卜筮者,我们发现他们都十分重视各种筮法的综合运用,所谓“把卜筮与易的理、数、象、占集中在卜筮的技术上”一直是许多卜筮者追求的境界。
对於理、数、象、占中的“理”,即易理的理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理”,是指易学中蕴含的原理,狭义的“理”则指今本《周易》文中讲述的“理”。如果是指前者,那么理、数、象、占的合参自然无庸置疑,而且如果理解得深透,四者可以水|乳交融;如果仅指後者,其综合运用是有一定条件的。
我们知道,《周易》实际上并非易学之源,仅仅是易学的一个主要的支流。经文占、梅花易数和六爻纳支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