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全能闲人-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每村每户的渔船都用木搭板子连接,不但可以方便彼此交好的人家相互搭讪、喝酒,还能保障安全;万一要是湖上涌了浪,几百条船聚在一起,也能如履平地。

周易坐在船上,早就看得目不暇接,庆幸自己没有头脑一热买了机票飞去法国,否则真会错过这平生难得一见的热闹场面了。

此刻湖面被照得一片通明,很多鱼儿被灯光吸引,都在船头船尾聚集着;孩子们欢笑着将一把把面渣子扔了下去,顿时引得万鱼撺动,争相来食;有些性子急的,甚至还会跳出水面。。。。。。大人们此时是绝不会去呵斥孩子浪费粮食的,只是笑嘻嘻地看着,鼓励着自家孩子多扔一些,看看谁能引出鱼儿跳龙门。

二癞子抖起了机灵,手里拿着一个鱼网,每当见到有鱼儿跳出水面,就是一网下去,没一会儿,居然被他弄了七八条草鱼;李家婆娘笑嘻嘻地接过来,迅速剥洗干净将鱼下了锅,这才是真正的鲜鱼鲜做,用的也是跟周易一样的手法,湖水炖湖鱼。

此刻每家渔船的甲板上,都一字排开了三口大锅,一口用来摆布月饼、一口用来摆布红肉蔬菜啥的、还有一口就是专门用来摆布湖鲜。山里人吃不起鲍参翅肚,有的就是大肉湖鲜,那肉是自家养的活力猪、那鱼就是现捞的野鱼,就这两样,在城里花多少钱也未必能吃到真玩意儿!

李家婆娘炖上了红烧肉和湖鱼后,就摆弄起香案来。山里人素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船上的爷们儿只顾喝茶聊天,任由她一个人去忙活;周易看得不忍,就凑过去要帮忙,却被李家婆娘打了一下手背,白了他一眼道:“一边呆着去!爷们儿拜啥嫦娥娘子?当心将来找不到媳妇儿,就是找到了,迟早也扔下你一个人奔月去了。。。。。。”

这种迷信中却又透着一股憨朴味道的说辞,让周易先是一愣,跟着就哑然失笑:“咋,男人还不能拜啊?”

“当然不能拜了,老弟,过来抽根烟吧。。。。。。”

李元芳今天很稀罕地没拿旱烟,一把将周易拉回桌旁,抽了根烟卷儿递过来道:“在咱山里人看来,爷们儿拜嫦娥娘子那可是要倒霉的。你看这个娘子不就被锁在月亮上了?那是因为啊,她对丈夫不忠。。。。。。咱这里的娘们儿拜她,那也是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对自家男人忠诚,不然就会落得跟她一个下场,你说你一个汉子跟着起啥哄啊?当心那月亮里的小骚~娘们儿把你的魂给勾了去,落个天蓬元帅一样的下场。。。。。。”

“还有这说道啊?”

周易听得哭笑不得。这样的习俗背后,透着对女性的歧~视和迷信,他自然是不能认同的;不过却也体现出山民们嫉恶如仇光棍儿眼里不揉沙子的淳朴本性,却又让他看着可爱,一时倒让他很难评价这算是恶习还是良俗了。。。。。。

等一家家的女人都拜完了月神嫦娥娘子,真正的热闹场面就到了。

只见家家都扯出了个面案来,老少爷们儿婆娘齐齐上阵,揉面的揉面、切剂子的切剂子、调馅儿料的调馅儿料,包好了一个个圆乎乎的月饼胚子,用月饼模子一压,一块块月饼就可以进锅了。等到月上中天的时候,正好吃着刚出锅的热呼呼香喷喷的月饼,赏月作耍子,全村老少同乐呵。

周易也忍不住手痒,抢过面团揉了起来,起初李家婆娘还担心他给弄瞎了,可当看到他的手法,顿时就是一声惊呼:“哎呦,大兄弟你这手法可真是花哨呢,比洪师父那个老鳏。。。。。。还纯熟,你在家里也常摆弄案板啊?”

周易在不知不觉之间竟然将厨神级别的白案功夫展现了出来。那团面在他手中就如银盘般飞舞,用手一转,面团就在空中平伸开来,仿佛银盘也似,随意掏、拉、扯、捏、揉、甩,简直就跟变魔术一样。就这手艺,别说是李家婆娘,就是十几年功夫的面点师傅看了也得傻眼。。。。。。

第七十七章【中秋蟹正肥】

周易迅速和好了面,往桌上一扔,面团发出‘砰’的一声,弹起来老高。李家婆娘顿时看得啧啧称叹:“大兄弟真是把和面的好手呢,用这面蒸出月饼来,一定个顶个儿的好吃。”

“呵呵,周老弟的本事只怕还没有全都露出来呢,眼下这不过就是牛刀拉鸡子,你就一惊一咋地,要是拿出更多的本事,还不惊掉了你的魂儿?”

李元芳却是哈哈大笑,话里有话。李家小子也知道自己的婚房是周易出手帮忙搞定的,借着这个机会,也跟着夸奖了几句。

“呵呵,嫂子和元芳大哥过奖了。我就是爱吃个面食,熟能生巧罢了,哪里有元芳大哥说的那麽悬乎呢?”

周易嘿嘿笑着看了李元芳一眼:“而且前段时间我住在敬老院里,也跟着洪师傅学了几天厨艺,不然哪能有这样的手艺?”

这话倒是有的,不过应该反过来说才对。洪师傅估计也是知道明师难求,蒙他指点了几次后,更是死乞白赖地非要拜在他门下;周易起先也是拒绝的,可架不住四十多的一个老光棍整天地在自己面前撒娇卖萌的,终于心一软,收他做了个记名弟子。

不过周易也是有条件的,第一不准他说是自己的弟子,而且对外还得颠倒黑白厚起脸皮硬说自己是他的学生;第二要学厨艺就要奈得住寂寞吃得起苦,先考验三个月,专门负责金洋洋的饮食,其实也简单,就是那大**子炖萝卜……

如今被李元芳怀疑,周易自然想都不想就把洪师傅这面挡箭牌拿了出来。李元芳扁了扁嘴,嘿嘿笑道:“我说呢,怪不得周老弟细皮嫩肉的一个人,和起面来却是个好把式,原来是洪师傅教的,嘿嘿嘿……”

在0点前一刻,家家户户的月饼都出了锅,山民们将准备好的菜肴都端上了桌,却没有开吃的意思,过了几分钟,水面上传来一阵阵锣声,却是正头戏摸蟹大赛开始了。

中秋时节,正是蟹肥时。所谓的有酒无蟹吃不会、有蟹无酒不会吃;这会儿家家户户都打开了月前酿制的桂花酒,没螃蟹?那就当场抓!

到了这个时节,剑马湖有的是秋蟹,尤其是到了子时前后,这些肥蟹都躲向了浅水区的石缝内、有的甚至直接就跑上了沙滩、岸边。一个半大小子拿着手电和麻袋摸过去,半个小时就能抓到十几斤,而且只只都是满黄满壳、碗口大的蟹王,那玩意儿吃起来,一咬一口油,能鲜死个人,不吃到拉肚子都不能罢手啊……

在山里人看来,螃蟹这东西是挺没出息的,鱼儿能畅游大江大湖、跃过显门就化龙,可这货白白顶了一身硬壳,整天价躲在石头缝里不出头;山里的娃儿本来见识就浅,咋也不能学了这份窝囊,因此每年中秋笑过了嫦娥之后,就会发起抓螃蟹活动,既欢乐又有教育意义,每家桌子上还多了份湖鲜,最是应时应景儿。

铜锣一响,各家各户就把船摇向了剑马湖西面的浅石滩,这片石滩号称有百孔千洞,是出螃蟹最多的地方。一些青壮小子、甚至还有年轻姑娘、刚入学的小孩子,居然都不惧水凉,纷纷跳下了船,在石滩上比赛起摸螃蟹来;这可是出风头的时候,有一年也是中秋摸蟹大赛,一个上闸村的小子得了第一,结果就被整个上闸村最漂亮的姑娘相中了,成了一段佳话。。。。。。

二癞子前些日子相亲又不出意外地失败了,想到这段故事,他比谁都来劲儿。没等船靠近岸边,就一个猛子扎进了水里,正要向浅石滩游去,就听身边传来一声女人的尖叫和‘扑通’的落水声,却是六里楼子村的一条渔船上,掉下来了个花不溜丢的大姑娘。

“救命啊!”

浅石滩附近虽然是浅水区,可这水下也备不住就有个深坑窝漩什么的。这姑娘的运气显然不咋样,到了水里一冒头,就又沉了下去,他家的船上又只有几个女人,都是急得团团乱转。

“不好,水太凉,这姑娘肯定是抽筋了!”

水边生长大的人不可能不会水,而且刚才姑娘那一下露头显然是踩住了水的,只是跟着突然下降,这肯定就是抽筋了。周易看得目光一紧,正要跳下去救人,却见二癞子一个猛子扎了过去,不一会儿就托着姑娘浮上了水面。

这会儿许多家的渔船才赶了过来,看到落水的姑娘已经被救,人人都松了一口气,就有人打趣起二癞子来:“哎哟,癞子你行啊?摸螃蟹还顺手救了个大姑娘;让俺看看,俺的娘!还是六里楼子村的大美妞儿魏淑芬呢。。。。。。癞子,你这是桃花运到了啊。。。。。。”

二癞子手托着人家姑娘的屁股,就仿佛托住一条白花花的大鱼,一面踩着水保持身体不沉,一面憨声憨气地道:“你们莫瞎扯,俺这就是救人呢。。。。。。”嘴里说着,手还在魏淑芬的屁~股蛋子上揉搓了几下,也不知道他是真傻还是假傻。

周易看得差点喷饭。谁说二癞子傻了?这不是挺知道抓住机遇力争上游的麽?只是这货有点彪呼呼的,也不怕吓坏了人家大姑娘。

在无数人的起哄声中、在六里楼子村一众未婚男青年嫉恨的目光中,二癞子托着姑娘爬上了自家的船道:“周叔,你快给她看看。”

周易给姑娘诊了下脉,笑道:“没啥大不了的,回去喝碗姜汤就没事儿了。”

“谢谢周医生。。。。。。”这段时间周易的名声大噪,附近几个村子也有不少慕名找他看病的;对这些淳朴的山民,周易是从不拒绝,早就得了个‘云水华佗’的绰号,魏淑芬当然也是认识他的。

“行了,别谢我了。要谢就谢谢李铁娃吧。。。。。。”

周易指着二癞子笑道,二癞子也不容易,自己可不能贪天之功啊。

“铁娃,谢谢你。”魏淑芬瞥了二癞子一眼,脸蛋居然有点儿红。周易偷眼一看,心说行啊,这次有门儿。。。。。。

轰轰烈烈的摸螃蟹比赛结束了,各家各户的渔船再次联结起来,在湖面上形成了一个个圈子,一时之间,圈内圈外都是明月,临州西湖的三潭印月与之相比都要弱爆了。

一只只螃蟹被洗净下了锅,可各家各户的小子和姑娘们却并不安生,都跑到船头甲板上站着,对唱起了山歌,把气氛瞬间就推向了高潮。

自古明月最妨情。。。。。。更何况都是些未婚的大小子大姑娘?一曲曲或是有谱或是没谱,或是从电视上学来或是自创的山歌在湖面上飘荡着,有些唱到了痒处,让很多老头儿老太太都忍不住要脸红。

可脸红归脸红,还是忍不住要听。年轻人唱的是青春,老年人则是回味着青春,回忆着那年的水、那年的月,那年的他和她。。。。。。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就连周易都听得有些痴了。不知为啥,居然又想起了柳絮,想起了那晚从跳蚤市场归来时,月亮虽然没有今天的大、今天的圆,却让自己久久难忘,难忘那夜的月半弯。。。。。。

Ps:这两章平淡了些,光暗自己却非常喜欢。在忙碌喧嚣的都市中生活了这么久,人心都浮躁了,就让你我他,在书里体味一下这份难得的静谧、也返璞归真一把吧。

当然了,不喜欢这段子的朋友,也别着急,很快就过去了。。。。。。

哎,写这类休闲的书节奏最难掌握,过急了,味道就没,稍微缓了点,也会有人不满意的,想来想去,还是按照自己的感觉来吧。

感谢‘炽月幻灵’‘沿海高歌’‘迷途之菜鸟’等书友的慷慨打赏和催更票;感谢‘荧惑狩心’书友的五星评价票,谢谢大家:)

第七十八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