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地府重临人间-第6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这并不是说,那一缕香火就能使神位诞生。

    不过,这一缕香火,却是导火索。

    “是何人?居然有如此能耐?”封青岩有些惊讶起来,因为那人的一缕香火,就直接导致神位的诞生……

    这,绝对不是什么普通人,普通人并没有这样的能耐。

    这时,封青岩想起在街头时,所捕捉到那一缕奇怪气息,难道并不是灶君的神位所致?

    而是,他的第一感觉是对的?

    封青岩看着那一缕,融入规则锁链中的香火沉思起来,似乎在天地复苏后,一些人显得越来越重要了,甚至影响到神灵的诞生……

    而眼前,就是如此。

    “难道,你就是我要寻的人?”

    片刻后,封青岩收回目光说道,打量一下灶君神像,就转向左侧的大殿。

    在左殿里,供奉着一名神侍,它的手里捧着一个陶罐。

    陶罐不小,有一尺高,显得十分古朴,上面有两个字“善罐”。而李静看到后,微微有些惊讶,问道:“先生,这‘善罐’是什么意思?”

    虽然李静恶补了不少这方面的知识,但是世间的神灵实在太多了,她不可能一一知道。况且,因为时代的发展,灶神并不像古时那样,家家户户都有供奉。

    要不然,这灶君庙也不会如此落魄,连香火都没有几缕。

    虽然大家都知道灶神,但是不知道这个“善罐”,也没有什么奇怪。

    灶神的历史,十分悠久。

    在两三千多年前,就百姓被列为主要的五祀之一,和门神、井神、行神和土神五位神灵,共同负责一家人的平安。

    灶神除了掌管百姓的饮食,赐于生活上的便利外,据说还是天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之职的神官。

    所以,灶神左右随侍着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能够随时将一家人的善恶,记录保存于罐中。

    待在年终总计之后,再向天帝报告。

    于是,十二月廿四日,就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天帝禀报,一家人一年来所做所为的日子,又称“辞灶”,所以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

    这时,封青岩大概说了一下灶神的历史,眼睛微微眯起来了。

    在这个时候,他不可能把灶神的神位再拱手相让,毕竟天庭和地府是死敌。而且,灶神是五祀神之一,属于地祇之一,地府完全有可能收取过来。

    “原来如此,那么在右殿,则供奉着‘恶罐’?”

    李静有些惊讶,想不到明明是掌管人间烟火、饮食制作的,却又成了监察百姓善恶的神灵了。

    似乎,有些狗拿耗子……

    不过,她并没有多言,毕竟此话有些不敬。

    这时,封青岩看了一眼李静,沉吟一下就说道:“其实,灶神之职,原是主管人间的饮食制作。但是在后来,又有了监察人间善恶,掌握一家寿夭祸福的职能……”

    “先生,这岂不是本末倒置了?”

    李静蹙着眉头,显得有些不解,既然是灶神,就管理饮食好,却还要监察人间善恶……

    封青岩沉默不言。

    当然,这只是民间关于灶神的传说,或许在真实历史上,并不是如此。毕竟,他发现有不少神灵的职能,都被百姓放大或增加了,就如他曾经任职过的土地神,在民间传说中还有求子一能力。

    土地神,又不是送子观音,又如何帮村民求子?

    “迭主阴阳,虽善善恶恶,均在修为;然是是非非,必恭记录。”

    而在此时,一个低沉的唱腔突兀而起,回荡在灶君庙里。

    封青岩和李静闻声,就朝声音来源看去,正看到那大门后的老人朝他们走来。

    而那唱腔,正是那老人所发。

    老人虽老,走路都有些巍巍颤颤,但是唱起来却中气十足,与他老态龙钟的形象不符合。

    “灶君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每奉庚申日,上奏天帝,终月则算。”老人走来,看着他们说道,“功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福寿;过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灾殃……”

    这时,老人走到正殿,朝那灶君恭敬拜了拜,就来到左殿看着封青岩说道:“想不到现在的年轻人,还能知道灶君的来历,倒是不多了……”

    ……

   

………………………………

第1079章 民族星火相传

    封青岩笑了笑,说道:“虽然灶君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但是,不要忘了,老百姓也有老百姓的手段。而且,老百姓把‘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嘴软’的这一套人世生活经验,也用在了对灶神的供奉上。”

    老人愣了一下,再次看了看封青岩,就微微点头。

    而在此时,李静有些好奇了,说道:“这样也可以?他们是如何做的?”

    “在送灶神时,百姓所敬的供品,一般都用些又甜又黏的东西,如糖瓜、汤圆、麦芽糖、猪血糕等。总之,用这些又黏又甜的东西,目的是要塞灶神的嘴巴,让他回上天时多说些好话,所谓‘吃甜甜,说好话’,‘好话传上天,坏话丢一边’。”

    封青岩笑言,说着民间关于灶神的传说。

    “因此,在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贴灶君年画,两边贴有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或‘上天去多言好事,下界回宫降吉祥’。”

    “啊——”

    李静不禁有些惊讶,想不到古时的百姓如此厉害,居然想到这样的办法来对付灶神。

    只是,灶神不是管理饮食制作的吗?

    为何,总是感觉有些不对……

    “另外,黏住灶神的嘴巴,让他难开口说坏话。也有人用酒糟,去涂灶君称之为‘醉司命’,意思是要把灶神弄醉,让他醉眼昏花,头脑不清,以使少打几个小报告。”

    封青岩淡淡说道,瞥了一眼正殿的灶神像,“因此,祭灶神象征着,祈求降福免灾的意思。”

    “的确如此。”

    这时,老人点点头说道,他看向灶神像又言,“在祭灶君之时,摆齐供品,焚香祭拜,接着第一次进酒。此时,要向灶君诚心祷告,完毕后再进行第二次进酒,进第三次酒之后,将旧有的灶君像撕下,连同甲马及财帛一起焚烧,代表送灶君上天,仪式便顺利完成……”

    “而焚烧一个用篾扎纸糊的马,是作为灶神上天的坐骑,还要准备一点黄豆和干草,作为灶神和马长途跋涉所需的干粮、草料。”

    “此外,还要焚香、叩首,并在灶坑里抓几把稻草灰,平撒在灶前地面上,并喃喃叮咛:‘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平安’之类的话。”

    老人在静静说道,显得十分熟悉,似乎每年都有祭灶君。

    “原来如此。”

    李静点点头,想不到祭灶君如此讲究,“多谢老伯解惑。”

    “送走神明后,可别忘了正月初四把众神接回来,此之谓’接灶’或‘接神’。”老人叮嘱说道,似乎是难得找到有人说法,就怪不得把自己知道的都说出来。

    “如何接神?”李静好奇问道。

    “接灶神的仪式很简单。”老人笑了笑,说道:“只要在灶台上,重新贴一张新的神像就行了。”

    这时,老人叹息一声,说道:“唉,现在社会,都不兴祭灶神了。难道你们有兴趣,老头子忍不住就多说几句了。”

    他说完,就回到那大门后。

    “老人家,刚刚有谁进过灶君庙?”封青岩突然想起什么,就询问着老人。

    老人在守门,应该知道是何人。

    这样,可以省去他不少时间和功夫,毕竟人海茫茫,寻起来并不容易。

    “就你们喽。”

    老人坐下说道,“现在哪有人拜灶君了。”

    封青岩皱了皱眉头,难道是老人睡着了,并不知道有人进来过?

    这个可能,很大……

    “年轻人,你对灶君了解不少,但可知道灶君的起源?”突然,老人问着封青岩。

    封青岩看了看老人,并没有多想就说道:“其实,灶神的产生,源于先古之民对火的崇拜,是由原始的火崇拜发展起来的一种神祗崇拜。”

    “咦?”

    老人有些惊讶,想不到这个年轻人,还真的知道。

    “先古之民,在长期与大自然搏斗的生活中,学会了使用火,而火成了先古之民的自然崇拜之一。在原始人氏族群居的生活中,那一堆永不熄灭之火,便是他们的灶,因而在原始人那里,火神与灶神是一致的……”

    封青岩淡淡说道,这是他对灶神的了解。

    而要夺取灶神之位,自然要对它无比了解,清楚它的一切。

    “不错,的确如此。”

    老人点头说道,脸色显得有些高兴。

    “不过,自灶神产生之日起,其职掌便与火或灶火毫无关系,他是天帝派驻各家的监察大员,是一家之长,负责监督一家老小的善恶功过,定期上报天庭,因而得到一般老百姓的顶礼膜拜……”

    这时,封青岩皱着眉头,凝视着那神父说道:“所以,如果百姓要祈福禳灾,便要对灶神恭恭敬敬。如不得用灶火烧香,不得击灶,不得将刀斧置于灶上,不得在灶前讲怪话、发牢骚、哭泣、呼唤、唱歌,不得将污脏之物送入灶内燃烧等等……”

    “所以啊,每年到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灶王爷要升天报告一年的情况时,百姓还要为灶王爷摆上供品,供上好吃好喝的……”

    封青岩蹙着眉头,最后说道:“这就是所谓的祭灶。”

    “祭灶时,麦芽糖和酒是必不可少的,酒是为了让灶王爷喝得忘乎所以,晕头转向。”

    而老人越来越有兴趣,哈哈地笑起来,说道:“而麦芽糖又甜又粘,把它糊在灶神嘴上,一来灶神嘴吃甜了,就不好再恶言恶语,只能说好话,二来麦芽糖粘住嘴巴,想说坏话也张不开口,只能说个含含糊糊。”

    这时,老人停下,看着封青岩说道:“这就是你刚刚所讲的,‘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嘴软’。”

    良久后,老人看着封青岩说道:“其实,你忽略了一点。”

    “哪一点?”封青岩有兴趣问道。

    老人沉默起来,似乎在思索着什么,最后说道:“其实,祭祀敬神的背后,是以强化家族观及民族观为目的,也许这就是民族星火相传、团结进取、生生不息的奥秘所在……”

    封青岩听到,不由整个人一愣。

    ……

   


………………………………

第1080章 太公在此,诸神回避

    灶君庙里,灯火稀疏,十分昏暗。

    在这时,封青岩静静站在那里,而那老人的说话如同当头棒喝,令他整个人猛然惊醒过来,“也许,这就是民族星火相传、团结进取、生生不息的奥秘所在……”

    这句话,不断地浮现在他的脑海,冲击他的神经,就像一把钥匙,猛然打开了一扇大门。

    不正是这样吗?

    或许,一直以来,他的确忽略了,并没有真正认识到。

    要不然,此时也不会如此震惊,令他整个人都愣在那里。祭祀敬神的背后,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在这一刻,他想了很多,思绪瞬间千万转。

    良久后,封青岩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