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迷失在星空-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庄陪着总理大人说话,这一任的总理年富力强,说话风趣幽默,现场气氛并不沉闷。刚开始没什么,聊到一半,政府老大突然问:“可以开发洲际导弹吗?”
“额,”地主一时说不出话来,“核武器还没影呢,我们是企业,研发大威力武器需要你们的授权和监督,不然下不来台。”
“那我再想想,国会目前争论很激烈,不知道能否通过。”
总理有些苦恼,军方的实力大涨,经常去总理府骚扰。李庄则知道军方的心思,没有核武器暂时不要紧,洲际导弹可以搭载EMP和FAE之类的特种弹头。
两人没有再说话,都在想心思,不久被附近传来的喇叭声惊醒,因为发射已经进入最后的倒计时。
“5、4、3、2、1,点火!”扬声器中传来安德列夫熊一般的咆哮声,李庄吓了一跳,随即看到巨大的火焰从火箭底部喷出,成为黑夜中最明亮的光源。
重型火箭的发射非常壮观,观礼台附近的闪光灯连成一片,看台上的人都盯着缓缓上升的火箭。随着发动机推力的逐步增大,火箭的速度越来越快,液氮冷却系统开始工作,形成一个白色漏斗挂在箭体上。
火箭尾部的烈焰划破春夜的沙漠上空,不久变成一个小小的亮点,飞出了人们的视线。李庄的对讲机里传出安德列夫的声音,“第一阶段成功,火箭没有任何故障。”
五艘P级大型远洋测量船早已在各大洋就绪,基本上都是熟手的科学家和船员们轻松捕捉到了卫星的轨迹,启动了卫星自带的发动机,调整到预定轨道。
新威航天中心和遍布澳洲的大型测控站与远洋测量船一起监控了三天,卫星上的设备运行稳定,达到了设计要求。
基地内部从卫星顺利入轨并传回信号开始就一片欢腾,熟手们虽然见多了这种场面,还是情不自禁地陪着菜鸟们一起乱叫。
“澳洲在新威航天中心成功发射第一枚大推力运载火箭NWR-122,将自行研制的大型卫星送入低地轨道!”
澳洲本土报纸都刊载了类似标题,其他的如“澳洲成功加入航天俱乐部”等等。新闻发布会由堪培拉主导,这是联合技术公司和联邦政府协商后的结果。李庄没想过争这个名头,堪培拉还是要脸的,再说他们这样说不为过,宇航研究院是联合技术公司和堪培拉共管的部门。
澳洲人有理由认为这是自己国家获得的成果,即使不论国籍,联合技术公司老大李庄也是澳洲女婿,公司注册在澳洲,四分之一的研究员都来自政府研究所。
互联网和各大报刊杂志的热评没有持续多久,就被巴西事件给吸引过去。做媒体的在这几年是最开心的,世界越乱,整个行业的收入越高,虽然经常有小媒体机构破产。
与媒体只关注八卦相比,计算机界更关心李庄在五月份写的书,名字叫《智能环》。

第四十四章 智能环

更新时间2011…8…921:20:22字数:6081
人的性格到底是怎样形成的?争论很激烈,大部分人倾向于家庭环境、教育和经历,目前的主流是环境影响论,基因决定和环境影响复合理论属于偏门的非主流。
正如人类竭力美化爱情产生的原因,基因基础论受到了抵制。原因很简单,这种理论如果得到证实,将严重影响社会结构,导致血统论的重新流行而让社会遭受更大的破坏。
科学理论和人文理论的冲突在上千年的时间里频繁发生,恶性案例不在少数。不是科学理论正确就能让它解释社会模型,有些属于很微妙的范围,何况是不是真的完美无缺,国宝从科学家的角度出发表示没有把握。
李庄虽是做技术的,但大量人文类的研究让他颇能理解国宝的想法。很多时候他还情不自禁地尝试用科学理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小维姬的调侃也发生在丽莎身上。
丽莎觉得丈夫越来越古怪,虽然日常行为没什么异样,但她凭借女性的直觉和朝夕相处的细心观察,还是发现丈夫隐隐有些不同,进而将他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老婆的搞怪让李庄无奈的同时也有些警醒,是不是长期的换位思考让自己的思维模式有些问题。这种情况曾发生过一次,以前闭关研制维姬的过程中就是这样。他研读灵魂方面的著作和观察喇叭家族及维姬家族的行为模式,公司大量的双胞胎也成了他的研究对象,总觉得和量子纠缠有些关系。量子通信这些年发展越来越快,但通信距离一直不太长。实验证明,量子通信并非不可破获。
李庄从技术角度来分析,觉得正常,没有什么技术是没有反制措施的,唯一难反制的就是需要大量中和能量的核武器。中和核武器以地球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实现,但理论上并没有问题,核心在于不可绕过的能量强度和控制技术。
联合技术公司的智脑和五级智能机器人都有多重限制,安全性比普通人想象的要高。李庄虽然自信,但公司里研究AI的是少数,其他人对智脑的态度和普通民众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带着谨慎的防范。
均一性越高的元器件组成的相同架构智脑,有些诡异的交流越频繁,这种情况跟公司内部一卵双胞的孪生儿类似。性格越接近的双胞胎,心电感应的距离越长,基因研究院根据李庄的要求做了多次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同一类型的双胞胎,身体活力越好,思维发散度越小,发生心电感应的频率越高。他估计跟性格和脑波的强大程度有关,抑或跟灵魂强度及纯净度也有关系。
脑科研究所灵魂研究室进展一直不大,不过这玩意虚无缥缈,李庄也不指望研究员们能在短期内发现什么秘密。
应用物理研究院通信工程研究所现在非常强大,量子通信实验室的水平也是业界最高,实现了一千公里以内的长距离通信,证明量子通信有能力传输到更远的地方。加密则有些麻烦,理论物理研究院精研量子理论的五名科学家加入量子通信实验室后,研发进度有所提升。
纳米光刻技术方面,WAI已成为业界最顶级的四家设备供应商之一。李庄对纳米加工技术的快速进步忧心忡忡,从国内来澳洲后就考虑写本有关新物种控制方面的专著。与人类的生存相比,不能过于考虑小团体的得失,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五月底,李庄发表了《智能环》。这是第一部关于智能机、生化机器人和纳米光刻机器人社会结构和安全防范的著作,兼有一些哲学、社会学和生命科学的思考及理论。
所谓智能环,是借鉴社会学理论和复杂项目管理理论而针对智能机提出的一种可实现的工程学理论及方法。
李庄在杭城图书馆研读社会学著作时,看到了一位不知名学者写的书。同类的书籍还有几本,可惜阅者寥寥。那本书老旧不堪,一看有些年头。里面的理论不新鲜,尝试着用自然科学来解释人类社会结构,同类的人很多,但没几个成功过。另外一本则是典型的社会学著作,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尝试着建立一种新的理论。
人类世界有一种很常见的现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小圈子、大圈子、交叉圈子共同组成了一个大团体,大团体之间也存在小圈子、大圈子、交叉圈子等情况,直到国际上的国家交往,那位学者称之为“环”。他的理论不足之处是无法完美解释社会文化方面的意外冲突。人是一种矛盾的生物,不同地域的文化环境也有差别,过多的参数让理论完善的难度大大增加。
“环”并不仅仅存在人类社会结构中,管理学和工程学上经常应用到这个概念,虽然不同的行业的称呼有别。它是自然界很常见的现象,大到星系,小到原子,都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环。技术上使用的环更多,几乎充斥着世界的各个角落。
这两本书的作者,一位估计是学理科的,另外一位则是文科出身。李庄思考过类似的课题,这两位学者不出名,在于理论没有非常强的独创性,实用性很差,不过有些观点对他有启发。他从工程研究的视角出发,借鉴别人的想法加自己的观点提出了“智能环”,本质上是一种新理论,多位学者的阐述被他改得面目全非。
“智能环”除提高智脑并行计算的效率外,主要是防范智脑闹事。智脑的层次比较简单,相比之下,人类社会数千个民族的复杂多样性造成的问题让人瞠目结舌。
此外,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非ANN智脑的研究正在加强。据说花旗国方面已停止了进一步研发ANN的计划,转向层次化的智力社会模型和基于生物进化的智能系统。这两种比ANN智脑要危险得多。如果有完善方案,将可能出现普通智脑被大批控制的局面。
用句简单的话来解释,ANN智脑如同原子弹,人力有时而穷,不能做得无限制地快,毕竟不能与大自然相媲美。其他的AI模型则像氢弹,有些模型甚至理论上可以做到无限强大。
符号处理与知识处理模型经常与ANN网络配合使用,关键是建立包含大量常识和专门知识的知识库,其技术难点是知识的自动获取和自动维护以及知识共享等。简单理解,就是知识模块、自我升级的知识获取、维护模块和共享模块的组合。这个方案如果完善,也将是个定时炸弹。
威森科技搬迁到澳洲后推出的智脑兼有两种技术,只是除知识模块的设计外,其他的模块设计都不是非常成熟。
智脑研究员们采用的方式跟处理团体关系类似,就是平衡术,不能让某类智脑出现过于强大而无法控制的能力。智脑本是工具,如果翻身做了主人,尴尬在其次,《终结者》系列就要真正上演了。
五月正是超光速试验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这本堪称意义重大的著作没有得到广泛关注,虽然名人李庄是该书的作者。即便如此,有些同道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在相关媒体上为它摇旗呐喊。
《智能环》在科技圈里面销量极佳,李庄因此收获了大笔的版税。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持相同的观点,争论在逐步升温。没有必要去跟自己想法完全相左的人做交流,他很忙,没兴趣靠炒作来提高知名度。
智脑的销量与日俱增,价格在研究成本摊销后大幅下降,开始走入千家万户。WAI凭借良好的生态圈和齐全实用的服务一时风头无俩,十级双层体系成功站稳了脚跟,它的来龙去脉因此成了媒体八卦的热门话题。
WLCS虽然更名叫WAI,但媒体调查后认为是WLCS并入了WAI,而不是更名,因为WLCS更名时WAI已经存在。威森科技K城时期智能生产实验室AI小组的代号就是WAI,这个代号后来又成为智脑实验室的代号,而智脑实验室的组建早于WLCS更名的时间。此外,2020年永逸计算机的技术文档中便有WAI一词,而且WLPAI及联合技术公司高级计算机研究员全体加入了人工智能研究院。此外,人工智能研究院的代号不是WAIRI,而是直接叫WAI。从这些可以看出,所谓WLCS更名为WAI是一种障眼法和商业操作。WAI没有实体工厂,内部称呼是WLCS,可以肯定真正的WAI跟WLFS没有根本的不同,都是垂直体系。内部称呼习惯性称呼证明了这点,WLCS仍然存在。人工智能研究院是WLCS和WLFS的对口单位,足以说明问题。
仿佛是应对媒体的质疑,人工智能研究院的英文简称迅速改为AIRI。众八卦人士得意洋洋,摩拳擦掌,继续挖威森科技的其他秘密。
首先是威森科技的由来。说到威森科技,很多人都以为是WILSON的华语音译,但从建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