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王之王楚庄王-第4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燃灯道:“你们既然知道这个道理,自然也就知道,要好好行这些事理,便需有好人来引领指导。我之所以要弥陀趁这个机会跟你们聚上一聚,乃是因为弥陀此次已有远离之志,因此……”昭元道:“师尊怎么看出?”弥勒也奇道:“三师弟,你要退出佛门么?”
燃灯微笑道:“当初你初来天竺,虽然也是伸手管麻烦,但说到底还是总想逃避。你当时根深蒂固地怕麻烦上身,只是心中若实在看不过眼,那便心头麻烦更难纠缠,于是你才伸手去管。现在你一从西方诸邦回来,却是目光深邃,不再逃避什么,反而有一种要建功立业、执掌大权的神色。为师都这把年纪了,怎么会看不出来?你莫误会为师是要怪你,为师知道你不是如弥勒所说的那样要退出佛门。只是你一趟西行,似乎对佛门行事,另有所悟。你自己说罢。”
昭元幽幽道:“各位师兄弟,我此次西行,没有看到极乐世界。但我却悟到,我以前避之惟恐不及的权位二字,其实还对我等行事有另外一层意义。我本来觉得,只要无官一身轻,不必受官场拘束,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帮人助人,遂行我志。可是当我真的要救许多许多人的时候,却忽然发现我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少数几个普通人的力量是多么的微弱。”
弥勒、悉达多和地藏王都默然不语。昭元缓缓续道:“我想救特洛伊,本来以为乃是双方都有益之事,只需鼓动三寸不烂之舌,令他们放开眼界,便能水到渠成,功德无量。可是真正事到临头,却发现人之残忍恶念以及情绪冲动,即使是在如此高的统帅之层,也是同样的难以抑制。他们甚至宁愿大家都坏,敌人坏得多一些,也绝不愿意大家都好,哪怕是相比之下自己得到的好处还是更多。最后,我只能不惜撕破脸皮,完全直接卷入,用威胁他们本人生命再加上无比财富的办法,逼诱他们放过特洛伊人一马。可是即使如此,特洛伊人本是文明之邦,这一番为希腊逼走,被迫远徙它乡,一路上要经历多少苦难?即使在出发的时候还没有人死,可是这一路迁徙,要挨过野兽、冻饿、疾疫,以及那些无可避免的野蛮人的袭击?最后能够到达目的地的,又能有多少活人?”
弥勒垂目道:“这确是一大悲剧。想不到区区一宗男女之事,最终却引发了这样的举国悲剧。”悉达多也道:“这只怕还不是惨剧的终结。若按弥陀之述,那些被腓特烈带往台伯河的众人,似乎还大都刻骨铭心地想要向希腊复仇。这样一来,又不知要多死多少人命。”
地藏王道:“三师兄希望用五百年的时间来让他们忘却仇恨,或许是能起些作用。但真正是不是能恩怨尽解,还是在于他们的人心。现下,实是谁也不能断定。”
昭元幽幽道:“不错。恩怨能不能尽解,大半在于人心。恩怨本身是不是能结成,也是大半在于人心。前者情况下,恩怨已是深入每一人的心中,其痛刻骨,自然极是难解。但恩怨之前的原因,却本来是大有机会免除的。当初,我们助希腊人获胜,许以重利,避免了血光之开。如果这个时候要避免以后的恩怨纠缠,实在并不为难。可他们忽然反悔,毕竟还是要灭尽特洛伊人才甘心,甚至还想对我们不利,自然也是早有预谋。可是最终他们也没有成功,特洛伊人终于还是走了,而且不但我们与希腊的脸皮也完全撕破,特洛伊人更与他们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他们急着去搬运财宝,居然还因为过于贪心多装,而轻易被我的坐骑拱翻了大半,就更导致了猜疑四起。他们得到了什么?他们没有得到他们本来想得到的东西,却反而结下了一处深深冤仇。可这样一个结局的造成,却是只在那么少数几个人。我总在想,为什么我们同样是几个人,每一个人都比他们那几个人中的每一个人都强上许多,却终于还是无力阻止这场惨剧,而他们那几个人看起来要弱得多,却硬能造成这么大的悲剧呢?”
燃灯叹了口气,道:“这权位二字,确实是世间之害。可是这个世界,却又无法没有权位。”昭元道:“既然必然要有权位,既然必然要有掌权位之人,那么与其让别人去占这个位置、锐意害人,何不自己去做,使万民免遭荼毒,甚至普施恩泽于万民?我在回来的路上,一直在想,我们四人都弃绝王位,是不是从根本上就错了?”
http://
第六卷 万里伊人 第五十五回 天若有情天亦老(五)
悉达多等都久久不语。昭元轻轻叹道:“可是我也知道,我们本来的主张也并没有错。那么这是不是也本来就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呢?为了救人,有的人多是先救眼前之人,有的人多会先衡量衡量,如何能救更多更远的人;这些都不为错,也都不为对。这个世界本来就要有人取前者,有人取后者,才能以矛盾对矛盾,解矛盾于无形。那么我们要立志度天下之人,这出世与入世,是否也都要有人来行?”
燃灯忽然微笑道:“弥陀,我知你主意已决,此番定会回到东土大展宏图。不过我问你,你要在西方建极乐世界之想,是否从此而绝?”昭元缓缓道:“世界本是圆通,万物都是物极必反。极西之地,焉知不是其实为东?”
悉达多微笑道:“好,好。出世之极,焉知又不是入世?”
昭元吟道:“出世入世皆救世,杀人救人皆度人。只要我等心中存度世之念,无论是出世还是入世,无论是杀恶人还是救善人,当然都是理所当然的善行,又何必计较什么手段?况且我国中有俗语: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虽然其本意与此并不太类似,但却也有些殊途同归之意。如今我们四人,乃至众弟子,都要救世度人,但却几乎所有人都只是在取出世一道,只取行善或超脱一径。这法门本身,是否已经太偏太过?能除一恶,焉知其不能胜行百善?”
弥勒等都是心头沉思,默然不语。昭元慢慢道:“不论是不是太过,我愿试做第一入世之人。若是圆通,则佛家自然能更加通融正理;若是有误,也可令万世后人以我为戒。”
悉达多双手合十道:“善哉,善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师弟,你有此番舍身来试之心,虽然还未成佛,但已是有了佛心。我这做师兄的,今天也要称你一声阿弥陀佛。而且我要晓谕天下僧人,令他们都问以阿弥陀佛,时时心中感念师弟的舍身之义。”
昭元摇手道:“师兄客气了。其实这些我等四人都早已心中知觉,而且也都各自在行,只是我今天讲出来而已。弥勒师兄和悉达多师兄都是出世为主,但弥勒师兄乃是出世中的入世,悉达多师兄乃是出世中的出世。我与地藏王,则分别是入世中的入世,和入世中的出世。我们四人,其实都已经各自在亲身为后世之人验证四种组合了,是不是讲将出来,又有何必要?只是这入世一途,凶险丑恶万般皆有。四人之中,现在是我武功最高,由我去试,或可自保。最起码不至于什么都还没来得及试,便先见了拘魂使者。但说起来,这入世一道是不是功成,我却是心中无底。反而是师兄的出世之道,最便明理。”
燃灯道:“你们四人之道都将有大成。任何一道,其实根本上都与其他三道相通,说起来更似是一道的四大方面。弥陀地藏二人入世,却也需要教化来引领人心。弥勒二人要出世,却也要有强力来保护善念和镇压邪魔。你们需各有侧重,但却不可有所偏废,否则佛学定然衰微。”
昭元道:“是。弟子此番要回中土,天竺佛家一时无人能震伏群魔。弟子离去之前,当为天竺佛家流下方便修习的护法神功,以备不测。三位师兄弟都是聪明绝顶之人,但加修习,日后定然威震群魔。但论起义理之传,如师尊所说,我之念佛之道应是最适于已有坚定佛心之人,这个不一定人人能做到做好。要真正能教化所有世人,尽量面面俱到,还望各位师兄弟多多赠经,明确戒律,助那些佛心尚难捉摸之人也成正果。”
悉达多道:“这是自然。师弟还要呆几日?我们四人当多写经典,师弟携之同去,当不致缺乏。”昭元脑海中不由得又想起了伊丝卡,叹了口气,道:“我也不知要呆几日,总之是这些事都办完罢。我会将《易筋经》重写,使之与我的昊阳神功融为一体,方便修习。我已想好,与《伐毛》相应之篇,当名为龙相般若神功,以记此功乃是中土与天竺诸贤合力而成;与《洗髓》相应之篇,当名金身不坏神通。此二功任一功小成,都足以摄伏邪魔。”
悉达多都齐声道:“善哉,善哉。”昭元续道:“此外,婆罗门的须弥神掌、龙华化形大法和刹帝利的伽蓝圣手,亦都是天下正派不世绝学,并非有高下之分。若能对他们取长补短,一样威力无穷。学武之道,当专博并用,采众家之长而成一门之专,方有真正大成。若存门户之见,随意对某一路武功妄加漠视,不知变通,定然妄自尊大目光短浅,难以领会我辈初创之人之苦心。更为严重的,甚至会以为自己对某一路早已经领会通彻,自以为天下无敌,其实或许连五成之力都没达到。”
地藏王点头道:“这武学一道,我亦深有体会,当真是愈高者愈怕,总能觉其上更有境界。真正夸耀自满者,多只是半瓢水。三师兄用意是好的,不过依我看,三师兄遭遇过奇,武功过高,所传定然过于精深。后世之人无此奇缘,只怕难以真正领会,待到真正传到后世,却不知会被附会成什么样子。说不定那时衍生出无数绝技武功,个个都夸天下第一,实际上却都与三师兄本来期望相差极远还不自知。”
昭元知他说的确是事实,微微苦笑,正要答话,弥勒已笑道:“人之在世,但尽自己之力便可。后世之人自己若是不屑,那是谁也没办法之事。我们又何必太过执着?”
昭元笑道:“说的也是。这武功一道,也就如此了,倒是道理始终无穷。将来我有门下子女,或许还会命他来向各位师兄弟请教,多长见识,多观多念世上音容。”
悉达多也笑道:“彼此彼此。我也要告诫弟子,将来若是天竺佛学衰微,当前往中土另觅出路。这人要去得,自然得将三师弟所传神功好好修习,以备不时所需。我闻中土河湖秘布,三师弟一苇渡江的功夫,或许还能派上用场。”燃灯忽道:“悉达多,你说及天竺日后佛学衰微,可是有所感触?”
悉达多叹了口气道:“弟子确实是有些感触。师弟这次所提醒的除一恶胜行百善,确实让我觉得,天竺佛学可能有些缺乏以武功制胜之想。日后若是我等不在,后世之人不解我等虽然愿意相信人性本善,但绝不轻视其恶的一面,便有可能导致武学衰微。如此之下,他们只知精研佛法,不知自保根本,便还可能导致佛学衰微。中土本无佛学,但师弟秉承预防人性本恶之念,事事以武力为后盾,却反而可能终能令佛学在东土大昌。”燃灯微笑道:“那你莫非也是觉得,这世上到底还是恶性多些,是以弥陀的办法最终会更适合被采用?”
悉达多一怔,地藏王已笑道:“师尊,这似是成佛之问。”燃灯哈哈大笑道:“不错,不错,我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