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元配之训妻记-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全自昨夜就担心这事,但又觉得梁王已坐稳皇位,收拾个宗室还不是易如反掌,闹不出乱子来,搅不成浑水,达不到刘娘娘要的结果,估计她暂时不会走这一步臭棋的,哪里想到,人算不如天算。
  刘娘娘心里更是悔不当初。
  她比谁都更愿看到儿子重新做皇帝,只可惜她因恼恨李全向梁王示好,这次便借机处处刁难李全,没能及时听到皇儿转世的消息,又因看不得梁王得意,特特拿遗召一事恶心他,当时是痛快了,却不想皇儿竟成了安世诚的儿子。
  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恕,她又狠狠坑了儿子一把。
  “我知道你手中一定有梁王的把柄,赶紧拿出来,把他扯下皇位,就不会祸及皇儿了。”
  李全摇头苦笑:“梁王老奸巨猾,许多事皆是安世弘出面,若真拿出来又如何,奈何不了他。他如今有四个儿子呢,处置一个安世弘,也就交待过去,伤不了根本。况且梁王自做了皇帝,对宗室对百姓,皆可圈可点。安氏宗族也早就厌倦了纷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咱们势单力薄,成就不了大事的。”
  刘娘娘沉思半刻,不由叹道:“你说的很对。真把遗召的事抖落来出,反倒方便梁王行~事了,他只要不杀安世诚,而是随意寻个借口将他一家圈禁起来,想来得梁王恩惠的宗亲们也就觉得对得起先帝了,过得几年,安世诚一家再得个疫症没了,天下自此就太平了。”
  他二人历经争斗,自不会策手就擒,少不得各自想法子解套,却又难得一致地认为,提前将卢国公府架到火上烤,未必是坏事,至少安天祐为了家人性命着想,再不能得过且过了。
  安天祐听说后,也是皱眉。
  只见他依靠在榻上,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身旁引枕。
  董先生见了,心中颇多感慨,若是安天祐再长个十岁,这神态姿势活脱脱便是当年卧榻养病中深思里的长兴帝。
  前世多年养成的习惯,竟被他带到了今生。
  安天祐自不觉得,此时他坐起身来,沉吟道:“梁王颇有城府,一惯以宽厚待人示外,竭力表现对宗室的维护爱惜。朝中几位知情的元老犹在,他又已坐稳了皇位,为了他自己的名声,短期内不会对遗召事发动的。往乐观了看,因为安世弘办事急燥阴狠歹毒,为达目的不惜残害安氏宗亲,梁王短时间不会将此事告诉他的。梁王生前,卢国公府倒还能保全。只是寄希望于别人身上,总归被动。”
  董先生闻言,面上一喜,忙道:“皇上的意思是?”
  “还是得安世弘身上寻找缺口,当年多少事是他惹出来的,如今落在他身上,也算一报还一报了。”安天祐仰天叹气,前世他布下的套,今生还得他来解,终久还是得用上阴私手段,“他不能生,必是着了母后的道,随着小皇子的出生,不可避免会心慌意乱,定会有所动作,让人好好盯着他和他那个姓丘的妾,若有必要可以在其中搅和一番,闹点事出来,借此暂时分散梁王的注意力,至于其他,再视情况而定。”
  董先生一一记下,自去回话不提。
  安天祐则来到母亲房里,丘如意拉着他的手细细问过,十句话里,也只得一两个回应。
  这也是安天祐细心处。他痴傻了三四年,一朝忽然正常起来,反常既为妖,安世诚夫妻本非笨人,若是心下起了疑惑,却让他白白失去父母之爱,故此打定主意,耐着性子,一点一点地慢慢儿往好里变。
  即便如此,丘如意却已知足,还当是董先生教导有方,时常让人厚赠于他。
  董先生自然更是卖力教导安天祐,等到丘如意临盆时,安天祐已经会叫爹娘了。
  听着儿子清晰地叫着“娘”,丘如意心情澎湃,忍不住落泪,然后就发动了。
  虽然早就做好准备,安世诚仍不免着慌地让人叫稳婆过来,待到众人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安世诚才抽空子地看到儿子还留在院里。
  妇人生产,免不了血腥,安世诚忙又安排人带儿子下去。
  安天祐本不放心,却也知道,这不是小孩子该呆的地方,只得悻悻然回了书房。
  董先生倒是早就等着了,迎上来笑道:“有皇上庇护,夫人定会母子平安的。”
  丘如意的这次生产也确实极其顺利,不过几个时辰就产下一个白胖的小子。
  安世诚抱着儿子,笑不可抑,一面对妻子道“辛苦你了”,一面安排人往京城报喜。
  安天祐也及时听了喜信,便迫不急待要去看母亲和弟弟。


第二七六章 抓周趣事
  产房早就收拾干净,看到安天祐过来,奶娘倒是吓一跳,急忙拦着,产房到底是血腥之地,孩子太小,总得过得几天方可进来。
  丘如意精神还好,连生两个孩子后,她对此倒看得淡了,本担心因为有了老二,怕老大心里不自在,如今刚有了老二,就不许老大过来,生恐让他受了委屈,忙道:“不碍事的,他小孩子阳气足,百无禁忌。”
  坐在一旁正抱着孩子端详的安世诚,招手叫儿子过来:“快过来看看你弟弟祝儿,像足了你小时候的模样。”
  卢郡王把孙子的起名权牢牢把在手中,两个孙儿还没出生呢,就已经起好了名字,倒是省却安世诚不少精力。
  安天祐看了一回,又打量父母一圈,慢吞吞道:“更像娘。”
  安世诚便笑:“你长得也像你~娘。男孩子都这般,小时长得象母亲,大了就象父亲了。”
  一时,安天祐回到房中,董先生过来道贺,又道:“刚得了消息,皇上亲临小皇子的百日宴,并赐名为琛。太子好像不是很开心。”
  琛,珍宝之意,梁王老来得子,爱之珍宝,也无不可,安世弘身为太子,未来的国君,此时还不屑于和个奶娃子争父亲的宠。
  “必是他又被梁王关心子嗣一事了。”
  “皇上英明!自从梁王添子后,太子便总被他催子嗣一事。”董先生笑着恭维,又详细说安世诚,“太子最近急燥的很,言语中颇有些抱怨,想来其中定有间隙可钻,只是娘娘和李公公皆不敢轻举妄动,群龙无首,全指着您,这里又偏僻,消息传递不易,皇上还是想个法子,看能不能赶快进京才行。”
  自打刘娘娘将遗召一事告知梁王后,李全也就失了他的信任。
  刘娘娘知道的事情,身为长兴帝心腹太监总管的李全没道理不知道,可他从前却只字不提,虽然他献上人手有功,却已不能再取信于梁王了。
  幸而刘娘娘还念着主仆一场,并没有说出遗召在李全手中,只道儿子将召书存于几个老臣手中,但梁王不管信否都会派人监视李全的。
  为保险起见,李全只得全然放手,诸事一概不闻不问,只一心守他的陵墓去了。
  刘娘娘身在深宫亦有诸多不便,如今他们人手虽有,却无人担起指挥。
  安天祐默想一回,笑道:“这事急不得。一动不如一静,监视好安世弘的一举一动,慢慢儿等吧,总会有机会回京城的。”
  董先生也只得耐下心来等待,这一等就等到了将军府二公子安天祝的周岁生日。
  这一日,丘如意特意起个大早,亲自张罗着,把两个儿子打扮一新。
  因只是小儿生日,不便张扬,也只本地几位同丘如意说得来的夫人太太们,各带着些小礼物过来吃面,见着两位小公子,都赞道:“夫人有福气,这两个孩子倒象是菩萨身边的善财童子。”
  丘如意心里得意,口内却谦逊一回,各各寒暄着述了话,抓周的吉时便到了。
  丘如意抱着小儿子,来到厅前的榻前,榻上早就摆上了文书、印章、小金剑、算盘、帐册及各色珠玉等物件。
  丘如意放下儿子,笑道:“快去选你最喜欢的东西拿来给娘。”
  安天祝倒听懂了母亲的话,在榻上爬了起来,先是拿起来印章来,旁边的人便笑:“小公子将来定会官运亨通。”
  安天祝看一下众人,感觉很好玩,于是放下印章,拿起一个碧玉,众人笑道:“小公子君子如玉。”
  安天祝又放下碧玉,拿起书来,得了“饱读诗书,状元之才”后,便随手丢了书,拿起小金剑来,“子随父业,大楚将才”,安天祝便摸清规律了,竟是将榻上每个物品都拿起来,然后抬头看向众人等着赞他,惹得众夫人太太大笑,直赞他伶俐可爱,众人笑,安天祝也跟着笑,屋里屋外越发的笑声不绝。
  安天祐看着弟弟,心里爱极,也抑制不住,脸上笑开了花。
  众人看他眼神清亮有神,看向弟弟时,满眼里都是疼爱,这才知道,原来将军府的大公子果然不是个傻的。
  丘如意则宠溺地轻斥儿子道:“别玩了,到底看上哪一个,拿来给娘。”
  安天祝这半天也玩得倦了,抬头见哥哥正站在榻前,便伸手抱住哥哥,安天祐也忙半靠着榻,将他拢于怀中,安天祝还伸长脖子看着母亲道:“娘,哥哥。”
  众夫人太太们便笑道:“有趣,抓了半天,竟是抓了他哥哥,果是亲兄弟,将来兄友弟恭,亦是一段佳话。”
  心里却也觉得不错,将来继承爵位的是嫡长子,余下兄弟便是靠恩荫得个一官半职,到底还是得靠着得了爵位的哥哥,才更能尽享荣华。
  丘如意也被儿子逗得直笑,心里只当个笑话。左不过民俗如此,哪有人拿这个当真的,想当年长子抓周时,只管躺在中间,什么都不看不拿,大家都道他是个生来享福不操心的,如今不仅好好读书,带弟弟也像模像样的,小小年纪就懂得为父母分忧了呢。
  说起这一年来,安天祐也确实过得幸福自在。
  每天读书习字逗孩子,不知不觉中,话也说得顺流了,还有板有眼地教弟弟学说话,倒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安天祝最先学会叫的便是“哥哥”,每日和哥哥亲得连亲娘都得靠边站了,所以今日被他抓周抓到,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夜里,安世诚听说了,也只是一笑,他一向自傲,觉得自己教导出的儿子,文武总能占一样,将来不靠父兄恩荫,亦可以立足于天地之间。
  倒是安天祐对董先生道:“是时候去京城搏一搏了。”
  既然弟弟抓周抓了自己,他岂有不许他一世荣华的理?
  果然,抓周礼过后,丘如意就着手准备往京城里去了。
  这两年皇家喜事不断,皇帝自去年添了一个小皇子外,前些日子竟又得了一个小公主,巧的是,这个小公主的百日礼竟与皇帝的寿辰是同一天。
  而今天下太平,四海升平,经小公主百日礼一事,朝廷终于认识到还没有好好给皇帝过个万寿节呢。
  万寿节大办,丘如意便只得带着儿子进京了。


第二七八章 寻仙问药
  如此一来,刚出生就立了功的小公主自然也沾了光,百日礼必不可小视,故人都道这小公主是个有大福气的。
  都投胎做了公主,还能是没福气的吗?
  丘如意暗地里嘀咕,也怨不得她不高兴,此次进京不说一来一往要数月,而且据前几日公婆来信提起,按旧例,守边大将在边关,其妻子儿女是要在京城的,如今安世诚已成守边大将,又有了两个儿子,丘如意母子也该回京城长住了。
  这一点,就连安世诚也没话说,要不说,武将娶妻不易呢。
  丘如意却道:“除非皇上金口玉言留下我母子,不然我可不会识趣地自动留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