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林氏荣华-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旁的工部尚书不屑的嗤笑一声,陈尚书没理他,而是扫了一圈道:“这是实情,难道诸位大人不认同吗?两个村子之间尚且可为了水争执斗殴,何况本来分属两国的百姓,为的还是粮食。”
其他人心中微微点头,也有些忧虑起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粮食不够。
陈尚书也说,“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粮食不足。”
皇帝抿嘴道:“诸位爱卿有何好建议?”
“陛下,不如趁着农耕刚开始,着令各级官员督查,减少其他作物的耕种,增加稻麦种植,若有丢荒则严惩,”陈尚书道:“还有,中等以上的良地良田除了拿来种植粮食外,其余作物不得播种。”
他叹道:“臣可是听闻,有些豪富之家还拿着良田放牧和建造作坊,这何其暴殄天物。”
其他大臣闻言相视一眼,皆不由皱眉。
他们都觉得陈尚书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且这种措施一听就知道不能实行,真要这么严厉规定,那才是使人家破人亡呢。
过犹不及,从政者更应该慎重,一个小小的措施毁的却有可能是万千家。
众臣皆看向正中的皇帝。
皇帝也有些不愉,“此计不妥,天下百姓万万,情况各自不同,怎能一概而论?”
户部尚书便笑道:“倒可以改动一下,鼓励大家多种植粮食嘛,到时由户部平价收购粮食。”
皇帝微微点头,“此计不错。”
陈尚书道:“就怕有的人重利不从,占着良田去放牧和建造作坊。”
皇帝沉着脸道:“占用良田放牧和建造作坊本就是违法之事,陈尚书是有状告之人?”
他也看出来了,礼部尚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用良田来放牧和建造作坊本来就是违法之事,直接告官就是,哪里用得着想出这一条计策来?
陈尚书便坐在马上微微躬身道:“陛下,臣听闻林郡主将陛下所赐的良田用作果园牧园,还在上面大肆建造作坊,臣闻之心痛,那可是三十顷的良田啊,若是都用来种粮食,那可以收获多少了?”
本来已经落后许多的工部尚书一听不乐意了,打马上前两步道:“陈尚书,你可不要随意污蔑人,你是亲眼看见林郡主把良田用作牧园果园了?”
工部尚书怼完他又转头看向皇帝道:“陛下,水果的销量如何,再看粮食现在的售价和销量,一亩地又能养多少牲畜?林郡主又不是笨蛋,怎么会用良田做果园牧园?”
“那作坊呢,难道作坊的收入也比种植粮食低吗?”陈尚书冷哼道:“陛下,臣听闻苏州内外皆是林氏子弟在卖纸,那纸张皆产自纸坊,难道纸坊不是建在良田上的吗?”
“陈尚书又没亲眼见过,如何知道它是建在良田上的?”工部尚书不悦道:“贫瘠之地可以用作房屋,作坊建设,这可是律法中规定的。”
第143章 弹劾
陈尚书不理他,继续对皇帝道:“臣还听闻那作坊就建在陛下赐的爵田中,那不是良田是什么?”
“臣听闻,臣听闻,陈尚书都是自民间听闻而来,未亲眼见到,更未调查过便直接下定论,”工部尚书不甘示弱的怼回去道:“难道陈大人处理政务也都是靠‘听闻’来处理的吗?”
陈尚书对他怒目而视,却没有理他的质问,而是转头对皇帝道:“陛下,如今苏州皆是赶去买纸的商贩,这么多纸可以想见林郡主建了多大的纸坊,其所占的可都是良田,更别说造纸还需要材料,其所进的竹纸便是要以竹子为材,这么多竹子可都得用地种出来。”
“好了,”皇帝抬手打断他的话道:“今日累了,大家都回去歇息吧,你要是想告郡主占用良田他用,那就先拿出证据来,不要仅靠臆测便给人妄加定罪。”
陈尚书在马上躬身应了一声“是”,但他脸上并不见着急,反而还嘴角轻挑的瞥了一眼工部尚书。
工部尚书气得咬牙,恭送皇帝进了宫门后,打转马头就走。
跟他最要好的吏部尚书连忙追上,“老任,你跑那么快干什么?”
工部尚书怒目道:“要是不跑快点,我怕被你们气死,都是一群红眼病。”
说罢瞪着吏部尚书道:“马尚书刚才为何一言不发?”
吏部尚书苦笑道:“老任,这次那孩子得罪的人太多了,你没见其他人也没插嘴,任由陈尚书上禀吗?”
“那你这次是要见死不救了?”
“哪有你说的这么严重?”马尚书笑道:“林家就是她的保护符,最多不过吃些亏罢了,陛下念着旧情,不会把她怎么样的,朝中的大臣多少也得看在林家的面上网开一面。”
工部尚书的脸色依然很难看,“墙倒众人推,树倒弥孙散,连你们都如此,更何况别人?”
他沉沉的看着他道:“这世上从不缺少落井下石之人,你现在觉得此事不大,可她姑侄二人真要因此而有损伤,我看你怎么去见子厚。”
马尚书张了张嘴,沉默不语。
他们二人与林智是至交好友,林智去世时林江已经很能干,能干到皇帝夺情用他,所以用不到他们二人照顾。
所以在林江死后,俩人便私底下说过要好好照看林清婉的,毕竟她是林智唯一的女儿。
且林江生前也托付过他们,此时听工部尚书这么一问,马尚书不由有些心虚。
可林清婉这次惹的人真的很多,不像上次只是赵家和陈家,仅凭他和老任就能挡住。
这一次,她连出两张纸,张张切中命脉。
一开始大家都把目光放在精美绝伦,质同宣纸的竹纸上,所以对便宜粗糙的草纸没看在眼里。
可竹纸的利益虽然很高,但能用得起的人有限,除了跟此利益相关的几家,大家都觉得还不错。
毕竟多了一个选择不是,而且竹纸的质量也很不错,所以一开始任尚书和马尚书都是乐呵呵的,觉得林清婉不愧是林智的女儿,这赚钱的能力是一脉相承啊。
而质量相差不多的上等纸张都掌握在有限的几个人家手里,他们虽关注,但还不至于急躁起来。
毕竟比起竹纸,他们经营多年,不论是销量和口碑都是竹纸不能比的。
竹纸能不能挤掉他们不一定,但竹纸开发市场却是肯定的了。
所以从一开始除了宣城那边拖延过林家订单的那家外,其他家都不急。
而另一种纸——杂质多,还透墨严重的草纸更不被他们放在眼里了。
可他们没想到草纸的影响力竟然这么大,林家把价格定得这么低,不过短短两个月,京城便满是草纸,他们铺子里的其他便宜纸张根本没卖出多少。
这些纸虽然便宜,但耐不住销量大啊,其利益比宣纸等上等纸还要高。
偏他们的成本高,就算降价也降不到草纸那个价,大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量的钱朝林氏书局流去。
京城尚且如此,更不要江南一带了,据说还有林氏的子弟将纸坊开到了杭州,本来草纸在苏州是八文钱一刀,商贩去和林氏书局大量进货则只需七文,他们卖到外地可卖十文到十五文。
这种价格下他们的纸还能挣扎求生,可随着林氏子弟大量外流,以后连这个价格都没有了。
比如杭州,听说那边的草纸便只卖十文,且还有往下降的意思。
其他地方若也如此,还有谁会买他们的这些麻纸?
不说寒门子弟,就是他们家族的子弟,在一开始练笔时肯定也是选便宜的草纸。
林清婉这一次触碰到太多人的利益了,马尚书忧心道:“老任,给那孩子去一封信吧,让她收敛一下,能把纸坊处理便处理了。浩宇不在,她拿着这东西太危险了。”
要是林江在,其他家便是心中不满也不敢在朝中这样明目张胆的攻击的,最多私下找他解决。
马尚书叹气,说到底还是子厚子嗣单薄,林家嫡支若有个男孩就好了。
任尚书紧抿着嘴角,虽然没说话,但也认同了,一回到家,顾不得洗漱便进书房写信。
他将信封好后交给长随,“找两个人,快马加鞭送去苏州,尽快交给林郡主。”
长随应下,接了信立即出去。
然而信再快也比不上朝中大臣的动作快,第二天朝会上便有御史弹劾林清婉占良田他用,还弹劾她与民争利……
甚至连亵渎皇权的罪名都出来了。
有人认为,林清婉用皇帝赐下的爵田养牲畜,那可不就是在亵渎皇权,对皇帝不满吗?
叫嚣的人很多,但站在前排的人除了陈尚书出来声讨了两句外,其余人尽皆沉默。
既不为林清婉辩解,也不声讨。
工部尚书运了一口气,出列恳求皇帝着令大理寺和御史台去调查,不能仅凭一面之词就定林清婉的罪。
这样一来就给了林清婉反应的时间,而且既有弹劾就有辩折,皇帝也得先听听林清婉的解释。
第144章 文园
苏州距离京城可不近,这一来一回便去二十天了,再辩上两三次,得,一两个月就过去了。
他就不信,大家有多少精力盯着这事。
任尚书想拖延,陈尚书想的却是速战速决,闻言便道:“陛下不如宣林郡主上京申辩,见到人便可知内情。”
在他看来,林清婉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若站在朝堂上面对这么多大佬,只怕连话都说不清楚了。
可留在苏州就不一样了,林江必定给她留了后手,有的是人替她写辩折申辩。
这一来一回得闹到什么时候?
到时候草纸早就满天飘了。
皇帝面无表情的问吏部尚书,“马卿家觉得如何?”
马尚书便出列道:“陛下,如今南汉流民涌入,虽说各地做了安排,但依然有不少在外游荡,从苏州到京城的治安并不好,此时招林郡主入京只怕沿途的安全不能保证。”
又道:“且林郡主身体不好,早春本来就易生疾病,这时招她入京询问,只怕要吓坏了她。再如何能干,她也只有十七岁。”
皇帝闻言点头,看向众大臣叹道:“林郡主是子厚唯一的女儿了,朕答应过浩宇,要帮他看顾一二的,总不好食言。先让她上辩折吧。”
陈尚书赶忙道:“陛下,那大理寺和御史台”
皇帝抬手打断他的话道:“先看看林郡主怎么说,或许是有人谬传也不一定。且她年纪家中又无主事的男子,就是有些不周之处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就是高高举起,轻轻放过的意思了?
陈尚书心中不服,但见皇帝面无表情,便也不敢再提。
随着陛下年纪愈大,他的威望也越来越重,决断也越发果决了。
马尚书和任尚书悄悄松了一口气,暗视一眼后退下。
京城里风起云涌,苏州却一片安宁,因为竹纸和草纸吸引来了许多客商,他们来这里自然也带了其他货物来交换,所以近来苏州城更热闹了。
而除了草纸和竹纸外,苏州的刺绣,绸缎丝锦本来就很有名,大家正好可以多进点货。
春天过去,夏天还会远吗?
夏天到了,能不穿轻薄凉快的绸缎丝锦吗?
所以二月二龙抬头一过便有大量的商人涌入,跟随商队到来的还有在外游学的学子。
苏州的府学和卢氏家学都很有名,这些学子来这少不了要拜访名师,参加诗会,文会等与当地的学子交流。
林佑便随着同窗们参加了两场,见林玉滨好奇,再去别院时他就把大家文会上做的文章给她看,再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