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林氏荣华-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却嗔怪地瞪了元华公主一眼,不过的确有些心动,林清婉有粮,而他也可以别的方式补偿她。
  相信她也会很乐意的。
  皇帝沉默了一下,扫了眼林清婉身边跪着的林玉滨,微微颔首道。“你这侄女也及笄了吧”
  林清婉低声应“是”。
  皇帝点点头,没有再说话,但双方都知道,他这算是承了林清婉的好意。
  粮草的事一定,皇帝便着急调查起洪州的事来,所以他不想久留,和林清婉说了会儿话便起身离开。
  洪州是不是真的起了战事还不一定呢,哪怕心里已有八分认定,但在没有确切的证据前,他也不愿意就下定论。
  皇帝一走,元华公主看了一眼母后,见她脸色稍缓,虽脸上的表情还是很淡,却知道她不是那么生气了,便起身道,“母亲,我带妹妹和林县主去御花园里走走”
  皇后点了点头道。“去吧,多照顾一些你妹妹,县主还小,别吓着人家孩子”
  元华公主笑着应下,林清婉带着林玉滨躬身行礼退下,到了园子里,元华公主这才回身,对林清婉笑道“母后说你和侄女胆小,但我看你们胆气却大得很。”
  皇后明明说的是林玉滨年少,元华公主偏说成了她们胆小,林清婉心中一跳,只能回以茫然。
  见林清婉一脸迷茫的看着他,元华公主一边看着她的头发一边笑道:“妹妹今天梳的头发不错,看着比实际年龄还要小些,不像是守寡了三年,倒像是刚嫁人不久的小妇人,只除了衣服素净了些。”
  “姐姐要是喜欢,回头我让家里的丫头教一下您府上丫鬟?”
  元华公主看着她吓得脸色微白,便微微一笑道:“好啊。”
  元华公主起身笑道:“我看妹妹脸色不好,是不是要休息一下?”
  林清婉顺势点头,“可能是这几日赶路急了些,殿下见谅,我去休息一会儿。”
  元华公主就伸手招来一个宫女,吩咐道:“送郡主去侧殿休息。”
  林清婉就伸手给林玉滨扶住,笑道:“玉滨扶一下姑姑。”
  林玉滨连忙扶住她,俩人和元华公主微微行礼后退下。
  到了侧殿,林清婉谢过宫女,给了对方一个荷包,这才扶着林玉滨的手躺在榻上。
  林玉滨低声和宫女道:“辛苦姐姐了,我姑姑休息时不喜外人在侧。”
  说罢又给她塞了一个荷包。
  宫女微微一笑道:“那奴婢在外面伺候,您有事叫一声就好。”
  等宫女出去了,林玉滨才小心的看向林清婉,“姑姑?”
  林清婉睁开眼睛,见她面色担忧,便伸手拍了拍她安抚道:“别怕,她没有恶意的。”
  不然在皇后殿中就会说了。
  “所以姑姑真是故意的?”林玉滨看着她姑姑今天新换的发型问。
  林清婉微微一笑,并没有回答,但林玉滨已经明白过来,她不解的问,“姑姑为何要这么做呢?要是钟姑姑出事,您明说便是,何必激他?”


第215章 装弱
  连林玉滨这个真小孩都觉得皇帝不会为了兵权而枉顾国家大义,何况姑姑?
  所以她不太明白姑姑为什么要表现这份怀疑。
  这不是得罪了皇帝?
  林清婉摸了摸她的头发没说话,这是在宫里,说话多有不便,元华公主已有怀疑,她不想再在宫里留下更多的把柄。
  姑侄俩第一次入宫,皇后留了俩人吃午饭,这才让人离开。
  “还是母后好,”元华公主抱着她的胳膊笑道:“顾全大局,父皇能娶到母后可真是父皇的福气。”
  “边儿去,我才好了,你又来提醒我。”
  元华公主一笑,“母亲,如英妹妹的事的确是大事,虽然她贸然进言不妥,可她这不是没了其他的途径了吗?”
  皇后垂下眼眸道:“她是郡主,可直上奏折,难道朝中大臣还敢截她的折子?再不济林家在朝中就没有一二故旧?我是真当她是义女的,如英到底是个大将军,你又年岁大了,只有她,年纪最小,才华性情也都对我的胃口,可谁知我这个皇后也不过是人家见皇帝的跳板。要不是为如英郡主,只怕她还想不起进宫给我请安呢。”
  “所以母亲这是在吃如英妹妹的醋?”元华公主忍不住捂嘴而笑,“您不服,回头把她多招进宫里来,这相处久了,感情自然也就深了。”
  她笑道:“去年如英妹妹才与她相处多久?之前连信都没通过的,结果现在她却肯为如英妹妹千里入京,还冒险进言,可见是个性情中人。既如此,母亲何愁抢不过如英妹妹?”
  “胡说,”皇后嗔她道:“我是那等争风吃醋的人吗?”
  她不过是觉得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对等的回报罢了,倒显得她自作多情了。
  元华公主却笑嘻嘻的抱着她的胳膊道:“好好好,您不是,我是行了吧,她还是个义女呢,可我看着您关心她可比我这个亲的多多了。女儿现在可吃醋了。”
  “好好好,我关心你,疼你。”皇后抱着女儿,对林清婉的最后一点怒气也消散了。
  她挥了挥手道:“算了,改日再让她进宫请安吧,我看今日她也吓得够呛,你父皇半句话未说,她自己就把夏收全送出来了。”
  “这不是为父皇分忧吗?”
  皇后哼哼道:“你父皇再难,能有她们姑侄难?他底下还有一大群大臣呢,再不济还有各大家族呢,什么时候国事倒让两个弱女子来操劳了。”
  元华公主知道她母后最是扶贫怜弱,如英从小强势,所以虽然处境和林清婉差不多,她母后最多也就心疼一下。
  可林清婉不一样,和有钟家军做后盾的钟如英不一样,林清婉是真正的弱女子,今日她的打扮又正好扮嫩示弱,刚好挠在了她父皇母后的心口上,不然今天这一关哪那么容易过?
  她深知她父母的这个弱点,以往也没少利用过,但她是他们的亲近之人才得以知道这点,林清婉是怎么知道的?
  要知道,就是几个兄弟也没发现父母的这个弱点的。
  出了宫的林清婉直奔郡主府,想了想,还是将箱子底下的一本笔记找出来,翻到其中几张纸,摸了摸,还是将它撕下来烧了。
  这是从林智手记上抄下来的,上面记载了几件帝后的小事,还有林智的几个点评。
  林清婉对皇帝和皇后的了解都是从林颍,林智和林江留下的手记中总结出来的。
  元华公主起了怀疑,那这几张纸就不能再留着了。
  林清婉惋惜的将纸烧了,自我安慰的想,好在他们的手记零散混乱,原始史料倒是可以保留下来。
  而且就算被发现了也没事,那毕竟是先祖手记,和她这种总结性的笔记是不一样的。
  林玉滨木呆呆的看着姑姑把那几页纸烧了,这才懵懵的问,“姑姑?”
  林清婉就回头对她道:“这属偏门,不是什么好方法,你以后不要学我。”
  “既然不好,姑姑为何还要这样做?”
  “因为姑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啊。”林清婉眼中闪过淡淡的悲伤,看着她不舍的道:“但你的未来还长得很,以后你还会有子女孙儿,所以不要学姑姑。”
  林玉滨突然间有些惶恐,咬了咬嘴唇问,“姑姑也只比我年长三岁而已,我的未来长,姑姑自然也有许多时间,怎么会不够?”
  林清婉道:“现在姑姑可以给你打好基础,可姑姑的前面没有挡着人,时势不由人,哪有时间给姑姑?”
  林玉滨听她说的时间是这个意思,便暗暗松了一口气,点头道:“姑姑您放心,我现在就可以帮您了。”
  林清婉欣慰的摸着她的脑袋道:“是啊,今天玉滨表现得很好,比姑姑还强些。”
  林玉滨就跟姑姑爬到一张床上,继续宫里的问题,“所以您为什么要表现得怀疑陛下?还有,您不是说要把泥活字和木活字送给陛下吗,怎么这两样东西却没出现在礼单之中?”
  林清婉道:“暂时用不上了。”
  她顿了顿后道:“洪州的事复杂得很,不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那样,所以你不要过问了,更不要参与。等以后能说的时候,姑姑会告诉你的。”
  林玉滨虽好奇不已,却还是憋住不问了。
  “至于表露怀疑陛下,”林清婉苦笑道:“你就当姑姑还年幼,城府不够深吧。”
  林玉滨忍不住默默地看着她姑姑,您这样装弱真的好吗?
  皇帝出手可比林清婉周刺史他们快速,厉害多了,几乎人才派出去三天,林清婉还关门打扫郡主府时便得到了确切的消息。
  洪州的确起了战事,从南汉撤回大楚的楚军悄悄陈兵边界,在某一次跟大梁的日常小冲突后猛然爆发,大举进犯大梁边界。
  钟如英挡住了第一波攻击,主营虽后退了五里,却没失去国土。当时钟如英就发了加急文书进京,可惜出去的人没回来。
  后来楚军进攻越猛,对方援军也越来越多,钟如英一再发出军报求援却得不到回应。
  如今洪州虽未丢,梁军却已经后退了二十里,如今正据守在洪州城内。
  至于封锁洪州让朝廷收不到军报的人,虽还未有确切的证据,但对方这么大的步骤,皇帝手底下的人又不是酒囊饭袋,怎么会查不到蛛丝马迹?
  更何况皇帝本人也有所怀疑,那些收集过来的证据不过是更确定了他的猜测罢了。


第216章 拜访
  皇帝出手,一直被封锁的洪州好似一道被打开闸门的洪水一样传来无数信息,直接把朝廷给砸懵了。
  大臣们都惊呆了,楚国都进攻近一个月了,他们竟然才收到消息,因为消息滞后,他们还不知道钟如英的公文被拦截的事。
  于是第二天便有雪花般的折子飞向皇帝,全是弹劾钟如英隐瞒军情不报的,气得皇帝当朝砸了杯子。
  大家这才知道,原来钟如英往外传递的消息全被截了,洪州跟外界断了近一个月的联系,这其中还牵涉到林氏,尚氏,卢氏子弟和苏州刺史周聪的儿子。
  满朝皆静。
  钟如英隐瞒军情还是玩忽职守,有人拦截边关急报,那可是如同造反,性质根本不一样。
  最要紧的是谁会去拦截洪州的消息?谁有这个本事?
  两者结合,达到这个条件的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不管是谁都不是他们可以随便怼的,所以大家都沉默了,决定等事实调查清楚了再说。
  如今,如今还是打仗重要啊。
  皇帝的寿辰就要到了,总不能他过寿时国家还在打仗吧,那还有何喜意可言?
  所以上到六部尚书,下到各部堂官都表示要怼死楚国。
  户部尚书虽哭穷,但依然咬牙道:“臣会下令各地官员筹措军粮。”
  兵部尚书也道:“可从灵州和江南两地调兵支援钟将军……”
  工部表示他们新改进的投石机可以投入使用了……
  皇帝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些,将林清婉后面补交的折子交给内侍,让他给下面的大臣看,“苏州刺史周爱卿已经备了一部分粮草,加之林郡主愿将今年夏收的新粮和去年余下的一部分粮食全部捐献给国库,这头一批粮草就算差不多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粮草已备齐,且不日就能从苏州出发往洪州去,援军也可以开始动了。
  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心中皆是一喜,他们最喜欢林郡主这样的人了。
  其他大臣则有些嘴中泛苦,心中酸道:林家的人怎么都爱捐东西,这还有完没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