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林氏荣华-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前他为了照顾他儿子的心情一直不愿勉强他,有些事也不会摊开了说,可现在,林清婉一个女子尚且不比他年长几岁都有那么一番见识,他却还如此懵懂无知,韦健哪里肯再让他蹉跎下去?
  所以他一点一点的戳破他的幻想道:“不仅南汉与大梁,南汉与大楚,其他各国间每年大小战事都不断,你想分个是非对错,那就是把天都说破了也数不下来。而南汉灭国此事不过是我们咎由自取,是我们给了大梁机会,是我们给了大梁借口!”
  要不是吕靖想趁火打劫,大梁也没这个借口大量调兵前来反攻。
  再退一步说,要不是吕靖和南汉皇室先内乱,以南汉的国力,大梁想要一下攻下南汉也不可能,一切皆是时也命也。
  “我告诉你,我如今已是梁人,你也是梁人,韦家上上下下皆是梁人!”见儿子气红了眼,韦健一点儿也没停止的意思,继续道:“你以为这是秦前?我告诉你,经过汉唐,不管这天下是谁坐,谁若能让天下一统,天下的有识之士便会追随他,不管他是梁人,楚人,南汉人或是闽人!”
  “没有谁是正统,哪怕对方是姓李,姓刘,姓嬴,”韦健讥诮道:“若论正统,江陵府的姬先生还姓姬,他又有威望,你见过他振臂一呼吗?”
  “谁会在意已经灭掉的国家?普通的老百姓不会在乎,我也不会在乎,而你在乎的又是什么?”韦健继续道:“林郡主说的不错,你就是过得太舒适了,说是灭国逃亡,但你一路锦衣玉食,哪里知道普通百姓遭遇战乱时是何等之苦?而天下一日不平定,百姓便一日有遭受离乱之苦的可能,你理解不了,是因为你没有一颗为民之心!”
  韦健双眼含泪,眼中皆是失望,“你若能有林郡主百分之一的心,哪怕无才无能我也心满意足了,可你空有一个聪明的脑袋却无心,有何用,有何用?”
  这话说得很重了,韦夫人忍不住蹙眉,“老爷……”
  “你闭嘴!”韦健喝了她一声,继续冷着脸与儿子道:“你觉得我是为敌国卖命所以看不起我?那好,此次入京不必你跟着,从此后你是留在苏州,还是自己回南汉我皆不管你,我也不会束缚你,且看你能不能为你的南汉,为你的五皇子做些事。”
  “老爷!”韦夫人惊诧的看他。
  “不必叫了,夫人与我入京。”见她恋恋不舍的看着儿子,他便冷哼道:“你要是想留下也行,我自己入京。”
  韦夫人哪敢让韦健自己入京?
  母子俩都在这儿,那连个说软话的人都没有,他万一再纳个贵妾生个庶子怎么办?
  韦夫人担忧的看了儿子一眼,连忙去追韦健。
  韦晓怔怔的跪在地上,心中委屈又不平,紧紧地抿着嘴不说话。
  韦健回了内室便一头栽倒在床,差点磕在床上,韦夫人心疼的扶住他道:“你既然也心疼他,为何还要那么气他?”
  “玉不琢不成器,再不下狠手,他真是要毁了。”韦健捂住眼睛道:“我看了两年方决定顺从大梁朝廷的召请,夫人,梁帝胸怀宽大,将来说不定……”
  韦健放下手便看见韦夫人正频频担忧的看向外面,他话音便一顿,叹息道:“算了,不说了,你休息吧,我去书房坐坐。”
  “明日就要启程了,你可不要熬夜,”韦夫人叮嘱了一声,顿了顿又道:“天气寒冷,总不能一直叫儿子跪着,不如叫他回房去反省?”
  韦健叹息道:“夫人决定吧。”
  韦健背着手往书房去,心里却不由的在思索林清婉的话,大梁有逐鹿之心,而南汉已灭,如今华夏便是大梁与大楚国力相当。
  本来他一直不能下定决心是留在大梁,还是往大楚而去,毕竟要选一主侍之,自然要选一个明主。
  南汉是大梁和大楚灭的,说真的,除了伤心外,他还真不怎么悲愤。
  这是乱世,国家吞并相争本就是寻常,不是南汉吞了别的国家,就是被吞。
  何况这本就是个一统的国家,对他来说,南汉灭国不算灭国,只要这天下不是被辽人占去,那不过是国家换了个君主罢了。
  韦氏在南汉是大族,当初他是迫不得已才带着家人跑到苏州来避祸的,不仅梁帝,就是楚国那边都偷偷的叫人来联络过他。
  可他那会儿不想当官,他不想再错一次,所以他看着两位君主慢慢的挑选。
  既然要辅佐,那就要辅佐一个能平天下的君主,这天下乱的时间太长了,他不想以后还要再见到如南汉百姓逃亡的修罗场。
  一开始他是偏向楚国的,因为楚国的皇帝更年轻,更锐意进取,最主要的是他已经立了太子,太子目前的表现也不差。
  梁帝虽也不错,但他年纪太大了,谁也不知能活到何时,而他还未曾立太子,他又只有四位皇子,皇子们之前皆表现平平。
  从未来的发展来看,自然是楚国更胜一筹。
  他自己也快答应楚国悄悄派来的使臣了,就在这时洪州事发,他便冷了下来。
  待到姬先生出现在楚国的使臣中,韦健便答应了梁帝派来的使臣。
  韦健是见过姬先生的,甚至跟随他读过两年书,他熟知姬先生,他是一定不会在任何一国出仕的。
  如果他出仕了,那他的先生不是变了,就是非自愿的。
  待听到从京城传来的消息,韦健就知道先生不是自愿的。
  由此可见,楚帝是锐意进取,然而太急切了,这是大忌,
  相比之下梁帝虽显得平庸,然而他稳,且他胸怀宽大,擅用人,这样的皇帝,他只要能多活几年,那大梁就不会败。
  更何况,他还看到了梁廷里的济济人才。
  他以为他思量的已经够多了,可今天他方知,比起林清婉,他思量的还是少了些。
  她在为大梁搜罗人才,而且是光明正大的搜罗,但过了今日,世人即便知道她的目的也会争先恐后的来苏州,来大梁。
  因为她的这一番话展现的不仅是她的才华,更是梁帝的心胸!
  能让林清婉说出“大梁若灭国”这样的话的皇帝,还有什么是不能包容的呢?


第289章 反应
  林清婉在茶馆的话的确传了出去,且被有心人有意传扬,不多久便传到了京城,自然也传到了他国。
  与之一起传出去的还有苏州的阅书楼。
  京城那边倒是有不少人有意见,但见皇帝每天都正常的处理朝政,并不曾怪罪,他们便也学怪了没说话。
  林清婉的话的确有冒犯圣颜之嫌,然而皇帝都无心介意,难道他们还要枉作恶人吗?
  于是,在他国沸沸扬扬时,大梁的京城一片安静,似乎林清婉的这话说得再是合理不过,竟是君臣都同意一样。
  这边的动静传出去,各国的人都坐不住了,开始有人收拾包裹出门往大梁来。
  其中不仅有读书人,还有大夫,甚至是匠人和有志于天下的人。
  这些暗流自然瞒不过各国君王,他们暗暗咬牙,差点把牙齿给蹦了。
  “梁帝欺人太甚,这是打算把我们的人都笼络过去?”跟苏州距离最近的闽国皇帝首先沉不住气,“我们的人本来就少,再有这么多人才过去,我们还能用什么人?”
  “陛下,不如封锁关道,不许他们出关?”
  闽帝有些心动,一旁的宰相陈见立即道:“陛下三思,各国从不限定学子游学,此时若封锁关口,不仅在各国面前丢了面子,也无法给学子们一个交代啊。”
  “那陈爱卿以为如何?”
  陈见沉吟片刻,“不如就让他们去,陛下别忘了,他们虽去大梁学习,但家还在闽国,待他们学有所成自然会回来的。”
  “那他们要是不回来呢?”
  “陛下,我国每年出去游学的学子不知几百,且多数会到达江陵府,凡活着的,多半都回了闽国,还有小半则依然留在江陵学习,可即便如此,也时有薪资寄回,为何?”
  闽帝沉默。
  陈见道:“是江陵无人聘请他们吗,还是他们不能西去楚国,东去梁国就任?都不是,不过是闽国才是他们的家而已。”
  “可林清婉说这些人目的是天下一统,他们并不在意是谁当皇帝……”
  “陛下,那是在国灭之后,”陈见打断他的话,轻声劝慰道:“国在,我等臣子自然誓死保卫家国,效忠君王。若我们实力不济,国破家亡,我等所能想的也是这片土地上生活的百姓。”
  意思是,你只要活着,闽国只要还在,我们就效忠你,拼尽全力的保护你。
  你要是死了,国亡了,我们是不会为你复国的,我们就算伤心也只会全身心的为民服务,不会想着再去分裂新的国家。
  闽帝虽不太聪明,却也不蠢,听出了这层意思,他微微一噎问,“那林清婉也是这意思?”
  陈见颔首不语。
  闽帝就撇了撇嘴道:“我还以为若别人有能力一统她就站在那人身后助他扫清障碍呢。”
  这下换陈见抽嘴角了,“陛下,那是叛国,是要诛族的。”
  闽帝不在意的挥了挥手道:“她要是肯投靠我们闽国,我肯定把她林氏族人皆接过来,让他们荣华富贵享受不尽。”
  “那陛下可得等到梁国灭国之后了。”陈见一脸黑线的道。
  闽帝却眼睛一亮问,“那你说楚梁相争谁会赢?”
  “……”看皇帝这一副幸灾乐祸的模样,陈见深吸一口气道:“陛下,不论谁赢,于我们闽皆无好处,唇亡齿寒。楚国若灭了梁国,那我们闽国也逃脱不掉,而若是梁国灭了楚国,我们就更逃不掉了。”
  闽帝一呆,这才想到这点。
  陈见见状叹息,他就知道皇帝肯定没想到这点。
  其实有时候想想,天下赶紧一统也挺好的,但就怕统一的君王还比不上现在的呢。
  平庸些不算什么,只要不残暴就行。
  陈见脑海中将楚帝和梁帝拉出来对比了一下,心头很是惋惜,要是梁帝再年轻些就好了。
  楚国的有识之士却在庆幸,“梁帝虽有心机胸怀,却年纪不小了,而底下的四位皇子暂且看不出优劣来。”
  “不,还是看得出来的,”有一人道:“我看大梁要是交给二皇子,那于我们是大有益处。”
  “他不是被关禁闭了吗?”
  “到底是皇子,做父亲的哪有不心疼的?派人走动一下,尽早把他放出来。”
  “不错,那石二不仅跟钟如英有仇,他这次被关禁闭也有那林郡主的手笔,我看他要是出来肯定会给他们添麻烦的。”
  “对了,那林郡主名何?”
  “清婉!”一人瞥了问话的人一眼,道:“听说姬先生曾私下与她见过面,这人能以一己之力弄出阅书楼这样的东西来,不得不防。”
  几人去找楚帝商议,正好太子也在那里。
  楚帝的脸色有些不好看,看见他们来才缓和了些脸色,让人给他们上了座,这才将手中的折子给他们看,“是宋卿来的,和约还未谈下,大梁的态度越来越强硬了。”
  几人接过折子看都微微皱了皱眉,“陛下,边境那儿钟如英已经回来,近来两边摩擦不断,而冬天到了,我们与蜀国的摩擦也不断,大梁这边的和约必须尽早拿下,不然腹背受敌只怕不妥。”
  “怕什么,我们腹背受敌,梁国和蜀国也不差多少,别忘了,他们一国的北边是辽,一国的西边却是吐蕃。今年大寒,辽国与吐蕃皆受灾严重,今年肯定会有强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