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薛蟠之闲话红楼-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军开拔相向而来,一时间尘土飞扬,气势翻涌。

    夏桂一路当前,跟在他身边的就是薛蟠,他的主要目标放在了西宁郡王的身上,因为身负武力,准头比其他士兵都要精准,把那个老家伙炸死的重责就交给了他。到了投掷的距离中,川北军分队战列,在夏桂地一声令下中,投掷出了第一批手榴弹。

    对方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就看到了从天而下的火光,“轰轰轰——”在接连不断的轰鸣声中,将那些没有准备的叛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更不谈身下的坐骑受到了极度地惊吓,狂躁地翻腾起来。也就是须臾之间,在前列的士兵们伤的伤,死的死,更多是连人带马地摔翻在了地上,后面的队伍一个停止不及时,踩踏了上来。

    西宁郡王看到这个场面心中一个咯噔,怎么会有火器,他当然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在与前朝的战争中,他们用过这样的东西,只是这些年大庆没有战事,这种东西又极度不稳定,不会大批量地储藏,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可恨他地处青海,不能制作这些厉害的东西。不然还会等到今日才进攻大庆吗。

    不过就算有这个东西也没有用,他们的存货一定不多,联军多的是人,还怕比不过对方的残兵吗?“不要怕!他们手中的火雷一定不多,分三路向前冲,火雷爆炸范围大,他们不敢近距离投射!”

    联军势众,分为三路之后,果然是分散了川北的军力,夏桂变化了队列,也是一分为三,向前冲去,与西宁郡王说的完全不一样,这些人根本不顾及什么安全距离,只要是冲上前来的叛军,来一批他们就杀一批,还有的士兵为了拖住敌方,自我牺牲地冲入了敌方阵营中,近距离的引爆了大批手雷。

    一时之间,火光漫天,将这个草原的上空染出了一片乌尘。

    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中,不断有人倒了下去,却接连有人接替着空缺的位置,继续战斗。西宁郡王看着这个攻势,他心中暗自后悔,今天不该来前线的,毕竟是年事已高,这样的混战他已经吃不消了,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瞄准了自己,好几次他不是躲得快,就已经被炸飞了,想要掉头就退,可是叛军已经乱作了一团。

    他们确实是英勇善战,但是这不代表他们有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也没有纵然百死也不得一退的信念。

    一场抱着荣华富贵的梦而战的士兵,与一批虽然身负伤病却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士兵之间,相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在火器的帮助下,形势大转,叛军已有败迹。就在此时不知是谁大叫了一嗓子,“西宁王死了!我们逃吧!”

    只见,西宁郡王的脑袋不知道被炸飞到了哪里,身体的手臂也是断了一根,残躯从马上掉了下来。

    被这一囔囔,叛军顿时间群龙无首,乱了起来,还没有受伤地都掉头而奔,根本顾不上其他的人了,大庆朝的火器太过可怕,比他们见过的手雷,威力要强上百倍,在队中没有死去的两个蒙古王爷心中恐慌着,他们想起了出发前西宁王嘲讽的语言,除非神仙相助,天降旱雷,否则此战不会败。

    好的不灵坏的灵,莫不是大庆气数未尽,真的得天庇佑,才会有了这般厉害的东西。细思极恐,他们再也没有了一开始称霸中原的雄心,还是有多远就退的多远,越早退越好。

    一回到营地,就拔营而退,联络了另外两路进攻玉门与兰州的军队,西宁郡王已死,大庆手握神兵,战不与我,大势已去,不可恋战,快快退兵,且待日后。

    随着薛蟠的那一击绝杀,让西宁王脑袋分家,战事终于有了胜局,可即便如此,川北军队十万人只余其一,无数若尔盖地区的青壮年也牺牲在了这场战争中。

    只不过是半个月的时间,昔日水清天蓝的高原草原已经被鲜血染红了土地,残垣断瓦不复昨日安宁。失去了双亲、丈夫、孩子、妻子的百姓难计其数。

    等到援军赶来的时候,他们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支残兵之军打退了百万叛军,而付出的代价是阿尔吉的百年安乐。

    “梁将军说要为你请功。”夏桂站在了军帐外面,大风吹过,里面还是混合着血腥的味道,也不知道这个地方的阴魂要何时才能散去。

    薛蟠摇摇头,他对于战功没有兴趣,对于火器这件事情,粱盛已经上报了,他揽下了所有的罪责,说是自己自作主张研制了这些东西,这封密折在夏桂没有准备的时候,就送往了京城。

    粱盛觉得他年事已高,夏桂还很年轻,大庆的未来他自己已经守护不了,如果在政治的博弈中注定有一个牺牲品,舍了自己的一条老命又有何不可。此番战役,粱盛看到了一个接替他镇守西方的人,那么也就死而无憾了。

    “我明日就要动身回京,虽说没有十全的把握,但是皇上应该不会重判梁将军的。”薛蟠叹了一口气,自古良将多不死于战,而死于人心算计。

    夏桂看着茫茫苍天,在残阳鲜红之中,他冷冷地问道,“自古帝王多薄情,他还是那日的伍旬吗?”

    薛蟠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人心的变化,他也不知道。三世为人,他看到了后三百年的历史大潮,却始终不敢断言人心,否则当年他又怎么会失败。“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只能希望这样的事情,晚一天发生。”

    薛蟠挥去了脑中的念头,郇昰如何不是他能够控制的,当下还有一个问题,看向夏桂,“你真的打算做一辈子的夏桂了吗?”

    夏桂咧嘴一笑,“薛兄,这又有何不可呢,我记得石头记中的夏金桂嫁给了薛蟠,但是薛蟠已经变了,那世间早就没有了夏金桂。从记事的那天,母亲就把我当成了儿子来养,夏家已经后继无人,我要是一个女子,不过是嫁入后院受人闲气。但是夏桂是川北名将,今后大庆一定会有水军,还有比我更好的指挥吗,当年我可是参与了许多的战役。以后更是会震动大庆,毕生之年,只愿可以一展大庆之威。”

    薛蟠看着面前的夏桂,这个人与当年木樨重合在了一起,却又完全不一样,她的手上、身上、甚至是灵魂上都染着鲜血,还有一种难以平息的仇恨,比自己也许更加的深重。

    不去问木樨死在了那里,是南京大屠杀,还是百团大战,或者是滇西缅北大反攻。无论是哪种,她都没有看到最后的胜利,所以这种戾气转世而来,让她不能解脱,从此易钗从戎,丢弃了女子所有的软弱与温情,只剩下一个百炼成钢的心。

    “这是你的选择,身份那里不会有问题吧,你这次一战成名,难保有心人会查清你的过去,如果要帮忙说一声就可以了。”薛蟠担心的只是难免有所疏漏,别说木兰从军,这可是欺君之罪。

    夏桂嗤笑了一下,“放心吧,不应该知道的人和多话的人,早就不在这个世界上了,我怎么可能留人把柄。”

    薛蟠忧心地看着眼神清明、毫不留情的夏桂,他语重心长地说,“我没有太多的希望,只愿你完成心愿,让大庆威震天下的时候,可以全身而退。木樨,这个世间不只是有国运与仇恨。”

    夏桂闪了闪眼神,沉默了片刻,平静地说到,“乱世将至,没有那么多的温情,国之不国何以为家。何况先生认为我还能拥有平凡的幸福吗?!如有一日真的可以全身而退,也不过想要做个老渔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再入红尘。”

    千里之遥,紫禁城中,郇昰接到了前方加急的来信,看到叛军已退的时候,他松了一口气。而当殷溪传回了薛蟠平安无事的时候,他才放下了悬着的心。

    这短短的半个月,他坐在了龙椅之上,才懂了即便坐拥天下,但也掌控不了一切。只能看着心中人身陷险境,却连一同杀敌都做不到。

    帝王,也把握不住世事的无常。说的万岁,也不过下臣的谎言,谁相信谁就输了。而父皇的身体,还能在支撑多久。

    “三星齐聚,乱世已开!”一个老道人遥望西北夜空,喃喃说到,他等着这一天终于到了,却又隐隐害怕这一天的到来。因为没有人知道历史的变动,对于后人来说究竟是喜是忧。

卷三:一蓑烟雨任平生
75第七十五章

    郇旪回到京城的时候;正好赶上了西北大捷的喜讯传了回来。这日大朝中,诸位大臣的脸上终于有了隐隐的喜色。想到大半个月前他们突然经历了江南的科举舞弊案件而引发的府衙门前静坐示威事件,太上皇强势地宣布退位传位于郇昰立即登机为帝的改朝换代事件,在新皇登基的第一天宣告了西宁郡王叛变勾结后蒙入侵中原的事件。这样接二连三地轰炸;饶是他们这些一直自谓心志坚定的老臣也吃不消啊。

    可不可以放过他们已经不再年轻的小心脏。但是大臣们也都默认了五皇子成为新帝后根本没有捞着好事,皇上登基就遇到了大战不就是时局将乱的预兆吗?老臣们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本帐,他们知道太上皇建立了大庆朝,它看上去的繁花似锦,其实有很多的不稳定因素;因为作为开国之君的太上皇,封的那些异姓王也好,还有那些爵位也好;都会成为郇氏王朝之后的绊脚石。

    纵观中华之史,地方集权与中央王权的争斗;从西汉的七王之乱到唐代的安史之乱,就没有真的停歇过。西宁郡王不是历史上第一个拥兵叛国的王侯,也不会是最后一个;除非有朝一日,王室只是成为了一个象征。

    但对于当下来说,叛军的失利让大臣们终于放下了心中的石头。之前,都已经听说叛军有百万之众,里面有许多的蒙古英勇之士。前朝与蒙金的战争才过了百年也不到,而宋末的蒙古汗国虽然没有能够占据中原之地,但是它对于东亚与西亚的冲击在史册中赫然在立。

    大家已经做好了准备,从甘肃到川北这到防线也许是守不住了,不得不退至陕西,说不定在山西进行战役的相持阶段,也是极有可能的。所以,这次的战胜在大臣们看来是意外之喜,不只是他们,就连太上皇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一个结果。

    “皇上,天佑大庆,此战得以战胜,正是喻示着皇上龙泽天下,才能以少胜多啊。”

    这位就差没有赤果果地说,皇上您看您一登基,虽然遇到了凶兆的大战,但是还是逢凶化吉,不正说明了您是天命所归之人,太上皇也是好眼光。

    “皇上,叛军不过是一盘散沙,虽号称有百万之众,却必然不敌我大庆骁勇善战的将士,此番援军一到青海,收复了西宁的残部,大庆的西边是稳定了下来。”

    郇昰让这些大臣们对于这次叛乱说说自己的想法,这些老臣们前段时间还在隐隐担忧着大庆不会就这样被破城了吧,万一要是山西也没有能够守住怎么办,可是捷报一传来,朝中就马上调转了风向,好像明日就可以将那些蒙古诸部收入囊中,疆地也能归入了大庆的版图之内。

    在太上皇执政的后期,他倾向把有能力的大臣派到了地方上,那些人也都是他的心腹或者是为了继任者铺路的人,而京官却是稍逊一筹。这也是因为对于京城之地,太上皇已经把握在了手中,六部虽然要有识之士,但是地方上更需要强势的官员,才能压制住一些蠢蠢欲动的人。

    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