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娘是村长-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是看着叶秋说的,可这让叶秋怎么答?
  她能说大个子如今很有可能已经上了战场么?
  虽然李雍没有明说,但叶秋知道他不会是那种让手下士兵冲在前头,自己躲在后头只顾着自己小命的人。
  “这个,打仗的事情谁说得清楚?就是成天家里务农,难道就没个三病五灾的?”
  她没挑明,可老两口对视一眼,已经明白她的心意了。
  叹了口气,朱长富不想说话了,低头收拾东西。
  叶秋忽地有些不忍,“叔,你别这样。我知道你们都心疼我,为我好。可是,可是这世道就这样了。咱们在这儿挑拣人家,还不定人家家里挑不挑拣我呢。”
  “他敢!”朱方氏顿时眼珠子一瞪,话说得掷地有声,“他家里要是挑拣你,咱就不过了。”
  叶秋心头一热,忽地就噗哧笑了,上前抱着朱方氏的腰,开始撒娇。
  看她跟小地瓜一个德性,朱长富原本愁苦的脸上也泛起笑意,“行啦,你要觉得好就好。我看那大个子虽话少些,但办事倒还周到,应该是个靠得住的。”
  朱方氏啧啧了两声,鄙夷了句,“你刚刚不还嫌他不好么?”
  朱长富道,“那不是想着他当兵,怕危险么?不过如今这世道本就不太平,也说不准会怎样,走一步看一步吧。对了秋儿,他家是哪儿的呀?爹娘在哪,有什么兄弟姐妹,要是往后你们成了亲,是要带你走啊,还是能过来安家落户的?”
  呃……这么复杂而具体的问题,叶秋好象一个也不知道。
  看她这一脸茫然,朱长富刚舒展的眉头又皱起来了,“那你都知道他家啥情况不?”
  叶秋忸怩了半天,才红着脸道,“我,我就知道他们原来的营长是他义父。呐个……已经过世了。”
  朱长富再跟老伴对视一眼,忽地都有些无语。
  他们说得热闹,这啥也不知道,谈的什么婚事?
  朱方氏不忍太打击叶秋了,“那就等他来时再说吧。这回不要你了,我们去帮你打听清楚。”
  看二老一副操心的样子,叶秋也忽地也有些不安。
  她突然发现,自己其实真的不太了解那个男人。甚至可以说,什么都不知道。
  就这样一个男人,她竟然动了托付终生的念头,会不会也太草率了?
  ※
  某马:一锥子都扎不出一个屁来,这话我抗议,谁能一锥子扎出一个屁来?
  某猪:只是个比喻而已,总之你们营长身世不清,有嫌疑!
  某马:主人,咱们还是快点回去吧,这些破烂事情随便搞下得了,还是扑倒比较要紧。
  某猪:所以,这是营长会很快回来的意思?那要不要快点给村长安排个男配?
  某马:小妖精,你肯定又在想红烧猪蹄了~~~

  第140章 少男心事
  
  榆林县。
  快要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在忙。
  尤其今年母亲更是把部分祭祀之事交给徐三思打点,更是把个年轻人忙得自觉跟陀螺似的,团团转。
  不过这样也好,一忙就没有心思去想那些不该想的事情了。
  努力把脑子里的倩影赶出去,徐三思堆出笑脸,跟上门来送年礼的二姐夫家的管事寒喧,可话没说几句,那管事却突然告知一事。
  “……原本家里大爷和大奶奶是要亲自来送礼的,准备的也不只这些。可突然听到要打仗的消息,也不敢来了。嘱咐小的先把这些送回来,说请不要见怪。回头若是风平浪静,我们大爷和大奶奶来拜年时会再补一份厚礼,上门赔罪。”
  什么?要打仗了?
  徐三思听得当即吓一跳,等把话问清楚,立即把来人带到了母亲面前。
  徐陈氏也吃了一惊,“这消息可靠吗?”
  管事的说,“应该有七八分准了。我们家姑奶奶的小姑子是嫁到潞州城的,这消息就是她送出来的。送来时就说正在收拾行装,打算回乡下避避风头,还说亲眼看到城里的士兵正在一拨拨的往外开。我们姑奶奶一得知这消息,便也差人送回娘家,大奶奶就忙打发小的来了。”
  徐陈氏点了点头,再不怀疑。姑娘都向着家里,这样的大事没人敢乱说的。
  拿了钱让这管事下去休息,说一会儿打点了给二女儿的回礼,让他再带回去,这边便让徐三思去八角镇报信了。
  “顺便你也去趟仙人村,跟叶村长商量下。如果打仗的事是真的,那酸菜的生意可怎么办。”
  徐三思陡然听到一个叶字,脸色就开始不自然了,尤其听母亲还叫他去商量。这,这样真的好吗?
  看儿子一脸的踌躇,徐陈氏心中微叹了口气,“要不是事出突然。又是年下。娘也不会让你去走这一遭。不过这是大事,可耽误不起。告诉叶村长,钱赚不赚无所谓。保住大家平安最是要紧。”
  看母亲说得这样郑重其事,徐三思反而不好忸怩了,答应下来就去准备出门。
  望着儿子日渐长大的背影,徐陈氏心中却泛起几分复杂。
  徐三思自然是个好孩子。否则不会苦苦压抑自己的喜好,把对叶秋的感情藏在心里。
  说喜欢一个人很简单。跟家里闹也很简单。反正徐家只有他一个儿子,如果他一意孤行的话,就好象当年他爹为了个那样的贱人闹得天翻地覆,谁都没有办法阻止。
  可徐三思没有这么做。因为他不想让母亲伤心,让家里为难。因为他知道,如果他向叶秋表白心意。将会给全家带来多大的压力。
  就算叶秋再好,毕竟也是未婚失贞。又拖着个儿子。
  为了自己的喜欢,就豁出去一切的人是不是痴情种子,还很难说,但他起码首先要伤害的,就是自己的亲人。
  徐三思不忍心伤害家里的人,所以宁可让自己活得痛苦。
  你可以指责他懦弱,但不能不承认,一个真正有担当的人,都是懂得怕的。
  因为怕造成伤害,所以在不确定自己能承担起这份责任之前,搁置一段感情,这在徐陈氏看来,是儿子真正懂事,懂得为别人考虑的表现。
  可是,她又不能不为儿子的这份懂事而心疼,以及担忧。
  因为就算搁置,问题也总还放在那儿,并不因为你无视它,它就能消失。
  所以徐陈氏愿意让儿子借着这个机会去一趟仙人村,既是报信,也存心想让他学着去面对那些他不想面对的问题,打开他的心结。
  如果徐三思去了,发现只是自己一厢情愿,那自然是最好。就算他会受伤,可伤愈之后,也能放下这段心事,好好的面对将来。日后再娶妻生子,心里才不会老记挂着别人。
  当然,这样做还有一定的危险,那就是徐三思通过接触,会在这段感情里越陷越深。到时要他割舍,他会更痛。
  可徐陈氏没办法不让儿子冒这个险,就好象她不能阻止儿子长大一样。
  人要成长,总得付出相应的代价。
  至于说到徐三思会不会跟叶秋相处出感情,徐陈氏没有半点担心。
  就算她没那么了解叶秋,但她毕竟也是个女人,所以对于女人的心思还是了解一二的。她虽然不知道叶秋会喜欢怎样的男人,但绝不会是她仍显青涩的儿子。
  所以她倒盼着儿子能早点受些挫折,好死了这条心。
  徐三思不知道母亲的用心,心里既为即将见到叶秋而激动,又因为自己不符合常规的情感而心怀愧疚。
  就在这样矛盾不安的心理下,他去了八角镇。
  先去舅舅家,说了可能会打仗的消息。陈掌柜一听便道,“昨日客栈里来了个客人,也是这么说。我心里还寻思着要不要去打听打听,如今听你这么一说,显见得此事是真的。只是咱们八角镇历来不是兵家必争之地,便是打起来也未必经过我们这儿。倒是你们榆林县要危险些,到时要不要跟你娘说一声,都搬回来?”
  “这个回头再说吧。我娘叫我来,还叫我去仙人村说一声,再商量下酸菜的事。”
  听说是大姐吩咐他来办事的,陈掌柜想一想,倒是比较能理解为人父母的心。
  “那趁着天色还早,咱们赶紧去吧。顶多晚上在山里歇下,省得夜长梦多。”
  那是最好不过了。
  徐三思虽然怀揣着点少男的小心思,毕竟年轻,要他单独挑这么根大梁,心里还有些没底,若是有舅舅一起,他心里也能稳妥许多。
  等他们傍晚赶到仙人村的时候。在村口就闻到一股浓浓酸菜香味儿,显是事情做成了。这原本应该是件大喜事,可如今甥舅俩对视一眼,却都有些高兴不起来。
  想着仙人村的乡亲们为做酸菜费了那么大的劲,可如今要是卖不成,那可怎么办?
  “哟,这不是陈掌柜么?”
  出了一趟门。再回家的小苹果长大了好些。地盘意识也越发强烈。老远闻着有生人的味道接近,就跑屋里哼哼唧唧,朱方氏出来一瞧。没想到就瞧见这爷儿俩了,赶紧热情的招呼道,“快进屋坐,正好烧饭呢。你们也来尝尝这新出坛的酸菜。看味道好不好。”
  陈掌柜和徐三思进了屋,却见炕上还有客人。
  这客人他还认识。不正是北田村的魏正英和魏广海父子俩么?前些时还往他那儿送过酸菜的,这是怎么也来了?
  要说魏正英,可是老早就盼着叶秋回来了。今儿也是巧了,魏广海本带了媳妇到镇上置办年货。在绸缎庄里就听伙计闲聊,说起叶秋回来了。
  回家一说,当下老魏就坐不住了。吃了午饭就硬拽着儿子上仙人村来了。老头起初还不好意思,只说是来打听同去潞州城挖渠的他们村人的消息。等坐下来说得热乎了。老魏才婉转的表示,对合作收枣之事无故反悔的歉意。
  叶秋本就不是小气的人,况且今天开坛子取酸菜又非常成功,所以对于这份歉意也就笑纳了。
  合作可以继续,只是条件需要重新谈。
  她不是想趁火打劫,而是时移事易,仙人村的乡亲们就算不知道村长家发了横财,却也从连升那个小小车马行的成长中,变得眼界渐渐开阔。
  对于不讲信用的人,就算叶秋愿意大度的一笔带过,可仙人村的乡亲们却不一定愿意了。
  都不用叶秋开口,朱长富首先就做了这个恶人。先是一口咬死不行,大家乡亲的情分还在,但合作是不提了。然后是来陪席的连爷爷和董大伯,又唱红脸又唱白脸的把话圆下来,合作可以,但也说清仙人村还那么多双眼睛看着呢,实在是不能徇私招骂。
  弄得最后魏正英无法,主动做出一定的让步,然后又在细节上谈了许久,才最终敲定。
  这回魏正英反怕他们变卦,愿意现场立下文书为证。
  这么一闹腾,就到吃晚饭的时候了。
  “都来尝尝,这酸菜煮出来的鱼,闻着都不一样呢。”朱方氏笑着把陈家甥舅俩让上炕桌,把叶秋刚做好一锅水煮鱼端了上来。
  今天这条大草鱼是老魏家的女婿送的年礼,他们村子那边有鱼,只是冬天要凿冰去取,很是艰辛。
  若能弄到几条活的,都是穷人用来送礼走亲戚的好东西。老魏这回来见叶秋,还真是下了很大决心的。
  这新鲜鱼可跟上回送的咸鱼不一样,叶秋很是喜欢。见帮老爷子们在打嘴皮子官司,她就去收拾鱼了。
  刮鳞去骨,把鱼肉剖成薄片,拿盐和生粉抓匀腌上,再准备好葱姜料,就准备开做了。
  这也亏得有男人送来的铁锅,叶秋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