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盛宠之嫡女医妃-第6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年来;大皇子和三皇子总有些小动作;众臣也都看在眼里;心中暗暗有些不屑;中宫既有嫡子;皇帝又春秋鼎盛;他们争得这般闹腾;只会触怒圣颜。唯独二皇子素来不掺和争权之事;安安份份的办差;倒是得了不少老臣的一致称赞。
  这不;二皇子宁愿得罪兄长也要为官侯爷解围;果真是风光霁月之人;将来必为贤王!
  几位朝臣交换了一下眼色;眼中露出了赞赏。
  官语白的唇边挂着清浅的笑意;应南宫秦所请;与他一同坐到一旁。
  官语白才饮了一口茶;就陆续有人过来与他搭话;很快就连韩凌观也顺势坐了过来;含笑着提议道:“侯爷;明日休沐;本宫邀了于大师去府中对弈;不如侯爷也一起来;我们三人手谈几局;以棋会友如何?”韩凌观笑着提议道。
  官语白放下手上的茶盅;嘴角微扬;“可是国子监的于大师?”
  见官语白饶有兴致;韩凌观知道自己选对话题;点了点头:“正是于丰扬大师。不知侯爷可还记得锦心会上于大师的三局残局?”
  “臣自是记得。”官语白微微颔首;优雅淡然。
  韩凌观接着道:“于大师乃是本宫在棋艺上的启蒙老师;锦心会上的第三局谓之无名;于大师曾费神三日三夜;都想不出破解棋局的方法;之后又花费数月与棋友斟酌;亦是不得法;这才拿到锦心会上;想看看是否有什么绝世奇才能将之破解。多亏侯爷让他如愿以偿。”
  官语白不疾不徐地说道:“于大师至情至性;能有幸与于大师手谈一局实在是臣的荣幸。”
  韩凌观心中一喜;忙道:“那就一言为定。”
  坐在一旁的韩凌朝一脸阴霾的看着他们;好不容易才忍住没有发作。
  这时;一个小内侍进来恭敬地禀道:“殿下;各位大人;到了上早朝的时候。”
  值房内的说话声立刻就停止了;韩凌观起身向官语白做了一个“请”的动作;很是谦逊。
  官语白淡淡一笑;回应道:“殿下请。”
  众人也已经纷纷站了起来;一起朝金銮殿走去。
  官语白的位置相当靠前;站定后;正好是卯时;一个内侍尖锐的唱报声紧接着响起:“皇上驾到!”身着明黄色龙袍的皇帝升了御座;大马金刀地坐下俯视众臣;众臣则下跪直呼万岁。
  例行的礼节后;臣子们这才纷纷站起身来;其中有臣子在起身的同时不着痕迹地瞥了皇帝身旁的刘公公一眼;想知道皇帝今日圣心如何。
  刘公公对着对方含笑地微微点了下头;那臣子便心中有数了;心下释然;看来今日圣心大悦。
  果然;下一瞬就听皇帝含笑的声音自上方的御座响起:“怀仁;给他们都读读镇南王世子送来的奏折!”
  刘公公应了一声;接过了小内侍递来的奏折;慢悠悠地打开。
  垂首的百官都是怔了一怔;没想到时隔数月又听到了镇南王世子的名字;不过既然皇帝语含笑意;想必南疆那边传来的应该是好消息。
  南宫秦双眼一亮;凝神聆听着。
  刘公公以内侍特有的悠长语调念起了折子:“镇南王世子萧奕奏称:承蒙皇上隆恩;臣已安然抵达南疆;与开连城会百越使臣……”折子上言辞凿凿地说了他如何对着百越使臣昭显泱泱大裕的威仪;逼得使臣落荒而逃;百越如缩头乌龟;不敢再大放阙词;折子的最后萧奕大义凛然地表达了“泱泱大裕岂惧百越蛮夷之地”;并恭维地表示自己所为“皆叠蒙圣恩多方教导”云云的。
  这折子皇帝虽然已经看过好几遍了;但随着刘公公的诵读;他依然听的是心舒体泰;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龙心大悦;只觉得自己让萧奕回南疆以震百越的决议真是再圣明不过。瞧瞧;萧奕回去后;百越就乖驯如羊羔了;再不敢随意叫嚣什么开战了。
  听这折子的意思;看来大裕是不会再次与百越开战了;百官闻言也是暗暗松了口气;心里放下了一块巨石。
  见皇帝高兴;就有大臣很有眼色地出列道:“皇上慧眼识珠;知人善用;心系天下;镇南王世子英雄盖世;实乃我大裕之福;南疆之福!”
  紧跟着;又有一个臣子也出列赞颂道:“皇上圣明;是社稷之福!蛮夷惧我堂堂大裕之威;必不敢来犯……”
  一时间;金銮殿上一派君臣和乐;其乐融融。
  皇帝志得意满地俯视众臣;朗声又道:“今百越之事既然已经平息;朕自当封赏有功之臣。安逸侯官语白上前听封!”
  众大臣都是若有所思;难怪皇帝特意把官语白叫上朝来;原来是打算要封赏他。百官都是凝神听着;想看看皇帝对于官家如今到底是何态度。
  官语白大步走到了殿中;听封:“臣在!”
  皇帝显然是早就有了腹案;一鼓作气地说道:“安逸侯官语白足智多谋;忠心耿耿;多次为朝廷立功;自掌理藩院以来;与百越议和诸事皆处理妥当;甚得朕心;特此封你为都察院右都御史。……理藩院暂时还由你管着。”
  “谢主隆恩!”官语白谢恩后;站起身来又回到了队列中。
  金銮殿上站成两排的文武百官心中几乎快要炸开了锅;却因为此刻还在早朝中;都只能勉强压抑着心头的震惊。
  虽然安逸侯这段时间一直管着理藩院;但是当初的由头也只是因为皇帝恼了三皇子韩凌赋;才让安逸侯暂代了理藩院的差事;甚至没让他在理藩院领个头衔;让人不得不怀疑是否百越之事了结后;皇帝又会把他闲置起来。
  可是今日皇帝封了官语白为右都御史;这可是正二品;还是个实差;上朝议事更是理所当然。
  很显然;这代表皇帝是真的要重用官语白了!
  哪怕官家满门只剩下了官语白一个;官家还是要再次复起了。
  韩凌观更是目光灼灼地看着官语白;此人能从一个阶下囚一步步地走到如今地位;绝非侥幸;他的谋略可见一斑;对于此等有能耐之人;花费再多的心思都是值得的;一定会让他心甘情愿地辅佐自己!
  朝上风起云涌;唯独官语白云淡风清;他安静地站立着;等待着……
  御座上;皇帝心情甚好地继续说道:“近日;百越新王奎琅又一次向朕求公主下降和亲;此事已讨论了甚久;不知众卿现在可有提议?”
  谁都知道;奎琅求和亲只是皇帝粉饰之词;不过没有人会说破。
  只是百越已有新王登基;奎琅说到底只是个前途不明之人;自然谁也不会愿意和亲。
  朝堂上为之一静;寂静无声。
  皇帝笑容微敛;原本的大好心情一下子蒙上了一层尘埃;沉声道:“怎么?!这个人选很难决定吗?”
  一旁的韩凌观却是嘴角微勾;他等今日这个机会等了许久了。
  父皇在霞堂妹投湖后就一直没有重提和亲;他虽好不容易又物色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也不好主动提起。
  如今这样正好;若没有人愿意去和亲;那么一旦自己的人提出人选;父皇一定会同意……
  “禀皇上!”一个声音打破了韩凌观的沉思;就见一大臣上前一步;躬身道:“臣以为奎琅乃是百越新王;身份不一般;宫中的三公主殿下正值适婚年龄;是为最佳人选。”
  韩凌观面色一变;看了站在他前面的韩凌朝一眼。
  三公主虽是叶婕妤之女;但前些年叶婕妤病故;三公主就被养在了李嫔名下;而李嫔正是韩凌朝的生母!看来这一次他的大皇兄倒是不蠢了;居然和自己打了一样的主意。
  韩凌观想着;向斜对面的一个大臣使了一个眼色;那人立刻义正言辞地反驳道:“辛大人;奎琅虽是百越新王;可他在百越已然娶有正妻;怎么配得上我大裕的堂堂公主。”
  皇帝的右手在御座的扶手上轻轻点动着;没有表态。
  “李大人所言甚是;臣以为可在三品以上的大臣里选一个品貌俱佳的嫡女和亲即可。”一大臣在此时接口道;“苏大人之嫡次女贤良淑德、孝名远播;臣更是听闻;苏二姑娘曾在佛前发愿:望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白龙寺的了然大师赞她有慧根……选这样有佛性的姑娘和亲;相信定能化戾气为祥和;结大裕与百越百年之好。”
  皇帝沉默了一会儿;问道:“苏卿的意思呢?”
  翰林院掌院学士苏之敬上前一步;俯首作揖道:“皇上;为大裕和百越安宁;臣愿肝脑涂地!”
  金銮殿上静了一静。
  韩凌朝的脸色一下子就黑了。
  苏家世代士林出生;甚是清贵;苏之敬的长女正是二皇子妃!
  苏家愿以次女和亲;想必是他二皇弟的意思。
  这件事;绝不能让!
  韩凌朝看向李大人;微微点了点头;就见李大人出言驳斥道:“王大人此言差矣;历来和亲的人选多是公主;宗室亲王之女;即便是再不济;那也是与皇家有血缘关系的……”比如当年的明月郡主;“怎么能随便选个臣女替代?那岂不是显得皇上诚意不足……”
  王大人毫不退缩地说道:“李大人;就算是臣女;也是我大裕名门贵女;皇上再收为义女;赐个公主封号……”
  “就算是赐了公主封号;臣女依然没有皇家血脉……”
  两人互不相让;渐渐又有几个大臣加入了舌战;争论不休;而大多数的人只是静观。
  皇帝的眼中晦暗难辩;待到争论渐歇;他终于开口了;目光却是定在了官语白的身上;开口道:“官爱卿!”
  “臣在!”官语白上前一步;应道。
  “官爱卿;理藩院现由你主事;你以为这和亲的人选谁最为合适?”在众臣灼灼的目光中;皇帝缓缓地问道。
  一瞬间;文武百官都悄悄地瞥着官语白;但官语白还是神色从容;说道:“敢问皇上;我大裕为何要与奎琅和亲?”
  皇帝微微一怔;认真思索了起来;朝臣也有些窃窃私语;不知官语白此问用意何在。
  官语白继续说道:“百越现今伪王当政;奎琅身为百越新王却无法回归故土;皇上仁善;以公主下降;并助其夺回王位。以大裕雄师;此事乃是誓在必得;只是;在夺回王位后;奎琅又当如何?”
  皇帝思吟着点了点头。
  他倒是还没有仔细想过这个问题;帮着奎琅夺下百越不难;难得是若奎琅届时回了百越;以他的狼子野心;恐怕会摆脱大裕的控制。
  官语白从容地继续说道;“和亲公主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百越如何才能真心归顺大裕。”
  有大臣还想说话;被皇帝抬手阻止了;他若有所思的说道:“此事朕要好好想想。”
  皇帝都如此说了;众臣也不敢再纠缠;唯唯应诺;各归各位地回到了队列中。
  皇帝揉了揉眉心;给了刘公公一个眼色;刘公公便高声道了一句“有本启奏;无本退朝”;早朝就此结束;皇帝在百官的恭送中离去。
  众臣的心绪都是久久无法平静;短短的一个早朝;却是波澜起伏。
  韩凌朝给了韩凌观一个挑衅的眼神;甩袖离开了金銮殿。
  韩凌观没有理会;和亲之事对他而言事关重大;得想想法子让父皇认定苏二姑娘才是最好的选择。
  韩凌朝散朝后没有立刻回府;而是坐上一辆黑漆平顶马车;一路往太白酒楼而去。
  等他在酒楼门口下了马车时;身上已经换下朝服;穿上了一袭蓝色锦袍;大步流星地走入酒楼;整个人看来神采飞扬;精神抖擞。
  小二把他引到了三楼的雅座;一个小厮模样的少年用略显尖细的声音给他行礼:“见过大爷。”
  跟着;少年便小心翼翼地推开了雅座的门;韩凌朝大步跨入;只见靠窗的桌子边;一个身着月白色锦袍的青年正在一边饮茶;一边赏景;白皙修长、骨节分明的指尖在细白青瓷的茶盅上徐徐转动;看来温润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