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宦倾天下-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桓怒哼一声,“好个无罪!我且问你,当日你与金国四太子甚为投契,可有此事?”
谢垩朗声道,“当日谢垩受命遣婚使,理应往来礼数周全,何为投契?难不成行不与同步,言不与齐声,是为何也?”
“这……”赵桓早为酒色所迷的双目中难得闪现出一丝精光,只是一闪即逝,不由得转向了张邦昌,张邦昌轻咳一声,乃道,“老臣相信谢大人必不是卖主求荣之辈,陛下多心了。”
张邦昌转而对谢垩道,“老夫方从粘罕军营回来,粘罕点名要求谢大人随同康王殿下前往粘罕大营,商量议和之事。”
谢垩大惊,急道,“陛下千万不可轻信,这是粘罕的诡计!”
赵桓顿时脸色一沉,“此话怎讲?”
“陛下请想,康王殿下乃是河北诸军的统帅,粘罕之意分明就是借机囚禁康王,这样一来,北方群龙无首,不战自乱。届时兀术大军便可肆无忌惮,予取予求,战机一失,回天无力!忘陛下三思!”谢垩句句铿锵,掷地有声。
赵桓大惊,求和的目的是让对方退兵,而赵构的相州军就是赵桓赖以反击的绝对主力,一旦相州军垮了,赵桓也就失去了与金兵最后周旋的筹码!谢垩的话,触碰到了赵桓的底限,如何不惊?!
张邦昌不语,直到谢垩与赵桓的目光都开始逼视自己的时候,微微一声叹息,“事到如今,我们还有选择的余地吗?城外三十多万金兵已经把汴梁、开封围得水泄不通,如果能得康王殿下前往金营议和,事情尚有一线转机,然而此时回绝,只要粘罕一声令下,全面攻城,我们凭什么跟如狼似虎的金兵相抗衡呢?”
赵桓显然只是关心围城的敌军人数,三十多万啊!就算集中了相州、磁州以及京城的卫戍军,也不过二十万人,实力相差太过悬殊,而京城外城的守卫却只有区区三万多人!赵桓呆坐半晌,望了望谢垩,谢垩不答。
谢垩知道,箭已上弦,势在必发!谢垩愤然道,“微臣虽不才,愿保康王殿下入金营议和!”
赵桓大喜过望,“谢爱卿果真不辱使命,功在社稷!”
谢垩连谢恩的情绪都欠奉,稍作停留,便告辞出来,准备出发至相州与赵构会合。谢垩几乎都不用收拾什么行装,简单地向石秀把情况说明,叮嘱石秀在城中勿必确保周钰的安全。
石秀道,“虽然石秀知道大人的本事,可是贸然出城,难保粘罕不会有什么异常举动。城外可是千军万马,一旦出现情况,却如何应付得了?石秀蒙大人不弃,愿与大人随行。周姑娘有杨雄哥哥保护,大可放心。”
谢垩摇头,“倾国之危,决非等闲。城外粘罕虎视,城中张邦昌俟机而动,其间变数尚多。杨雄勇猛有余,急智不足,若有突发事件,恐难应付,故而城中之责,石大哥重任在肩。”
石秀还要争论,谢垩决然道,“我意已决。”
谢垩又与周钰道别,周钰却展现了令所有人意外的镇定和信心。周钰言语不多,反复只是叮嘱谢垩“早去早回”,直到谢垩远去,泪水淹没了女人的衣衫!
靖康元年,十一月望,谢垩单骑出城。
第五卷 奇耻 第六十五…
开封城中走出一位年轻文官打扮的使节,手无寸铁,单骑而行,顿时引起了金营中不少将士的好奇,许多人都不禁跑出来观看。均见此人单独前来,手执使节,神情淡然自若,跨下驽马踏着碎步走到近前,朗声道,“在下大宋文华阁学士谢垩,特此借道,欲往相州,会合康王殿下同来汝狼主军营和谈,请代为禀明贵狼主,允许谢垩借道北上。”
人群中立刻哗然,便有不少人围了过来,指手点足,议论纷纷。
“没想到南蛮中竟还有如此人物!”
“是啊,难得一介书生,却有这分胆气!”
……
谢垩听不懂女真人的族语,面对周围越来越多聚拢的士兵,谢垩勒住了马,静静等候。
早有人跑去报告粘罕,粘罕一楞,急忙带了一拨亲随出营观看。围观的将士们见自己的主帅亲自来了,顿时往两边一闪,让开了一条过道。粘罕犀利的目光在谢垩的身上扫过,沉声道,“来者可是谢垩?!”
“不才正是谢垩!”谢垩在马上微一欠身,双腿稍蜷,双手按在马背。百十步距离,只要一有异常状况发生,谢垩决意先制住粘罕,心中不由地默念:近些!再近些!
粘罕的脚步在离谢垩的马前约莫七八十步的地方突然停了下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倏然精光一闪,此时却是想起了当日兀术给自己的忠告:谢垩不但文可安邦,其一身功力深不可测!粘罕嘿嘿笑道,“你难道就不怕我这龙潭虎穴吗?我倒想要知道,你到底长了几个脑袋!”粘罕的话说得很模糊,但是四周的士兵顿时围了上来,只等粘罕一声令下!
谢垩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惊慌,反而象是轻松了起来,因为谢垩并无十足的把握在重围中制住粘罕,索性便放弃了原先的企图,微微笑道,“谢垩出城之时,便早把个人生死置之肚外。狼主不是要谢垩陪康王殿下前来议和吗?谢垩这便赶赴相州,故而借道。”
粘罕慢慢地拔出了佩剑,身边涌上六名黑衣玄甲的武士,各自提兵刃在手。粘罕剑指谢垩,喝道,“汝既是使臣,本帅在此,汝缘何不快快下马见礼?!”
谢垩微微一笑,“狼主此言差矣。谢垩虽然身负使臣之名,然议和之事却是康王殿下做主,谢垩只是奉命随行。此番借道,乃是先与康王殿下会合,并非来见狼主。故而谢垩今日只问借道,不谈和议。失礼之处,望狼主原宥。”
粘罕的部下之中极少有懂汉语的,尽皆把目光投向自己的主帅,齐声大喝,“下马!”千万人的呼吼,气势委实惊人,谢垩却置若罔闻。
粘罕冷笑,“若说,我无心议和,却要取汝项上人头,你又待如何?!”
谢垩纵声狂笑,“杀一谢垩,大宋不过少了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卒,可是狼主却背负了失信的恶名,其间得失,狼主自能端详。”
粘罕怒道,“汝等南蛮之主,反复无常,如何还有信义可言?”
谢垩微叹,答曰,“受君之禄,担君之忧。谢垩只是奉了皇命,不得不为。”
粘罕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令人难以捉摸的古怪神情,摸了摸鼻子,“大宋尚有你这样的年轻俊杰,如何让我安心放你离去?”
谢垩笑道,“谢垩的使命还没完成,现在只是去相州会合康王殿下,再来与狼主相议,数日之别,狼主性何太急耶?”
粘罕一楞,旋即哈哈大笑,“借道?可以。不过须得拿出些诚意来,方可放行。来人,架刀山!”
刀山?谢垩哑然失笑,只见人群一分,闪出两列刀斧手,齐刷刷挚出了兵刃,架起一道足足有两百步远的刀山。这情形,谢垩只在前世的电视中见过,此时身临其境,却是新鲜。谢垩翻身下马,昂首前行,直凑到刀锋的刃口,敌军的士兵才收回刀刃,锋利的刀刃上传来冰冷的寒气,令谢垩很是不爽,虽然明知这只是一个吓唬人的阵仗,然而难保有人会有稍微的颤抖,一个失手,刀枪无眼!谢垩暗怒,微运真气,护住全身。
两百多步的距离,谢垩足足走了一柱香的时间,几乎是一步一个脚印,直到撞上最后两把长刀,执刀的士兵木然,都把目光投向粘罕。粘罕大笑,神色一厉,“放行!”
谢垩重新上马,微一拱手,“五日后必到狼主中军大帐一访!”
粘罕目送谢垩离去,喃喃自语,“难怪老四对他这么推崇,实在太可惜了……”
谢垩出了粘罕大营,沿途都有守卫,连绵数里,军容整肃,暗暗心惊。粘罕有令放行,因此谢垩倒再没遇到什么阻拦,顺利过了军营,投相州而去。为了节省时间,谢垩弃了马,一路狂奔。到了相州外围,兀术的大军已经撤除了对相州的包围,转而把战略重心转移到控制河北补给上来,因此谢垩几乎没费什么手脚就顺利进入了相州城。
赵构听得谢垩来了,急忙出来相见,谢垩就把赵桓的旨意告诉赵构。赵构大惊,“这可如何是好?粘罕那厮全然没有诚意议和,而是打我这相州十数万大军的主意!”赵构恨恨地拍了一下座椅的扶手。
谢垩点头,“九哥说得一点也没错。但是,如果我们不去议和,汴梁必守不住,京城一失,亡国之局已成,而我相州军便成了孤军,四面围敌,早晚难逃覆灭。”
赵构玩味着谢垩的话,陷入了沉思。
谢垩微微停顿,缓缓道,“如果我们借停战之机,能把相州军转移到太行山中,似乎还有转机。太行山绵延数百里,群山环绕,既可以摆脱金兵的威胁,又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绕道洛阳,转守颍、襄。进可北突黄河,退可回师金陵,不管如何,这十几万人马是我们立足的保障。”
赵构突然问道,“依贤弟之意,往金营一行,避无可避?”
谢垩知道赵构的心思,一旦进了金营便为鱼肉,任人宰割,以赵构的野心,很难下决心亲身犯险。谢垩突然抬头,捕捉到了赵构眼神中的一丝极其隐晦的神色,心如刀绞!因为谢垩感觉到了赵构,竟是动起了想让自己代替出使的念头,谁叫谢垩跟赵构两个长得如此酷似呢!?
谢垩不露声色,一声轻叹,“本来小弟正欲代兄长前往,可惜粘罕那厮指名点姓要我与九哥同往!”
赵构神色一变,顿时坐不住了,“照这么说,非去不可?”
谢垩心中冷笑,大难临头,倒是遍尝人间冷暖的好机会。谢垩一脸苦涩,七分无奈中更带了三分近乎自嘲般的愤怒,乃道,“不得不从。”
赵构颓然坐回了自己的座椅,半晌乃道,“贤弟远来,路途辛苦,暂且下去歇息,容我再作计议。”
谢垩微一拱手,还想说些什么,赵构无力地挥了挥手。
谢垩微叹而退。
第五卷 奇耻 第六十六…
谢垩从赵构的房间出来,急忙找来花荣、林冲一班众将,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众人。花荣与谢垩极为相契,并无任何意见,然而林冲却一皱眉,奋然道,“大敌当前,身为统帅,不思全力拼杀,却做此等畏缩,某实不敢从命。”董平、张清、秦明几个都是好胜斗狠的,见林冲一挑头,纷纷求战。
关胜却道,“众家兄弟稍安毋躁,谢大人决非退缩之人,必有他图,且听大人安排。”
谢垩冲关胜一笑,“多谢关将军信任,只是此时谢垩这样做,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关胜一楞,“大人何出此言?相州军马训练已熟,军士个个骁勇善战,不是关胜夸口,若是一对一,我军单兵作战丝毫不比鞑子逊色,辅以阵法,当可以少胜多。”
“哦?”谢垩微疑,问道,“我知梁山中善排军布阵者,唯神机军师朱武,可是此时早无其下落,军中何以为阵?”
提起朱武,在座的所有人都不禁想起了吴用,花荣更是虎目含泪,乃道,“大人有所不知,关将军所言非是那九宫八卦大阵,而是我们梁山军中独创的小阵法,源自唐将李靖之‘六花’阵法,以六人为单位,二刀、二枪、二团牌,六人合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