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残明-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封堵第三个缺口的时候,他已经没有预备队,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从其他地方又调来了三百名士兵……
这些缺口收复之后,仓促之间只能筑起街垒矮墙封堵,必须留有重兵把守,每个缺口最少放三百人才能放心。三个缺口,已经用掉了九百人,城中一共才有三千多名绿营兵,高进库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
如果这样继续下去,该怎么办……?
当第三次,第四次……第七次,第八次收复缺口的捷报传来,高进库不再宣布赏格,而是忙着把城中的兵力调来调去。
没有受到攻击的南门和东门城墙都交给青壮,只在城楼上留一百名绿营兵,确保城门安全,军营粮仓,藩库衙门一律交给吉安知府,所有的兵力都调到西门和北门城墙,每个缺口的守军减少一百人,又省出了八百名士兵,准备收复第九个缺口……
每个缺口只有二百名守军,很不安全,但是高进库顾不上了,为了防守这八个缺口,已经牵制了城中的一多半兵力,他手里必须掌握一支预备队,随时封漏补缺。
高进库唯一的希望,就是明军那个妖人的法力突然耗尽,他今天晚上发动青壮,连夜把缺口堵得结实一些。
第九个和第十个缺口被收复了,到现在为止,清军已经损失了五六百人,为了避免在爆炸中伤亡过多,城墙上的清军基本都撤了下来,用来防守这两个缺口。
站在城楼上向左右看去,不到一个时辰,城墙已经变成一段一段的,像是一条被砍断的死蛇。而远处明军的法台上,那妖人仍在手舞足蹈,念念有词!
“轰隆……!”
远远传来一声巨响,高进库已经很有经验了,北门方向肯定又多了一个缺口,不过他早有安排,从每个缺口又抽调了五十人,在北门留有一支二百人的预备队。
“轰隆……!”
又是一声巨响,高进库狠狠骂了一声,派出西门最后的预备队,去收复第十二个缺口。
缺口不能再多了,一个都不能再多了!吉安府已经变成了一块漏洞百出的破抹布,如果明军放手进攻某个缺口,整条防线立刻就会崩溃。
高进库在心里暗暗祈祷,向诸天神佛赌咒发誓,只要能制止明军那个妖人,他以后见庙就进,见神就拜,再不敢对神仙无礼!
可惜,临时抱佛脚没有用。
“轰隆……!”
第十三个缺口出现了。
高进库叫来刚刚提升为游击将军的许千总,给了他五十名亲兵,又让他在半路上随便抽调些士兵,凑够二百人去收复这个缺口。
许千总转身去了,高进库在城楼上犹豫不定,几次想下令集结部队突围,弃守吉安府,却又怀着一丝侥幸的心理,想拖到天黑再看看。
如果明军继续制造缺口,吉安府估计守不住了,趁早突围似乎是正确的选择。但是,三千绿营兵分散在城中各处,集合到一起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就算勉强突围而出,在明军骑兵的追杀下也会全军覆没。
“还是咬牙死撑吧。”高进库拿定主意,再过一个时辰天就黑了,到时候还有加固城墙的机会。
考虑来,考虑去,却一直没有等到许千总收复缺口的消息,他突然发觉有些不对,正在这个时候,钟鼓楼上传来一阵疯狂的钟声,高进库抬头看去,那里挂着告警的红灯笼,还有几面旗帜正在拼命挥舞,表明有大量敌人攻进了城内!
他急忙扑到城楼边,扶着垛口向下看去,城墙的西北角有一个新出现的缺口,近千明军正像一股潮水般涌了进来,在他们前面,百十个清军组成了一条单薄的防线,正在节节后退。
“我X!这次来真的了!”
高进库立刻明白了,明军真的发动总攻了,他抬头向明军后阵看去,那里还有大概两千步兵,将近一千名骑兵。
很明显,明军还有连续进攻的实力,考虑到北门方向还有一支明军,如果他们愿意,甚至可以再发起三到四次进攻。
“跟我来!”
高进库临危不乱,带着亲兵匆匆下城,传令西门一带的绿营兵,放弃所有的城墙和缺口向他考虑,时间不长,就凑了七八百人,向着入城的明军拦了过去。
城外的明军虽然较多,但要留下一些外围部队,还要守护营寨辎重,留一支预备队等等,骑兵也未必会进城巷战,真正投入攻城的最多只有四五千人,和城中将近三千绿营兵比起来,并没有绝对的优势。
更重要的是,此刻冲进城中的明军只有一千人,绿营的兵力反而占上风,高进库决定放弃西门城墙,开始巷战,集中兵力消灭进城的明军。
最不济的话,也要在巷战中拖到天黑,趁着晚上的夜色撤退,脱身的机会大得多。
在他的带领下,清军卷成厚厚的一大坨,堵住了正在前进的明军,双方短兵相接,厮杀在一起。高进库一边指挥战斗,一边派出传令兵,去调集北门的人马来支援。
突然,北门方向又传来了一声巨响,站在狭窄的街道里,嗡嗡的回声半天不停,紧接着,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喊杀声从北门方向传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二十三章 猜到了真相
高进库知道,打仗没有不犯错的,谁犯的错误更少,谁就会取得胜利。有时候,必胜的一方也会犯下莫名其妙的错误,或者出现意外的漏洞,弱势一方只要抓住机会,就能反败为胜。
明军分兵攻打西门和北门,在高进库看来就是一个错误。
明军虽然攻破了城墙,进入城中的却只有一千人,这就给了他最后一搏的机会,如果能把这一千人消灭或者赶出城墙,胜败尚不可知……但是,随着北门城墙被明军攻破,高进库知道没有机会了。
北门方向的明军已经压了过来,高进库腹背受敌,吉安府肯定守不住了!
继续呆在这里死路一条,他带着几百名绿营兵且战且退,向东门方向逃去,东门码头有几十条船,上船逃走是唯一的生路。
半路上碰到了吉安知府,一脸慌张地死死拉住了高进库。
“高将军,你要去哪里?”知府是文官,守土有责,吉安府如果失陷,他逃出去也会被清廷处死。
“南贼正在攻打东门,本将前去救援!”高进库横过肩膀一撞,把他甩到一边,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武将打了败仗的话,处理的弹性要大得多,高进库只要逃出去,保住性命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他转身向四周看去,西门和北门的城楼上都插上了明军的红旗,说明那里已经彻底失守,明军正在大量进入城中。钟鼓楼上还插着绿旗,但是告警的钟声已经停了,那里的守军已经逃走,再加上高进库的将旗节节后退,绿营兵的士气一落千丈,都放弃了抵抗。到处乱跑着想要逃出城去。
在明军的追杀弹压下,乱兵很快就会被消灭,时间不多了。高进库叫过几名死忠亲兵。扛着他的将旗向南门跑,自己带着百十名亲兵直奔东门码头。
“我x!”
高进库站在岸边。对着赣江破口大骂。波浪起伏的江心中,有几条船正在向对岸驶去,看守船只的水卒逃走了。
按照高进库的计划,他除了乘船逃走之外,还要把多余的船只都带走,以免被明军利用,赣江水面足有几百米宽。明军没了渡船还是无法突围。但是这些水卒逃跑之后,剩下了好几十条船,高进库手下的绿营兵都来自北方,不会弄帆操舟。带不走这么多船,明军的追兵马上就要赶到,想要破坏船只也来不及。
顾不上那么多了,只好自己逃命。
大船难以操作,他和亲兵上了两条小一些的船。不会摆弄船帆,就拿起船桨一起划水,在江中打了两个圈子却无法找准方向,只好放弃渡江的打算,就顺着江水向下游漂去。
赣江水流湍急。船飘得很快,高进库正在暗自庆幸,突然一个浪头打来,他坐的小船立刻失去了方向,被层层波浪推到了岸边,漂流的速度立刻降了下来。
大家手忙脚乱的摆弄着,高进库回头一看,后面有两艘大船张起风帆,正在急速追来,船头上站满了手持刀枪的明军。
跑不了啦!
高进库只好选择弃舟登岸,带着亲兵跳进江中的浅滩,涉水上岸,匆匆忙忙逃进一片树林,把许千总叫到了跟前。
“许游击,我带着大伙沿岸边走,你躲到林子里藏好。”
“不!我来引开南贼,高协台快走!”许千总感动之极,要誓死以报。
“南贼就是来追我的,你引不走他们。”高进库摇了摇头,惨然一笑:“你一定要设法脱身,回去向朝廷报信,南贼破城用的不是妖法,是西洋的火雷之法……”
他不信神仙鬼怪之说,城墙被明军炸塌之后,一直在寻找其中的原因,连续的爆炸之后,他终于猜到了事情的真相。
明军挖了十四条地道,然后就出现了十四个城墙缺口,那浓烈的火药味,霹雳般的巨响,地道口冒出的滚滚浓烟,还有偶然看到导火索冒出的火花,都和红衣大炮开火时的景象非常类似。虽然不明白其中的技术细节,但高进库可以肯定,明军并没有掏挖城墙地基,而是直接用火药把城墙炸塌,所以才能这么快破城。
他知道自己逃不掉了,只好让许千总把这个重要情报送回去,希望满清看在他英勇殉职的份上,能够从优抚恤江宁的妻儿家人,他的儿子刚刚六岁,如果能抬旗给个勋位,就会有世世代代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汪克凡进入吉安府的时候,城中的绿营兵已经被全部消灭,吉安知府上吊自杀,下属官员大部分投降,恭义营正在打扫战场,安抚百姓,收集船只准备再次出发。
李四跟着汪克凡一起进城,在城墙缺口处仔细研究了一番,然后笑嘻嘻地转了回来。
“汪将军,你这天雷之法果然厉害,还要我再送些火药么?”
三天之前,他按照汪克凡的要求,带着一批粮饷火药刚刚赶到吉安府,为了避开清军的防线,他绕到湖南兜了个大圈子,千辛万苦才送到汪克凡军中。
对于这批火药的用途,李四早就做过各种猜测,到了战场上实地一看,立刻就猜到了事情的真相。
“火药当然越多越好,就怕你送不到。”汪克凡也有些担心。
吉安府和湖南接壤,都在明军的控制下,李四只要兜个圈子,就能把火药运到,但是在攻打吉安府的战斗中,恭义营所有的火药全部耗尽,以后再向江西腹地进兵,李四很难通过清军的防线。
“这个嘛,太多了肯定不行,但只要你不出江西,总能给你弄去一些。”李四背后有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在长江以南能量很大,江西虽然被清军占领,但满清对士绅采取拉拢政策,只要关系到位,中间可钻的空子不少……
当天晚上,李四留下了几只信鸽,用来和汪克凡通信,然后离开了吉安府。
恭义营则派出一支五百人的小部队,乘船前往下游的吉水县。
吉水县,是赣江和乌江的交汇处,顺着乌江逆流而上,就进入了江西腹地的抚州府。(江西乌江是赣江的支流,不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