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随时穿越明末-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果满朝文武的目光,都向站在前排的史可法史大人看去。

  史可法面有苦色,早知道是这档子事的话,老夫就不应该过来。

  不过现在,史可法却是推不过,只能站出来说道:“启禀皇上,微臣的意思是,不如将这葡萄牙国书张贴出去,但有识得这国书上文字之人,重赏千金!甚至还可以赏赐一个官职!”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相信我泱泱大明,总会有能人异士识得这国书之上的文字。”

  史可法话音刚落,朱大典顿时站了出来,符合道:“史大人的方法,真乃老成谋囯之言!当真是妙极,妙极!以微臣的意思,可以将这篇葡萄牙国书在全国范围内张贴。”

  “集合我整个大明所有士子的智慧,就不相信没有人识得。”

  史可法的话音刚落,洪承畴不由接口道:“在全国范围内张贴的话,时间上也来不及了。大概再有半月时间,葡萄牙的使者就会抵达京城。那时节,恐怕咱们的张贴时宜还未做完呢!”

  “为今之计,也只好在京城范围内张贴了,现在就只盼着在京城内有人能够使得葡萄牙国书上的文字。”

  范文程却是站出来摇头说道:“据微臣所知,葡萄牙所用的文字乃是葡萄牙语,在京城范围之内,恐怕无人能识得葡萄牙语。


第五百九十七章:楚才子,一切全靠你了

 楚江秋初次看到百官抄写的葡萄牙国书的时候,也有点蒙圈。

  实在是这些大臣们抄写的西班牙国书,未免太抽象了一些。

  楚江秋的初始判断,认为是英语。

  楚江秋的英语虽然不是很好,但是大学毕业,好歹也是过了四级的。

  一些日常对话,还有看看英文小说什么的,还是勉强能够做到的。

  当然了,少不了要查词典。

  不过当楚江秋研究了一番之后,不由皱起了眉头。

  因为看了半晌之后,楚江秋发现,这种语言应该不是英语,而是其他的语种。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现在大明朝堂之上,为什么会有其他的语种出现呢?

  就算出现了,会什么要拿给殿试的众多士子当作附加题来考试呢?

  现在可是大明的殿试啊,并不是现代的考试,还要考英语考外语等等。

  完全没有这个理由啊!

  因为就算士子有能看懂这种语言的人,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你学会了一门别人都不懂的语言,你和谁聊天去啊?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大明朝廷的殿试之上,拿这种别国文字来当作一种附加题来考试,他们的目的何在?

  就在楚江秋出神,在想着这个疑问的时候,史可法却是悄然出现在了楚江秋身边。

  在史可法史大人看来,这位楚才子才是最有可能破解这葡萄牙国书的人选。

  并且现在看这位楚才子的表现也和其他的士子不同,其他的士子都是在抓耳挠腮没有任何的思路。

  但是你反观人家楚才子呢?

  人家楚才子可是皱眉苦思,似乎是见过这种文字,正在冥思苦想的样子。

  史可法忍不住问道:“鸿飞,你能看的懂吗?”

  楚江秋看到史可法满脸期盼的样子,心里疑心更甚,不由皱眉说道:“史大人,这文字不知是何人所写,字迹很难辨别,学生认不出来!”

  虽然楚江秋所得是认不出来,但是却是让史可法眼睛不由得为之一亮。

  认不出来和认不出来可大不相同。

  你听听人家楚才子所得是什么啊,是这文字不知是何人所写,字迹很难辨别,这才认不出来。


第四百九十八章:翻译出来了

 既然是葡萄牙国书的话,那还真要给翻译过来。

  不过在此之前,楚江秋还是琢磨了一下,葡萄牙舰队,这时候搞这一出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

  如果他们要真不老实,敢袭扰大明的话,那就有必要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本来楚江秋就准备以扶桑岛为跳板,只要将扶桑岛整合一番,培训出一批合格的海军之后,就准备沿海向西,进行殖民道路的。

  没承想自己还没过去呢,葡萄牙那边倒是主动过来了,这尼玛不是自己找死呢么!

  得,还是先看看他们的表现吧!

  如果他们老老实实待着,暂且不去动他,毕竟此时楚江秋还不想将自己在扶桑岛上的实力完全暴露出来。

  如果他们不老实嘛,那就打到他们老实为止。

  然后楚江秋将葡萄牙国书悄悄的用相机拍摄了下来,这也多亏了楚江秋准备充足,就连微型摄像机都有所准备,只不过一直都没排上用场罢了。

  拍摄下来之后,楚江秋去了趟茅厕,然后用翻译软件,将葡萄牙国书的内容翻译了出来。

  国书不算太长,楚江秋记忆力又好,只看了两遍,便全部记忆了下来。

  然后回来之后,楚江秋直接将内容默了下来。

  等史可法再次进来之后,直接将写下来的内容交给了史可法。

  史可法大喜过望,拿过楚江秋的翻译文先看了一番,嗯,不似作假,应该是真的无疑。


第四百九十九章:一日看尽京城花

 至于头名状元,不消说,基本上和他们无缘了。

  人家楚才子连附加题葡萄牙国书都翻译出来了,要说头名状元不是人家楚才子的,真是打死他们都不会相信。

  殿试的改卷工作也是极为庞大的,阅读量及其庞大。

  不过好在无论是主考官还是陪考官,都是久经考验,倒是完全不怵。

  最终第一名毫无疑问的就是楚江秋楚才子,这个众望所归,毋庸置疑。

  倒是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判定,引发了一些争议,不过也无伤大雅。

  现在考官已经改完了试卷,并且按照他们的排名递交给显德皇帝。

  最终的排名,还要皇帝定夺。

  当然了,通常情况下,只是走走过场,这点面子皇上还是会给的。

  就算有些差异,也只不过是微调而已。

  显德皇帝先将排名第一的考卷拿了出来,看了看名字,果然是楚江秋的试卷。

  显德皇帝微微一笑,翻开楚江秋的考卷翻阅了起来。

  看完之后,显德皇帝不由莞尔一笑。

  这个楚才子啊,到真真儿的是个滑头。

  这篇文章,无论从立意还是辞藻上,不消说都是极好的,妥妥的状元文。

  但是唯独这里面的立意,和楚才子当初‘隆中对’时的言论大相径庭。


第五百章:待诏房

  数日之后,楚江秋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

  翰林院修撰,是官名,从六品,主要职责为掌修国史,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

  翰林院是皇帝的秘书机构,翰林,和现代的秘书一样,他的作用和权力,因领导对他的信任程度而有所差别。

  翰林院与宫城距离不远,占地足有数百亩地,围墙高大,门口有亲军把守。

  这里可说是整个大明的中枢,地位崇高,足以称得上是圣地。

  初到翰林,楚江秋拜见了翰林院学士陈明遇。

  翰林院学士乃正五品,官位虽然不高,然则胜在清贵。

  新晋的翰林官在这里主要是磨砺和学习,多读多看多学,看的多了,自然能够融会贯通。

  陈大人对楚江秋还是颇为照顾的,勉励了楚江秋一番,便让楚江秋近几日多学多看,直接让楚江秋去了待诏房。

  陈明遇对楚江秋还真不是一般的照顾,因为修撰一职务,陈明遇可以让你去修国史。

  好吧,那些真正醉心于学术的真正学者,是喜欢做这种事情的。

  但是对那些想要要求进步,想向上爬的那些人呢?

  修国史无异于慢性自杀。

  那么想要上进的话,就需要多在领导面前露脸。

  在领导面前经常露脸,无过就是功啊。

  只要领导记住你了,有什么好事,肯定先想到的就是你了。

  更不消说,一旦投了领导的缘,被领导看中的话,提升那是指日可待的事儿。

  大明最大的领导,最大的BOSS,无异于就是显德皇帝了。

  那么怎么才能在大领导显德皇帝面前露脸呢?

  这个机会就是待诏房。

  待诏房是什么机构呢?

  皇上每天要处理很多事情,忙的时候,可能会下很多旨意,这些旨意可能杂七杂八的,各方各面都有。

  什么这儿有灾情需要赈灾,那边有病患需要镇压!谁谁要提升,谁谁要贬谪,谁谁要封赏,还要劝善等等等等。

  每日需要发出的敕命、诏书是很多的,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诏书和敕命到底是谁来书写?难道是皇上亲自书写吗?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这种工作都是由秘书来做的。

  而秘书从哪里来呢?这就是从待诏房里选人了。

  楚江秋现在还是新人,当然不可能上来就干,直接就从事皇上秘书的职务。

  因为楚江秋恐怕连敕书和诏书的格式用语还没有搞清楚,现在楚江秋的任务,就是学习这些格式,还有一些官方用语。

  这种诏书敕书的语言,和文学创作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并不是说你是大学士,你文学素养很高,上来就能做这种事情。

  语言风格上完全是不一样的,文学创作你可以浪漫,可以夸张,可以用种种修辞手法。

  而诏书必须要严谨准确。

  就拿两句诗来做比方吧,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作为文学家,你可以这么写,没什么毛病。

  但是如果是诏书的格式的话,就只能写成,两个黄鹂在碧绿的柳树上鸣叫,七只白鹭排着队飞上青天。

  这里面的差异是蛮大的。

  待诏房是在宫内设置的,就等着皇上召唤。

  今个儿时辰已晚,就去不成了。

  陈明遇便让楚江秋先自己熟悉一下。

  这一日左右没什么事,楚江秋就自己翻看着各种文本的格式学习起来。

  这种工作是十分无聊的,楚江秋要早知道中了状元之后会做这种工作,当初打死他都不会参加科举的。

  就算是要参加,也不会考什么劳什子的状元。

  当这个翰林院的修撰,还不如外放当一届知县呢!

  天天在这里起草什么文件,简直就是在浪费生命,慢性自杀啊。

  楚江秋琢磨着,怎么着得想个办法外放出去才是。

  这一日没什么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日,楚江秋便随跟随几个待诏,去了皇宫之内的待诏房。

  原本以为待诏房应该是个颇为辉煌的宫殿,没想到去了之后才发现,原来只是皇宫内墙根处一个不起眼的小院子。

  和周围的金碧辉煌的宫殿比起来,简直就是一在平地一在天。

  紧挨着待诏房的,是和待诏房相去不远的小院子,再往里,就是一个高大上的建筑群。

  和待诏房比邻的那个小院子,是通政司,其实就是干杂活的。

  再往里的那个高大上的建筑群,就是内阁了。

  内阁可以说是整个大明的政治枢纽,权利中心,多少关乎国计民生的命令都是从这里发出的。

  进了内阁的阁老,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