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之权倾天下-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茫茫人海中那么多的人和你擦肩而过,那是一种缘分,他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他,你们就这样交织而过,这就是缘分。

    吴熙前面这位女子恐怕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清照了。

    女人有才的不多,像她这么有才的还是第一次见。

    不管历史上有多少有才华的女人,说到底,吴熙只服李清照。

    貌似被发现了,吴熙干咳了两声,站起来抱拳道:“久仰居士大名,今日一见,实是情难自禁,还望赎罪。”

    有文化的人和没文化的人在这里就能分辨的很清楚。

    只见李清照躬身还礼之后,说道:“无妨,仰慕之情,人皆有之,只要是积极向上的,我都可以接收。”

    说罢,就坐在吴熙的对首,翻起一个茶杯,给自己倒了一杯。

    举止文雅的一塌糊涂。

    遇见自己书本上的偶像,心情很激动,还有些局促。

    如果今天遇见的是崔妙彤的话,你敢坐在背后看她,那一句“登徒子”随口就能喷出来。

    他们不知道的是,身后的另一个人,瞅着画板,不是很满意,似乎刚才李清照转身转的太快,那个定格的动作还有一些瑕疵没有处理好。

    “那幅画有什么意境,在下不得而知,但是,居士一站就是好几个时辰,似乎有所顿悟啊。”

    吴熙没话找话。

    “东南万里,天台雁荡,凤凰庐阜之雄伟,二川三峡云梦之旷荡。

    四方之远且异,徒自擅其一美,未若此山并包罗列,又兼其绝胜,飒爽英姿,虽人为之山,顾其小哉?”

    文绉绉的描述,吴熙一句都没有听懂,只觉得她说的应该很大气才是。

    和这些人说话,最好问她专业性比较强的东西,然后不管你懂不懂,使劲点头就好,一副求学若渴的模样,你们才能相处的很好。

    要是你不懂装懂,长篇大论,恐怕李清照这个时候早就拂袖而去了。

    幸好吴熙懂得怎么样去讨好一个人,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人,更是讨好起来比较卖力气。

    又加上他知道赵明诚和李清照这对鸳鸯夫妻,患难与共,一路坎坎坷坷的被蔡京迫害,无奈之下没迁回原籍,只能远离政治舞台的中心。

    对致力于向上爬的赵明诚本来就是一个打击,在后来,高宗南迁之后,政治中心南移,一家老小一直定居在健康,途中偶感风寒,赵明诚就死了。

    这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后来做的词大部分都是比较哀怨的。

    和前期那些欢快的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由此能反应出李清照一声颠沛流离的生活环境。

    想到这里,不免心里生出一些念头,将来她要是无路可走的话,自己能为她提供一个合适的平台,让她在晚年的时候,不至于过的那么的苦。

    这里所说的苦不是经济上的苦,而是精神上的。

    自古文人就没有经济概念,只要给他一幅画,或者是一首诗,他们就觉得比羊肉汤好喝多了,更是比酒楼里的黄汤不知美多少倍。

    “居士才学贯古今,小子总算是领教了。”顺手拿出一面令牌,交给她说:“如蒙难,可来京城一叙,到时候定然会有你的一席之地,切记。”

    且不说人家会不会领情,姿态是要做出来的。

    想必对于她这样的人,后路多的是,不一定就会在蒙难的时候,来找一个萍水相逢的人。

    李清照算是一个有涵养的人,这样明目张胆的诅咒人家蒙难,没有给你撒泼翻滚的就已经很不错了。

    也许是李清照自己都觉得她的生活可能会有一些没有征兆的变化,笑盈盈的接下了吴熙手里的牌子。

    正在这时,门外进来一为男子,李清照一看之下,莞尔一笑,就走了过去,挽起那男人的臂弯,消失在了吴熙的视线里。

    回到营地,和尚也回来了,蝴蝶醒了,就是情绪不太高,不过对青阳能那么用心的照顾她,显得很感激,和尚说蝴蝶有随时逃跑的可能。

    吴熙到不担心,有青阳看着,她一个负伤的人泡不到哪里去的。

    就算是跑了,青阳也不会不遗余力的把她追回来,因为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的出来,青阳已经动了凡心。

    他动他的凡心,吴熙不羡慕,和尚心里却不平衡了。

    吴熙笑着骂他就不是一个真和尚,刚刚有了如佛之心,一下子就把他打回了原形。

    和尚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天知道他说这话的时候,是不是想着佛祖,吴熙只看见他喝完一壶酒之后,又打开了一壶。

    酒带了很多,管饱喝都没有问题,只是他的身体不知道能不能再承受。

    劝他少喝一点,他就是不听。

    听说宋江的阵营里也有一个酒肉和尚,名唤鲁达,不知道这两人在一起的时候,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吴熙很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五天过去了,蝴蝶能下地走路了,除了上厕所,洗簌这些比较私密的事情是有老妈子照料之外,其余的事情都是青阳守在蝴蝶的身边。

    蝴蝶开朗了很多,不知道是装的还是真的,高兴就好,要是整天愁眉苦脸的,吴熙都不知道如何和她再相处下去了。

    本来就是一个活泼的家庭,不需要这样负面的情绪来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这就是吴熙的不对了,不管对与不对,这就是他的脾气,既然脾气符合,他们才能在一起,要不然指挥徒增伤悲。

    徐处仁实在是住不下去了,这小子在这里一扎就是七天,他还要赶着去青州上任,迟迟不见这小子要启程的意思,所以下午过来问一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吴熙回答的很霸气,说青州已经被反贼占领,现在就是过去,也无济于事,现在就要等曾孝蕴的大军开过来,狠狠的打击一下反贼的嚣张气焰,看能不能把他们赶进山里,正好我们过去就可以接手。

    要是现在去的话,那些天煞孤星,还不把他们都烹着吃了?

    徐处仁就是一个不怕事的,干咳了两声,道:“小将军,你这不就是一支军队么?我们可以迂回过去杀他们一个片甲不留。”

    所以说是书生误国呢?

    人家一万来人,以逸待劳,他满打满算才一千来人,这是要去送死的节奏啊。

    以少胜多不是书生在地图上一划就能把战争打赢的,那是要诸多因素结合起来才能达成目的。

    冯六的特种兵现在还在山里拉链,应该是快到了,三天前手到飞鸽传书,说是已经到了海州外围,正在寻找有利地形扎营。

    只等反贼一出现,誓死都要把他们全部留在海州,不要在祸害老百姓了。

    老百姓今年遭了灾,已经口可怜的了,虽然这些人打着的口号是劫富济贫,但是实行的过程中未必就是这么回事。

    正真打起来,谁能看出来这是富商还是平民,还是官军所扮演的农民。

    打仗本来就不是正义的,不管怎么样,受伤害的永远都是老百姓。

    但是只要有一方胜利了,从来都没有听说老百姓有什么实质性的实惠。

    只不过是地主头子变了而已。

    正在吃的津津有味的时候,斥候来报,说是歙州知州曾孝蕴已经起兵,宋江比较识时务,离开了青州,已经南下了。

    “他们的行军如何?”

    “行军速度很快,后天就应该到了下邳,那里是淮阳军的地盘。”

    又是一个花瓶要被宋江占便宜了。

    淮阳军是有名的吃里爬外,对内搜刮下属,对外献媚上瘾,如果期盼这一支军队有所作为的话,吴熙还不如相信冯六带着的那二十人。

    挥挥手就让斥候下去休息,对着徐处仁说道:“我们明天早上就启程,耽误不了你的上任日期。”

    这一路上,徐处仁耽搁的时间够久的了,本来时间就紧,加上路上行动缓慢和意外的发生,能平安到达青州已经是老天开眼了。

    心里的石头总算是放下了,胃口也就好了起来了,油泼拉条子吃了两碗才罢休。

    走的时候还顺走了一瓶酒,和尚看着心疼,吴熙摇摇头表示不要理会才是。

    这就是一各可怜的老头,和他较什么劲。

    和尚也不是针对谁,第一感觉就认为这些酒就应该是自己的才是。

    先入为主的思想在作祟。

    好在吴熙够大方,马车上储存的酒还有很多,足够自己喝到青州了。

    本来是出去寻找成佛的因子的,没有找到不说,还差点累垮自己的身体,现在就是吴熙赶他走,他走不一定要走了。

    他现在就想和酒肉睡在一起才有安全感。

    这一路上实在是饿怕了,以后再也不会把自己置身在这么可怕的境地里。

    晚些时候,吴熙写了一道命令,命令冯六的特种部队前往下邳,评估松江所部的战斗力,然后接下来提前去沭阳港口,和宋江接触。

    在这里,吴熙特别强调不要正面起冲突,小范围的试探就好。

    然后回军去海州,和吴熙回合。

 第九十二章 和尚放屁的原因

    吴熙本来的意思是,先前往青州,给宋江所部送个信,然后暗地里招安这些人,为自己所用,让他们清涧县城安营扎寨,为自己训练出一支强有力的队伍来抵抗西夏。

    可是现在看来是不行了,事情发生了变化,那么就要施行第二套方案。

    神佑军所属乡军的家属已经到了指定地点,是种大帅亲自下的命令,要什么给什么,实在没有,就想朝廷申请,朝廷不给就去和周边的盗匪去借。

    盗匪肯定不给啊,凭什么给你,自己辛辛苦苦创立各山头很不容易,你要想要,那实力说话。

    所以永兴军就开了过去,盗匪直接吓的退守秦岭深处,打算在里面做一辈子野人,再也不出来了。

    种师道找到了粮食,也得到了吴熙想要的一些器具,这就皆大欢喜了。

    乡军的家属听说有活干,每个月还给钱,吃穿不愁的在西北生活,这样的好事,都很踊跃的参加。

    家里的男人都在神佑军立了功劳,吃穿不愁了,为了让男人有一个好的军营环境,身为家属,也应该有所贡献。

    老话说的不是很好么?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吴熙这样做是很有目的的。

    首先要加强神佑军的战备和后勤补给,清涧县的场子就是他们最强力的后盾。

    然后就是安顿将士家属,让他们有一个高涨的士气,只懂得打仗就好,身后事已经解决了,没有理由不卖命啊。

    另外再找一些武功底子好一些的人,驻扎在营地,就能形成一整套兵士生产链条。

    不出三年,保证大宋的武力值要上好几个台阶。

    可惜啊,这个献媚的宋江一根筋,非要把弟兄们带到朝廷这各大漩涡当中。

    本来就是一些小喽啰,现在纠集起来造反,还希望朝廷法外开恩的招安,一个个青云直上?

    简直是异想天开。

    十年寒窗苦读,东华门唱名的人都在家里的等着上任,你造个反就能得到这么好的前途,此例一开,必有效仿者,那么大宋朝距离死亡也就真的不远了。

    到时候有没有偏安的南宋都很难说。

    每一个清晨都是美好的开始。

    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